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哉!慈爱仁德的儒家为何总斗不过残忍冷酷的?

怪哉!慈爱仁德的儒家为何总斗不过残忍冷酷的?

怪哉!慈爱仁德的儒家为何总斗不过残忍冷酷的法家

碰撞多能激发灵感的火花,斗争是前行的根本动力。不论古今中外,思想、学术领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总是一件利大于弊的积极现象。

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史上,儒家与道家的斗争是漫长而深远的,二者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此起彼伏、你来我往,时而尖锐,时而隐伏;时而你死我活,时而又互相合作。

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儒家与法家的斗争却没有经历如此这般的“缠绵”,就如同高手决斗一样,一招分胜负、刹那决存亡。

儒家的“至圣”孔子“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终其一生奔波列国、游说诸侯,推广他的儒家思想和治国方略,但大家均是表面上欢欣喜悦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但没有人愿意坚定奉行和落实。

“亚圣”孟子也是如此。孟子在思想上继承了孔子的衣钵,似乎在个人际遇和学术命运上也继承了孔子。尽管他呕心沥血,但始终没有能让儒家思想在他所处的时代绽放光芒。

怪哉!慈爱仁德的儒家为何总斗不过残忍冷酷的?

但法家就不同了,法家一出手,便能立即实现压倒性的胜利。自从商鞅、李斯、韩非三个法家的开山鼻祖级的人物先后进入秦国,就很快让秦国的统治者“一见倾心、再见钟情、三见刻骨”,立即就站上了统治思想的宝座。

特别富有意趣的是,让法家“头角峥嵘、锋芒毕露”的李斯和韩非两个人,都是儒家的又一个圣贤荀子的学生。这是不是就等于说,是儒家孕育出法家,是儒家的圣贤培养出了自己敌手,而且是一个很难缠的敌手。“儒法争霸”是漫长而惨烈的。

秦国因为奉行法家思想在众多诸侯国之中迅速崛起,因为贯彻法家思想而灭六国、统疆土。秦灭汉兴之后,从表面上看道家的黄老之学曾经居于治国思想的主位,但削减秦国严法苛政的汉王朝并没有彻底放弃法家的思想和手段,汉初治国思想的完整内容依然是“黄老刑名”之学,是道家与法家思想的合用。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的思想第一次上升为一个帝国、一个王朝的国家意识形态。在此后的2000多年时间里,尽管曾经出现过道家思想的短期“复辟”(例如唐代),但从主流上说,儒家依然占据着“天字一号”的宝座。

尽管中国人最为理想的价值结构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但“儒为表、道为里、法为骨”的特征在统治阶级的角度是一个铁定的事实,而且是始终伴随封建统治的漫长历程的。不管当时的朝廷有没有明文确定儒家的思想地位,但儒家思想只是统治者用来教化百姓的,而统治者自己奉行的却是法家。

作为这种说法证据的有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法家思想的代表作《商君书》,被后世的历代朝廷视为禁书,民间的百姓是不允许学习传播的。但这本书并没有因此而失传,因为这本书是许多朝代皇子特别是被立为太子的人的必学科目。

怪哉!慈爱仁德的儒家为何总斗不过残忍冷酷的?

如果在武侠世界,《商君书》似乎就可以归类为蕴藏神秘、凌厉、强悍力量的“葵花宝典”,而且是真正的“大内秘传”、“皇家独有”。太子是一个王朝的储君,是未来的统治者,唯有太子才有资格“修习”这些厉害的治国、治下、驭民的本领。

所以,法家的从商鞅、李斯、韩非在秦国的胜利开始,就奠定了一个牢不可破的统治地位。虽然有时候并没有出头露面、招摇过市,但那种“幕后操纵者”所拥有的隐然但强悍、黯淡但无法撼动的力量,比那些显性的、光彩的力量更加令人畏惧。

