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中国哲学的突破前面(1)十五讲

短短中国哲学的突破前面(1)十五讲

中国哲学的突破

前面我们用十五讲介绍了第四单元“儒家·社会和谐”。介绍了三个人:孔子、孟子和荀子;导读了三本书:《论语》、《大学》和《中庸》;揭示了三次演变:两汉经学、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穿插其中,提炼出了十个词的基本精神和九项君子人格;最后简介了清代汉学和现代儒学的发展。短短十五讲内容,对无所不在的儒家,只是浅显的铺陈。

如果认为中国文化主脉是三足鼎立,那分别是儒、道、佛;如果认为主脉是两根顶梁柱,那除了儒家,另一根支柱就是道家。接下来,我们请出中国文化的另一脉:道家。如果说儒家是阳,那么道家是阴,一阴一阳共构中华文明;如果说儒家是黄河,那么道家是长江,黄河长江共育华夏儿女。

在先秦,道家就是诸子百家中一颗耀眼的星,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成熟于秦汉,演变于魏晋,兴盛于唐宋。但“道家”一词,最早出现于汉初太史公司马谈(司马迁父亲)《论六家要旨》,主要指老子庄子为代表的学派,或者战国秦汉时盛行的黄老之学。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所谓诸子百家的划分,主要是后人对于学术思想研究的需要,进行的人为的区别和归类。其本人,如老子或庄子,并没有所谓道家的概念。

“道学”,即关于“道”的学问,包括“道家”和“道教”。值得注意的是,道学的两个分支都很了不起,产生了两个唯一。“道家”是唯一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道教”是唯一的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一个道家,一个道教,一个哲学,一个宗教,都是唯一。

为什么这么说呢?“哲学”和“宗教”的概念,来自西方,如果按照其标准,唯有“道家”和“道教”分别符合。比如“哲学”,需要超越日常经验做出形而上的抽象思考,关注的是超越现实的本质问题,如世界的本体,宇宙的来源,人生的价值,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等等。在中国原创文化中,只有“道家”属于哲学。儒家很务实,关注现实伦理,显然不属于哲学;其他各家思想,要么思想不深,要么不成体系,都构不成哲学。同理,类似地,道教是中国唯一宗教,在此不作分析。

正因为如此,道家的奠基人老子,在西方备受认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将孔子和老子做了一番对比,认为,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做了一些善良的道德训导,而老子的《道德经》确实值得世人敬仰的伟大著作。也正因为道家的哲学高度和深度,被哲学民族德国高度认可,因此有德国平均每个家庭都有一本《道德经》的说法。在其他西方国家及日本,也是如此,老子和道家普遍受欢迎。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是中国哲学之父,这点西方普遍认可。

因此,自老子,中国哲学出现突破,他用一个核心概念“道”,深入揭示这个无形无相,对立统一,常有常无,渗透一切,万物之母的“道”,抽象、虚静、玄奥、形而上。虽有别于西方绝对理性绝对纯粹的本体论哲学,中国的哲学突破同样给我们发展出深刻智慧的哲学思想(道家),演变为道德教化的宗教信仰(道教)。

我们先看道家的发展,包括杨朱学派、老子庄子、稷下道家、黄老之学及后面的魏晋玄学等,都是道家的不同阶段和形态。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战国至秦汉之际的道家相关著作有几十种。代表人物有杨朱、老子、庄子、关尹子、列子、文子、鬻子、尸子、鹖冠子、彭蒙、田骈、慎到等人。下面就分别讲讲这几个阶段。

杨朱及道家初起

杨朱是谁?

