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服饰色彩及其文化彰显

道教服饰色彩及其文化彰显

道教服饰色彩及其文化彰显

摘要:本文从道教服饰的起源与开展谈起,分析了道教服饰的款式,并聚焦服饰色彩,从色彩视角对道家美学、等级制度、养生理念等文化的彰显进行探讨。

关键词:道教;服饰;色彩;文化

0概述

道教服饰,指道教信徒的穿着配戴,是汉族传统服饰中的一个类别,又称“法服〞“道服〞“道装〞等。服饰会随着社会开展变迁而更迭,但是道教服饰因其宗教信仰的传承,服饰特征比较稳定。?天皇至道太清玉册?提及:“古者衣冠,皆黄帝之时衣冠也。自后赵武灵王改为胡服,而中国稍有变者,至隋炀帝东巡便为畋猎,尽为胡服。独道士之衣冠尚存,故曰有黄冠之称。〞

道教服饰色彩及其文化彰显

1道教服饰起源与开展

早期道教服饰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标准性。?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四记载:“修静立道士衣服之号,月破星巾,霓裳霞袖道教服饰色彩及其文化彰显,十绝灵幡,于此著矣。〞这说明,从南朝陆修静开始,道教服饰制度逐渐形成。?太平御览?卷六十五引?传授经?提道:“陆先生云:‘对上下接,谓之俯仰之格,披、褐二服也。〞披,即披肩,又作“帔〞;褐,?玉篇?作“袍〞解。此后,道教服饰便逐渐定型。

道教徒穿在外面的长袍,廓型肥大宽松,有包藏乾坤、隔断尘凡的寓意;领子是直领,显出潇散的神蕴。道教服饰具体有以下几种类别,大褂、得罗、戒衣、法衣、花衣、衲衣等。在保有上述共通神蕴的同时道教服饰色彩及其文化彰显,这些款式又分别有各自的款式特征、色彩,适用于不同的穿着对象、场合等。

〔1〕大褂。款式特征为大襟道家的服饰思想,长度到脚腕,袖子的宽度为一尺四寸,袖长根据身体来定。还有一种款式,长度到膝盖道家的服饰思想,名为“中褂〞。一般多为窄袖,以便日常穿着方便;色彩特征为蓝色,是“法天之意〞;为道教徒日常穿着。

道教服饰色彩及其文化彰显

〔2〕得罗。款式特征为大襟,交领、宽袖,长度到脚腕,自腋下开气,袖宽一尺八寸以上,袖长根据身体来定。色彩特征为蓝色,“法天之意〞。冠巾之后的正式道士参加宗教活动之礼服

〔3〕戒衣。款式特征为大襟,长到脚腕,袖子宽度二尺四寸以上,袖长根据身体来定;色彩特征为黄色,以示庄重,寓有“道化万物,参赞化育〞之意;道士受戒用。

〔4〕法衣。款式特征为对襟,长到小腿,无袖披,袖长根据身体来定。上面有金丝银线绣的各种道教桔祥图案,如郁罗萧台、日月星辰、八卦、宝塔、龙凤、仙鹤、麒麟等;色彩特征为紫色道家的服饰思想,有“紫气东来〞之意;名道高真在隆重祀典的穿着。

〔5〕花衣。款式特征为对襟,长到小腿,无袖披,袖长根据身体来定。上面有各种绣花图案,但较法衣显得简洁;色彩特征为红色或黄色,有图案或无;众经师着用,在大型场合〔有图案〕或一般道场〔无图案〕的穿着。

〔6〕衲衣。款式特征为大襟,长到小腿。多层粗布缝制,比较笨拙厚重;色彩特征为粗布麻衣,多有补丁;云游道士野外打坐时穿用,以御风寒,现在用得少。

2道教服饰中的色彩因素及文化彰显

道教服饰的款式与色彩,表达了道家服饰蕴含的美学思想,表达了对“道法自然〞的强调,以及对“意〞“神〞“气〞“韵〞“味〞等审美境界的追求。道家强调“质〞,重视人的精神、气韵与风度的内在美和高尚人格象征,以及“以人为本〞的服饰审美态度,崇尚“朴素〞“自然〞的服饰审美观,指出了“服饰美〞应服从“人格美〞这一重要理念,认为过度修饰会刺激人们的欲望,使人们过多关注形式,从而无视内在修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