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堂:理解佛教思想的原教旨部分

风水堂:理解佛教思想的原教旨部分

我们今天讲课,只讲佛教思想的原教旨部分。

所谓原教旨就是佛陀当年究竟创立了一个什么样的思想系统,成为神学时代的东方世界观体系。

我们重点全都放在这个部分上。他的教义部分,他的其他学说延展部分,我们全部省略。一个原因是我们根本没有这个时间,还有第二个原因就是佛教跟易经一样,面临着层垒效应的困境。也就是后世修佛的人在“经律论”这个层面上不断演绎,使得现在佛教文献乃至佛教学说有太多的成分是后人的委托。

因此我认为理解佛教的关键,不在于理解佛教种种复杂的说法,而在于理解佛教的基本思想架构。

1

佛教核心思想

那么我们完成“四圣谛”的逻辑环节后,下面进入佛教学说的核心宗旨,也就是它的缘起理论。

我在前面讲课多次讲到,我说一个真正的高深思想系统,它的最终表述一定是一个极简单极简略的表述,然后具有普解性。

那么我们看佛教的中心思想表述,仅见于《阿含经》中有二十个字叫:“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这就是佛教缘起说的全部核心。

所谓“此生故彼生”就是这个世界的本真是“大空境”,你所说的这个世界是你“作业”的缘起的产物。你有一个动作有一句话有一个意念就派生你相应的世界面,这叫“此生故彼生”。

你只有消除这个孽(业)缘,你才能消除这个世界虚像的展现,叫“此灭故彼灭”。

所谓“此有故彼有”就是任何一个业的缘起叫业缘,它所引起的事物现象是一个连锁反应,也就是说它绝不仅仅引起一个缘,而是引起一系列缘起的发生,从而带出系列性业力后果。

所谓“此无故彼无”就是你要消除这个业障,你得一层一层的修,直到把层层业障消除,消除你所说的假象的世界(虚像的世界)你才能越过它,进入佛家所说的实相——大空境境界。

2

为什么缘起论构成了佛教的核心思想

为什么这二十个字构成佛教核心缘起论?(先知注:答案在下面的红体字部分)

我首先把在哲学课上讲过的一个话题,我再拿出来简单描述一下,我们大家很容易建立的唯物反映论。我不反对“物”这个东西的存在,可唯物的“唯”是个问题,反映论尤其是个问题。因为我们所说的世界一定只是我们主观的世界,而不可能是客观世界的原样反映。因为我们的感知通道不是一个真空孔道,我们的感知通道是有规定性的,因此你所说的世界一定是你的世界而不是客观世界。

我在讲哲学课的时候,我举过很生动的例子,我在这里再简单重复。比如视觉占据我们获得外部信息的80%以上,可视觉是什么,只是一个感光器官,“光”是一种能量叫“光量子”。光并不是明亮,可是我们的感光器官——视中枢,却把这个能量感受为明亮,要知道这个能量打在任何东西上(木头上、石头上)它的反映绝不是明亮,明亮是我们把光的能量错觉为明亮。而且这个世界是没有颜色的,我们所说的颜色只是不同光波在视中枢的扭曲和错觉。我说简单一点,我们所听到的声音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的,这个世界只有振动波,我们的耳朵是把这个振动波转化为生物电传到听中枢,然后扭曲为轰然作响的声音。

我想问问各位,你所看到的有声有色的世界,全都是你的感官和你的中枢、你的逻辑、你的感知系统的一个扭曲派生,你能设想一个真实的、无声无色的、无明亮的世界是一个什么形态吗?

你永远无法理解,也永远够不着。你的感知系统刚刚碰触外部信息,你就已经把它完全扭曲成一个你自己的主观规定系统所给出的自我规定表象,这就是康德“先验论”的合理之处,也就是你在经验以先佛家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你的感知模式已经被规定。

好,我只作这样简单的表示佛家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包括我们的逻辑全都是一个“先验感知或先验思维格律”。我们把信息放在我们的主观逻辑这个格律上运行,然后整顿信息以便于我们建立起来一个主观的识辨体系。我们并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不是按照我们的逻辑格律在运行,这个是谁都无法验证的事情。因此请记住你所说的世界永远是你的主观世界。