按说,儒家是始终如一地主张慈爱、仁德、忠孝的,其个人修养、治理手段也是柔和、善意,以激发、彰显人性最美好的一面的为目的的,即便它所构筑的人类未来蓝图,也是一个和谐美好的“大同世界”。这样的主张、目的、方法应该更得人心、更受欢迎。

而法家从其诞生之日起就给人一种阴险、冷酷、无情的印象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背弃人性、主张刑杀,在社会管理思想上轻教育感化而重惩戒杀伐。面对这样的思想人们是应该逃避、厌弃的才对啊。但事实恰如前文所说的,法家一旦登场,就在整个封建王朝统治的世界里阴魂不散、如蛆附骨。

善斗不过恶、优斗不过劣。于是,这就成为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似乎一切都违背常规、颠覆常理、违反人性,但事实上,这样的结果乃至一切都是符合人性乃至社会规律的。这得从儒家和法家的思想特征说起。

怪哉!慈爱仁德的儒家为何总斗不过残忍冷酷的?

庄子在《天下篇》里提出了“内圣外王”的思想,但“内圣外王”的主张却不是道家所独享。儒家也非常赞成乃至极力主张“内圣外王”的理想模型。

这的确是一种理想的模型,它认为一个通过自我修养,让人格、品德、能力趋于完美,他就可以人中龙凤、个中翘楚,从而出面管理其他百姓、处理社会事务、享有公共权力,成为居于统治宝座、操控最高权柄的“王者”。

这种模型反过来解释,就是道家或者儒家眼里的最高统治者,应该是个人修养已经达到圣贤标准的人,否则这个统治者就是不合格的。这既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要求。

在儒家的经典著作《大学》里,“内圣外王”的理想模型被具体化、可操作化,变成了“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生产流程”。任何一个人,只要遵从“八目”的程序,最终都能成就最完美的人生;相反怪哉!慈爱仁德的儒家为何总斗不过残忍冷酷的?,任何一个意图实现“平天下”理想的人,都必须从“诚意”这个最低的台阶起步,踏踏实实、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一点一滴地进步、一丝一毫地积累,让自己的修养、品格、能力不断提升和晋级,以便最终获取这种资格。

但对任何一个人而言,这个过程是艰难而漫长,充满痛苦的。佛家将修行的本质揭示为“修心”,就是运用种种方法修正自己内心的种种错误,最终让自己的心拂去贪婪、嗔恨、愚痴等种种尘埃,恢复温暖、仁慈、智慧的“本来面目”。

虽然提法不同、角度有异,但“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儒家的修行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过程?“八目”的进阶程序,其实质也就是一个与自己的欲望、情感、弱点、缺失不断斗争的过程。用现代心理学的观点说,就是一个人的“本我”与“自我”在经历无数次的“决斗”之后,获取“超我”状态的过程。

这种过程本来就是艰难、漫长、痛苦的,更何况每个人的先天禀赋、人生际遇也不相同,即便是一个坚毅果敢,愿意直面这种种心灵折磨、纠结纷争的人,也只能“尽人事以听天命”,对修行结果无法保障。这种艰难性和不可预知性,就决定了为什么历史上、世界上又那么多的人,为什么能够达到圣贤等次的却如此稀罕少见的原因。

但每一个统治者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事实上和百姓理想心目中的“王者”,实现对百姓肉体和精神的完全统领。也唯有这样的统领是真正意义上的、可以“万世不易”的。可惜,每一个坐在统治宝座上的人又不愿意经历“内圣”的艰难过程,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多多少少有自己不愿放弃的欲望和情感。这也就是儒家思想“物美价廉”但“销售量”却无法在统治者那里实现压倒性突破的根本原因。

怪哉!慈爱仁德的儒家为何总斗不过残忍冷酷的?

正当统治者处于“想吃肉又怕油了手”的焦灼之中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人,对这个君主或者皇帝说,我有一个办法,既不会让你油了手,甚至你根本就不用动手,又能让你享受到羊肉的美味,你想不想试试?有这样的美事,恐怕唯有傻子才会拒绝吧!

