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使臣以礼,臣事君如之何?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如之何?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孔子说:按照礼数对待国君,被人说成谄媚!

孔子在鲁国做官的时候,鲁国政权被三大家族把持,这三大家族根本不把国君放在眼里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是道家思想吗,经常做出出格的事情,前面也讲过,无论是祭祀用天子礼,还是去拜泰山,各种僭越礼制。

实际上在当时的鲁国国君与大夫之间已经礼崩乐坏了,唯有孔子依旧按照礼仪对待国君,所以孔子感叹,以礼对待国君,在今日居然成了谄媚,而越礼的行为反而成了常态。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定公是鲁国国君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是道家思想吗,他问孔子:国君如何驾驭臣子,臣子该以什么态度来侍奉国君?

定公用了两个词:君使臣的“使”,臣事君的“事”,从这个用词就可以得知定公对待君臣关系居高临下不平等的定位。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如之何?

儒家被当今诟病最多的就是“君臣关系”的观点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是道家思想吗,大家更熟悉的是“君要臣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如之何?,臣不得不死!”,其实这从来就不是孔子的君臣关系定位。

孔子从来不认为君王就高高在上,臣子就低人一等,孟子更是直接表达“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那么孔子的观点是什么呢?

孔子顺着定公的话回答:国君对臣以礼相待,臣对国君尽职尽责!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仁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恰当关系,这种恰当关系从来都是相互依存的,而非单方面付出,即使是孔子最重视的孝,父子关系也需要“父慈子孝”,对双方都提出要求。

他不提倡君臣“愚忠”式的关系,后面儒家思想被帝王统治阶级用来治国加以改变,才形成了类似清宫剧里面的奴才关系,这在孔子心目中是不可思议的。

孔子自己也是这么做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符合仁政德治的做法,给他机会去施展,他就会去干,如果没有机会君使臣以礼,臣事君如之何?,他就不做,但绝对不会助纣为劣,更不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今天两句话表达的都是如何对待君臣关系,用在今天就是如何对待上下级关系。

我们对待领导,要给予尊重,要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去做,既不要看到有人不把领导当回事,你也参合,也不要愚忠。

身为下属,领导若能以礼相待,自己要尽职尽责做好事情!

身为领导,对下面的人务必要以礼相待,才能收获人心。

通读《论语》第五十六天

我是易行,带你轻松读懂《论语》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