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言无误失,心常欢喜!(建议收藏)

(李向东)言无误失,心常欢喜!(建议收藏)

‍‍‍‍‍‍

(李向东)言无误失,心常欢喜!(建议收藏)

(李向东)言无误失,心常欢喜!(建议收藏)

(李向东)言无误失,心常欢喜!(建议收藏)

佛家所求的是智慧,彻底明了通达宇宙人生真相

【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

一个不妄语的人,他的言论不会有过失。为什么没有过失?他有智慧。常常妄语是烦恼作主、习气作主,所以错误总是不能够避免的。人诚实,心地真诚清净,不欺诳众生佛家智慧含义,没有妄语,这个人常开智慧;常开智慧,言论当然就没有过失。『心常欢喜』,佛法里面常说的「常生欢喜心」。这个喜悦,对於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古人常讲:「人逢喜事精神爽」。如果人要是遇到悲伤、痛苦,身心健康就受很大的伤害。多愁的人决定多病,杂念多的人决定不健康;健康的人一定是常生欢喜心,常常愁眉苦脸,这个人决定不健康。所以离妄语得这么多的好处。

(李向东)言无误失,心常欢喜!(建议收藏)

【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

一个人诚实、可靠,他所说的话大家都相信,都不怀疑。这个地方说得好,不但人不怀疑,诸天听到都欢喜。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太重了佛家智慧含义,所以根本就不通。妄语是烦恼,严重的烦恼,所以古来祖师大德劝人修行,头一个要断妄语。其他的烦恼容易断,妄语不断就肯定你的妄想习气一条都断不了。这个东西不断犹罢,天天还在增长,你的烦恼习气在增长,它不会止在那个地方,真的是不进则退。所以天人都尊敬,天人也会奉行。末后这一句:

【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

这就是讲无碍的辩才。无碍辩才是不是学来的?不是的,无碍辩才是属於果报,这个果报是从智慧来的。我们一定要明了,烦恼轻,智慧就增长。换句话说,烦恼重,智慧就少;烦恼轻,智慧就增长。我们要想开智慧,就不能不断烦恼。『智慧殊胜』,辩才无碍。『无能制伏』,这个「无能」是哪些人?烦恼习气没有断的人,他没有能力跟你辩论。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要度外道,「外道」这两个字的定义,佛在经典里面跟我们说得很清楚,「心外求法」叫外道。所以我们自己要细心去检点、去反省,我们是不是心外求法?如果是心外求法,那也是外道,这个外道在佛门有个术语叫「门内外」,佛门里面的外道,虽然学佛、皈依受戒了,还是心外求法。换句话说(李向东)言无误失,心常欢喜!(建议收藏),对於佛的经典没有深入,不了解经教的义理,念念还会受外面境界的影响,这都叫外道,所以外道的意思很广很广。

与外道相对的是「内学」,所以佛法从哪里学起?从内,内是心性。由此可知,佛法是从内求的,内求诸己,不求诸人。佛法的殊胜,实在讲内证的方法好,直接稳当,它不迂回,直接教我们从内证。但是我们往往不懂得佛的意思,不明了佛教导我们方法的所以然,於是有意无意当中,我们的思想言行跟佛所教的恰恰相反佛家智慧含义,这是我们不能证果,不能入门的真正原因。如果我们懂得佛的意思,知道他的善巧方便,如理如法的修学,在一生当中契入境界,不是个难事。

话说回来,现在佛教我们不妄语,我们能做到吗?难,做不到(李向东)言无误失,心常欢喜!(建议收藏),有意无意违反了。什么原因做不到?「我」没有忘记,我要说老实话,对「我」不利。你看看总有个「我」在那边,这个关不能突破。你为什么还要坚固执著「我」?诸佛菩萨为什么敢讲真话?他「无我」。换句话说,没有利害,他讲真话。我们凡夫起心动念头一个就有利害,所以明知故犯。明知故犯是愚痴、是无明,你的损失太大了,你所得到的利益太小了。你损失大在哪里?明心见性损失掉了,你看看这个损失多大!所以我们如果真正知道利害得失,你肯定会随顺佛陀教诲。

所以佛家求的没有别的,佛家所求的是智慧,彻底明了通达宇宙人生真相。真正通达的人、明了的人,在佛教里面称之为佛陀,称之为菩萨,在其他宗教里面称为神,称为圣人,称为神的使者,名称不相同,实质没有两样。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所以佛法跟其他宗教很容易沟通;如果重形式疏忽实质,那很难沟通,我们总要明了这个道理。智慧开了就圆融,所以《楞严经》二十五位菩萨说他修行证果叫「圆通」,二十五个人个个都圆通,所以个个都第一,没有第二的。通很重要,圆通就更妙了。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

这是如来果地上得的相好,如来的真实语,是从不妄语这个业因得来的。如果从相上讲,即得如来广长舌相,那是从相上说。

扫码关注

更多内容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