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永捷中心学校第二次来敬德书院研修活动教授

彭永捷中心学校第二次来敬德书院研修活动教授

彭永捷教授

2016年6月3日,培智中心学校第二次来敬德书院进行研修活动,老师们聆听了彭永捷教授关于孔子与儒学思想的精彩讲座。

彭永捷中心学校第二次来敬德书院研修活动教授

儒学的产生

礼乐文明

彭老师介绍道,先秦时期,是先有了儒这个职业介绍孔子儒家思想,后才由职业转化为儒家学派。儒是司礼的职业,掌管着礼,是一种重要的职业,。周代一言以蔽之是礼乐文明,用礼和乐教化人民,以礼治天下。孔子说,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刘歆《七略》:“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孔子还讲:“不教而诛谓之虐。” 《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这个解释可能和士的来源有关系。孔子是殷人后裔,武王克商,将商人分封各地,由周的宗室之国监视。失去统治权的殷商后裔,他们的生存哲学一定是谨小慎微。孔子的祖先居于宋,迁居到鲁国,鲁国是周公的后裔。周代的礼乐是周公制礼作乐,所以鲁国的特点也是注重礼。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因为移居到周公的封地,所以接受了周代的文化。

彭永捷中心学校第二次来敬德书院研修活动教授

礼乐文明

仁爱的精神

百家争鸣的背景是礼崩乐坏,儒家产生的背景也是如此,此时家庭、政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法则——礼和乐遭到了破坏。周人实行的是分封制,也就是封建制,不是中央集权制,而是贵族民主制,列土而封,分而治之。周天子的权威来自诸侯的拥戴,所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分封制是以宗法血缘为基础,周天子通过和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诸侯联姻,那么天子与地方诸侯、东方诸侯之间都是家族内部的关系,也就是家国同构,国家的事情就是家族内部的事情。天子失去威望后,有威望的诸侯就成了霸主。战国时齐秦两国相约称王,后来秦国称帝,就是所谓的僭越。在诸侯国中臣弑其君,子弑其父,层出不穷。所以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

《庄子·天下》:“古之道术为一,今道术为天下裂。:《荀子》“解蔽”篇说诸侯异政,百家异说。百家提出自己的看法,要重新恢复社会,这对于司礼来说是非常尴尬的事,礼崩乐坏,司礼往往徒有形式。孔子教导学生:“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小人儒,指只把司礼当做一个职业。“礼云礼云,玉帛乎?乐云乐云,钟鼓乎?”“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主张不仅传承所司的礼,还应担负礼背后的仁爱思想的传播,这是儒家起源的背景。孔子发现阐扬了仁爱的精神,仁爱的精神是孔子继承的西周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以儒立国就是以仁立国,仁爱是基本价值。

之所以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是因为孔子传承了人类生活的常道,基本的价值观,是先知先觉者,是做人的典范,至善的化身。唐时以周公为圣人,孔子为亚圣。李世民认为以周公为圣人在政治上存在隐患,所以以孔子为圣人,颜渊为亚圣。以韩愈为代表的儒家学者以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

彭永捷中心学校第二次来敬德书院研修活动教授

孟子像与孔子像

彭永捷中心学校第二次来敬德书院研修活动教授

儒家学派的特征

儒家是文化保守主义者

虽“诸子皆六经之流与支裔”,六经本是诸子共同的经典,但惟儒家最自觉地整理和传承了传统文化,所以六经成了儒家的经典。六经各有其功能,《庄子·天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道有两方面含义,其一是说的意思,其二是所遵循的路。人所共有的必由之路叫道。

彭永捷中心学校第二次来敬德书院研修活动教授

儒家是中庸或中道主义者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的六家:阴阳、道德、儒、墨、名、法。《七略·诸子略》提到十家九流说。六家中,道家是极端复古派,退回到取法无知无欲的古朴社会,不需要道德不需要法律。法家是极端变革派,集中发挥了刑治传统,只重视硬实力。墨家是极端宗教派,兼爱、尚同。儒家是最集中集成中国传统文化且在诸子百家中最中道的。比如,在德与刑的关系上,德主刑辅。还有仁礼并重、仁义立国,主张有差别的爱等等。

儒家的核心价值是仁爱、仁义

义者,宜也。所谓居仁由义,内心保有仁爱,做事用恰当的方式表现仁爱。孔子注重仁和礼,孟子注重仁和义,荀子重礼和义。韩愈提出“文以载道”,“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文以载道载的是仁义之道,是以文学形式出现的文化复兴运动。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主干,提供基本生活价值观。传递的是上古以来基本价值,比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中国文化重要的三家是儒释道,其定位是以儒治世,以道以身,以佛治心。儒家是解决日常生活的价值、日常伦理。另有一种说法是儒道互补,佛教为宾。

