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儒家有关教育的观点、见解和主张

(每日一题)儒家有关教育的观点、见解和主张

儒家有关教育的观点、见解和主张。主要包括有关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学和学习、德育和修养,教师和师生关系等方面的论述。儒家教育思想是以孔子教育思想为源头,并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丰富、完善起来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和教学的规律,成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不仅在中国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也久负盛誉。

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儒家普遍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孔子是最早从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的角度来论述教育作用的教育家。他认为“庶”“富”“教”是治国的三个基本条件;指出通过教育传播道德伦理比国家的政令、刑法更为重要和有效(每日一题)儒家有关教育的观点、见解和主张,前者可使民众“有耻且格”,后者只能使“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孟子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礼记·学记》则以高度概括的语言阐述了教育的社会功能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儒家还通过研究人性及其与教育的关系,探讨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孔子以“性相近”论首先肯定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孟子、荀子虽在人性的善恶问题上立论相异,但对后天的学习和教育的重视方面又显然是异途同归。(见变化气质说、学以成才说)

儒家在教育实践中都重视教育的目的,因为它对教育的性质、内容和途径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修己安人、修己治人的士或君子。他的学生子夏概括为学而优则仕。孟子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主张“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见明伦说)。《大学》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儒家的教育思想,把教育目的概括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儒家教育哲学思想,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后来成了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指导方针和根本目的。(见读书明理说、有教无类说)

教学和学习 儒家通常把教学具体概括为“学”“思”“行”三个互相联系的基本环节。《中庸》进一步具体化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五个步骤,其基本思想是完全一致的。这里的学、思、行或学、问、思、辨、行,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儒家对教学的规律性认识。孔子以来的许多教育家都详细探讨如何学习,然后由学而论教,强调教的方法要从学的方法出发,教师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

儒家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如:①因材施教。孔子是最早注意到教学中的教学要求与教学对象不同特点的矛盾,并实行针对性教学的教育家。朱熹总结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学记》主张“长善救失”,强调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因材施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原则(见因材施教说)。②启发诱导。孔子最早提出并实行了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学记》对启发式教学做了理论上的概括:“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③学思并重。孔子提出学思并重的思想,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成为儒家一致赞同和普遍遵循的原则。后来王夫之全面发挥孔子的思想,指出:“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船山遗书·四书训义》)④循序渐进。孔子在教学中注意“循循然善诱人”(《论语·子罕》)儒家教育哲学思想,孟子主张“盈科而后进”(《孟子·离娄下》),《学记》强调“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等,都是说教学要循序渐进的意思。⑤由博返约。

儒家非常重视博学,又强调用一贯之道去驾驭广博的知识。孔子主张:“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孟子也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儒家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在这方面提出的要求主要有:①虚心好学。孔子认为在学习时要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论语·泰伯》)。张载提出为学的要义在“尽心”,“尽心”的功夫在于虚心,虚心然后能“尽心”。②专心致志。孟子曾以学奕为例,说明学习要专心的重要性。董仲舒为了集中精力学习,竟至“三年不窥园”。他说:“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春秋 繁露》)③持之以恒。孔子以为山作譬,提醒学生不要“功亏一篑”。他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孟子以掘井为例,强调学习要有恒心:“譬如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④学以致用。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致用,孔子强调指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东汉的王充针对当时“食古不化”的学风提出“贵用”的主张。他说:“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即徒诵读,读诗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论衡·超奇》)(见学以致用说)

德育和修养 儒家的教育思想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在孔子看来,“据于德”方能“游于艺”,“行有余力”而后“则以学文”。在孔子重视德育的思想影响下,儒家形成了以德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这是中国教育传统中有别于西方各国的教育的重要特点。

儒家大致将德育过程划分为知、情、意、行四个阶段。孔子就要求学生要有道德认识,要知仁、知礼、知道;强调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能好人,能恶人”,“好仁者,恶不仁者”(《论语·里仁》);重视道德意志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训练;要有“守死善道”(每日一题)儒家有关教育的观点、见解和主张,“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做到“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同上)。后世儒家基本上都是循此进行德育的。如王夫之就将知、情、意、行看做德育过程的统一整体,强调要勉勉孜孜为格物致知之学,择之精,语之详,行于君臣亲友喜怒哀乐之间;志一动气,无审虑却(后)顾,然后道益明,德可据。假若感到“时未至,理未协,情未感,力未赡”,只好“俟之他日”,既不能以行代知,也不能“离行而言知”(《尚书引义》卷三)。

