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易学文化,中国古文化在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除易学文化,中国古文化在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除易学文化,中国古文化在性质上是思想主张,谓一家之言,有诸多不同流派,社会作用是倡导引领而非宗教立约。周朝晚期,诸侯强大而中央集权走向衰亡除易学文化,中国古文化在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社会局势开始动荡混乱,形成春秋战国特殊的历史时期,为保存和发展,各诸侯国君主兴用民智、招贤纳才,在此背景下,思想上形成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除了儒、道、法三家外,以人本为宗旨的杨朱和墨家一度成为影响很广的显学。社会生存意识形态和君主权力意志对文化理念选择起到决定性作用,最终儒、道、法三家学说在中国确立了传统文化核心地位,儒学主要指导人生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构建,道学侧重于自然观、心灵发展取向,法学服务于国家政治管理上的制度建设。本源上孔氏祖训箴规所体现的传统儒家思想,儒、道、法三家思想都是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周朝文化礼制中贵族和士阶层通过“师”与“儒”接受“六德、六行、六艺”教育,为了促使社会局势走向稳定,孔子吸纳古人思想价值的基础上重新构建创立儒学,倡导和践行教育社会普及化发展,即有教无类;道学吸收总结前人认知自然的智慧,发展了事物客观性和相对性的易学思维,认知自然内蕴法则为道,崇尚水德,追求和同于自然法则的生存理念形成道德观;早在伯夷辅佐虞舜治理政务的时代,制礼作教、立法设刑,开始礼法并用治理社会,也就是教育引导与刑罚惩戒相互结合,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长期稳定的奴隶社会秩序必然依赖于严厉完整的律法体系,以法治国、以法治乱,战国时期法学兴起有着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商鞅变法变革了秦国的社会状态,利用法律强制的手段激发出秦国人生产、战斗上的巨大潜能,并终以政治谋略和军事力量拔得头筹、一统中国。

除易学文化,中国古文化在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历经两千年的发展演变,儒学文化构建起完整的思想体系,涉及政治、教育、道德伦理、行为准则、生活技艺等诸多方面,长期涵养国人的智慧和心灵,形成固定思维、心理以及生存模式,可谓根深蒂固。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时代背景是社会争乱无序,从《论语》中记载的言论可以看出,孔子的性情温文儒雅,乱世之中忧国忧民、力行作为,创办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立学堂,宣扬社会和人生思想主张,成为大众化教育的开拓者。在教育和学习方式探索上,他有杰出的开创性贡献,如“学而时习之”要求人们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温故而知新”指明知识增长的途径,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巩固和探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谈学习与思考的相互作用。孔子试图重新构建起传统的社会秩序和人们的情感归宿,精神取向“仁、义”,即仁者爱人、士者取义;情感取向“忠、孝、悌、恕”,即忠于君主、孝顺亲长、友爱兄弟、宽恕待人;行为规范上要求人们“礼、智、信”,即克己复礼、格物致知、诚实守信。《论语》的内涵博大宏远,因此有人曾经说一部《论语》治天下。后来孔门弟子,曾参作《大学》、子思作《中庸》总结深化儒学思想内核,《大学》指明了人生发展途径和目标,人的成长途径通过格物致知、明明德而后定,人生追求的阶梯目标是先修身、再齐家、后平天下;《中庸》明确了人们对待生活和处理事物应有不偏不倚的原则,反对走极端和偏激,从而形成中庸思想理念,他们补充完善了儒学之道德,至此儒学的道和德相统一。

除易学文化,中国古文化在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孔子生活在春秋后期,希望社会混乱局面能恢复到周朝稳定的礼乐封建制度中,一百多年后的孟子已处于战国早期,他弘扬孔子救世治国思想,曾经效仿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遭遇失败,这容易让他意识到君主的欲望和昏聩是导致百姓疾苦的重要原因。文化思想总不断相互交融碰撞,可能受到杨朱或墨家思想影响或启迪,他升华了儒学“仁”的精神内涵,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从尧舜以德治国方式、孔子的君子厚德载物情感,至此,“天下为公”社会政治管理理念得以明确。性善论是孟子在人性分析思想领域上的创新发展,是出于对人的本性思考来引导人心向善,类似于现代教育心理学的暗示和激励。孔子的思想中庸,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孟子思想外向拓展而泛爱,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这就将原来孝悌血缘关系扩展到非血缘性的人际关系上,与墨子兼爱理念一致,是儒学思想内涵重要进步。但是,孔子和孟子都没有能摆脱君权天赋的时代性思想约束,追求的理想社会模式仍类同于尧舜和周制兴盛时代:天下一统、太平祥和、统治仁爱、尊礼守制、安居乐业。虽然,孟子认为民生乃是社会生存根本,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但社会治理上仍旧寄托于君主圣明仁爱,内在逻辑上存在矛盾,因为他无法解决君主昏聩纵欲的问题。

