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中国历史上被公认的圣人还是有很多的

一起:中国历史上被公认的圣人还是有很多的

“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所谓圣人,上左有“耳”以表闻道,通达天地之正理;上右有“口”表以宣扬道理,教化大众;下边的“壬”代表挺身而出,统率万物为王之德,德行遍处施行。

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中国历史上被公认的圣人还是有很多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些圣人的事迹。

1

大圣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誉有东方三大圣人之首,《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孔子曾数次向老子问礼、求道。自古就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称。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道德经》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为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称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

老子思想主张“无为而治”,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家儒家法家墨家佛家的思想精髓,道法自然。《老子》以“道”届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学说对中国发展具有深刻影响道家儒家法家墨家佛家的思想精髓,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称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为老庄。老子的道德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的思想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量的中外学者开始注意到与吸收道家的积极思想,故学者说:“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是国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

2

文圣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古语有云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的学者之一,被后世学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后世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被称为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晚年时期的最高理想称之为“大同”。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处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也就是说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爱,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举贤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3

武圣关羽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一起:中国历史上被公认的圣人还是有很多的,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于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于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

关羽的人物形象,不仅存活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更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关羽讲求的是尽忠尽义,是一种大义的精神。关羽主要尽忠与某一个人,就是他“先为朋友,继而兄弟,后为皇帝”的刘备,华容道一故还有浓厚的知恩图报的思想。

在朝代交替和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关羽这种忠义精神不仅在统治者手中是治国强邦的重要工具,而且在社会各个阶层中道家儒家法家墨家佛家的思想精髓,他也被视为在人就关系相处中一种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历史潮流的浪潮不仅没有推翻和湮没这种精神,反而它变得更为高尚。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为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4

兵圣孙子

孙武,字长卿。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生活的齐国内乱不止,他深感自己无用武之地,便离开齐国去往吴国。孙武来到吴国后,结识了伍子胥。两人十分投机,遂结为密友。当时吴国的局势也动荡不安,于是两人避隐深居,待机而发。

到了公元前515年,阖闾即位。他礼贤下士,任用伍子胥、孙武等一批贤臣,训练军队,积蓄粮食,建筑城垣,从此吴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吴国国力逐渐强盛之后,孙武开始帮助吴王消灭楚国,柏举之战中,孙武以三万吴军大败二十万楚军,攻灭了强楚,震惊中原诸国。

但吴王在称霸后却开始变得骄傲起来,并将伍子胥杀死。孙武明白鸟尽弓藏的道理,于是退隐江湖,并以其战争经验完善兵法,使之成为一代巨著。而孙武之所以被后人所称道,最主要的是他为后世所留下的那部兵家圣典--《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涉及到战争规律、哲理、谋略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使孙武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伟大军事家。《孙子兵法》在西方被译作《战争的艺术》,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被誉为东方商战的"圣经"。

5

法圣韩非子

韩非 ,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学。被誉为最得荀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深爱自己的祖国,但他并不被韩王所重视,而秦王却为了得到韩非而出兵攻打韩国。

韩非入秦后陈书秦王弱秦保韩之策,终不能为秦王所用。韩非因弹劾上卿姚贾,而招致姚贾报复一起:中国历史上被公认的圣人还是有很多的,遂入狱。后李斯入狱毒之。韩非人虽死,但是其法家思想却被秦王嬴政所重用,奉《韩非子》为秦国治国经要。帮助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韩非的思想深邃而又超前,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毛主席最佩服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毛主席曾经说过:中国古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基本都是法家。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6

科圣墨子

墨子,名翟。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生前担任送过大夫。他是墨家学派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生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在先秦时期,墨家影响很大,是和儒家并称的“显学”。

一起:中国历史上被公认的圣人还是有很多的

兼相爱,交相利。既爱自己也要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墨子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提出了兼爱、非公、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

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百家争鸣的年代,有“非儒即墨”之称。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墨子是位大爱无言的圣贤,因为他在整个中国两千年文明历史上,第一位站在最底层劳动者和社会弱者的立场上说话的。

墨子是位思想巨子,因为他自立门户,创立了墨家学说。他在中国历史上是位不可或缺的,他还是位科学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力的作用、杠杆原理、光线直射、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点线面体圆概念等众多领域都有精深造诣的人。因为墨子的众多科学领域研究,所以被后人尊称为“科圣”。

7

商圣范蠡

范蠡为早期的道家学者,被后人尊称为“商圣”。范蠡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商思想和理论,无论是对他的同代人还是后代人,都有很大的影响。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经商的还是为官的,都在他的思想库中汲取营养,为商为政服务。范蠡的经商思想不仅影响春秋列国,而且一直延续到后代及至今日。

范蠡经商能够取得成功并且成为后代人的典范,靠的不是运气,而是严格的自律。范蠡经商一定会遵循着《三谋》、《三略》。《三谋》既《人谋》、《事谋》、《物谋》。

《人谋》指的是用人要正,忠奸定兴废。大事要慎,妄托受大害。待人忌躁,暴躁交易少。处事宜静,浮躁误事多。言行宜和,和气能生财。做事宜勤,懒惰百事废。

《事谋》指的是用度宜俭,奢华财源败。做工宜精,粗糙出品。货期要准,马虎失信用。交易要速,拖延失良机。进货要严,滥入货价减。出纳要勤,潦草差错多。《三略》指的是优劣要清,混淆耗损大。存物要整,散漫难查点。价格要明,含糊多争执。赊欠要审,滥出亏血本。账目要清,糊涂弊端生。查账要勤,懈怠滞本金。

《三略》包括《货略》、《价略》、《市略》范蠡说的“三略”是聚财的原理,他归纳为三点: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意思是说,货物的品质要完美,要注意价格变化规律,莫要使货币停止流动。务完物是《货略》的核心,他说“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流,无敢居贵。”

范蠡虽然出生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

一起:中国历史上被公认的圣人还是有很多的

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后定居与定陶,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

8

诗圣杜甫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史》、《三别》等作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后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下来。

杜甫的诗歌的内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人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杜诗有诗史之称,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晚唐,“杜逢禄山之难,流雍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号为诗史。”

9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体,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雄秀之气,出于天然,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梁武帝和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的精湛造诣和妙趣天成曾先后给予高度评价,梁武帝赞之为“龙跃天门,虎卧凤阙”,唐太宗赞之为“飘如浮云,矫若惊龙”。

王羲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这些历代书法名家对王羲之心悦诚服,因而他享有“书圣”的美誉。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