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无为思想 柔弱胜刚强,柔与刚,弱与强,这是对立的关系

佛家无为思想 柔弱胜刚强,柔与刚,弱与强,这是对立的关系

《道德经》中有两个著名论断,一个是

“柔弱胜刚强”

,另一个是

“上善若水”

,今天我们来聊聊第一个论断——柔弱胜刚强。

佛家无为思想 柔弱胜刚强,柔与刚,弱与强,这是对立的关系

以往我们在认识道家思想的时候,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道家是强调“无”,强调把世上所有的事物以“没有”的观念对待。无就是空,空就是没有,其实这种认识是有问题的。

佛家无为思想 柔弱胜刚强,柔与刚,弱与强,这是对立的关系

道家的“无”并非是没有,道家的“无为”是“无所不为”,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老子的无为最终是为了有为,无还是为了有。所以老子说“柔弱胜刚强”,柔与刚,弱与强,这是对立的关系,以柔胜刚,以弱图强,最终的目的还是达到刚强。

《道德经》中有关“以柔弱胜刚强”的章句是比较多的,这是老子的一个最重要的论断。比如: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等等,这都是在强调柔弱胜刚强的论断。

佛家无为思想 柔弱胜刚强,柔与刚,弱与强,这是对立的关系

佛家无为思想 柔弱胜刚强,柔与刚,弱与强,这是对立的关系

如果我们深入去了解《道德经》,就会发现,道家思想学派并不是要求人们以“无”看待我们这个世界。后来,到了东汉,宗师张道陵创建道教,从此,《道德经》成为道家“三玄”之一,道教虽讲修炼,但最终的归旨也不是“无”,而是有所作为。

前几年的一次两会期间,有记者采访张道陵的后人张继禹道长佛家无为思想 柔弱胜刚强,柔与刚,弱与强,这是对立的关系,问他如何看待道长与人大代表之间的身份转变。张道长这样回答:

该出事的时候出世,该入世的时候入世。

佛家无为思想 柔弱胜刚强,柔与刚,弱与强,这是对立的关系

这个回答很简单,但从中却可以看出道家修行人对道家学说的认知与理解。对于道门的人来说,在道山庙观是出世,下了山就是入世,出世并不是与世隔绝,并不是拒绝人间烟火,而是为了更好的入世。对于深入过研习道家经典并且深得其中三味的人来说,

佛家无为思想 柔弱胜刚强,柔与刚,弱与强,这是对立的关系

入世就是最好的出世。

所以,也并不是说道士就只是修道成仙的佛家无为思想,就应该与青灯古卷相伴,这样就理解错了道教。

当下有很多人说什么“大隐隐于市”,其实对于真正的大隐之人,不存在什么野与市的区别,该处江湖之远,隐修于名山大川就隐于此间,该隐于都市就隐于市,没有市与野的区别。

真正意义上的道家思想,不是让人没有,不是让人凡是看空。严格来讲,

道家是看虚,就是不要执着于一端。

虚不是没有,还是有的,让人看空的是佛家。所以佛家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空空如也。

佛家无为思想 柔弱胜刚强,柔与刚,弱与强,这是对立的关系

《金刚经》中也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家认为万法皆空。《西游记》我们都看过,唐僧每收一个徒弟就起一个法号,起法号的目的就是忘掉过去,什么都忘记,最后连名字都忘记。

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分别是悟空、悟净、悟能。悟就是觉悟,就是修炼,

悟空,就是放下执着,万事皆空。

悟能,就是修炼能力,控制自己

佛家无为思想,守戒就是能力,所以二师兄另外一个名字就是“八戒”。贪吃贪睡还爱好美色,这些都需要戒除,因为这些都是空的。二师兄在取经的路上,都是在培养守戒的能力佛家无为思想 柔弱胜刚强,柔与刚,弱与强,这是对立的关系,一开始定力不够,见到美女,脚都迈不动,不管是妖是神是人,一个都不放过。但是后来就慢慢有了变化,控制自己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佛家无为思想 柔弱胜刚强,柔与刚,弱与强,这是对立的关系

悟净就是保持内心的纯净佛家无为思想,不妄想,不嗔恨,不抱怨

,守心如一向往西方净土。总结起来,就是:

佛家讲空,道家谈虚,儒家讲有

。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精神内核是不一样的。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