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宗教?宗就是示范者,教就是孝文,文必然有教义和文字传承

什么是宗教?宗就是示范者,教就是孝文,文必然有教义和文字传承

什么是宗教?

宗就是示范者,教就是孝文,文必然有教义和文字传承。简而言之,宗教就是在基本教义指导下的人类对如何实现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一种行为规范和团队组织形式。从历史来看,所有的能够称为宗教的东西,都必须回答几个问题:1、教主或教宗;2、基本教义;3;生活哲学与行为规范;4、人生态度;5、理想世界或人生追求;6、世界观,包括宇宙的起源和未来;7、违反教规的惩罚。

什么是正教与邪教的基本区分标准?

正教与邪教的基本区别在于以是否有利于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和进步为标准。其中:人是指宗教必须反映人与世界的关系;人类社会是指单个的人不具备代表性,人是社会性的群体动物,必须以群体利益为准;长期是指人类天性总是趋利避害的,总是希望得到可以见到的短期利益最大化的,通常短期利益会与长期利益产生冲突,结果必然是长期利益的代表者才能取得最终胜利和人民的支持;人类自起源开始就一直在长期的发展和进步之中,直到目前为止尚未看到到头的迹象,因此宗教本身也不能开倒车,比如邪教会鼓励不打针吃药,甚至到还会宣扬世界末日论,鼓励和宣传自残或自杀等违反人的几本利益的事情。正教通常不鼓励伤害生命,只有在出现危害到大多数人的生命安全时,才能够以大无畏的我不入地狱谁如地狱的精神,代表大众去消灭祸害。

什么是信仰?

宗教本身就是一种信仰,不论哪一种宗教,几乎都将其教宗神圣化圣贤化完美化,甚至可能连教宗本人的父母都不需要,比如耶稣就没有提到其父亲是谁,也许其地位和身份本身就比较低微或者可以忽略,目前已知的佛祖释迦牟尼的王子地位最为高贵。但是至少可以知道的一点是,其教宗本人具有一定的超过一般人的能力、智慧和功绩。信仰本身还需要给出一个理想化的目标境界什么是宗教?宗就是示范者,教就是孝文,文必然有教义和文字传承,比如仙境、梵天、极乐世界、最自由最平等的世界的理想模型等。

我们究竟能够信仰什么呢?目前大致有几种说法:圣人或先知、佛、神、教主、师父、天地君亲师、自我、自然科学、计算机、事物的发展规律或真知灼见等。我们大多数人最终会发现神佛师父都不可信,甚至很多时候连自己都信不过,只有事物的发展规律或真知灼见比较可信,但是谁的理论才是真知灼见呢,这个就很难有统一标准了,一般来说以公理、公论为主,即经过长期实践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才算,包括俗话和老话。

价值观

价值观本身就是一种多项选择,是对于利害或者利弊的一种博弈的选择方式。每个人对此都有不同看法,但是都需要接受选择或决定后的任何后果,选择的不同标准和方法就是价值观。以物质享受为主的称为享乐主义,以精神追求为主的称为理想主义或哲学家,以结果的完美为主的称为完美主义什么是宗教?宗就是示范者,教就是孝文,文必然有教义和文字传承,以结果的不完美或者其中的遗憾为主的称为挑刺主义,以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结果为主的称为实用主义,以自我的美感、快感和个人利益最大化为主的称为自我中心主义,以个人得到公认或者荣誉为主的称为个人英雄主义,以集体利益为主的称为集体主义。价值观还包括如何看待自己选择的结果以及对待出现不利于自己利益的结果的态度,坦然接受甚至高兴的,称为乐观主义,经常不高兴的称为悲观主义,无所谓的称为俗人。

神究竟有多少?