为了构建出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除易学文化,中国古文化在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他进而混同孔子用词内涵强化社会等级制度的法理建设,原本孔子的“忠”针对君臣关系,“孝”针对血缘亲长,在精神和心理层面上,“忠”是服从和追随,“孝”是血缘性顺从和人身隶属,因而俗话说“忠孝不能两全”,但孟子将君主与民众之间关系比作为父母对子女的关系,倡导忠孝一体化,认为孝悌是忠义的基础,提出“百善孝为先”,意识上进一步强化民众与君主之间的隶属关系,有利于统治阶层的集权和奴役,因而受到了封建帝王的赏识和尊崇,孔、孟的思想得以并举,但这并非孟轲本人“以民为贵”的美好初衷。值得提及的同时代杨朱和墨家思想,孟子称“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人不归杨、则归墨”,杨朱提出“贵己、为我、轻物重生”的极端个体性人本主义思想,实质上否定君权体制的约束而重视生命自由保全,用现代名词解释也就是提倡自由自在的无政府主义;墨家提出“兼爱、非攻”的思想倡导社会和人际关系平等友爱、和平互利,是泛众化人本主义思想,否定战争行为,在厚重的封建意识形态中如一道闪电刺亮人心。在恐惧、苦难的战乱年代,这两种谋求自身幸福的思想无疑能够引发心理上共鸣大受欢迎孔氏祖训箴规所体现的传统儒家思想,墨家思想虽然光明超前但却无法适应人性野蛮落后的历史时代,终究还是被闷杀于封建文化意识形态中。

除易学文化,中国古文化在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儒学思想从孔子发展到孟子已基本成形,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就确立了在中国社会的文化主导性地位。后来,儒学在道学和佛教思想影响下演变,程朱理学融合吸收了道家和法家思想,力图从天道、天理和逻辑上完善儒学的法理性,建立起“理高于势、道统高于治统”的观念。在追求人生目标上儒学与道教思想相融合,不仅于“修身、齐家、平天下”和经世致用的理念,并走向“存天理、灭人欲”追求天人合一的意境,遵从三纲五常就是守天道、存天理,从原本对待人性和行为宽恕中庸的儒学思想走向教条化,成为约束性封建社会纲伦禁锢人性自由,特别是处于弱势社会地位的女性,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观念已走向违背人性的偏执,至此儒学思想走向了僵化、教条式死胡同。王阳明心学又带来儒学思想活水和生气,他早年思想深受佛学影响,后来将佛学禅悟思维方式融合进儒学体系中,补充了儒学在心理发展模式上的短板,延伸拓展“内省”、“克己”来修身养性明德的方法,主张不断地自我反省和检察,自觉克制各种错误的私欲,达到“去蔽明心”激发良知,“不贵无过,而贵改过”,回归孔子原本宽恕的人生观中。在认知上,这个方式是促进儒学更好应用于人生实践的重要创举,从教诲到感悟,由原来的学、思、问相互结合改进为学、思、问、悟一体,良知学说简实易行,阳明心学让儒学思想变得更为丰富。但是从整体上,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都没有改变儒学原有的基本面貌,只是儒学与道学思想、佛学思维的融合。

儒学根源于周代礼制,“六德、六行、六艺”实质上是周代统治阶层为维护社会、宗族、家庭秩序稳定,培养后代继承人的意识行为和生存技能的整套教育内容。所谓“周易亲亲”,周代是建立在以血缘和战功为纽带的分封奴隶制度,这套教育思想体系有利于化解内部矛盾、维系宗族家国。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杰出的贡献在于吸收利用历史治国安邦的思想基础上,重新构建并开拓创新,通过学习教育将儒学思想大众化传播,并上升为社会普适性道德伦理,儒学根本价值仍然在于维护社会、家庭及人际关系秩序。我们可以从生理、智慧、心灵、秩序四个方面来分析评估儒学对于国人和社会方向性引领的价值和弊端。