杨朱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孟子》中。孟子在《滕文公下》中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又在《尽心上》中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批判如此凶凶,可见杨朱不是什么好人。

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这只是儒道之争,就像墨子批孔子,孟子批墨子,荀子批孟子一样,屡见不鲜。

自老子无意中开创道家思想以来,杨朱是老子通向庄子的重要中介。然而,冯友兰认为杨朱是道家的初起,是第一阶段马云讲解儒家道家佛家思想,他之后老庄之学受其影响,成其体系,老庄为第二阶段。尽管老子其人扑朔迷离,若根据多数意见,应该是老子在前,杨朱在后。然而,《道德经》的成书仍然是谜,不少人认为是战国中期,晚于战国初期的杨朱。这样,冯友兰不无道理短短中国哲学的突破前面(1)十五讲,杨朱代表道家初起,至少是其中一派的初起。

令儒家如此反感的杨朱,到底有何思想呢?他的“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看上去似乎很自私。其实没那么肤浅。杨朱主要思想可用八个字概括:“贵己重生”,“全性保真”。杨朱派认为,个人所追求的首先是自己的生存,以自身生命为重,身外之物为轻;顺应自然之性来保全,生既有之便当全生,物既养生便当享用之。这种“贵己重生”并非损人利己的个人主义,也不是放纵感官情欲的享乐主义。他主张贵己而不损人,并对自己要节制,“六欲皆得其宜”。不仅节欲,还要重视生命的尊严,不苟且偷生。“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迫生不如死”,所谓“迫生”就是屈辱苟且。

这样看来,杨朱主张的是自我保全,重视生命,并节制欲望短短中国哲学的突破前面(1)十五讲,不损害他人。如果人人都能做到,社会就会和平安泰。之所以纷争不断马云讲解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社会不安,就是有人欺诈盘剥,践踏生命。这样看来,杨朱不仅没什么好批判的,而且走上了清心寡欲,无为而治,隐世自守的道家境界。后来庄子在《人间世》讲“不材之木”和“支离疏者”的无用之大用,寓意就是杨朱的“全性保真”“重生”。

道家主体是老庄

一提到道家,自然就会想到老子,进而想到的就是庄子,他们合称为“老庄”。一提到道家,还会想到黄老、玄门、三玄等。所谓三玄,是指《周易》、《道德经》(也叫《老子》)和《南华经》(也叫《庄子》)这三本书。中国最玄妙深奥的三门学问,道家占了两门。而且,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本身也是道家思想的源头经典。

老子,是道家学说公认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史称老聃,楚国苦县人(河南鹿邑)。生卒年不详马云讲解儒家道家佛家思想,普遍认为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比孔子大二十岁。他曾任周王朝的守藏室史,孔子曾拜访过老子问周礼。老子生活在春秋末年,社会正急剧变革,就离开周隐退。西出大散关时,关令尹喜请他留下五千余字,即《道德经》。老子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

庄子,是公认的道家第二。姓庄名周,宋国蒙人(河南商丘)。就像老子跟孔子一个时代,庄子与孟子几乎同龄,孟子大三岁。庄子曾担任宋国地方的漆园吏,也因崇尚自由而拒绝楚威王聘请为相。庄子继承“道法自然”,思想更为逍遥,主要思想体现在《南华经》中(据说庄子曾隐居于并葬于南华山)。

孔孟并称,是原始儒家的代表;老庄并称,是原始道家的代表。老庄,并称“道家之祖”。老庄是整个道家的主体,将在后面多篇专门讲解。

稷下学宫的道家

战国中晚期,各国统治者为了争霸,纷纷招贤纳士。齐赵魏楚的四大公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都以大规模养士著称。当时,在齐国首都临淄西门外兴起一所“高校”,即稷下学宫(前面第15讲讲过)。田齐桓公卓有远见,创立这个中国第一所大学,收纳天下贤士,鼓励不用参政而议政。一时气氛活跃,成为“百家争鸣”的真正平台。

其中,有一学派就是黄老道家学派。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慎到、田骈、接子、环渊等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旨意”。这些,都是道家代表。《庄子·天下篇》也说:“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彭蒙、田骈、慎到,闻其风而悦之。”这几位稷下先生,大约活动于稷下鼎盛期的齐威王时代,处于老子之后,庄子之前,接近庄子。他们都有什么思想,为什么说属于“稷下道家”?

