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正统意识形态,你知道吗?

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正统意识形态,你知道吗?

二、儒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儒学先后有先秦儒学、汉唐经学、宋明儒学(包括宋明理学、宋明实学)、清代实学。儒学是中国古代宗法等级制社会的正统意识形态,是当时的实际社会生活形态及其社会基本原则在哲学思想上的折射。

严格地讲儒学起源很早,可追溯至尧、舜,而周公是孔子十分尊崇的儒家圣人。儒学重视人生问题、伦理道德问题,是关于中国古代宗法等级社会中人际关系和谐的学问,故儒学精于认识人生而疏于认识自然。

孔子的学说以伦理为重心,主张仁爱。其爱人有差等,并从亲亲做起。孔子日:“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因此孔子的仁爱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亲亲”、“尊尊”两大原则之上的。

孔子提倡“修己以安百姓”之学,既要搞好自己的修身,又要搞好济世之事功,即“内圣外王"之道。因此孔子不仅重视心性道德修养,而且重视经世致用。明道为根本,而济世是最终目的。孔子教育的重点是培养人们的德行,要求其门人修己以治世,故儒家有经世的传统,关心现实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并积极参与国家政治。孔子务实,不空谈天道性命,主张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强调明理笃行的重要性。

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仁是内在的道德意识,而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为了遵循仁,有必要把仁外化为一系列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定和仪式,即所谓礼。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③即克制自己的情欲,自觉地遵循礼就是仁。

孔子提倡中庸之道,即处处注意适度原则,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无过和不及,正好适中符合常道。孔子推崇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品质,“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④因为中庸不仅是知,而且是行,是道德实践。孔子中庸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孔子区别义与利,提出了义利关系问题。孔子认为义高于利,义与利应统一;当义与利产生矛盾不能兼顾时道家哲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应舍利存义,即舍一己之私利,而存公利。孔子主张“君子谋道,不谋食”。又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②但孔子并不一概否定利,谋利若符合道义即是正当的,故日:“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⑨孔子的义实指公利,而所谓利实指私利,义利之辨的实质是公与私的关系问题,是群与己、人与我的关系问题。此后两千余年中“义利之辨”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争论问题,至今此问题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孔子去世后,先秦儒学便分离成众多派别。据《韩非子·显学》记载,儒学分裂为八派,其中孟子一派和荀子一派影响最大。孟子主要发挥了孔子的仁学,形成仁义学说,并为仁学找到了人性之内在根据,即提出了性善论。而苟子主要发展了孔子的礼学,并以“礼义”取代孟子的“仁义”,着重以外在的礼来约束、改造人性,他提出了性恶论。孟学继承了孔子的忠恕之道的哲学思想,而苟学继承了孔子的经学和礼学。孟子思想因更符合古代中国思想传统的主流,后来被认为是儒学正宗。苟子的隆礼重法、性恶论因带有法家思想的成分,汉以后苟子逐步被排斥于儒家正统以外。

两汉至隋唐的儒学是对儒家经典的训诂注疏之学。西汉产生了今文经学,今文经学以孔子为政治家,以经书为孔子思想所托,故解经求其微言大义,讲求通经致用,学术传授重视师法、家法。今文经学承受战国以来阴阳五行学说并发展了其中的神秘主义因素,倡言“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与谶纬相通,特重《春秋公羊传》。自董仲舒开始,今文经学受到了汉武帝、昭帝、宣帝几代皇帝的重视。西汉末王莽立古文经于学官,今文经学遂衰。至东汉末融通古今文而又以古文为主的郑玄经学出,今文经学至此湮没。

古文经学兴起于西汉末年,平帝时王莽执政,立古文经于学官,自是古文经学始盛。相传在汉武帝年间鲁恭王拆孔子旧宅,得古文经于壁中,因以先秦古文书写,故称古文经。民间亦传古文《易》、《诗》诸经。古文经学以孑L子为史学家,以经书为孔子整理上古史料之书。解经不事微言大义而重视文字训诂章句及典章制度,《诗》用《毛诗》,《春秋》用《左传》,特重《周官》。西汉建平元年刘歆建议将古文经立于学官,遭今文经学派激烈反对,引起古今文之争。东汉许慎、贾逵、服虔、马融、郑玄等人为古文经学大师。马融、郑玄兼采今古文说以遍注诸经,而以古文经学为主。自东汉末以至隋唐,郑玄的古文经学一直为经学正统,至北宋理学兴起,古文经学遂衰。

