关键词:生态哲学生态思想;天人关系儒家:从天人合一到仁民爱物

关键词:生态哲学生态思想;天人关系儒家:从天人合一到仁民爱物

关键词:生态哲学;生态思想;天人关系

儒家:从天人合一到仁民爱物

“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脉络中一以贯之的精髓佛家生态思想是什么, 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哲人眼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 是从来不把人和自然分开的。正如英国学者唐通所说的,与西方相比:“中国的传统是很不同的,它不奋力征服自然,也不研究通过分析理解自然,目的在于与自然订立协议,实现并维持和谐……中国的传统是整体论的和人文主义的,不允许科学同伦理学和美学分离,理性不应与善和美分离”。所以可以说是“儒家的社会追求不是财富和繁荣, 而是秩序与和谐”。

《周易》中把天地乾坤看作与人类相依存的庇护者,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是高度统一的。“天地存则人存;天地灭, 则人灭”“至哉坤元, 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那么儒学语境下的“天”是什么呢?在儒家看来,“天”不是抽象的超自然存在而是自然界本身。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荀子说:“列星随旋, 日月递炤, 四时代御, 阴阳大化, 风雨博施,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各得其养以成, 莫知其所以成, 夫是之谓天。”。也就是说“天”创造了自然万物, 也蕴含着四时运行、万物生长自然规律。《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有万物然后有男女”。也是说,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是,天之道是“始萬物”;地之道是“生万物”;人之道是“成万物”。从“生成”到“实现”,这三者是统一的,也即“天人合一”。孟子则以“诚”来论述天人关系佛家生态思想是什么, 他说:“诚身有道, 不明乎善, 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 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子思所作《中庸》,就把“诚”提高到天地万物存在之根本的高度:“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他们都认为修身以诚是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有效路径。

到了东汉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之际, 第一次明确提出天与人“合二为一”的观点。《春秋繁露·立元神》中论及:“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 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 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 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可见到了东汉,虽然学术发展缓慢,但是在西汉早期长期实施的休养生息政策以后,哲学思想中已经流露出天地人浑然一体的倾向。

周敦颐开创了宋明理学, 经程颢、程颐发展, 至朱熹为集大成者。在他们的宇宙图式中,最高哲学范畴是“天理”“天只以生为道”,天理直接表现为“生”。所以这时期更多表现为“生”的哲学:“生”是宇宙的本体,天理的具体表现形态则“以天道言之,为‘元贞利亨’;以四时言之, 为春夏秋冬;以人道言之,为仁义礼智”。可见人与天地都是天理的践行者, 故“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推进了“天人合一”哲学。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有别于西方哲学主客体的二分法, 在很多西方学者眼中,支撑工业资本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由笛卡尔、牛顿等人建立起来的主客观二元对立思想, 这种二元论区分了人与自然界,个人幸福主义和工具理性代替了曾经的伦理中心主义,而以伦理为中心的价值理性正是儒家学说的鲜明特色, 它能够为新环境哲学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伦理价值。而“仁民爱物”的观点则把“仁爱”的准则从人类扩展到自然界, 是一种能够进一步挖掘的环境伦理, 而且儒家的爱物方式是“树木以时伐焉, 禽兽以时杀焉”,区别于佛教带有禁欲主义色彩的吃素和不杀生, 是一种尊时务实的生态思想。

道家:道法自然, 无为朴治

在中国的传统哲学中, 道家思想中蕴含着较多的生态哲学思想, 他们无为朴治,尊重与维护自然本来面目的主张与现代的生态哲学有诸多契合之处。

道家的生态思想首先见于其宇宙生成论。 老子认为易学专家, “道”是宇宙的本源, 是天人之学背后更为根本的范畴。那么“道”究竟是什么呢?《道德经》云:“道之为物, 惟光惟忽;忽兮恍兮, 其中有象;恍兮忽兮, 其中有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系廖兮, 独立而不改”。这说明“道”是一种先于宇宙存在的实体,是宇宙构成的原初物质,但是它不确定, 不可捉摸,人们只能感受它模糊的痕迹而不可言说。 在老子看来, 道本身既是自然也是规律, 它并不是凌驾在自然之上的超然实体, 因此它的运行和变化发展也遵循着自然规律。 对于道本身的活动方式, 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观点,“自然”是本来的样子,道法自然也即效法规律本身。人作为道、天、地、人世界“四大”要素之一,自然也必须效法“道”行事。 这是道家的“天人一体”思想。老子将天地作为自然的概念来使用, 并用天地之道来对应人类社会之法则,在他那里自然并不是带有神秘色彩的不可知的对象。