好,如果大家理解这个一点,从这个起点出发。当佛陀说这个世界是你的“业”的派生的时候,他说的何其逼真!他又说的何其深刻!这也是常人根本做不到的。

所以当佛陀建立一个世界,告诉你你所看到的世界只是你的业缘、业障的时候,他从最根本上消解了你原来所说的对这个世界的全面误解。

好了,下面我们说一个问题。

在西方文化里经历三个阶段神学时代、哲学时代、科学时代。神学时代历经上万年,哲学时代迄今至少有两千年到三千年以上,科学时代最少也有四五百年以上。如果我们把中国的前神学时代、亚哲学时代也算进去,那么在这四个不同的认知阶段。

我们发现可以称之为思想家的人少之又少,人类迄今至少已经经过了上千亿的人口,可是可以称得上思想家的人在我看来居然不超过二十人。

在这里我得解释一下什么是思想家。凡是人都有独到之一见,就是任何人都有独到的见解。

所谓思想家是有创世之构思者,就是他不是有一个独到的见解,他是给你建立整个世界观体系的人叫“思想家”。

请大家注意当我在前面给你讲唯物反映论不成立的时候你当然应该理解,“世界观“这个词绝不是指客观世界的反映,世界观是一个主观的逻辑构造模型,能够建造这个世界逻辑模型的人叫“思想家”,所以不用说所谓世界观全都是主观思想模型。

那么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大家知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独到的见解,可你能否建立一个明确的世界观念体系呢?这个难度极高,它高到什么程度?我在讲哲学课的时候讲过一句话叫“不自觉认真”,就是当我们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接着用我们的思想逻辑去把握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从来没有想到,我们看到的全部都是假象,我们不自觉的认为这就是真的。

大家知道中国最著名的一句话叫“眼见为实”,这句话也是一句最荒谬的话。我们所有的一切知识都跟眼见无关,你今天的物理学讲粒子、原子你眼睛能看见吗?你今天的生物学讲基因讲细胞你眼睛能看见吗?你今天的数学是一个纯逻辑演绎,你眼睛能看见吗?所以我们所谓的一切知识跟眼见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我们所有的人不自觉认真,也就对我们的感知系统从来没有怀疑过,因此做思想家的人他有一个前提条件,他能够把常人的感知体系和思想体系清零,这种能力绝非一般。

好,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这例子并不确切)。因为我们大家在科学时代,接受科学信息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我换成科学语言。我们一般人会认为在大冬天摄氏零度的时候,它空间已经非常冷了,这个空间中已经近乎没有能量了,那么实际上摄氏零度,并不表示这个空间的能量状态,这个空间里你如果把它的能量清零,它底下竟然还有273.15℃的能量,也就是说足以把一壶水烧开三次,可我们的感觉是什么?剧烈的寒冷。

为什么我们感觉上对能量的体会,和实际空间中包含的能量全然不是一个等级?因为我们人类或一切生命体,它的基本组成成分是液态水,而液态水在零度以下就会凝结为固态,因此所有生命体它的适宜生存温度区间在0℃上下30℃~40℃之间,这个区间是我们能够生存和感觉上相对比较适宜的状态,可是你以这种感知或者感官方式你永远探查不到物理学上所谓的“绝对零度”,也就是这个空间上没有任何一点能量的那个温度佛家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它居然是零下摄氏273.15度。

这种把在感知上的那个体系清零,然后寻求那个最底层的东西这样一种能力,如果使用在人类整个精神系统上,把人类的精神系统清零,然后回望人类的感知系统和精神结构,重新对其加以描述、解释和塑造,从而建构整个宇宙观世界体系这个逻辑模型,请想想这样的人会有多么了不起,请想想有几个人会做到这样的深度?佛陀就是神学时代缔造世界观思想系统的伟大思想家之一。

人类自古以来思想家不超过二十人,我可以给大家简单举几个人物。

前神学时代以中国为例只有一个半思想家,老子算一个,因为他有自己的道论,有宇宙观。孔子算半个,因为孔子的世界观只包含人事。随后直到宋代张载,儒学才通过血缘、逆血缘,泛血缘最终建立宇宙观,因此孔子只算半个思想家。这是前神学时代,我们只容许出这一个半思想家。

