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论政:陈从学与孔子

实用论政:陈从学与孔子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就是说修身当先学诗,礼所以立身,乐所以成性。我们就从诗谈起。

1.诗的情感性

《毛诗序》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即由于他事而兴起自心之志。如《诗经·关雎》。

雎鸠的阵阵鸣叫,兴起了君子对淑女的好逑之心。而《关雎》一诗,也代言了后世无数男女的思慕之情。但诗这种语言,代言的何止是男女之情?试看余光中的《乡愁四韵》,道尽了多少人的思乡之情,联系起了两岸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

故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儒家思想的礼,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孔子论诗,重视诗中的真性情。《诗经》是数百年间各地人士所写的诗篇,历经考验而脍炙人口。孔子借用《诗经》中的一句“思无邪”,来比喻诗里蕴含着真诚而有节制的情思。不论是和乐怡悦或悲哀伤心,是激于公义或出于私情,乃至调侃戏谑或小情小爱,只要本于真诚而含有温情,都值得细细品味。体会诗中情意,与不同的人产生共鸣,可以开启对人文历史的丰富视野和深厚素养。

2.诗的实用性

陈亢从学于孔子,有一回遇见孔子的儿子伯鱼,他抓住机会打听:“你父亲有没有给你与别人不一样的教导呢?”

实用论政:陈从学与孔子

伯鱼先是愕然:“没有啊!”从伯鱼童年起,孔子总是被学生围绕,伯鱼与许多弟子一样陪侍在旁。再想了想,伯鱼说:“嗯!倒真是有两件事,只有我一个人听到。有一次,父亲独自站在堂前,我穿过中庭时,父亲叫我过去,问我:‘你学诗了吗?’我说:‘还没学。’父亲告诉我:‘没学过诗,不能得体地跟别人谈话。’又有一次,父亲一个人在堂前,我经过中庭,他又叫我过去,问我:‘你学礼了吗?’我也老实说:‘还没学。’父亲跟我说:‘不学会礼,没办法恰如其分地做人做事。’在我的记忆里实用论政:陈从学与孔子,父亲单独教我的就这两次。”陈亢高兴地离开:“我问了一个问题,却学到了三件事情:一是诗,二是礼,三是原来老师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

诗与礼是当时士人使用的才艺,也是孔子教学的重要题材。为什么不学诗就不能言谈得体呢?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儒家思想的礼,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观,观察理解;群,与许多人有共鸣;怨,抒发和表达心中的抑郁不平。 孔子指出学诗可以得到共鸣,理解人的心理,也可以学会抒发和沟通。近则可以学习如何侍奉父母,远则可以学习怎样侍奉国君。诗中多利用自然事物来比喻、象征,学诗还可以附带学习相关知识。知识广博,通情达理,自然就能言谈得体了。 何况,政治交往讲究含蓄,用诗歌来表情达意,好处是不用把话说破,大家都有回旋的余地。但如果缺乏理解诗的能力,便无法有效地接收和表达这些讯息了。

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能顺利即位,得益于秦穆公的帮助。当时重耳亲至秦国借兵,秦穆公设宴接待,宾主唱和之际,重耳首先高歌《诗经·小雅·鸿雁之什·沔水》,重耳在诗歌中巧妙而婉转地表达了他处境的为难,需要秦国的帮助。

穆公回唱以《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六月》。《六月》叙述了周宣王北伐的情景,并颂赞了尹吉甫的辅佐之功。穆公借此诗表达祝福之意,也间接表达了将出借军马完成重耳复国的心愿。

诗歌酬唱在政治上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也形成了我们的文化传统。官员每每喜欢在各种场合,通过诗词含蓄表达自己的想法,往往不必明说,彼此已心照不宣。因此,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非常清楚地点出了诗的实用性。

诗歌酬唱这种传统今日犹存,只是诗歌的范畴已远远超过当年的《诗经》。

由于诗的语言凝练优美、意在言外,在许多场合利用诗的特质委婉陈辞,可以达到多重效果。因此,“不学诗,无以言”。

孔子重视礼法。学生子贡曾经想要省掉每个月初一举行告朔之礼时所供奉的羊。孔子知道这个想法以后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孔子对礼法的讲究,甚至影响了他在齐国的发展。齐景公曾打算把尼溪的田地封赏给孔子,晏婴劝阻的理由之一就是“孔子讲究仪容服饰,详订烦琐的上朝下朝礼节,刻意于快步行走的规矩,这些繁文缛节,就是几代人也学习不完,毕生也搞不清楚”。然而,礼的形式真是如此不可取吗?