北宋产生了新儒学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正统意识形态,你知道吗?,“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开理学风气之先,被认为是北宋理学的先驱人物。接着北宋中期的周敦颐、张载、二程、邵雍重点探讨心性、天道、义理等精深的哲学问题,建立起儒家的形上学,以对抗佛、道形上学的挑战。新儒学(宋明理学)以复兴先秦孔孟儒学为宗旨,是借鉴了佛、道心性之学而产生的儒家心性本体之学,它破除了汉唐经学训诂注疏的传统,以探求义理等精微本体问题为理论特点。

周敦颐是北宋理学五子之一,他曾短期做过北宋理学奠基人二程兄弟的老师。周敦颐后被南宋胡宏、朱熹等人推崇为宋代理学开山。周敦颐哲学是综合了佛、道两家学说之精微,特别是吸收了道家、道教的成分,而形成的围绕天道性命等高深形上主体的新儒学。黄百家在《濂溪学案》按语中评论说:“孔孟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又复横渠诸大儒辈出,圣学大昌。故安定、徂徕卓乎有儒者之矩范,然仅可谓有开之必先。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①指出周敦颐之学开始了儒家心性义理微言之学。周敦颐在其《太极图说》中提出的“无极而太极”的宇宙本根和万物本体的天道性命学说,是以“性与天道”为宗旨的宋代新儒学的早期思想,是扬弃了佛道二家的本体论而成的一个儒家本体论哲学。它既吸收了佛道形上学的精微成分,又基本抛弃了其空无之论。但周敦颐以“无极”为宇宙最终本原反映了这种道家观点影响的痕迹。

程颢和程颐的程学是宋代理学之正宗,他们继承了孔孟的仁学,并把仁学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他们为仁找到了宇宙本体天理的根据,认为仁来自宇宙本体的生德、生理、生道,来自宇宙生生不息之易。程颢以仁为最高道德范畴,他在《识仁篇》中提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把仁主要作为一种与物浑然无间的大我境界。程颢认为万物一体之仁的大我中各部分存在着活生生的联系,犹如一个生命有机体气血流通,痛痒相关。他说:“医家以不认痛痒谓之不仁,人以不知觉不认义理为不仁,譬最近。”②提出以知觉为仁,认为仁是人们自觉地知觉到万物一体的大我,而知觉麻木不能感受到万物与己皆是一体则是不仁。他又说:“切脉最可体仁。”切脉最可体会到人体是各部分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由此可推知万物一体之仁。程颢主张识仁应达到“体之而乐”的境地,因对仁的深切体验而产生情感上的“大乐”。这样才不至于只是在观念上识仁,而实际上己与物仍未成为一物,“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程颢的“与物同体”达到“体之而乐”,相当于德国古典哲学主客体最高统一的艺术阶段(情感)。

程颐认为仁是体是性是天理,是形上的生理;生意、春意、活力是形下的用,春意、生意不是仁。程颐在仁中概括出更普遍的性质“公”来道家哲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公是仁之体,是仁之理,公近于仁,但公不等于仁。“公只是仁之理,不可将公便唤作仁。”⑤程颐是以个人“与理为一’’而达到仁,把仁学建立在理本体的基础上。

二程之道大致相同,但二人的思维方式各异,造成二人对于同一个天理本体有各自的体会和领悟。程颢的天理是个“具体的一般性”,是个体用一如的能动实体。他的心、性、情是一元的,心、性都即天理。而程颐的天理是个“抽象的一般性”,只是静态的抽象的理,他严格分析体用,认为“性即是理”,而对心与性作了区分。本体只是理性,心、情均不是本体。

程颢在宇宙观上是一元论,主张天人一元,天心一本,心即是天。程颢处处体现了其一元论原则,在道器关系上,主张了道器圆融为一的一元论;在认识与修养问题上,主张修养与穷理、践履都是一元的;在人性问题上,主张了“性即气,气即性”的人性一元论。程颢继承了先秦儒学内圣之学特别是孟学之传统,突出道德主体,其致知与修养是一回事,侧重讲内求本心,使之自然真实地流行。程颢开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之源。因此,程颢主要是反身体证自己的本心实体,此道德本心与作为天道生化之本源的实体是相同的,其修齐治平事业之关键在于本心真体之自然流行。内圣是根本,外王是由内圣引出的。程颐在宇宙观上实际上是理气二兀论,在天与人,天与心贯通一理的意义上讲它们之间的同一性,但他更强调天人之分,天与心的原则区别。他处处显示了其二分之原则,在道器关系上,虽主张道器不可分离,但又侧重强调了道与器的分解为二,其严格分析道与器、体与用有二物之嫌。他把认识与修养分解为平行的二事,主张涵养在于持敬,致知在于格物穷理。他分解性、情为二事,把仁之性与爱之情分离开来了。在人性问题上,主张有天命之性和气禀之性两种根本不同的人性。程颐和后来的朱熹主要是要认识宗法社会中人际关系之理,以及自然界和万事万物之理,故重视认识其客观必然性,以便成为明理君子,去明智高尚地待人接物,看待世事与人生,在社会中发挥个人的道德价值和作用,把万事万物各处其当。是治国、办事与处世之理性的道德的态度、知识和方法,故被后来几代王朝选中作为统治思想。

