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伦理新批判》邓晓芒:再议“亲亲互隐”的腐败倾向

儒家伦理新批判》邓晓芒:再议“亲亲互隐”的腐败倾向

《儒家伦理新批判》 邓晓芒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再议“亲亲互隐”的腐败倾向》

P13 对历史人物和传统观念的评价方法问题,即:究竟能否用今天的观点去评价古人?或者说,能否将今天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溯源于传统文化?。。。。。P13-P19。。。

P16 然而,即使这种差等之爱的家庭原则给我们民族带来了如此重大的好处,却也并不是没有代价的。代价之一是造成了两千多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的封建专制主义传统(“家天下”),对我们国民的个人人格独立和自由精神造成了极大的摧残和压抑。代价之二则是造成了永远根除不了的自发的腐败倾向,从而一开始就埋下了整个社会周期性剧烈动荡的祸根。【读注:我的周期性情绪剧烈动荡根于思想、情感的哪一源头呢?】而这种腐败之所以根除不了,正是因为它植根于这个社会的政治体制之中。

《就“亲亲互隐”问题答四儒生》【读注:论战文章中至精彩的一篇,看出他对手的不堪一击】

P51 陈博士还根据他的这一“观察”对我发出质问:“难道邓教授认为:根据神话故事的崇拜或信仰就是迷信,而根据理性(或者说以理性伪装)的崇拜或信仰,就不是迷信?”(陈文,第10页)这句话在“理性”后面故意加一个括号“或者说以理性为伪装”,显然有其不光明正大的用意,就是把两个完全相反的东西捆在一起,让你既不能肯定,也不好否定。“理性”和“以理性伪装”之间批判性反思儒家思想,怎么可能以一个“或者说”来等同呢?但如果将括号中的话去掉,那么我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的确如此!这难道还用问吗?。。。。。。【读注:我常用“或者说”,却很少反省这个“词”的用法。一方面,接近于字面义,它表示并列、同等、类比、枚举;而另一方面,也即我常用的义,它相当于“确切地说”,或者说是英文“in other words”,或者说是“进一步地说”。后一种用法偏向于所说内容的层次(深度)以及描述该内容的语言确切性本身,而前者偏向于所说内容的全面性(广度)与相互关系;对于我而言,后一种用法还常常带着否定并列句的前半部内容而揭示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的意图,算得上是打破在前一种用法中必然要维持的平衡,而表达最后的“合题”。在邓批陈的这段话中,陈似乎有我所描述的第二种用法的意思,那他就是在讽刺邓所说的理性只是贴了“理性”之标签的伪装品。读这段话,我的收获是:审慎使用“或者说”,反省自己使用这一词的思维起点与方法。还有就是,不要自作聪明。】

P64 丁为详:“由血缘亲情所必然关涉的'亲',不仅是我的生命之根,而且也是'我'成为一个人时最首先要面对的一个'他人';而如何对待这一'他人',也将成为'我'如何面对整个人伦世界的基本出发点。”。。他首先承认血缘亲情是“我的生命之根”,这是一个出发点。我们由此可以推知,所谓“施由亲始”,其实是“施由命始”,因为“我的生命”是最初的第一标准,谁给了我生命,我就要绝对维护他。其次,我所要维护的这个“他”。。。。。。。【读注:单单从丁的一句话看,我认为说法是对的(但那“生命”之根要确切说为“生物学上的生命”之根);单单从这一句话批判性反思儒家思想,其实邓不能推出“谁给了我生命,我就要绝对维护他”的说法,因为是否会绝对拥护给了自己生命的人,取决于“我”的伦理原则。。单纯一句引文中未见那伦理原则,而我未读原文,对儒家伦理也知少,故觉邓的说法绝对化而站不住。】

P74 理清儒家认为的“最终归属”不在人心,而在天道。驳龚建平。【读注:此段,看出邓晓芒是熟读儒家经典,深通其义的】

《就“亲亲互隐”问题再答四儒生》

《儒家伦理新批判》邓晓芒:再议“亲亲互隐”的腐败倾向

P123 【读注:面对"暴跳如雷"的对手,精彩的讽刺!】。。但他忘记了他们儒家的“亚圣”孟夫子的一句名言:“子路,人告知以有过则喜。”《公孙丑·上》如此听不得反对意见,难道是“弘扬儒学”的态度吗?难道本身符合儒家精神吗?当他誓作“奴洋”而不做“洋奴”时,他更不知道西方的“圣人”卢梭的一句名言:“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他“们”【读注:很意味深长的是邓晓芒在“们”这个字上加了双引号,想说什么呢?】为什么喜欢挟洋以自重?不正是觉得洋人的话比国人的更有分量吗?这不正是一种自卑心理在作怪吗?【读注:讽刺的是,我们——应说是常作文的人——喜欢引述别人的话做自己的论据或点缀,这其中是否也有自卑心理在作怪呢?】