关于“道”,庄子的观点认为,“道者, 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实也。”。这是说道是德的主宰; 生是德的光耀; 性是生的本质。道—德—生—性循环往复没有止境,人类行为在这个循环之中遵从着道的规律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庄子曰:“夫明白于天地之为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佛家生态思想是什么, 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 谓之人乐;与天和者, 谓之天乐。”。庄子的意思是明白了天地以“无为”为规律,也就把握了道的根本,遵从道的规律从而达到与人和谐关键词:生态哲学生态思想;天人关系儒家:从天人合一到仁民爱物,与天和谐的境界。

在道家宇宙生成论和崇尚“和”的基础上, 道家进一步提出了自己关于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道生万物, 万物平等。 老子认为“德者, 道之功”, 道生出了德, 德即得,“德,不得;不得,德。”“上德不得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得是以无德。”。万物“道生之, 德育之”;“志于道, 据于德”,因而为政要“道法自然”, 做人须“厚德载物”。道家自然哲学基本可以概括为“道法自然”“尊贵道德”。老子要求人应该“衣养万物不为主”,“衣”这里是保护的意思, 养护万物而不以万物的主人、拥有者自居,人类这样去遵循自然界的法则,才同时体现了自然的客观规律和人类之至德。他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常无欲。”万物依自然规律而生存,人类不出自私欲的去爱惜保护生命和自然界体现了人类道德的崇高境界,这样的生态伦理与今天很多人秉持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形成了鲜明对比,对今天生态哲学建设的启发意义仍是深远的。

当这样的思想延伸到人类社会文明时,道家的态度就显得不那么乐观了。老子倾向于认为人类的物质文明是反自然的,最能实现自然无为生活状态的应该是小国寡民, 发展科技, 创造的物质文明与“道”的精神是相违背的。老子对技艺是持反对态度的,明确主张“三绝”“绝礼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 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传统道家科学技术的批判和对“清虚自守”的质朴生活方式的推崇在今天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人会从这样的理念对消费的遏制来评其消极作用, 认为这对经济的发展弊大于利, 实际上不必过分极端的看待道家的这类观点。

不论在什么文明背景下, 生活方式的选择会造成严重的生态后果, 例如按照科学家的推算,如果全中国人都按照美国的人均消耗来生活, 所需要的资源是四十个地球, 显然这样的物质追求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相违背的。在现代社会, 应对生态问题需要的是技术基础、理念推广、制度设计等多位一体的系统的社会工程, 当现代科技的发展日益凸显出危害自然的副作用,对人类的伦理和认知带来巨大挑战的时候, 道家的哲学无疑提供了一剂有效的“消费社会”退烧药。况且“无为”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干,消极无所作为;而是在发挥聪明才智时不与“道”相违背,改造自然的同时谨记尊重自然规律,道家恬淡、朴素的生活理念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引领人格的完善。

佛教:众生平等, 慈悲为怀

佛教的宇宙图式建立在三界、六道、诸天这三组概念的基础上,而缘起性空和业报轮回则构成佛教眼中世界形成和运行的方式。在这样的观点下,万物之间存在一种广泛的联系, 即所谓“缘”。在佛教看来世间万事万物的生灭变化本质上都是缘起、缘灭和因缘增减的过程,“缘起” 是指事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佛教缘起论说明了各生态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的本质关系。万物既然互为存在的条件, 决定了所有的存在都是无条件平等的本质上并无贵贱之分,相比其他哲学, 佛教的突出特点就是把对各种生命形式的关爱概括为不杀生,并把其列入戒律成为对佛教徒的首要要求。