彭蒙、田骈和慎到等人学说有以下几个要点。首先,“齐万物以为首”,万物平等齐一,不分贵贱好坏,这与庄子万物一齐的思想相同。其次,“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公正不阿,排除偏私,放下主见,即道家的无为之道。再次,慎到“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反对用智谋治国,顺应自然万物之理,“无用贤圣”,不刻意尚贤使能,这等同老子主张的“绝圣弃智”、“不尚贤”。最后,无知之物,“块不失道”,以无知守柔的姿态,做个无知之物,无为而不失大道,就像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

可见,稷下道家果不其然,基本继承了老子的道家思想内涵。而且,还有发展之功,他们不只是不分彼此齐万物,更主张齐之以法,用公平的法律作为标准,顺“势”而为(慎到主张运用“权势”,然后无为而治),以抛开人治,不依赖圣贤。没错,他们含有法家思想,因此又被称为“稷下道法家”。

秦汉的黄老之学

稷下道家,在稷下学宫优厚的条件下自由争鸣而发展。他们依托黄帝、老子为其思想的渊源,成了开启秦汉之际黄老之学的先驱。

老子是公认的道家奠基人,为何黄帝也是道家的代言人呢?一方面受托古思想影响,世俗之人多数尊古而卑今。另一方面,稷下学宫的老板田氏齐桓公,历来尊奉黄帝为其政权的始祖。因此,黄帝被请进道家,并托他名出现《黄帝阴符经》一书,这些黄帝本人毫不知情。

老子开创无为道家,杨朱主张全性保真,庄周主张逍遥游世。他们重视人生养性,忽视社会政治。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来形容,贴切无比。稷下道家则不同,没有隐逸山林,而是作为谋士,依托王贵门下,寻求道法自然的治理思路。稷下学宫兴盛时,他们著书争鸣;稷下学宫衰亡后,他们流散各国。其中,有一个齐国的民间小学派——河上丈人传下来的乐氏派,一直传到曹参,形成汉初的黄老之学。

黄老学继承了老庄的宇宙生成论,强调道是万物之母,以元气的阴阳分化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历程,诠释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汉初黄老之学讲宇宙论的重点在于如何运用自然法则来治身治国,认为“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依照自然法则,循理举事,因资立功。黄老之学的主要思想是“虚君法治”,君主无为而臣有为;为使不乱,辅以自然法的法治。

说回曹参。汉初因为多年战乱,民生凋敝,朝廷也因内部肃杀搞得政局不稳,疲惫不堪。不管主动还是被动,时代需要休养生息,恢复社会安定。曹参师从盖公得黄老之学,并以此治理齐国九年,百姓和安。汉惠帝二年,萧何去世,曹参继任为相。他仍用黄老之术,所有政事都遵循萧何所定,自身无所事事。这样三年,无为任法而天下大治。史称“萧规曹随”。

后来陈平继任为相,也学曹参,虚己无为;惠帝之后,文帝、景帝也实行无为而治。据《史记》记载,汉文帝皇后窦氏也好黄老之学,景帝也因此饱读黄帝、老子之书,饱学其术。汉文帝还以最节俭的黄帝著称,汉景帝也是学以致用,清静无为。这样,文帝、景帝以黄老之学治国,韬光养晦,国家富足,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史称“文景之治”。文景之治就是黄老之学的政治实践成果。

汉武帝之后,随着“独尊儒术”,黄老之学失去官学地位,隐入民间。一方面,出现以注释《老子》的“老学”为主体的道家经学。另一方面,一些学者,例如自然主义者王充,开启用道家的立场批评儒家官学时弊之新风,形成儒道互补的格局。道学内部,则沿着两条路径发展。其一,会通儒家,另辟蹊径,匡救时弊,后来形成魏晋玄学;魏晋玄学就是儒道融合,以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经典。其二,东汉黄老学吸取神仙方术,离开政治,走向养生,进而发展成为宗教性的道教。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