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先秦儒家思想的客观环境和思想基础(一)_光明网

浅谈先秦儒家思想的客观环境和思想基础(一)_光明网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在各流派中占据主要地位,儒家思想的影响力一直延续到当前,对我国社会和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浅谈先秦儒家思想,欢迎阅读!

浅谈先秦儒家思想篇一

摘 要:人才是当今社会各个国家竞争的核心力量,人才培养战略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人才观则是一个国家或者社会对如何培养利用人才即人才开发的总的指导思想。任何国家的人才观都具有时代性,人才观随着历史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进步的,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我国目前的人才观体系是在历史的不断积累沉淀中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继承了历史各个时期优秀的人才教育思想,同时又是具备当前这个时代人才文化特征的现代人才观。提炼和分析先秦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关于人才观的内容,分析其产生的背景以及对社会主义人才观的影响和渗透。

关键词:儒家思想;人才观;社会主义人才观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042-02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在各流派中占据主要地位,儒家思想的影响力一直延续到当前,对我国社会和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其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在历史的沉淀中成为了我国乃至世界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继承和发扬其精华,为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指导思想。儒家学派的各学者对于人才观没有专门的论述和研究,但他们关于社会和其他方面的思想中包含着有关人才教育和任用等方面的观念,值得我们拿出来分析学习,并用于指导社会主义人才观。

一、先秦儒家人才观形成的客观环境和思想基础

先秦时期在我国古代历史中是比较重要的时期,在此时期,我国正进入奴隶制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奴隶为国家或者奴隶主劳动,受到奴隶主的剥削。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先秦儒家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生产工具进一步发展,提高了劳动的效率,奴隶主逐渐被地主取代,奴隶的权利意识和抗争意识增强,不断发生抗争。在反复的斗争中,封建制取代奴隶制,我国建立封建社会。随着封建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繁荣,同时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先秦思想和文化逐步形成。尤其是先秦哲学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当时先秦诸家思想形成的基础。

浅谈先秦儒家思想的客观环境和思想基础(一)_光明网

先秦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和思潮的开端,是开始形成百家学派建立古代哲学体系的关键时期,通过对社会最本质的、最原始问题的探讨和追问,把哲学思维用于解决人类生存和生命起源等根本性问题的探寻上,正是由于对这些问题不断的追问和分析,才有了古代哲学的发展,为今后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文化思想奠定了社会基础,为当时的文人志士提供了浓厚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基础,百家思想的争鸣正是当时社会思潮尊重不同见解和开放性、包容性的思想氛围的映射。

先秦思想在当时经历了两次重要转折。第一次,出现在殷商、西周时期。这次重要转折实质上是一场关于宗教的批判改革。当时,宗教统领社会和精神层面的一切东西,宗教掌握着社会的生杀大权,国家只是宗教领导下虚设的统治机器。受压迫的中下等民众没有人身自由,随着受压迫程度的增强、权利意识的萌发,批判、反抗宗教的活动不断发生,不仅仅在宗教外部不断进行着各种形式的抗争活动,在宗教内部也开始分化,出现意见不一的宗教徒。抗争的焦点是批判宗教的统治思想浅谈先秦儒家思想的客观环境和思想基础(一)_光明网,用社会文化和制度统治国家。从另一个重要的深层次的角度讲,这场运动是对古老的天命的怀疑。从有人类出现的那天起,神的意志一直存在于人类的潜意识中,人命天定观念在古代社会思想中占据了较长的一段时间。人们宁愿相信神的安排,而不去思考人的本源和人的意志来源等本质问题的存在。旧时社会和民族是依赖神的保佑而存在的,当社会更替、民族伤亡这些非正常事件发生时,神的力量显得薄弱,人们开始怀疑天命的科学性和存在性,开始试图相信人的主动性和存在的价值。第二个重要转折点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百家齐鸣、百花齐放。儒家、道家、法家等各学派针对世界本源问题的探讨研究为我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各种学说在这个时期逐步形成并占据当时思想的上风。儒家注重精神层面的道德研究,以德塑造人,在当时用精神感染带动了一批人,一直到今天,仍被我们沿用。

二、先秦儒家人才观的具体内容及其实践

先秦诸子百家虽然在人才观方面没有专门的论述,但是在他们的思想和言论中均有涉及人才观的方面。尤其是儒家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思想层面占据一定的地位,是当时普遍接受的思想观念,其中的精华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在此,从儒家思想中总结和分析关于人才观方面的论述,讨论先秦时期具有社会代表性的选人用人观。总的来说先秦儒家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儒家人才观思想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尤其是人的品德方面,不涉及社会生活等物质条件方面,注重人的道德修养,与阶层和身份无关。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曾子等,他们每个人在哲学思维和社会思想方面均略微不同,但是儒家思想又有着该学派共同的宗旨,即相同的东西,或者说是质的东西是一致的。