除易学文化,中国古文化在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生理行为上。孔子曾说“食色,性也”,这是客观认知生命现象的断言,儒学思想内核尊重人生的正常欲望,并以此作为构建社会人伦关系的基础,传承发展了尧舜仁德恩养的政治理念,核心社会价值观在于厚生;亲孝悌恭、尊老爱幼等道德伦理意识导向构筑起稳固温暖的家庭结构,采用祭祀天地或祖先的泛宗教仪式来巩固宗族性血脉传承。仁德和宗亲构建起华夏民族共同的精神世界,因此,国人不重来生更爱子孙,心理上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观。儒学从政治目标和家庭伦理两方面都利于生存和繁衍,也是华夏民族能够生生不息、文明世代传承的原因。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也重视饮食养生,主张简朴、注重卫生、合理搭配,讲究饮食艺术,对饮食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美味食物的满足能够让人感受到生存之愉悦,激发出快乐生存的心态。性在国人文化思想范畴中一直是回避的话题,孔孟儒学中少有涉及,性在国人心理和观念上是敏感羞涩的隐私,属人之本能无需讨论,不同于日本、印度文化中有明确的性崇拜文化意识,也不同于西方社会的性自由取向。性崇拜根源于向往男性雄壮和追求繁殖能力的心理诉求,本质上是族群求诉拥有旺盛的生命力量;性自由源于性生理和心理满足,是每个雄性动物天生具有的本能欲望,从根本上是生存繁衍意志的直白表达,但这些行为在国人眼里都是缺失人伦道德的行为,丑陋不文雅的举止,若读《诗经》大家就能体会到中国人的美学心理意识发育很早。

孔子修编的《诗经》首篇《关雎》中描绘出青年男子追求意中人缠绵悱恻之心,从中可以看出儒学的性爱观有着自然纯真的态度;“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是对人性现象的描述,“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谈的是生理不成熟时性行为伤害身体,换个角度看,也表明孔子并不反对正常的性行为。孟子说“万恶淫为首”指出乱性是人性俗恶堕落的重要原因,后来,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选择抑制不符合伦理纲常的婚外性行为和自由。人们对待契约婚姻有着强烈的私有意识,儒学的人伦道德中倡导夫妻亲爱、夫唱妻随,这固然与男女生理上能力差异和社会家庭作用有关,封建等级社会中女性处于弱势地位,倡导妇女忠贞,强化婚姻情感链接有利于维护家庭的稳固。宗族传承伦理决定了男人延续血统的地位,形成了男尊女卑的思想意识,后来“三从四德”上升为封建礼教内容,导致女性在人生自由或说人权上遭遇不平等、不公正的待遇,社会存在结构中,生存心理压力向弱者传导是历史普遍现象也是人性的弱点,东西方社会都有此类表象。从整体上看,儒学本质上是利生的,对待人的生理欲望有自然中庸的态度,但弊端也很明显,生存和繁衍作为人生追求的核心目标容易驱使人性庸俗化,因此追求物质财富和血脉传承成为了绝大多数国人终生奋斗的目标。社会生存激烈竞争环境下,生存高于一切的人生理念令人产生更强烈的自私性和懦弱心理,导致人群彼此之间强烈的竞争生存意识,甚至不择手段去实现自我利益。儒学在性心理上缺失明确的价值取向,自然性父权意识形态下,道德伦理对女性约束严厉而对男性较为宽松,不利于男子性心理纯洁,以至于古代的文人骚客认为出入烟花柳巷属于风流举止。

