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小二述:儒家不及道家、佛学之高明,各位可以品味

颜小二述:儒家不及道家、佛学之高明颜小二述:儒家不及道家、佛学之高明,各位可以品味,各位可以品味

文|颜小二述哲文

儒释道三家学派,在我国古代,可以说是轮流坐着“主流文化”这把交椅,与佛学和道家学说不同的是探究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儒家学说带着强烈的积极入世的情感,而道家思想和佛学思想则给人一种“出世”的感觉。于此,有人将儒家的“入世”与道家、佛学的“出世”进行对比,继而得出儒家的修行境界没有佛学和道家学派高颜小二述:儒家不及道家、佛学之高明,各位可以品味,是这样吗?对于这个观点,颜小二是持否定态度的。

颜小二述:儒家不及道家、佛学之高明,各位可以品味

首先,儒释道虽都在历史上成为某个朝代的主流文化,但是侧重点和解决的问题不同,在一起比较无意义。

其次,关于“修养”,就像“万物各有其特性”一样小六壬,人亦各有其志探究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有人志在山林,有人志在庙堂,都是“成就自我”的一种方式,不宜评出高低贵贱。同时,“能够看到真相,还依然保持热爱”,这其实是一种相当高级的自我超越,某种意义上来说,儒家的“仁者爱人”,其实便是一种能透人性好利之真相后依旧锤炼心中赤诚的学问。由此,我们怎么能说追求这种“赤诚”的儒家不及道家、佛学之高明呢?其中道理,各位可以品味。

颜小二述:儒家不及道家、佛学之高明,各位可以品味

1、儒家的“仁”,也是一种自我超越的难得修养

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因其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维护,让大多数人给它贴上了“维系尊卑秩序”的标签,继而将儒家文化肤浅成近乎“权力约束准则”一般的东西,这是一种遗憾。颜小二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儒家思想的大千世界,绝不是这样浅显无趣。

儒家思想,解决的是人与社会的问题,而社会稳定发展需要德能配位的人各司其职。那么如何避开人因利己而生的“机巧心思”呢?这就需要儒家“仁者爱人”思想的教化了。当“恶意竞争”变成人人所唾弃的存在时,盛事又有何难?而儒家思想所努力的进程,大抵就是朝着这个方向了。

颜小二述:儒家不及道家、佛学之高明,各位可以品味

或者这样说,儒家以“仁义礼智信”让人们在充满巧诈的社会中对抗诱惑和欲望,是教人看到人性利己真相后,引导人们获得更强大的内心,继而接受、包容,然后超越欲望,并不减积极入世的热情。由此,真正做到儒家之守“仁”的君子人格,其难得程度,一点也不比道家之无为,佛学之忘我简单。

2、儒释道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没有对比意义

北宋有名的僧人智圆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修身以儒,治心以释”。这是在说,以儒家思想修身养性,用佛学思想解决心灵的问题。这其实是在暗示我们,儒家之修身养性,对应的其实是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需要解决的人与社会的问题;而佛学,解决的则是我们自己的身心问题。

颜小二述:儒家不及道家、佛学之高明,各位可以品味

那么道家解决的是什么呢?我们常将“道法自然”挂在嘴边,由此发挥,某种程度上来说,道家启发人们以更抽象的视角看待世界、看待自然、看待整个宇宙。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问题,这个“自然”可以是客观自然界、可以是规律、可以是天、可以是地、可以是万物。

颜小二述:儒家不及道家、佛学之高明,各位可以品味

也就是说儒释道各自解决的问题不同,因此,对人在不同方面的启发意义不同,所以探究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就修养来说,要分出个高低贵贱,意义不大。

3、写在最后

最后,颜小二简单做个总结:也就是说,儒家虽然积极入世、整个学说有强烈的“建功立业”情感,但这绝对不是“逐利”的体现,而更多有引导意味。儒家思想引导人们带着“赤诚”的心,以“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人生观中,人生命的价值所在在于“建功立业”本身,而非“建功立业带来的名”。

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其在身心修养上需要下的功夫以及达到的境界,一点都不比道家、佛学的理想人格差,各位觉得呢?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颜小二述:儒家不及道家、佛学之高明,各位可以品味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各类文化,如影视、文学作品、历史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