培养有道德的人,是儒家关于培养人才的观念。有道德的人或者说道德完善的人,是儒家教育人的终极目的。在古代,有道德的人的标准有很多,但主要涉及的要素是一个人的忠与孝、仁与义。自古忠孝难两全,能做到忠孝双全的人必定是道德高尚之人。对社会、集体、家庭忠诚,对父母亲人孝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和追求目标,无论先秦时期还是当今社会,都会把忠孝作为评价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标准之一,几千年制定的道德体系中的标准仍被今天沿用和推崇,乃我中华民族的瑰宝,值得我们继承发扬。仁义二字在古代是分别取自:“仁以待人”、“礼义廉耻”。从古文中可看出,仁义仍是当时儒家培养教育人才的目标和基本要求。要想成才必先成人,此处的成人是指成为有道德的人。

更具体讲,儒家所谓的人才教育必定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结合,具有历史的烙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必须有历史使命感,具有民族责任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当时人的教育上,与社会背景有着极大的联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当时的文人志士追求的目标和毕生的责任,为国努力和付出是至高无上的荣耀,是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必然追求。

2.儒家培养讲究中庸之人。所谓中庸,即不偏激不极端,凡事讲究不过、不及,即不走极端化。孔孟思想尊崇中庸之道,凡事都利用中庸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孔子把中庸作为人的一项美德进行宣扬和赞誉,在当时的社会中推崇,得到社会人的认同。遇到任何事情,不偏执地处理问题,利用温和的思维和方法进行思考和行动,偏执、傲慢、愤怒等都是中庸所不能容忍的处理方式。中庸作为人的美德或者处事方式,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沉淀,延续至今天,仍被许多人沿用和推行,虽然中庸在历史中不止一次被严重地质疑其合理性,但是实践证明,中庸在某些条件下是值得我们继承的,一切走极端的方式都不会长久存在也不会取得圆满的结果。作为新时期的人才,更不可置身于左右极端下,要善于运用中庸的思维方式,避免暴躁与傲慢。 3.人必须有气节。所谓气节,从字面意思上是指一个人的志气与节操。一个有气节的人,在面对困难和波折时不屈服于困难,一身骨气和傲气。面对人身之外的东西,尤其是名与利,皆不动摇,按照君子的要求约束自己。孔子在人的气节上有此论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把松柏的傲气比作人,可想,当时人的气节对于人才培养是个重要的内容。所谓有气节,在现代,主要是指有良心的人,有骨气的人。尤其是社会文人,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是一个民族代表性的群体,其社会良心更是一个民族具有代表性的精神层面,因此,气节在当前社会也一直被作为教育人才的标准。

4.人的全面发展。在先秦时期,人的全面发展已经被提出和运用到人才的教育当中。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才能和技能的多方位发展。在古代,要求人不仅能文能武,通晓天文地理,还要精通军事、艺术和自然科学。孔子的六经与六艺都是当时比较注重学习的知识。从六经六艺的学习上可以看出,在当时就已经开始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在进行全面教育的过程中,培养综合性人才,即所谓的通才。当然,不仅要通还要精,只有先通才有可能实现精。

三、社会主义人才观对先秦儒家人才的扬弃

前面讲到,人才观作为社会思想的一方面是一个社会一个时期内的产物,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精神风貌,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具有不同的内容。社会主义人才观是根据当前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促进我国人的教育和发展,为社会创造优秀人才的目标而形成的价值观念。但,人才观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得到改善和丰富。社会主义人才观是对以往人才观的继承和发扬中不断形成的,它与先秦儒家人才观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又有着各个时代不同的烙印。社会主义人才观是根据当前时代要求,对前期的人才观的扬弃的基础上不断树立的。社会主义人才观对先秦儒家人才观的扬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才教育的终极目标:有道德之人。这与先秦儒家人才教育观相一致。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立是对儒家道德体系的沿袭和发展。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要成才先做人,做有道德的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实施,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和规范。道德滑坡现象在当前社会学者和教育学界是讨论比较热烈的话题,尤其是当前发生的公民不道德现象层出不穷,人们开始怀疑我们国民的道德水平在下降,道德体系的重建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物质财富增加,人们的精神财富和面貌是否也得到改善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有一部分人面对物质享受,忘乎所以,享乐主义、腐败主义滋生泛滥,丢弃了人最宝贵的本质。一个社会道德体系的构建不是从零开始的,道德的滑坡不代表所有人的道德败坏,或者说以往的道德体系的要求已经不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最本质的东西不可以丢弃,那就是最基本的为人道德。