佛教里的杀生,指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的生命, 是教条中十恶戒之第一戒, 也是佛教最基本的五戒的第一戒。珍惜生命,是佛家的第一要求, 如果破戒灭绝人畜生命, 不论直接还是间接损毁生命,都罪业相同, 死后轮回将堕入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 即使生于人间,也要遭受多病关键词:生态哲学生态思想;天人关系儒家:从天人合一到仁民爱物, 短命两恶报。禅宗吟唱“青青翠竹皆是法身,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心佛众生, 三无差别”,佛教在灵性层面真正把世间万物置于无差别的境地,确立了人与自身灵性,人与他人,人与其他生灵, 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关系。平等,方能铸造平和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因其平等,故须相互尊重,这些在佛教典籍对佛性义理的阐释之中有着集中体现。

在这种独特的世界观、生命观之上,佛教發展出一种独特的生态观,认为是人内心的贪婪欲念造成了外部环境的恶化。在佛教看来, 总在六道中轮回的有情众生为正报, 山河草木等无情物是依报, 依报随着正报转,依报由共业所成就,正报由别业所成就,“不杀生”的戒律须推广到六道有情众生。总体上讲佛教透露着这样一种信念:成佛的修持也跟善待环境息息相关。以此延伸开来, 解决当今生态日益恶化的难题就必须认同“心净则国土净”以清肃人类内心的贪欲为起点, 以价值观的重塑来指导行为的改变。

佛教的思想和伦理中蕴涵或潜在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相比于儒家通过政治力量予以保障的环境的综合工具价值, 佛教更多地是通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的方式赋予环境内在价值。但它们要转化为现代的、理性的生态伦理学说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现代生态文化思想是一种继承了启蒙脉络的理性的价值观,理性地思考生态伦理问题几乎是现代人的集体思维定势,佛教作为宗教向信徒提出的种种清规戒律以及背后的理论基础在面对具体情境中经济的功利性和生态伦理的冲突时可能显得较为无力,而且佛教生态的现代化诠释还要考虑面对广大的教外人士,在某种意义上,佛教生态思想的现代化是一种淡化宗教色彩保留核心生态价值观的“普世化”传播过程。

中国传统的人天思想认为人、社会和自然是相互融合的有机统一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整体境界,正是主客二分的西方工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所缺乏的。它提供了一种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视角, 有利于指导人们正确对待自然。其中包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可以帮助现代人克服工业文明下的人类中心主义,从唯工具理性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转变到有机整体的生态世界观, 可以为育成人类战胜生态危机、开创未来生态文明的新的生态伦理提供思想资源。不管是儒家的“天人合一”主张的“万物平等”“仁者爱物”,还是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朴治”,亦或是佛家的“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都是在承认一切生命的内在价值,把保护自然界看成是人类的道德责任,内在包含着爱护万物,保护生态平衡的逻辑必然性。当代人应该学习这些可贵的生态道德,树立关爱自然、保护物种和生态平衡的生态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劳思光著.新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2

[2]周光迅,何莹子.中国古代哲学的生态思想及其对构建现代生态哲学的启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30(02)

[3]吴洲中国古代哲学的生态意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0 (1)

[4] 余谋昌生态哲学[M]中国科学环境出版社,2010-10-01

[5]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05-01

[6]余谋昌中国古代哲学的生态价值[J]中国哲学史,1996

[7]田海舰道家道教生态伦理思想对建构当代生态哲学的启示[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2:011.

[8]张忠跃东西方生态哲学观比较[J]长春师范学院院报,2010

[9]余谋昌佛学环境哲学思想[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03)

[10] 董晓涛.佛教生态思想研究述评[D].内蒙古大学, 2009.

[11] [苏]涅尔谢相茨. 古希腊政治学说[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12]易传·系辞

[13]论语·阳货篇

[14]荀子·天论

[15]正蒙·乾称

[16] 蒙培元.中国哲学生态观的两个问题[J]. 鄱阳湖学刊, 2009(1):96-101

[17]礼记·祭义

[18]中国哲学史新编[M].冯友兰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41

[19]庄子·庚桑楚

[20]庄子·天道》

[21]老子

[22] 柳卸林.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 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3]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4] 胡志红.天人合一:自然与人文的跨文明阐发[ J],求索,2009(04)

[25] 苗力田,李毓章.西方哲学史新编[ M]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