P132 在最后的“赘语”中,胡先生果然挂出了“免战牌”,他先是把这场讨论诅咒了一番,然后宣布:“对于这种‘浅出’的无聊‘讨论’,笔者毫无兴趣。邓先生若有闲情逸致,尽管独自连篇累牍、千言万语地‘讨论’下去,笔者则将再无一字奉陪。”这番“赘语”我怎么听起来这么耳熟?想起来了!原来,这正好比是苏格拉底和游叙弗伦对话结束时游叙弗伦的最后一言: 游叙弗伦 来日方长,下次再说吧,苏格拉底,我有急事,现在就得走。 于是我也只好模仿苏格拉底在对话中的最后一言:“可是你走了,我的希望全都落空了。”

《就“亲亲互隐”问题答林桂榛先生》

P134 其次,我并不否认这种字义上的区分是必要的,汉语的特点是每个字都有极丰富的含义;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汉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每个字的各种含义之间都有一种模糊的连带关联,很难对它们做出绝对的“区隔”,而必须诉诸具体语境下的体会。儒家读典讲究“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

P140 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理性”有两种含义,一个是逻辑规范性意义上的,一个是能动超越性(超感性)意义上的,但两者具有不可分的辩证关系。《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康德的“纯粹理性”主要是前一种,用来进行认识上的逻辑规范;他的“实践理性”则主要是后一种,用来作道德行为上的超越。在康德,实践理性“高于”纯粹理性,并由此推导出“神”。但虽然两者都有区别,却都属于同一个“纯粹理性”,因为实践理性也须运用逻辑理性来形成自己的规范【底注:康德有时甚至把《实践理性批判》称之为《纯粹理性批判》,而把《纯粹理性批判》改称为《纯粹知性批判》,见康德《判断力批判》】【读注:另见《关于苏格拉底赞赏“子告父罪”的背景知识》的分析】,只是要拒绝情感。

P141 其实,把德性、价值、人生、虔敬这些条目与理性对立起来正是儒家伦理学说的通病,也是苏格拉底以前一般社会风气还受到宗法制度氏族血缘伦理牢牢束缚的表现。正是苏格拉底本人,用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相统一的理性精神将希腊伦理精神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儒家伦理新批判》邓晓芒:再议“亲亲互隐”的腐败倾向,通过纯粹理性的“定义”把美德看作一种“知识”,把外部知识推进到对自己内部精神生活的知识。。。。恰恰相反,这几段话中强调的正是:“没有知识,就不可能有美德”,苏格拉底“对知识力量的诉求,要多于任何一位圣徒对信仰力量的诉求”,而唯一拯救灵魂的方式就是“获取知识”。

P142 。。。我在我的回应文章中已经指出陈的逻辑错误,即:逻辑上,一件值得赞赏的事情完全可以出自不值得赞赏的动机或理由,或者出自行为者自认为正确、而实际上不正确的理由,而无损于这件事本身是值得赞赏的。

《关于苏格拉底赞赏“子告父罪”的背景知识》

P146 众所周知,苏格拉底在当时的雅典是一个反传统的“异类”,他只相信自己心中的“灵异”,而对传统的信仰持怀疑和不敬的态度。因此,他在公元前399年被雅典法庭处以死刑,罪名是“不相信城邦诸神、自创新神”和“败坏青年”两条。这两件事其实是一件事,就是他们控告苏格拉底引诱青年背离各个城邦历来所信奉的、具有宗法象征意义的特殊的多神,而要他们相信一个统一的、唯一的理性之神。

P148 这种“伟大的道德改革”就是把一切道德和宗教信仰的虔诚建立在人的理性之上,相信“美德即知识”,以使自己达到“认识自己”的自觉,而不是寄托于古代流传下来的毫无逻辑性甚至自相矛盾的神话故事上,也不是寄托在父母和前辈的教导上。苏格拉底是古代世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教导是符合康德在《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中的那句名言的:“启蒙就是人们走出由他自己所招致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对于不由别人引导而运用自己的知性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知性!这就是启蒙的箴言。”