其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社会主义人才观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继承了儒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教育实践中,尤其是以往的教育模式,根据分工设置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学校教育,不同的学校,同一学校不同专业等这些旧模式的限制,人才的培养囿于专业的分化而没有形成通才。许多学者同时认为,正是由于这种教育模式的存在,在我国很难出现“大家”。所谓的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人在专业技能上的发展,更深层次指人的身心合一、内外和谐发展、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身与心的和谐,是一个的内在与外在不断抗争不断和谐的过程。古人讲的天人合一大概也有这层含义。

再次,社会主义人才观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鼓励人的个性发展。先秦儒家人才的教育主要强调集体意志。注重社会整体的价值,忽视了个人价值。这与当时的集权制国家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人才教育观念下的人才受制于社会整体的要求,难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忽视了人在发展中的差异性,抑制了人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更谈不到尊重差异性。现在人才观的树立是尊重人的个性、差异,确立了自由和平等的价值观,肯定个体的发展,尊重个体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合理满足个人发展的物质要求。本身人与人在知识、能力等各方面都不尽相同,鼓励发展多样的个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人多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民族的进步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创新思维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希望。尤其是21世纪,竞争激烈,人才的培养成为各个国家的重要规划和任务。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可见创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人才教育中要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改变儒家思想中只重视人的精神层面而不关心社会发展需要的缺陷,鼓励发展个性和探索世界的精神。

最后,现代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通才中的专才。儒家思想倡导“君子不器”,将君子看成是一种道德典范和人格典范。在道德社会当中,君子是那些“不在政可美俗、在政可美德”的人,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是社会需要的“通才”。而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儒家思想倡导的“通才”观逐渐淡化,并被科学技术型的“专才”观所取代。这种演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在当代社会,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要想积极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身的理想和价值,就必须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然而,现代社会倡导的是“专才”而绝不是“单才”。专才不仅要熟悉自己的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能在其他领域做到融会贯通和触类旁通。此外,儒家思想指出,“内圣外王”的君子是教育所培养的最终目标。换句话说,要将内在的圣智外化为开明的治国之术,在并经国济世过程中得以实现。可见,在儒家学者眼里,只有少数的统治英才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人才,而普通劳动者并不能成为人才。与此不同,“专才”观主张人才的广泛性、层次性与多样性。人才既包括懂文化、懂技术的业务人才,也包括具备经营管理知识、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经济技术人才,还包括适应新技术革命和现代科学文化发展需求的教育文化人才。

总之,现代人才观实现了由统治英才到大众型人才的转变。然而,虽然“通才”观与“专才”观之间有巨大差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一无是处。现如今,现代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尤其是各类负面内容的不良影响,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儒家人才观的有益成分,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浅谈先秦儒家思想篇二

摘要:先秦儒家“民本”思想,肇端于殷周之际,形成于春秋,孔孟荀在此基础上继承与发展。它以礼治为精神,以君主专制为前提,以实现君主德行为保障,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精髓。虽然儒家的“民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统治者实行统治的道具,有着浓厚的理想色彩,但“以民为本”“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的治国思想对当前的转型性国家,还是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先秦儒家民本专制

在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一种政治思想,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始于殷周之际,形成于春秋,孔孟荀在此基础上继承与发展。虽然儒家的“民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统治者实行统治的道具,有着浓厚的理想色彩,但对当今社会的发展还是很有借鉴意义。

一、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先秦文献中提到“民”的地方很多。尽管学者迄今对“民”的身份地位尚有不同理解,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民”在先秦时代是城邦国家的被统治阶级,也是当时社会的主要劳动者。

“民本”思想肇端于殷周之际。在商代,人们“尚神”、“尊神”,对天神的崇拜几乎支配着人们一切思想和行为,统治者荒淫无道而丝毫想不到人民的怨恨。代殷而起的周,汲取了夏商残暴百姓而亡国的教训,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的思想。到了春秋时期,面对社会的剧烈变动,不少进步思想家进一步看到了民的地位和作用,郑国的子产说:“天道远,人道弥。”

