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儒家对人的生与死的认识

南怀瑾老师:儒家对人的生与死的认识

儒家对人的生与死的认识。是儒家人生哲学的内容之一。其观点可概括为:以死为息,顺其自然;生有所立,死而不朽;生固可贵,义重于生。

人类产生以后即有对生死问题的思考,然对其做哲理性的认识则稍晚。根据文字记载,中国至晚在春秋时对生死问题已有比较成熟的认识。如对死的认识:“死之短长,时也。”(《左传·文公十三年》)“死亡有命。”(《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对死而不朽的认识:“死而不朽,何谓也?”“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对生死与信念的选择:“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左传·昭公四年》)儒家生死观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上都发端于此。

以死为息儒家视死亡为生命发展过程的自然环节,生则尽人生义务,死为自然必至,不必忧心、焦虑。孔子对死持超然态度,不以此萦怀。他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只关心生,不必关心死。孔子的弟子曾参以死为息。《论语·泰伯》记载,曾子将死,告其弟子曰:“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礼记·檀弓上》亦记有曾子将死告弟子之言:“尔之爱我也,不如爱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这两段话均说明曾子对死处之泰然,生则谨慎,做人处事,以求得正,合于原则,死则免去了人生责任佛家生死观的哲学思考,又有何求!荀子主张“谨于治生死”,认为对生死须持慎重态度,善始善终。“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荀子·礼论》)《周易·系辞上》亦认为“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亦把死视为正常现象。

西汉扬雄认为:“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自然之道也。”(《法言·君子》)以生死为自然现象,不可求长生不死。关心神仙,则不如关心人生。桓谭亦认为“生之有长,长之有老,老之有死,若四时之代谢矣”,求长生不死是“变易其性,求为异道,惑之不解也”(《新论·祛蔽》)。东汉王充力斥神仙长生不死之说,认为:“有血脉之类,无有不生,生无不死。……有始者必有终,有终者必有死。唯无终始者,乃长生不死。”(《论衡·道虚篇》)

北宋张载赞成《易传》关于死为“原始反终”《正蒙·乾称》)之说,对死亦持安然态度。“原始而知生,则求终而知死必矣。”“存,吾顺事,没,吾宁也。”(同上)南宋朱熹认为生时尽人之所以为人之理,待“生理已尽,安于死而无愧”(《朱子语类》卷三十九)。王夫之认为生则有死,这是大化日新,势之必然,“全建顺太和之理以还造化,存顺而没亦宁”(《张子正蒙注》卷一),因而“人知哀死,而不必患死”(《周易外传二》)。

生有所立死而不朽儒家十分重视人生价值,强调对社会的贡献,“死而不朽”。儒家学者在谈论生死时大都未用“不朽”一词,但“不朽”的观念则是明确的。孔子在评价齐景公和伯夷、叔齐时就体现了这一思想。他说:“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论语·季氏》)齐景公无德可称,是死而朽;伯夷、叔齐被后人称许则为死而不朽。他称赞管仲:“相桓公南怀瑾老师:儒家对人的生与死的认识,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管仲功惠后人,亦为不朽。《荀子·大略》载子贡言:“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同是一死,君子称息,小人称休,朽与不朽褒贬之意十分明显。孟子称赞“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孟子·离娄下》)。又说:“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孟子·梁惠王》)这都是指人生业绩不朽。汉初韩婴在其《韩诗外传》中说,王子比干杀身以成忠,柳下惠杀身以成信,伯夷、叔齐杀身以成廉佛家生死观的哲学思考,均“名传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也为不朽。扬雄认为人生而有死,有德之人死而不朽;求仙者只乞求长生,不思有益于社会,这种人“名生而实死”(《法言·君子》)。徐幹著《中论·夭寿》,对生命之寿和业绩不朽有精彩论述。他说孔子讲“仁者寿”,为什么颜渊早亡,比干、子胥身陷大祸!他认为孔子所指“仁者寿”,是指业绩,不是指形体。“夫形体固自朽弊消亡之物,寿与不寿,不过数十岁,德义立与不立差数千岁,岂可同日而言也哉!”他引颖川荀爽的话说:“颖川荀爽所言‘古人有言,死而不朽。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佛家生死观的哲学思考,其身殁矣,其道犹存,故谓之不朽。’”明儒罗伦认为圣贤与众人均生必有死,但死而不亡,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者,只有圣贤。

生固可贵义重于生儒家讲死而不朽,旨在重视人生价值,并非不重视生命,他们也讲贵生、珍生。荀子说:“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王夫之讲:“圣人者人之徒也,人者生之徒也。既以有是人矣,则不得不珍其生。”《周易外传》卷三)但儒家贵生、珍生,并不以个人的生命为最高价值。徐斡说:“君子爱其形体,故以成其德义也。”(《中论·夭寿》)在生与道义的抉择面前,则义无反顾,以身殉道。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说:“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熊掌南怀瑾老师:儒家对人的生与死的认识,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历史地位儒家生死观是现实、理性和充满理想的生死观,与道家和佛教的生死观相比,最有积极价值。它主张积极入世,奋发有为,生则有所为,死则处之泰然,以理想、事业作衡量生死价值的标准。人生有限,有所贡献,可死而不朽;生命可贵,但在生与道义的考验面前,舍生取义,以身殉道。儒家的生死观是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主流。它培育塑造了无数志士仁人英雄豪杰,在历史上产生了深刻影响。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的《绝命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震古铄今。这种用生命谱写的千古绝唱,都是儒家生死观最生动感人的体现。儒家的生死观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以积极态度继承和发扬。尽管它所论述的内容和论证方法带有明显的历史痕迹,但其原则精神,则永远不会失去光辉。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