二程门人众多,张载去世后关学门人也多数投于二程门下。二程弟子同时继承了二程之学,但多数门人受程颢思想倾向的影响较深,与程颢的注重反省内求本心的观点一致。杨时创立的道南学派的指诀是于静中体验未发之中,而胡宏建立的湖湘学派是要在已发处来体认中的心本体。二程后学主要是继承了程颢重视内心涵养的心上工夫的倾向,而非程颐所侧重的格外物之理的倾向。

朱熹虽声称继承二程,主要是继承了程颐的理论倾向,发扬程颐格物穷理的理性主义,反对程门后学心学倾向。朱熹是程朱理学之集大成者,南宋后期官方确认程朱理学为正统。

南宋的陆九渊则继承了孟子和程颢的心学思想,扩大和发展了程颢的思想路线。他提倡

“先发明人之本心”,鼓吹自己心学“尊德性’’的顿教工夫,批评朱熹理学“道问学”的渐教工夫为支离。陆九渊主张“心即理”,只要先明道德本心,便是立本。因此为学工夫全在心上,不必向外求素,此便是简易工夫。

明代中期的王阳明主要继承了周敦颐、程颢、陆九渊的思想’,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精微的一元的心学体系。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相对立,共同支配了整仑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思想。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心学之集大成者,他又具有卓越的军事谋略即政治才能,是古代儒家内圣外王的人格典范。他认为朱熹格物致知的求理于事事物物是析心与理为二,主张求理于吾心。他提出“知行合一,,说,反对程朱离析知行为二,先知后行的观点。他又提出了“致良知”说,对格物致知作了心学的解释,认为致知是致自己心中先验的良知,必非从外边事物中得到知识。“致”是工夫,“良知”是本体,其“致良知”又强调了本体不离实际工夫,本体与工夫的统一。晚年王阳明提出了“四句教”,四句教讲心之本体是超越善恶相对之相因而是无善无恶的,但人们一起念头旧有善恶之分,本心良知有识别善恶之能力,行善去恶即是格物。王阳明“四句教”首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在其后学中引起了不同的观点,导致以后王门分裂为现成(自然)良知派和工夫派两大派。王学现成良知派重心悟本体,忽略后天的道德修养和践履工夫。王学工夫派主流强调后天的实际工夫,反对现成良知派和归寂派的空寂禅学倾向,属于实学派。。

南宋时期除了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及其他道学派别外,尚有事功实学学派存在,其中最著名的事功学派叶适为代表的永嘉之学与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南宋时期浙东地区形成了主张事功实学的浙东学派,除了永嘉学派以外,尚有吕祖谦的金华学派,陈亮的永康学派,王应麟得深宁学派和黄震的东发学派。叶适的永嘉之学和陈亮的永康之学都主张事功实学,反对道学家空谈心性义理。陈亮与朱熹在王道与霸道问题上产生尖锐分歧,陈亮盛赞汉唐事功事业,与朱熹专从道德仁义着眼评价历史的观点大相径庭。吕祖谦的婺学也重视实际事功,尤重史学,提倡经史以致用,调和朱陆又倾向于陆,并受到永嘉、永康之学的影响。南宋浙东学派与朱学、陆学相鼎峙。宋代功利实学克服了理学和心学内圣强外王弱的弱点,突出了实际的外王功业的重要性。

理学末流陷入本体与工夫、知与行相脱离的空疏弊病,明中叶王阳明欲挽救宋学之空疏流弊,但王学未能但当好这一由虚反实的思想任务,而王学末流更是陷于空谈心性的狂禅弊病。为纠正宋明理学尤其是其末流严重的空虚之弊,实学思想家崇实黜虚,批判理学与心学两派的空虚学风。他们基本主张了气一元论,反对程朱理学的理本论和二元论倾向,反对王学心学的空虚之处;主张理气统一,理欲统一,人性一元论和经世致用。

