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孔子与《论语》第一节、一、孔子的身世

第一章孔子与《论语》第一节、一、孔子的身世

第一章孔子与《论语》

第一节、

一、孔子的身世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

二、孔子高尚的人格品质

孔子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人格精神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2.安贫乐道,粪土富贵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生性耿介,直道而行

5.与人为善,成人之美

第二节、孔子思想学说的主要内容

孔子作为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乃至人类屈指可数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圣人,其思想学说有集大成的性质。最基本的就是他的思想学说是“集”了中国上古以来文化的“大成”。

一、仁者爱人,注重自身修养

孔子的“仁”,应该具有伦理道德和政治思想两个层面的意思。

1. 政者,正也——执政者要以身作则

2. 克己复礼为仁——社会各阶层应当“克己”

3. 顺从父母,尊重兄长——孝悌是修身、齐家、治国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4.爱人是修己之学的根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时要爱人

5.实施“仁”的途径——尊五美、屏四恶。

二、为国以礼——以礼乐教化安邦治国

1.尊重周礼的基本原则,适当增损以益当世

2.“治国以礼”既要注重形式,又要注重精神实质。

3.实现以礼治国必先正名

三、和为贵——在极端中寻求平衡的为人处世之道

1. 中庸即“治中”,目的是守礼。

2.“中庸”的实质是在极端中寻求平衡

3.和而不同。

4.和为贵。

四、因材施教——科学先进的教育思想

1.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既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也重视教育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

2.普及教育的对象:不分等级贵贱的所有人。

3.教学方法的全面创新

第一章孔子与《论语》第一节、一、孔子的身世

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不愧为“万世师表”。

第二章孟子与《孟子》

第一节、东方亚圣——孟子

一、家世与母教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山东邹城人。孟子的祖先从鲁国迁居邹国,邹国是与鲁国毗邻的小诸侯国。孟子出生前,家境早已衰落,所以说孟子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

据说,孟子三岁丧父,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是一位很有识见的母亲,她管教孩子甚严,教子有方。“孟母三迁”、“断织劝学”、“杀猪取信”等故事,成为后世母教之典范。

二、游说诸侯

战国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讲学成为时尚,士阶层迅速扩大。士由于掌握了文化知识,而为统治者所重视,一时“礼贤下士”之风大盛。各诸侯国为了谋求本国的富强,为了在兼并战争中取得胜利,纷纷千方百计地招揽各方学有专长的人才和能为自己出谋划策的贤士,委以重任,予以重用。而那些学富五车和胸有韬略的士,也岌岌奔走游说于各诸侯国之间,一面为主人出谋划策,一面竭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以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学成以后的孟子,开始是聚徒讲学,之后便以士的身份第一章孔子与《论语》第一节、一、孔子的身世,带着他的学生公孙丑、万章、乐正子、孟仲子等第一章孔子与《论语》第一节、一、孔子的身世,开始周游列国,从事游说活动。宣扬王道,反对霸道,推行仁政理想。

游说诸侯失败,孟子便带着他的学生万章、公孙丑等人回到了家乡,并和他们一起整理了《诗》、《书》等儒家经典,阐述孔子的思想精髓,总结自己一生的思想与活动,编著了《孟子》一书。孟子晚年一心讲学和著述,《孟子》书中所记,多是他晚年的言论。

三、孟子的理想人格

1、大丈夫精神

2、浩然之气

3、舍身取义

四、孟子的地位

孟子不仅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佛家哲学文化精髓,而且是发扬者和开拓者。孟子一生的主要贡献,是他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学说,把儒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没有孔子就没有孟子,没有孟子也就没有如此完善的儒学。著名哲学家劳思光说:“孔子代表中国儒学之创始阶段,孟子则代表儒学理论之初步完成。

第二节亚圣的理想——《孟子》

一、《孟子》其书

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佛家哲学文化精髓,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活动。《孟子》现有七篇传世: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均为上下篇,共二百六十一章,约三万五千字。

二、孟子的思想

1。仁政学说2.性善论3.民贵君轻

4.与民同乐5.教育思想6.伦理道德

第三章董仲舒和朱熹的主要思想

第一节、董仲舒的思想评介

一、董仲舒生平简介

董仲舒:具体生卒年不详,广川(今河北枣强人)人。以治《春秋》,在汉景帝时为博士。学问广博,容止都雅,弟子众多,司马迁便是其中之一。汉武帝即位后,先后担任过江都王(汉武帝兄,贵盛)和胶西王(骄横)相,受到二王尊重。因为德行出众,先后受到武帝宠臣主父偃、公孙弘等排挤构陷(唆使汉武帝命董仲舒相胶西王就是公孙弘的主意),便主动辞官居家,一生主要从事学术和教育活动。其弟子通达者众多;其“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有“汉代孔子”之誉。