儒家在德育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很有见地的德育原则和方法。主要有:①因人施教。除孔子外,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也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而有针对性地施教,说:“教思之无穷也,必知其人德性之长而利导之,尤必知其人气质之偏而变化之。”(《四书训义》卷十五)②以身作则。孔子说:“苟正其身矣周易百科网,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上)这些话,对德育者尤具启发。王夫之认为,教师的“躬行倡导”在德育中有独特的作用:“孝弟者,生于人之心,而不可以言喻者也。讲求真理,则迂阔而辞不能达,科以为教,则饰行而非其自得,故先王所以化成天下者,惟躬行而使人之自生其心,则不待言孝弟而已众著之矣。”(《礼记章句》卷八)③知行一致。孔子在德育中坚持知行一致的标准。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子贡问君子,子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意即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如何,不能只凭他说得怎么样,首先要看他做得怎么样,必须在德育过程和德育评价中坚持知行一致的原则。④预防为主。孔子非常注意在德育中以预防为主。他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中庸》继承了这种思想,认为“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学记》则将这种思想加以理论化,并明确地作为大学的教育原则之一,谓:“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还从反面总结了由于违反这个原则所带来的危害,“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从此,预防为主就成为儒家德育思想史上的优良传统之一。⑤蒙以养正。孔子提出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孔子家语》),对后世德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颜之推就强调对儿童进行早期德育的重要性:“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颜氏家训·慕贤》)王夫之也主张“习于童蒙”,并提出了“蒙以养正”的早期德育观点。

儒家重视在德育中加强对学生自我修养的全面指导。主要是要求学生做到如下几点:①立志乐道。孔子强调要“立志于道”,甚至于“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孟子主张“持志”、 “养气”,把“志”与“气”结合起来。徐斡认为“虽有天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故君子必立其志”(《中论·治学》)。②克己内省。孔子在德育中特别强调要从自我做起,然后推己及人。一方面要自我省察儒家教育哲学思想,“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另一方面要严格进行自我克制,做到克己复礼。《大学》提出慎独的修养方法,也就是要求自我省察,自我克制,在个人独处时也能自觉遵守道德准则和规范。③改过迁善。孔子主张“过则无惮改”(《论语·学而》),提倡“不二过”(《论语·雍也》);孟子嘉许“闻过则喜”“见善则迁”的精神。徐幹也很重视改过迁善,他说:“才敏过人,未足贵也。君子所贵者,迁善惧其不及,改过恶其有余。”(《中论·虚道》)④善择益友。孔子对交友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曾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主张:“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学记》进而将之概括为大学的教育原则之一:“相观而善之谓摩”,并且还从反面指出独学无友和交坏朋友的危害,以警醒人们:“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

教师和师生关系 儒家绝大多数都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他们结合切身体会对教师和师生的关系问题所做的论述都是很深刻的(见师道论)。

儒家普遍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优良传统。荀子首次将天、地、君、亲、师并列起来,提到同样崇高的地位,并认为是否重视教师的地位与国家的兴衰存亡关系极为密切。“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荀子·大略》)。《学记》进一步肯定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师严道尊”的思想:“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见尊师重道)

儒家认为教师应具备一定条件和修养。孔子认为教师应具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荀子要求教师“尊严而惮”、“耆艾而信”,“诵说而不陵不犯”“知微而论”,条件明确而严格。《学记》提出:“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韩愈认为教师首先应是“闻道在先”,然后还要“术业有专攻”,才能胜任“传道、授业、解惑”(《昌黎先生集·师说》)的职责。

儒家认为尊师爱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孔子对学生满腔热情,无私无隐,诲人不倦,受到学生尊敬和爱戴,甚至在他死后.其弟子均服丧三年,子贡守墓达六年,可见其师生感情之深。孟子曾感叹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宋代朱熹也以教为乐,“讲论经典,商略古今,率至夜半。虽疾病支离,至诸生问辨,则脱然沈疴之去体”(黄勉斋:《朱子行状》)。他去世时,官方曾严加监视,不让送葬,但四方弟子不避风险前来者仍及千人之多。

儒家认为教与学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并进而提出教学相长的命题。孔子认为“后生可畏”,肯定学生可以启发教师,坦然承认“起予者,商也”(《论语·八佾》),提倡学生“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荀子则提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的命题。《学记》明确而系统地论述了教学相长的思想,“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唐代韩愈主张“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昌黎先生集·师说》),也包含着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的意思。此后,柳宗元曾更明确地提出“交以为师”的主张;王夫之甚至主张把师生关系变成朋友关系,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