彭永捷中心学校第二次来敬德书院研修活动教授

孔子的思想

仁礼

仁是核心,孔子思想称为仁学思想。仁者,爱人。亲亲,尊尊,是基于血缘,亲其所亲,尊其所尊。道德根基是人对人的爱,因为人与生俱来就在血缘之中。基于血缘的仁爱的特点是“直”,是自然而然的。孔子是鲁国司寇,孔子的理想是必也使无讼。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彭永捷中心学校第二次来敬德书院研修活动教授,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其中矣。“孔子认为,如果父子之间连亲情都没有了,会比包庇错误等影响更大,基于血缘的爱是组成良好社会的根基。

忠恕

彭永捷中心学校第二次来敬德书院研修活动教授

基于血缘的爱向外推,方法就是忠恕之道。忠恕就是为人之方。忠,是尽心竭力全心全意,所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忠经》讲:一心曰忠。忠是尽己。恕是推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五伦

夫妇,人伦之始。《易传》:有天地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兄弟,有兄弟然后有朋友,有朋友然后有君臣。按其重要性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孔子讲的仁爱思想是双向的,双方都有义务,不是只讲义务不讲权利,比如君仁臣忠,君臣以义合,义是共同的道义。“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再如父慈子孝,因为有血缘关系,所以更集中体现了仁爱的价值。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养,不敬何以别。” 孝,指孝养、孝敬、孝顺,孔子也反对愚孝。五伦所谓“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兄弟有爱,夫妇有别,朋友有信”。现代角度讲认为五伦有缺陷,讲的是血缘伦理,不是公共伦理。有的学者提出人与社会是第六伦,实际上仍然是从儒家伦理推理出来的介绍孔子儒家思想,即将社会看作是放大的家族,《论语》讲“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正名思想

孔子还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思想,比如正名思想。我们常提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礼教的代名词。礼教也被称作名教,是名份的教育。名彭永捷中心学校第二次来敬德书院研修活动教授,在不同的场合下是多样的,因而有相应的份,符合角色叫本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要符合本份。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而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而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孔子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孔子之前是官办教育,官办教育培养对象是贵族青年。孔子是最早开放民间讲学。“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不是学费而是拜老师的见面礼。礼代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礼物要是对方需要的,所以礼物代表了关心、尊重。后来科举制的出现建立在广泛办教育的基础上,中国古代长期处在发达地位是和长期受教育有关的。欧洲在古代,知识垄断在僧侣手中,甚至贵族、国王都是没有接受教育的。科举制在启蒙时代影响到法国,欧洲人将科举制看做是世界性的成就,之后改良产生了现代公务员制度。孔子的教育方法,主张随处指点,因人设教。学生老师可以相互指教。

孔子的政治思想

“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也不正”。为政者首先应端正自己。“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介绍孔子儒家思想,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者以德性领导别人,所以我们所说的“德治”不能理解成用道德来统治。孔子继承了文武之道,即敬德保民。德为善政,政在养民,周之后,民本思想成为主流。“ 如何为政,富之,庶之,教之”。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要宽民,惠民。所谓惠民是与民同惠,不是小恩小惠。孔子主张仁民爱物,反对苛政,主张德主刑辅,“道之以德,有耻且格。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不教而杀谓之虐”等等。

彭永捷中心学校第二次来敬德书院研修活动教授

彭教授认为孔子的儒学核心思想就是仁,或者说仁礼,用体现仁爱的价值、礼的形式去重新组织社会,改变礼崩乐坏的状态。老师们听了讲座,明白了儒学的产生和孔子的主要思想。彭教授的讲座生动幽默,化艰涩为平易,让老师们上了一堂扎扎实实有收获的儒学课。

培智中心学校研修活动

彭永捷中心学校第二次来敬德书院研修活动教授

学员祭拜孔子

学员认真听课

学员阅读教材

彭永捷中心学校第二次来敬德书院研修活动教授

学员进行书法练习

彭永捷中心学校第二次来敬德书院研修活动教授

学员相互交流

彭永捷中心学校第二次来敬德书院研修活动教授

敬德书院

敬德书院依托海淀丰厚自然人文资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培训、干部教师传统文化研修、课题研究与学术研讨等活动,设有“研修、学术、读经、会讲”四类课程。

公众号ID:

标签: 儒家孔子国学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