二、董仲舒的思想及其影响

1。从春秋战国至秦朝中国“礼崩乐坏”格局的延续及其产生的严酷的人文、社会与政治生态

(1)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原因(2)人文生态(3)政治生态(4)社会生态

2.“汉接秦敝”的真实内涵

(1)秦朝为什么短命夭亡?(2)“秦敝”的内涵

3.董氏学说的目标:革除“秦敝”,重振“王道”

第二节朱熹的学说和思想评介

第一章孔子与《论语》第一节、一、孔子的身世

一、朱熹生平及学说简介

1.朱熹生平简介2.朱熹与《四书》

二、朱熹民本主义思想的内涵与人文价值

1.朱熹是孟子“民贵君轻”学说的忠实传承与弘扬者

(1)经过隋唐五代的消解,起自东汉、大盛于魏晋南北朝的门阀世族制度及观念在北宋已成过眼云烟。宋代的学校和科举考试制度产生了许多“贫民状元”和出身平民的宰相与其他高级官员士大夫,这不仅对彻底消解门阀观念影响巨大,而且对士大夫群体在价值取向方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2)两宋是赵氏和高级文官士大夫共同拥有和治理的天下,思想言论环境宽松佛家哲学文化精髓,一些修养较高的顶尖士大夫具有坚定而理想主义的“得君行道”、“致君泽民”的向往和追求,其著作中重视民心向背、民之愿望和利益的论述很多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3)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朱熹生活的南宋时期统治阶级除了少数特别有良知、抱负的士大夫之外,从总体上来看恰恰特别蔑视底层人民的利益和疾苦。在以天下兴衰为己任的朱熹看来,这是宋朝的心腹之患。

(4)朱熹本人的出身和经历的影响

2.朱熹民本主义思想在他的政治生涯和学术思想中的鲜明表现

(1)朱熹的“天理”所欲去的“人欲”首先是针对以皇帝为代表的上层统治阶级而不是广大民众的。(是元明时期才被扭曲成主要针对臣民的)

(2)朱熹为官始终注重民生疾苦,注重社会财富的分配和司法活动的公正合理。他在土地制度、赋税制度、雇佣关系、赈济贫民灾民以及“民富”与“君富”的关系等方面的论述和构想都体现这一点。

(3)朱熹最痛恨和一有可能便予以制裁、约束、引导的都是那些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观念上对普通民众巧取豪夺、滥施淫威的社会阶层(贪官污吏和豪强、奸商)。

(4)朱熹的教育活动全面体现孔子的“有教无类”原则。

(5)朱熹的教育思想中的富人教育观十分珍贵。这是实现他的民本主义愿望的一种内在要求。

(6)宋朝皇帝普遍滥用大赦,朱熹对此表示反对。但其出发点依然是体恤贫弱民众的疾苦,因为“窃盗杀人”的罪犯一旦被赦免,重新施暴的受害者多为普通民众。

(7)朱熹为官的风格是“亲民”和“爱民”。当然民众也敬爱他。

3.朱熹民本主义思想的人文价值

第四章老庄的智慧

第一节、老庄其人其事

一、老子

对老子其人,自古就有争论。

《老子》一书共81章。其中《道经》37章;《德经》44章。该书并非老子个人所写。该书成书时间在一两百年以上。但能反映老子的基本思想。该书是道家的第一部经典。老子的

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

二、庄子

《庄子》一书,共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该书也非庄子一人所著。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和杂篇是庄子后学或道家其他派别的引申之作。

道家学派创始于老子,发扬光大于庄子。庄子是先秦道家集大成者,与老子齐名,后世常并称“老庄”,并以之来代指道家。后世庄子被神化,奉为神灵。唐玄宗天宝元年(724年)二月封其为“南华真人”,所著书《庄子》,诏称《南华真经》。

三、道家文化精髓

1. 道,万物之宗

2.“道”生万物有一个由少到多的量的积累过程

3.“道”具有形而上的超越性和不可言说

4.“道”的辨证性质

5.“道”的本质是“自然”、“无为”