除易学文化,中国古文化在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智慧发展上。孔子是伟大教育家,大众化教育倡导和践行者。儒学思想有利于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统治孔氏祖训箴规所体现的传统儒家思想,最终被确立主流性文化地位,引导社会整体意识形态发展,这也令统治者和民众都尊崇圣人教诲、重视教育,知书达理成为人生基本要求。隋文帝开创科举制度后,学而优则仕,激发寒门子弟通过愤发读书来改变人生命运,读书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中国人世代重视子女教育,这有利于全民族思维能力提高发展,因而智力上较为聪慧。弊端是,“四书五经”为儒学主要学习内容,除官办学堂,“六艺”一些项目私塾或自学难以具备条件,因此,读书人攻读重点就是“四书五经”,内容类似于现代教育学科文、哲、史,文官科举选拔形式类似于现在命题论文。“六艺”重视程度并不高,宋元时期算学曾得到重视,天文因属于皇家学问极少数人能够涉足,物质技术发展以经验积累和师徒传承为主。整体上,儒文化重要地位决定了国人的思维方式,认知道德伦理的感性思维占有绝对主导地位,而数理性逻辑思维发展缓慢,这个弊端经历辛亥革命之后的新文化运动才发生社会改变,从智慧引导角度看,教育上多侧重些数理性逻辑思维培养有利于弥补短板。

除易学文化,中国古文化在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心灵引导上。精神上,儒学发扬易学思想,倡导“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仁者爱人,让人的最高精神和同于天行地德,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思想,也是儒学思想最光辉博大的内涵,倡导人生积极作为服务社会,现代社会思想中依然能熠熠生辉,也是未来社会人们精神取向的基本要求。品质上,儒学主要目的在于构建社会秩序,思维外向,不同于道家内视生命,道德伦理都是针对于人社会行为的要求,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所反思的也是忠、信、智上的行为过失。孟子和荀子争论过人性善恶论,是出于易学阴阳思想的定性观。对于人的内在品质,儒学思想内容上基本缺失人本性欲望和心理现象分析,对内在的品质构建和欲望控制上匮乏系统引导,后来阳明心学在这方面有所进步。情感上,孔子倡导忠君爱国、尊长爱幼,这些都是配合社会秩序构建人际之间情感方向性取向,有利于国家政权稳固和家庭成员情感融洽。孟子倡导的泛爱是心灵上情感外向拓展,内涵有人生平等价值观,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构建,但如同墨家“兼爱”思想一样,逐步淡化在封建等级制度和残酷生存竞争之中。

秩序构建上。野蛮落后时代共同的特征是少部分人利用权势和武力来镇压和奴役大部分人,形成不同分工阶层和财富不公平分配,产生相应社会的等级制度和观念。儒学发展于封建社会转型期,孔、孟儒学思想都根源于唯心天命观,没有超出社会等级制度思维认知束缚,甚至从思想和言论上鼓吹和强化这种观念,贵贱有序,人分为君子、小人和三六九等,所倡导的仁爱思想在政治管理内涵上有着很大局限性,并不能够给予大众生存和政治地位上平等待遇,只是希望民众生存上能够好些,能够得到统治阶层的恩养,目的仍在于维护统治秩序、调和社会矛盾,这也是儒学受封建统治者欢迎的根本原因,本质上没有促进社会平等,而在维护不平等奴役性封建等级制度。事实上,经历漫长的封建统治历史时期,等级意识长期奴化民族心理,导致国人有畏缩的求存心理和智慧上的狡黠,随着时代和文明进步,儒学的天命观社会秩序统治思想成为奴化民众的心理枷锁,早已不复可取。

除易学文化,中国古文化在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剔除服务于封建等级制度意识形态和过于繁琐冗杂的形式主义,儒学一些理念对现代社会仍具有积极作用。仁爱、泛爱的精神有利于人心灵走向高迈,天下为公、奉献社会,当然在追求目标应当上升为人人获得社会生存、政治等多方面平等权益,并关爱弱势生存群体,可拓展成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共同社会政治理念;亲、孝、悌等有利于家庭结构和睦稳固,这三类家庭情感链接都应当巩固、继承和发扬,有利于家庭温馨美满、血脉传承,亲的内涵应当调整成为夫妻相互亲爱,相互忠贞,引导婚姻生活中性心理纯洁和情感坚固链接,这对于西方过度自由的婚姻模式有启示价值,人们需要在追求幸福与自由两个方面作出心理方向性选择,获取稳实的幸福有时需要牺牲一些低俗的自由,美好的婚姻爱情需要分清是心灵在诉求还是生理在驱使;忠、信、友、礼、恕有利于服务国家和社会、人际关系构建,忠的情感应统一于仁爱和泛爱精神,即忠于国家和人民,恰当的礼仪方式有利于人际之间举止文明、友好交往,友、恕情怀有利于化解各种矛盾和仇恨。当然,孝、礼都应当去除冗杂形式而注重简实效用。

e�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