这个前来向皇帝贩卖“吃肉新法”的人,就是商鞅、李斯、韩非等人;“吃肉新法”就是法家的思想。李斯、韩非这两位儒家圣贤荀子的高足以及商鞅等人,是在深入研究儒家思想、深刻总结儒家思想屡屡碰壁的惨痛历史之后,洞悉人性的弱点,摸准统治者的心思之后,对症下药地创立法家思想的。

对于统治者而言,法家思想的最大吸引力就在于:一个中庸之人就能统治万民、王霸天下。这里的“中庸”二字和儒家思想的“中庸”含义是不一样的,儒家思想里的“中庸”是一种完美的心理状态和为人处世之道,这里的“中庸”是指天赋、品德、能力都处在中等水平的人,也就是普通人。

法家告诉君王或者皇帝,我不需要你天资多么聪慧、学习多么刻苦、品德多么优良、知识多么渊博、能力多么超群……总之,一切需要个人勤奋努力、刻苦磨砺的东西都不要,只要你掌握了我们法家的三个“法宝”,保证让你君临天下、如鱼得水、江山永固。这就好比武侠小说里修习武功,一种功法需要骨骼不凡,且勤学苦练、日积月累,天长日久才能获得成就,而另外一种功法没有资质门槛,而且简单方便,能够一夜之间就成为顶点高手。

怪哉!慈爱仁德的儒家为何总斗不过残忍冷酷的?

捷径往往比常规途径更具吸引力,仅凭这一点,法家首先就征服了最高统治者。法家又主张“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对于天子、诸侯、士大夫这样的贵族阶级,那些严酷、冷峻、残忍的律条是不用的,依然是待之以礼、温情有加。我们的“恶”手段,仅仅是用来对付平民、奴隶等“下等人”的。这样一来,除过商鞅这个个别现象,法家的主张也是整个居于统治地位的贵族阶层乐于奉行的。居上者“皆大欢喜”了。

特别需要明确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法家思想与今天人们所倡导的法治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法家有三大“法宝”,也就是由三个体系构成。唯独其中的“法”与今天的法治思维有一定联系,其余的两部分则属于另外的范畴。

法家的“法”这一“法宝”的炼制者其代表人物就是商鞅(死于公元前338年)。商鞅又名公孙鞅、卫鞅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他平生最重视“法”,也就是法律、法制,使用规范的律令和条文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法家的第二大“法宝”是“术”,是指办事、用人的方法和艺术,也就是权谋和政治手腕。这个“法宝”炼制者代表人物就是申不害。法家的第三大“法宝”是“势”,重点探讨权力的掌控、权威的树立、声势的营造。这个“法宝”的炼制者代表人物叫慎到,慎到是和儒家的“亚圣”孟子同时期的人物。

三个“法宝”其实就是法家思想的三大根源或者三个流派。从早期法家思想的流派看,除过“法”之外,“术”和“势”三分而居其二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量身订造”的统治方法。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巅峰人物。他在著作《韩非子》一书的《定法》篇里,对本门的三大法宝赞誉有加,评价法、术、势这三者“无可无一,皆帝王之具也。”简而言之怪哉!慈爱仁德的儒家为何总斗不过残忍冷酷的?,法家的思想就是最高统治者的工具,方便、快捷、高效。

当然,法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被最高统治者“爱之如初”,不离不弃,也有古代社会经济、人口规模逐步扩大,各种社会关系日益复杂的历史背景,但投其所好、对症下药、量身打造也是法家思想相比其他学派思想,能够被统治者青眼有加的重要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法家给君王或者皇帝教授的法宝,对统治者的素质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例如法家要求君主“无为而无不为”,也就是用一切都不关注的状态实现对一切的关注和掌控,要求君主要始终如一地公平公正。仅这两点,恐怕就不是一个资质仅为“中庸”的人能够做到的。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