1.礼的仪式意义

2011年日本震灾发生后,作家黄雅歆对代表礼的仪式有过一番反思。核灾辐射威胁下,作家问东京的朋友要不要前往南方避难,朋友说:“现在走不开,因为正担任儿子幼稚园毕业典礼的总召。”“什么?幼稚园!”“是的,那是重要的仪式。”

不仅毕业如此,入学也是如此。灾区的复学一直延至5月,当校长带着灾难中幸存的孩子进行入学式时,画面既令人感动,又令人感伤。

原来,仪式代表某一生命阶段的结束,也代表新的生命阶段的来临,有疗愈与前进的力量。

黄雅歆在2014年7月马航空难事件中,又观察到了一件事:首批罹难者遗体由军机运抵荷兰,受到荷兰“国殇”般的隆重待遇。失事的班机并非荷兰所属之航空公司,只因该班机最后由阿姆斯特丹机场出发,荷兰即毅然承担起全部责任。

当天,我们看到遗体被装在素净的棺木中,分别由6~8名军人扛进灵车,荷兰国王、王后、总理皆在场观礼、默哀,却不致辞。在飞机降落的一刻,荷兰全国教堂同时鸣钟致哀,各场所停止播放音乐;在灵柩离开机场时,整个道路净空让给鱼贯而行的灵车,民众则主动在路旁列队目送。

这一幕幕,充分体现了一个文明国家对生命的尊重,也反映了整个社会共同的教养与哀思。在国家层面,由于对整个运送环节做了完整的规划,才能让各部门有条不紊、各环节都能庄重地紧扣进行;在民间层面,民众以追念亲人的心情哀悼死者,他们身穿白衣,系黑丝带,以哀而不伤的方式致意。这充分显示了全体荷兰民众共同感受并主动分担着空难的哀伤。通过这样收敛及内聚的氛围,向世人展现了“哀戚而不滥情、肃穆而有节度”的气质。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荷兰人用具体的行动,在两千五百多年之后彰显了孔子重“礼”的精神意义。

2.礼的节制意义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任何行为,过犹不及。恭慎勇直,都是美德,但若缺乏合宜的规范,无限延伸,就可能演变成过劳、畏怯、作乱闯祸、急切伤人,最后成祸而不是福。而这个合宜的规范就是礼。

实用论政:陈从学与孔子

有一次,孔子对子路说:“由呀,你听过六种美德和六种弊病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易于愚弄;爱好智慧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放纵不受拘束;爱好诚信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易于利用,害人害己;爱好正直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急切偏激;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胆大妄为。”

可见,孔子建议子路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礼。因此,礼是我们立身处世的不二法门,是帮助我们掌握行为的分寸。

3.礼的精神重于形式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

学者林放向孔子请教:礼的核心精神是什么?孔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举了两个例子让问者体会。典礼仪式、交际往来,总要借由难得的宴飨、珍贵的礼品、特殊的节目来表达心意。有时限于条件,无法安排得恰如其分,那么,超过尺度、多过真实情感的奢华,或者偏于俭朴、显得平常无奇的方式,哪种做法能令人感受到诚意?治丧的时候,是把重点放在井井有条地处理丧礼上,还是放在让家人亲友充分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上?何者最接近丧礼的本意?孔子有他的看法,每个人也都可以问问自己的感受。若懂得了这一点,不就能在风俗变迁、时代差异中,把握住礼的本质吗?

实用论政:陈从学与孔子

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一连学了十天,也没增学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乐曲了,但还没有熟练地掌握弹琴的技法。”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又说:“你已熟习弹琴的技法了,可以学些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志之所在。”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又说:“你已熟习乐曲的志之所在,可以学些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过了些时候,孔子肃穆沉静,深思着什么,接着又心旷神怡,显出志向远大的样子,说:“我体会出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个统治四方的王者,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够如此呢!”师襄子恭敬地离开座位向孔子拜了两拜,说:“我老师原来说过,这就是《文王操》呀。”

上面这个故事强调的是孔子的学习态度,但同时也证明孔子的音乐造诣过人,因此他特别能体会音乐的感染力。又如: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孔子也能从乐音中判读出一个人的心情、特质。有一天,子路在孔子家里弹琴。子路性格刚烈实用论政:陈从学与孔子,琴音里充满杀伐之气。于是孔子说:“由啊!你怎么会是我门下弟子呀?”听到的学生开始不怎么尊敬子路了。孔子只好郑重声明:“子路的学问,已经入门了,只是还没达到最高境界,倒是你们这群小子儒家思想的礼,连入门都还做不到呢。”

孔子还能从乐音中听出不同时代的特质。如: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

所以,孔子说“成于乐”。

实用论政:陈从学与孔子

结语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

因此,礼乐虽是孔子思想中的治国根本之道,但要诚心诚意去做,才能推行成功,若只重表面形式,则是徒劳无功的。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