P152 可见即使对于家庭内部的关系,苏格拉底也是以外部“路人”的标准来衡量其"正义"的。他绝不以自己的家长权威来压服自己的儿子,也不用“毕竟是你的母亲”这样的话来打动儿子的“天良”,而是用合理的推理来和他平等地讲道理,晓之以利害,使他懂得为什么要尊敬母亲。这里面已经包含有后来的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原则了:孝敬父母归根到底对自己是有利的。

P152 。。。由此可见,苏格拉底的正义原则、守法原则、“同心协力”的“一致”原则,归根到底是一种普遍的理性原则。读苏格拉底的对话,最要紧的就是追求“一”。这有两层意思。一层就是追求逻辑上的前后一致性,追求一个概念的“定义”(Logos)并将它守住,不要自相矛盾;另一层就是一种灵魂(Nous)本身的能动性和对肉体的超越性。这两者我将它们分别称之为“逻辑理性”和“超越的理性”。《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

P153 他总是从大家都同意的地方开始,且每一步都要征得对方的同意。因为知识并不是发现新东西,而是回忆起旧东西。对此色诺芬评价道:当他和人讨论某一问题已有所进展的时候,他总是从已取得一致同意的论点逐步前进,认为这是讨论问题的一个可靠的方法;因此,每当他发表言论的时候,在我所知道的人中,他是最容易获得听众同意的人。

P153 但尽管如此,对一个理念的把握却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一帆风顺的,不但一般民众不习惯于这种抽象概念的追溯,就连苏格拉底本人,也往往感到棘手,经常无功而返。这就需要调动起内心的一种超越的力量,尽可能地朝向抽象理念的太空高飞远举,把下界的一切感性具体的杂多事物抛在脑后。这就是理性的第二个含义,即努斯的能动超越性。理性追求的理念越高数目就越少、越具有更大概括性,最高的理念就是“善”,它就是“神”。这种追求理念的向上的力量其实也就是神的力量,是神赋予人的批判性反思儒家思想,因此与神本身是相通的。苏格拉底教导说:“住在你身体里面的智力(Nous),既能随意指挥你的身体;那么,你也就应当相信,充满宇宙的智慧,也可以随意指挥宇宙的一切”。换言之,神就是理性灵魂(Nous),它就是自动性,并且把这种自动性赋予了人《儒家伦理新批判》邓晓芒:再议“亲亲互隐”的腐败倾向,使人能够追求唯一的神。在这种意义上,“理性”的两种含义就合二为一了:“逻各斯”对“一”的追求正是以“努斯”为动力的,一个概念的“定义”就是向神接近的一个阶段,它最终是指向唯一的神的。

P154 所以对概念的定义不仅仅具有形式逻辑的抽象含义,而且具有“实践”的含义、能动超越的含义,因而具有道德和宗教的含义。正义即知识,知识即美德,探讨事物的概念、为之下“定义”就是研究哲学,而研究哲学就是侍奉神。

P155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纯粹实践理性就是纯粹理性的逻辑推理能力在实践上的纯粹运用,这种运用根本不依赖于经验,全凭理性的自身一致的法则“自律”来决定“应当做什么”,因而比理性在知性(认识)领域中的运用还要更加“纯粹",后者是离不开经验性的运用的,否则就是“盲目”的。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从苏格拉底到康德一脉相承的基本模式,即把纯粹理性从知识领域扩展到实践领域而建立起道德和信仰的根基。

《对一年多来这场争论的总结性回顾》

P160 。。显示这场以“亲亲互隐”为契机的论战的主要思想脉络。这些重要的理论问题主要是:(1)“亲亲互隐”的含义和实质问题(2)“亲亲互隐”的历史作用问题(3)“亲亲互隐”与西方法律“容隐”制度的关系问题(4)“孝”与“忠”的关系问题(5)儒家伦理中的“反向理解”和“正向理解”的矛盾问题(6)儒家和法家的关系问题(7)逻辑和仁德、或理性与情感的关系问题 。。。P161-P165 重要的梳理。。。

《对有毒食品泛滥的文化反思》

《中国当代启蒙的任务和对象(提纲)》

——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