孔子继承了周公及春秋诸贤的遗产,并把它们加以完善化系统化。他的“仁学”的主要内容就是“爱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爱民思想。在政治活动中强调实行“德治”,施行“仁政”。同时要重视对民众的教化,使民众知“仁”懂“礼”。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形成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思想。

二、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内涵

浅谈先秦儒家思想的客观环境和思想基础(一)_光明网

所谓"民本"就是认识到人民、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涵义主要体现在重民、爱民、惠民这三个方面。

(一)重民贵民。"以民为本",关注民生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基础。孔子继承西周以来的重民思想,提出“省刑法”、“薄税敛”、“使民以时”等主张。孟子的“得其民,斯得天下矣”,以为民心之向背即“民情”如何,能影响君主权力的存失,表达了他的重视“民情”、“民意”的重民思想。《古文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把儒家的重民思想概括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后世以“民为邦本”作为政治治理的重要原则。荀子引用古语也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王制》)

(二)爱民仁民。孔子从“仁者爱人”的立场出发,认为对百姓不仅要“庶之”、“富之”而且还要“教之”。他首创私学,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有教无类”的口号,使学在官府下移到民间,并进一步提出“学而优则仕”,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使平民百姓也可以受教育。同时孔子提出了“德政”学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为政》)为政者自觉地行仁践义,百姓就会心悦诚服。主张慎用刑罚,实行宽猛相济的统治方法。

(三)惠民安民。孔子提出“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学而》),劝戒统治者应慎重力役之征,爱惜民力民生,决不允许横征暴敛。郑国子产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颇得孔子赞扬:“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浅谈先秦儒家思想的客观环境和思想基础(一)_光明网,其使民也义”。孟子主张要“制民之产”和减轻征税给民以物质上的保障,“民之为道也先秦儒家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三、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特点

纵观“民本”思想的历史,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体现礼治精神,并不代表平等。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他说“不学礼,无以立”。孔子还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尊、亲亲”的礼的精神。臣不能冒犯君之礼,子不能冒犯父之礼。所以,虽然孔子提出要仁民爱民,可这是建立在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不平等的基础上的。孟子也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这说明人们之间虽从礼,可礼是有差别的。此外,荀子也继承了孔子的礼治精神,并进一步把礼和法联系在一起“隆礼至法则国有常”(《荀子》)。在荀子看来,推行法治时,刑罚相当。

(二)以君主专制为前提。从总体上看先秦儒家民本是以君为主体,老百姓在明君时代是被爱被怜的对象,在昏君和暴君条件下是被虐被暴的对象,始终逃不出客体的地位和被动的状态。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时代背景是巩固封建帝王统治被视为第一需要的时代,因此提出者大多是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的立场上的。所以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的实质集中表现在:它强调“以民为本”,目的不是为了老百姓自身的利益着想,而是为了使当权者的统治能够可持续地绵延下去。

(三)君主的德行实现为保障。在君主专制为前提之下的“民本”思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民为本”,就必须以实现君主的德行为保障。儒家认为道德乃政治之本,从“德治”的方式说,儒家强调为政者应在道德方面起表率作用,尤其主张君主应以个人的伟大人格力量去感召天下,而不是以刑杀、武力的方式去威服天下。在孟子的政治哲学中,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则为“贵王贱霸”之论,王者之政治为民本政治,霸者之政治为反民本政治或非民本政治。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四、“民本”思想的后世的影响及历史评价

儒家朴素的“民本”思想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更在之后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部分,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为孔子对“仁爱”的执着追求,使得儒家后学的认识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与深刻的现实意义,对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减轻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时至今日,儒家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的思想,始终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进步思想。

作为一个转型中的国家,改革在当代中国依旧弹奏着强劲的旋律。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大量的改革措施仍在密集推出,例如医疗改革。“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所谓“以民为本”,是执政党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改革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改善民生。近年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成为中国改革的推进重点,如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都成为改革的重点。农村低保制度的探索,免费义务教育在城乡的逐步实施,保障性住房制度的落实,都是在近些年取得突破的。这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改革的循序渐进使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一些重大的框架性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改革的重点自然要从宏观经济领域向具体的民生领域转移,多年改革带来的经济发展也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财力和可能;二是现实的客观要求。因此,改革的重点转向民生,不仅是水到渠成,更是当务之急。

看了“浅谈先秦儒家思想”的人还看了:

1.中国哲学概论课程论文

2.中国哲学概论的论文

3.中国哲学概论课程论文(2)

4.中国哲学概论的论文(2)

5.中国哲学概论的论文(2)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