到神学时代释迦牟尼、耶稣、默罕默德。然后到哲学时代,我们可以说能够建构世界观的人几乎只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我只能举这四个人的例子。到科学时代,我同样只能提四个人有世界观建构的功力,第一个哥白尼、第二个牛顿、第三个达尔文、第四个爱因斯坦。

请大家把这些人算下来有多少个,全人类上千亿走过,可以建立人类世界观体系的思想家在人类的不同认知时代,居然就是如此的寥若晨星。而释迦牟尼就是神学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这就是释迦牟尼佛教学说的深奥之所在。

大家要知道他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体系全部在这二十个字里。(先知注:因为用20个字就建构起了完整的世界观体系,所以它是佛教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世界观是另外的话题而非此问题的答案。)

我们这样来表述在这二十个字里:“时空俱在,人世并呈。”

就是时间和空间由此展开,宇宙论由此达成。人和人间之世,由此出现,苦难人间由此推出。

而且大家注意,在他的这个原理中,在他的这个二十个字的缘起理论中,一个世界架构全部完成不说,并且他还有他非常独到的地方。

3

佛教与西方宗教的不同

将佛教跟西教作比较,有三项之区别。第一:无动作,第二:性无常,第三:有堪能。我分别解释。

什么叫“无动作”。大家看一下西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他的开篇是创世论,他都有上帝6天创造世界的“动”和“作”,这叫有“动作”。

风水堂:理解佛教思想的原教旨部分

大家要知道佛教是没有“动作”的,没有人创世。因此佛教是世界上所有宗教中最奇特的,唯一一个无神论宗教,佛教没有神。

“佛”这个词的概念是:凡是达到正觉者即为佛(觉悟的人即为佛)。

而且他所说的世界,不是任何动作缔造的,而是每一个人的业缘缔造了每一个人的世界,而他所说的世界——大空境才是这个世界的本源。这叫“无动作”,没有创世论,没有神。

第二叫“性无常”。请注意这句话,我们所有人在思境达不到佛陀高度的时候,我前面一再讲,我们认为规律这个词一定是指客观规律,全搞错了。请记住我们所感知的世界,永远是我们感知模型给定的信息处理结果。我们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只不过是随时准备被颠覆掉、被更新、被变革的逻辑模型,因此你所说的规律,永远是跟这个逻辑模型相恰的或者说相融洽的相自洽的主观规律,客观规律从哲学的深层讲是永远不存在的。

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请大家想想。这个太阳系要发生任何重大变化需要100亿年的时间,今天太阳系进行了50亿年仍然相当稳定。40亿年以后这个太阳,我们的这个太阳系的恒星才逐步进入衰竭状态。可是我们在短短三千年文明史上,我们的宇宙观竟然发生6次重大改变——盖天说、浑天说(地心说)、日心说、开普勒的天体立法说、牛顿的绝对时空说、爱因斯坦相对论建立的现代宇宙论。

请想想三千年时间我们的世界观模型发生6次大改变风水堂:理解佛教思想的原教旨部分,可我们明明知道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发生任何重大变化需要100亿年的时间。可见我们所说的任何规律,在每一个宇宙观模型中的规律,都不是客观规律。都只是跟这个模型自洽的主观规律的一个解释系统。

好了,我们把什么东西视为有常——规律,可如果客观规律不成立,当佛陀讲“性无常”的时候,他说的何其深刻,他说这个世界是没有规律可循的,这个世界是无常的。这达到极高境界,我再说一遍很少有人能在这个深度上理解佛陀世界观体系在哲学上达成的深度。

然后他讲“有堪能”。所谓“有堪能”就是业力因果,堪和能在中文上几乎上是一个含义,这是魏晋时代的文风,它的意思就是说业力所创造的那个业缘,它必定发生“无疑阻障“,这叫“有堪能”。请注意他的这个学说体系,跟任何一个其他宗教体系都非常不同。

我在这里事先说两句话,大家听到这如果你动心思,你会发现严重的矛盾。

这个世界如果是大空境,那“我”哪来?“业”从哪来?“缘”从哪来?