目前已知的有无神论,一神论,多神论。无神论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一神论的分歧比较大,原始的天地、太阳、猛兽等崇拜,耶稣、玉皇大帝、真主、宙斯、湿婆神(印度教)等拟人化的教宗都是,按照封神榜的演绎来看,至少经历了一次动物崇拜最终被人神崇拜的民族所战胜的过程,后来的一神论之争则大多数被利用来作为进行领土的扩张或水源的争夺,以及解决内部纷争的手段,不同信仰者即被视为异端;多神论在希腊古代神话中有表述,但是佛教最终在这个方面表现得更为灵活,将所有神都视为佛祖的保护神,后来演变为化身佛等儒家思想大白话的意思,较好地解决了这个最棘手的问题,从而体现出巨大的包容性。历史资料来看,也可以将古罗马时期的凯撒大帝称霸的历史看作一次为统一而独尊基督教,战胜多神论的战争历史,在战争中一个统一的宗教意识形态有利于团结斗志,多神论在这个方面明显有所不足。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认为世界上只有佛陀即释迦牟尼才是唯一的佛,同时存在于印度的其他教派的教宗则被视为释迦牟尼的守护神,大致相当于一神论,要达到清净的境界,必须从长期修持戒律开始,才能逐步得到智慧和提升能力。

大乘佛教从“唐僧”即玄奘印度取经后,在西安大雁塔翻译佛经开始,沿用了“传入”中国的说法,究其实质,应该可以视为一次将梵文经典翻译成中文的过程,其中是否真有教义上包容性的改变,很难从不懂梵文的我们得到验证。但是至少玄奘翻译的大乘经书从此广泛传播开来。大乘佛教认为所有人都可以成佛,所有正教的神与佛,都可以看成是佛陀的分身佛、化身佛,按照能力的不同,则可以称为菩萨、大士等。所有不能长期修持戒律的人,均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甚至可以以顿悟的形式直接参透达成佛的境界,但是要想真正成佛必须首先从长期修持戒律开始,经历多次的轮回才有成佛的可能性,这里的佛,显然已经不是仅仅指佛陀释迦牟尼一个人了。

大乘与小乘的区别

从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来看,唐僧取回经书,确立了大乘佛教,那么大乘与小乘究竟有什么差别呢?我认为,小乘佛教重在依据戒律而了悟佛法的真谛,大乘佛教则以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为准则,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运用佛法(在这一点上,与道德经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不谋而合)。

具体而言,小乘佛教与其他西方宗教一样,唯我独尊,严格以教内的行为规范来判断是非。大乘佛教则以符合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为标准,把佛法充分运用于社会实践。因此,大乘佛教允许做杀一人而救五百人的事情,就是最好的说明。

依据这个原则,我们可以把只为自己的目标(如成佛、虹化)而奋斗的都划分到小乘佛法的范畴。把所有不属于宗教范畴的,能够为人类社会作贡献的所有行为(包括自然科学的创造发明)都划分到大乘佛法的范畴。

隋唐以后,大乘佛法,以因果观结合道家而有了六道轮回学说,以佛法理论结合儒家而有了禅宗,因此,唐代以后,参禅的习俗大为盛行。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印度佛教传入西域没有确切的时间,但早在阿育王时期,便已有佛教传教师来西域弘扬佛法。从阿育王直到公元前末期,印度佛教已从早期佛教进入部派佛教时期。这一时期以目前尚在西安法门寺保存完好的佛指舍利最为殊胜。

至公元7世纪初,唐太宗组织了一次三教现场大辩论,最终得出结论三大教各有利弊和优缺点,佛教与中国传统道家、儒家至此实现了同时共存的局面,相互融合,相互接受,延续至今。

其中小乘佛教在中国遇到的挑战是,如果说释迦牟尼是唯一的佛祖,那么神圣的君权至上就会遇到冲突,由此小乘佛教接受了儒家的思想,将佛祖视为信仰领袖,将君主视为现实世界的领袖,从而实现了儒家的差异化等级化。小乘佛教也不再仅仅描述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同时接受道家的六道轮回思想,特别描述十八层地狱的下世恶报,使得下层百姓即使不明白佛教的精髓,也可能由于趋吉避凶和惩恶扬善的需求,尽量不做坏事,佛教的传播由此走向了世俗化。

