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为什么认为人们应该佛教呢?

鲁迅先生为什么认为人们应该佛教呢?

一生的铿锵有力:鲁迅先生为什么认为人们应该佛教呢?,全身的铮铮傲骨。鲁迅先生作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仅仅是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世人称鲁迅先生无意做诗人,偶有所做,每臻绝唱。这足以见鲁迅先生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有多高。

而鲁迅在《小杂感》中曾经说道:“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鲁迅先生文笔的犀利和内容的深刻世人向来都是知道的,但这句耐人寻味的话却让现在的许多人摸不着头脑。毕竟在大众的认知里,佛教似乎比道教更受欢迎,寺庙也远比道观来得多。那么鲁迅先生此言是何意呢?

:鲁迅先生为什么认为人们应该佛教呢?

为何憎和尚而不憎道士

鲁迅先生口中的和尚与道士无非是指中国的佛教与道教,这两大宗教在我国的各大宗教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鲁迅先生为什么认为人们应该佛教呢?,在影响国人的思想方面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鲁迅先生为什么认为人们应该佛教呢?

佛教虽然不是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但它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也十分悠久的。它大约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起源于古印度,后来传入中国,成为如今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

通说认为佛教是在东汉和西汉时期传入中国,同时与我国本土文化进行了融合,从而产生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佛教,受到了许多民间百姓甚至是统治者们的追捧。既然佛教在我国如此受欢迎,那么鲁迅先生为什么认为人们应该憎佛教呢?

:鲁迅先生为什么认为人们应该佛教呢?

要想知道这其中的原因,我们首先就必须了解,佛家宣扬追求西方极乐世界,必须要排除各种欲念,远离尘世间的七情六欲,通过修行受苦而为来生修得正果!

信仰佛教的大都认同这一观点,但也有许多人认为这种理论是虚伪的,毕竟有没有来世谁也不知道,但佛家却偏偏要让人们今生压抑人欲,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结果而无限制的付出。

鲁迅先生作为一个接受新式教育的有志之士,不信鬼神,不信宗教,自然对佛教这种观念无感。“迷信却不坚信”、“定命却定不了人心”是鲁迅在写在散文《运命》中的核心思想,也正是中国民众生活几千年的智慧核心。

:鲁迅先生为什么认为人们应该佛教呢?

:鲁迅先生为什么认为人们应该佛教呢?

而相比起佛教的“今生因,来世果”,道教的“活在当下,享乐现世”则更符合民众需求,更遑论道教才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佛家修来世对佛家思想的评价,而道家恰恰修的就是今生,同样是清心寡欲,但是道家不会跟你谈什么来世往生极乐,反而会直白地告诉你今生就可以得道成仙。此观点可以说是极度的现实了。

除此之外,道家的作为相较于佛家的“盛世开门烧香,乱世关门避祸”要不同得多,他们在盛世往往追求的是避世修行,在乱世却又能入世进而济世为民。

道士现世救人于苦难,和尚却只知念经参禅。从古至今,国人都比较注重实用主义对佛家思想的评价,能够对自己有帮助的事情才推崇,反之则会被人们遗忘或诟病。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会有鲁迅先生“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的说法。

:鲁迅先生为什么认为人们应该佛教呢?

“懂得中国大半”之解

:鲁迅先生为什么认为人们应该佛教呢?

在我国的传统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尤其是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之下,塑造了国人重视现实,重视实际作用,重视现世的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人们认为道教思想显然要比佛教思想更胜一筹。

道教这种“现实主义”的成分,比起佛教中虚无缥缈的来世,让人有“更切实际”的感觉。它不仅符合中国人的实用价值观,更为其提供了方法论。在鲁迅先生看来,道教以及道士就是中华民族的实用主义至上的性格的写实。

:鲁迅先生为什么认为人们应该佛教呢?

结合鲁迅先生所处的环境,社会动荡黑暗,人民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却表现得麻木不仁,日子也是得过且过,就连遭受到了迫害也仍不自知。

《小杂感》发表的时间是1927年12月份,此时距离四一二革命过去了将近八个月。鲁迅先生作为文人,举不起枪杆子,只能以笔为武器以期拯救国人。可两千多年封建思想深根难除,封建余孽仍存。

中国当时已是支离破碎,如今正是我等重振旗鼓之日。可佛教横行,依然用旧时的理论向苦难老百姓灌输,使其一味期待来世,对今生得过且过,那么国家何日才能崛起于世界!

道教明显对中国当时的大环境也更加适用。道家讲究人性,要求人类正视自己内心的渴望,从而追求欲望。这种思想显然更有利于开启民智。“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由此我们也能看出鲁迅先生之深谋远虑。

鲁迅先生的想法

我们虽然从鲁迅先生的所言中推出当时的中国不适用于佛教思想,但却不可以简单地认为鲁迅先生的“憎和尚”就是厌恶佛教,“不憎道士”就是推崇道教。鲁迅先生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始终坚信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所谓命运不过是有志者进行抗争之后,被迫失败后的无奈推诿。

因此鲁迅先生所说的绝非单纯地探讨宗教信仰的问题。在鲁迅先生笔下,“和尚”、“尼姑”、“耶教徒”甚至是“道士”等等,更多程度上是一种隐喻,借此表达他对时局的担忧还有对人天性的揭露。

:鲁迅先生为什么认为人们应该佛教呢?

推古至今,本是天朝上国的中国却遭受着曾经不看在眼中的文化侵略,曾经的中国传统宗教,现在却被外来者佛教欺压。

这正如当时的中国被列强入侵,几经沉沦陷亡。而鲁迅借道士来比拟中国,把和尚等比作那些外来侵略者,不难看出鲁迅的愤怒及他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鲁迅先生为什么认为人们应该佛教呢?

小结:

鲁迅先生一生以笔为戎,他的文章振聋发聩,为当时中国黑暗的社会环境点亮了一盏明灯,指引着有志之士为国家复兴大计而前赴后继。

他的文字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相信大家在仔细阅读鲁迅先生著作的过程中也不难看出,鲁迅先生的文字即使放到现在对佛家思想的评价,也依然耐人寻味,值得我们深思!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