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可你记住佛陀还讲一点叫“无我”。他不仅讲“无常”,他说“我”都是一个虚像,这个东西太难理解了。

那么你在逻辑上你觉得他是一个悖论,可佛陀告诉你逻辑只是闻思阶段,逻辑是有局限性的,因此你必须用生命去修。如果你在逻辑系统中就相当于你陷身在感官系统中,你一定受它的局限,使得你不能真知灼见。因此他要求你突破逻辑,你不能在“闻”和“思”上达成“修”。

风水堂:理解佛教思想的原教旨部分

因此当我把课讲到这儿的时候你得明白,你逻辑上出现了矛盾和悖论,在佛教中不存在,这是逻辑本身的缺陷。这个话题我们后面略微展开。

那么,因此佛陀所讲的他的这个世界——大空境的本真世界,以及缘起的虚像世界,建立了庞大的宇宙观体系,从而告诉人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及其人生一切苦难的渊源得到最有力的解释。只有对这个部分有深刻领会,整个佛教的学说体系才能够架构起来。你也才能真正理解。

那么佛教讲四大皆空,所谓四大皆空指“地、水、火、风”四大皆空。

说到这里我得提一件事情,大家读一下古希腊哲学史,从泰勒斯提出水为世界之源,然后到他的弟子提出“无定形”(阿那克西曼德——无限定),提出“气“(阿那克西美尼),然后赫拉克利特提出“火”到后来出现了一个著名的唯物反映论第一创始者——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恩培多克勒。

恩培多克勒提出世界是由四种元素构成的风水堂:理解佛教思想的原教旨部分,这就是“土、水、火、气”,请注意恩培多克勒提出的四元素说,后来形成古希腊哲学唯物主义泛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以至于古希腊医学到古罗马医学,讨论所有问题比如:古罗马医生“盖伦”他们讨论人体都是这四元素来讨论。

好了,大家来看佛教的“地、水、火、风”跟恩培多克勒“土、水、火、气”何其相似。

我的意思是说佛陀的思想跟古希腊的思想完全沟通。这里有一个问题,恩培多克勒在公元前五世纪佛陀在公元前六世纪,为什么出现这个时差?因为我们一般人理解古希腊哲学是从公元前六世纪第一位古希腊圣者泰勒斯说起,可是泰勒斯绝不是凭空产生的,环地中海地区的哲思,也就是这种抽象逻辑的思维模型在泰勒斯和毕达哥拉斯那里展现为有形的系统之前,它至少经过上千年的文化酝酿。

因此这种文化之风跟印度文化达成一种沟通和构造,形成佛陀思想哲学韵味的来源。我在前面讲,我说在世界上所有世界性宗教中最具有哲学韵味的就是佛教。

可是很奇怪佛教是东方宗教,而西方三大宗教全是环地中海宗教,可他们居然没有佛家学说的哲学厚度。为什么?

是因为西方三大宗教他们的发生时间非常之早,比如犹太教它最早的起始点在摩西那里,大家读一下《圣经》,摩西率领犹太人出埃及记,这是在公元前千年以前的事情,犹太教产生的时候犹太人还没有扎根在环地中海及周边,他是作为一个苦难的在埃及的一个奴隶族群,最终在摩西的率领下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出埃及到以色列,这个时代环地中海的哲学思绪还没有酝酿完成,因此在犹太教最早期的成分中缺乏哲学系统的深在气息。

我们今天学基督教,由于基督教经过两千多年的锤炼,尤其是在古希腊之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古希腊思想变成神学的履臂(音),也就是古希腊哲学思想后来参与到神学之中,对基督教神学加以全面的改造和全面的升华探讨,才使得今天的基督教带有了深厚的哲学韵味,它的哲学韵味来源非常清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因此在它的发起点,在犹太教蓝本中,这种气息不存在,它是后世层垒的结果,而佛教不是。

佛教发生的时候和古希腊哲学的发生期完全相同,它在东方兴起的时候环地中海的哲学思脉已经锻锤成形.这个时候他们之间的交流构成跟这个哲学时代氛围完全一致的思绪模型,它把最完整的环地中海哲思体系早年的系统糅合在同时代的佛教世界观架构之中,从而使得佛教成为有所宗教中哲学韵味最深厚的一门宗教,这是大家注意理解佛教和佛教哲学性的关键。

那么缘起理论我们讲到这里,从四圣谛到缘起说,佛教的基本架构形成,那么下面简单伸展佛教教义。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