唐朝慧能和尚提出顿悟的方法接引大众,开启了大乘佛法之门。因为长年的苦修,修持戒律,还需要经过几世轮回尚不能成佛,也永远不可能达到佛陀的境界(久之而不可得,人就会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产生放弃),于是顿悟这种方便法门,让文化人可以领略佛祖的境界,就成为对佛教的高级研究范围,六道轮回让行动能力强的普通大众去修持,顿悟让文化高或慧根强的少数人,费尽心力去研究和讨论起基本教义,使得佛教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士子也等以顺利传播和接受,至此佛教完成了在中国的大众化历程。

至少林寺首创禅宗到目前为止,佛教更趋于简单化,只要你一心向佛,甚至偶有善念,均可以视为代替现实修持戒律的方法,这种方法显得更灵活更实际更简单易行,甚至你只要口称佛号不断,唱唱佛教的梵唱,以及普贤菩萨每天对人人称善的祝愿,均可视为现实中的修行,从而实现了佛教的生活化。

宗教的世界观

所有的宗教均认为世界是实实在在的,是唯物存在的。马克思哲学得出佛教的唯心论的结论,其实不过是将佛教修行中的一些方法当作了世界观来讨论,因而引起了误判。比如佛教的“旗动与心动”,“白马非马论”等实际指出的是修行中因为精神不集中,造成研究方面的延伸和扩展,导致研究方向改变到“动”和“白”方面,脱离了对旗的材质,马的骨架和总体特征的最初研究课题等实际修行方面的常见错误。因此,马克思哲学关于这个唯心论的结论应该属于对佛教理论接触不够多造成的误判。

宇宙的起源与未来

目前已知的是哈勃望远镜传回来的光学图片,通过数学测算的结果是,宇宙起源于13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推算的结果是我们居住的地球所在的太阳大约还能够存在100亿年,非常类似我们人类目前已知的130岁生命极限,也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混沌初开”非常类似,目前的物理学也推测到这个来源于一次大爆炸,但是哈勃望远镜得到的图片最有力。

道家认为,宇宙起源于“玄”,就是“有”为“始”,“无”为母;佛教认为,宇宙起源于佛祖的一念之间;希腊神话认为,一切皆从“卡俄斯”混沌(Chaos)开始。总体来看,所有的宗教均认为宇宙的起源、宇宙的未来和人类的未来,要么是教宗创造的,要么是教宗能够把握和控制的,要么是教宗能够预知甚至可以提前告诉你的,我们人类要做的仅仅是跟着教宗和教义走下去。我们的命运除了印度教和婆罗门的种族血缘决定我们的生下来就有所不同之外(也可称为天定论)。那么我们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呢?悲观的末日轮者认为,不但我们不能改变自身命运,而且世界不可改变地将最终走向毁灭。印度教、伊斯兰教等小乘佛教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来受苦的,生活就是受苦,如果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需要我们持续不断修行,争取来世生于达官贵人之家,在这一辈子基本已经不能改变了,如果出现意外的改变,甚至你之所以产生想得到改变的想法儒家思想大白话的意思,都只能视为造物主或者教宗定下了这次改变的机遇,俗称“全定论”,即将改变的可能性也完全视为生下来就已经确定。在这个方面,从中国的陈胜吴广起义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开始,中国人就已经彻底否定了命运不可改变的传说。因而,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只能选择惩恶扬善,取得罗汉果位,证得菩萨境界,获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资格等方式以得到大众认可,即将机会视为个人可以创造和改变,即使不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可以在来世修得如弥勒佛那样的生下来就具足一切戒,天生就不需要再持戒也能够达到没有任何一种坏习惯的美好结果。

