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8:中国传统文化顶层结构主流三家之道家与佛家

2138:中国传统文化顶层结构主流三家之道家与佛家

本文字数

2138字

阅读时间

5分钟

2138:中国传统文化顶层结构主流三家之道家与佛家

今天继续说中国传统文化顶层结构主流三家之道家与佛家。

儒家要人们当好公民,当好公民就必须忧国忧民,关键时候还要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而且积极入世,挽狂澜,扭乾坤,不是你自己有一腔抱负,付出心血和努力就能成功的。连孔子也是周游列国14年(就是找工作岗位,到处求职14年),最后几乎放弃和崩溃,发牢骚说“道不行,乘桴浮海”(就是说哎呀,我都不想干了,我找个小船随风飘去,到哪里算哪里吧)。于是就出来一些人说:人生短短几个秋呀,你算哪根葱?不用这么累!说这种话的就是道家。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被边缘化的知识分子,据《周礼·春官》中记载,周朝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等官职。内史主要保管国家的法典和政令副本,考核邦国、官府、都鄙的政事和年终统计。从《老子》的成书内容来看,我觉得老子很可能就是一个离职回家的“内史”。他有知识有文化,见多识广,有思想,无实权且政治地位不高。道家在旧的奴隶制社会中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相当的社会地位,否定奴隶社会的“礼”(主要是等级、制度、仪式),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三十八章》)。在急剧变革的现世中道家仍处于不得志的境地,于是对地主阶级推行的“法” 也感到失望,认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五十七章》)。道家的主要观点是:【崇道尚弱】,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未知其名佛家与道家的思想,强名之曰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世间万物的源起。上善若水,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简单打个比方:牙齿和舌头哪个看起来坚硬哪个看起来柔软?牙齿坚硬而舌头柔软对不对?可是你找一个耄耋老人,让他张嘴,你看,一望无牙!一颗牙齿都没有了,可是,舌头肯定还在!所以,别太争强好胜,因为柔弱胜刚强,争强好胜的都死得早。水滴石穿也是这个意思。【重生惜命】: “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 就是给你再高的爵位和再多的钱财佛家与道家的思想,让你早上得到,晚上死去,你都不会同意,为何?命重于富贵!

2138:中国传统文化顶层结构主流三家之道家与佛家

那怎么办?道家认为,明智的生活态度应该是:【执中养生】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还有就是主张【虚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绝圣弃智,忘情寡欲,提倡清净,反对斗争。最好是无为无知无欲,安时而处顺,哀乐不入。其结果就是【洁身避世】,悲观地隐避现世和自欺地追眷远古。正如隐者傑溺对子路所说,“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与其从避人之士(如孔子),岂若从避世之士(如长沮,接舆,桑户,荷蓧丈人)哉!”(《史记-世家-孔子》)。可是人生活在现世当中佛家与道家的思想,怎么处理内心冲动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呢?道家转换了个频道,那就是【以理化情】,齐物我,一生死,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无毁,复通为一”,在这种思维方式下,庄子的妻子死了,他经过短短的悲伤后,节哀顺变,鼓盆而歌!

2138:中国传统文化顶层结构主流三家之道家与佛家

道家文化是中国人的心灵后花园,以“随化保命、旷达自由;炼丹修身,隐士仙人”的形像存在于中国历史文化中。道家告诉我们,功名富贵都是浮云,来世上一遭不易,最好是当一个自由人。唐伯虎的《桃花诗》可以管中窥豹:

桃花坞里桃花庵2138:中国传统文化顶层结构主流三家之道家与佛家,桃花庵里桃花仙;

2138:中国传统文化顶层结构主流三家之道家与佛家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2138:中国传统文化顶层结构主流三家之道家与佛家

佛家是中国传统文化开放包容的产物,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起初其剃发皈依和离家修行的教义教仪,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在不远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社会观念发生尖锐冲突(首个冲破世俗藩篱的是汉代第一个剃发出家的人叫朱士行,皈依后的正式法号为“八戒”,也就是朱八戒2138:中国传统文化顶层结构主流三家之道家与佛家,没错,中国第一个正式的汉人和尚就是八戒大师)。经过几次灭佛浩劫后,佛家自动调节,并与儒家和道家逐步靠近,在诸多方面主要受到了道家的影响,形成中国独有的佛教流派:禅宗。禅宗认为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可以不剃度,不出家,在家修行,也可度自己的同时,为父母和家人修大福报。后来佛教结合中国社会特点,发展为人间佛教,倡导“忠孝是佛”,从而缓和了对立斗争,并逐步获得社会各阶层的认可。且以其“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因缘聚会”“前世今生,六道轮回”等思想观念与儒家道家一起,完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顶层问答:人从哪里来(佛家认为前世如何即今生报应)?来修何事(当世有机会就当儒家,做好公民;时运不济就当道家,做自由人)?死往何处去(佛家认为来世何去就是今生果报,六道轮回)?

2138:中国传统文化顶层结构主流三家之道家与佛家

上图为永明贤弟转赠我的登封大法王寺方丈释延佛大师书法作品:忠孝是佛。

中华传统文化满足了一个民族和个体关于前世今生和来世,或者说是关于历史社会和未来的顶层问答,所以含宏包容,既务虚又务实,故而具有其它几个古文明所不具备的优势,于是一脉长传,一枝独秀!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