第二节老子智慧之实用

一、“法自然”、“处无为”,老子的政治智慧

二、帝王南面之术

三、老子的愚民政策

四、老子的处世哲学:虚静、柔弱、不争、寡欲

五、老子的管理哲学

第三节庄子之生存智慧

一、游乎尘垢之外——庄子式的自由

二、顺随自然的无所作为

三、内直外曲的“与时俱化”

四、韬光养晦的“于世无用”

五、参破生死的达观人生

六、老庄智慧的总体评价

第五章佛教与中国文化

第一节、佛教的起源与发展

一、佛教在古印度的起源

二、佛教在印度的发展

三、佛教的主要派别

1.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2.密宗

3.藏传佛教

4.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

第二节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一、汉传佛教的发展

1.汉传佛教在中国的起源与流传

2.佛教在民间的普及

(1)观世音菩萨。(2)文殊菩萨。(3)普贤菩萨。(4)地藏菩萨。

3.佛教在唐代的中国本土性转化

禅宗

之所以说中国佛教发展到禅宗影响极大,是因为禅宗最大的贡献之一是使佛教简易化,成为人们易于并乐于接受的宗教。主要表现在:

(1)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2)顿悟成佛。

第一章孔子与《论语》第一节、一、孔子的身世

4.佛教在唐朝之后的发展

二、藏传佛教的发展概况

三、巴利语系佛教的概况

第三节佛教的教义

一、四谛:

1.苦谛

2.集谛

3.灭谛

4.道谛

二、五蕴1.色蕴。2.受蕴。3.想蕴。4.行蕴。5.识蕴。

三、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主要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爱、取、有、生、老、死。

四、六道轮回:

根据“因果报应”,佛教又提出“轮回”之说。“轮回”就是“流转”之意。

根据佛教经典,所谓“六道”是指:天、人、阿修罗(一类与天神作战的魔神)、地狱、饿鬼、畜生。

第三节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佛教与哲学二、佛教与伦理道德三、佛教与文学

四、佛教与语言五、佛教与艺术六、佛教与科学七、佛教与道教

八、佛教与民间宗教九、佛教与民间习俗十、佛教与社会心理

第六章中国古代文学鉴赏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功用

一、文以载道

1.何谓“道”

2.古代文学作品中“道”的主要内容

(1)关注民生疾苦(2)达则兼济天下(3)舍生取义

二、教化养性 1.教育感化2.涵养德性

三、抒情言志

第三节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的审美批评标准

一、真——作品内容和情感的真实性

二、善——作品表现出的倾向性

三、美——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审美性

1.内容的审美性

第一章孔子与《论语》第一节、一、孔子的身世

(1)意象(2)意境(3)人物性格的个性化(4)惊险曲折的情节结构

2.形式的审美性(1)简洁与繁丰(2)清新与绚丽

(3)生动传神(4)含蓄与含混(5)韵律

第七章中国地域文化举隅--巴蜀文化精粹

第一节、中国文化的构成格局

一、地域文化举隅

1.吴越文化

2. 荆(巫)楚文化

3. 岭南文化

4. 关东文化

5. 齐鲁文化

6. 秦晋文化

6. 海派文化

7. 京派文化

8. 伊斯兰文化

9. 藏传佛教文化10. 巴蜀文化

二、巴蜀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1. 巴蜀神话与远古传说

(1)对生命永恒的想象和具体实现办法的设计

(2)对创造美好生活的记录

(3)大蛇崇拜

2. 先秦史料中缺乏对巴蜀文化的记载问题

第八章现代新儒学要义

第一节现代新儒学释义

一、何谓“现代新儒学”

所谓现代新儒学,是指五四以来,在强烈的民族危机刺激下,一部分以承续中国文化之慧命自任的知识分子,力图恢复儒家传统的本位和主导地位,在现时代新的生活方式之下对传统儒学进行重新诠释,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会通西学,建构起一种“继往开来”、“中体西用”式的思想体系,以谋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现实出路。它主要是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同时也包含着社会政治的内容。

二、现代新儒学的历史由来

第二节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历程

一、1920——1949:现代新儒学发展的第一阶段

二、1950—1979:现代新儒学发展的第二阶段

三、1980——2004:现代新儒学发展的第三阶段

四、2004——至今:现代新儒学发展的第四阶段

第三节现代新儒学的基本思想

一、复兴儒学二、返本开新三、儒家资本主义四、民族复兴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