明清之际实学鼎盛,实学成了清学的主流。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明清之际三大儒,以及方以智是著名的实学家。由于他们共同倡导了经世致用之为学宗旨,遂使经世致用思潮大盛。黄宗羲远承宋代浙东之学的影响,近续王阳明、刘宗周之学,提倡经史之学,史学经世,仁义与事功统一。先后有万斯同、万斯大、邵廷采、全祖望、章学诚等著名学者,形成清代初中期以经世致用为宗旨的浙东学派。黄宗羲对封建专制制度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提出了有近代色彩的民主启蒙观念。顾炎武力倡经世实学,明确提出了“经学即理学”的口号,公开主张以笃实考据的汉学取代空谈心性的宋学,从而开启了清代考据实学的先路,宣告明季空疏学风的终结。顾炎武激烈批判王阳明心学乃至整个宋明理学为清谈误国的空虚之学。王夫之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为己任,对宋明理学作了总结性的批判。他仰慕“张横渠之正学”,又“承朱子之正宗”而加以发展为已务,以使正统儒学得到继承和发展。王夫之建立了自己博大的气本轮体系,反对陆王心本论,也反对程朱理本论和理气二元倾向。王夫之思想体系以实体实学(气本体论)为基础,在辩证法、认识论、人性论、伦理观、历史观上都有深刻的思想,主张学问反虚就实,并已有了启蒙思想之萌芽。他主张性、情、才、欲统一的一元观点,主张天理与人欲是统一的,否定了程朱理学的人性二元论和理欲不两立的偏颇之见。他认为天理是人们共同的欲望,或各人欲望的协调,即公欲,有反对以僵化的纲常名教压制人们个性、抹煞人们正当情欲的启蒙意义。方以智倡导了实证科学的质测之学,提倡实学,反对宋明理学末流空谈心性。方以智提出了“藏理学于经学”的主张,与顾炎武的“经学即理学”相呼应。方以智熟悉当时传人中国的西学,大胆提出要接受西方科学之精详者,学习西方科技实学。

清初实学一个重要学派是颜李学派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正统意识形态,你知道吗?,颜元大力提倡经世实行实用之学,批判宋学心性形上学的空疏无用,要求恢复三代的实学。李螓继承、传播了颜元的实学思想并有所发挥。颜元主张性、情、才本身无有不善,皆统一于气质的性一元论,与宋明理学存理去欲说相对立。颜元提倡恢复周孔原始儒学经世致用的实学精神,主张实事实用之学,并在认识论上对此作了深入的论证。

由于顾炎武、黄宗羲、颜元等人大力倡导研究形下的实际具体事物,清学走上了研究具体实际问题的道路,进而转化为乾嘉考据学。清学总体上讲是研究具体实际的学问,但忽略了对形上学的重视和研究。清代实学纠正了宋明心性形上学的片面性又走向了只重形下实际学问的另一个片面,这个问题上颜元尤为突出。他在强调实事、实践重要性的同时,对理论和间接经验的重要性明显忽略。当然这也是思想史的发展从一个方面走向其反面的时期所必不可避免的现象。

清初的经世致用思潮至乾嘉时期转入低潮,考据学成了学术主流。乾嘉学派研究经学,注重汉儒训诂注疏的经学方法,故称汉学,与宋学相对立。乾嘉学派以汉儒“实事求是之学”相标榜,反对宋儒性命义理之学的空疏。清代经学由顾炎武、方以智、黄宗羲发端,主张研究经典寻找真实的经义,反对宋学末流离开经学空谈义理。顾炎武主张以声韵训诂究明汉儒注疏的方法来明道。乾嘉学派都主张“实事求是之学”,治经主实证,不空谈义理。惠栋发挥顾炎武的治经思想,倡导以训诂求义理的方法,惠栋是以信古为标志的乾嘉汉学中的吴派,吴派埋头于考据学,而与实际远离。以戴震为代表的皖派以实事求是为标志,也力倡以训诂求经典义理的方法。戴震长于考据,尤精于古音,是著名的经学大师。戴震对天文、地理、水文、数学、生物均有深入研究道家哲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并且是一位进步的启蒙思想家和气本体论哲学家,他勇敢抨击封建礼教“以理杀人”。扬州学派代表人物阮元是乾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把清代汉学治学宗旨明确概括为“实事求是”。阮元在其《研经室集·自序》中说:“余之说经,推明古训,实事求是而已,非敢立异也。”“实事求是”代表了整个乾嘉学派治学宗旨与方法。

乾嘉考据学总的倾向是离开了清初实学经世致用宗旨,宗汉学抑宋学。而浙东学派则一直主张经世致用的宗旨,兼综宋学、汉学之长,又指出二者之弊,宗陆王又不悖程朱,反对钻故纸堆的纯考据汉学,在反对宋学空疏的同时又重视其义理。浙东学派以经世致用精神重视史学研究,主张史学经世和通经致用,继承了清初经世实学的精神。

嘉庆以后,特别在1840年后,由于进入了晚清乱世,经世实学高涨,学术主流转向经世致用的今文经学,西学也日益受到重视。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