触犯戒律的惩罚

所有政体和宗教都认为,触犯戒律,做了违反行为准则的事情都应该得到相应的惩罚。惩罚的类型主要是法律措施、道德声讨与鄙视、驱逐出教等。建立此措施主要理由在于严明法纪,保持纯洁性。其中戒律最严的是佛教徒不是小乘佛教,戒律最宽松的是基督教,从现存的《圣经》来看易学专家,基本讲的是耶稣如何带领大家走出困境,为了大众的整体利益,采取各种手段,实现集体利益的最大化,对于如何实现团体之间的危害最小化方面基本没有提及,只是在有罪恶感的时候去教堂找牧师告解、在归于尘土长埋于地下之前可以通过捐款等方式来实现救赎,将利益最大化后的罪恶交给耶稣,心灵能够轻松离去就可以了。

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在基督教的一神论指导下,任何违背基督教教义的都将被视为异端,可以加以处决,甚至最终取得这些异端的财产或者国土。

人性的弱点

从中国的先秦诸子对人性的大讨论之中,总结出人性弱点的基本弱点为欺善怕恶、趋吉避凶、贪婪、嫉妒和眼红、侥幸心理、过分自信、选择性记忆、恐惧、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等悲观因素。同时也总结出了人性具有在集体利益甚至团体生命受到威胁时的民族大义,厚道、刚强、奋斗不息,真实、谨慎、低调,平等、互利、兼爱,公开、公平、公正等感同身受的积极因素,在正常情况下,人类都会最大限度地利用“人能群”与动植物之间的基本差异,最终摆脱各种灾难,并通过个别人和群体的偶然性创新为人类提供群体前进的机会。

行善的层次

佛教认为行善起于断恶,经常保持不杀生的观念有助于减少恶念的产生。婆罗门认为行善在于保持对命运的认同感,坚持自身的行为规范,少去挑战既得利益集团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伊斯兰教认为行善的最佳形式是互助或共同奋斗,战胜恶人和恶念,最推崇的是以圣战和大义的形式保护集体利益不受侵害。儒家认为人类本身就没有恶念,乐善好施是人类的本能。道家认为在人能够自足的情况下,一定会顺便在关键的时候帮助别人。法家认为行善可能培养出一部分人等待救助的惰性,只鼓励救急,不鼓励济贫。基督教认为行善可以是一种行为习惯,有利于消除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带来的罪恶感,并以挑战极限所带来的对人类社会的创新为最大善举。大乘佛教认为,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无畏精神,杀一人救一百人的行为同样值得赞许,积善、劝善均应坚持,但以摄受(用自身的善行来影响和改变恶人)为最高境界。

积极的生活模式

佛教提出三宝的概念是佛、法、僧。即以佛陀为楷模,以佛法为准绳,以僧人的持戒修行来遵守社会规范。

道家提出的三宝概念是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儒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仁(爱心)、义(最高利益)、礼(自身的社会定位)、智、信。

爱与恋

爱就是友善,是帮助,喜欢一个人也可以叫爱,不过那是最低层次的爱,婚姻是一种确定双方从此将长期互相帮助而不计较和比赛谁付出的多寡的协议形式,如果只有单方面的长期付出而得不到回报特别是心灵的回报和交集,则成为单相思最终婚姻破裂。恋是亦心,即大家感同身受,互相牵挂。

度与化

度就是教(动词),以言传身教为主,其中最重要的是身教。化就是转化,将理解到的最佳方法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中国人常常说的文化文化,就是要识文字并转化成自己的观点和实际行动,蛮夷或化外则是尚未学习到先贤的宝贵试错经验和教训,因而尚未开化。度不是帮助,在佛教故事之中,有千手千眼观音因为答应每个人的要求和愿望而忙到神魂俱裂,后经弥勒佛点化,明白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法布施的内在要求复聚为一体,成为佛教的经典演绎。

四大菩萨

佛教里的四大菩萨象征四种理想的人格,那就是愿、行、智、悲。地藏王菩萨愿力第一,普贤菩萨行动力第一;文殊菩萨智慧辩才第一;观世音菩萨慈悲第一。地藏菩萨主要在地狱里面感化众生,早点解脱苦难,重返美丽人间。普贤菩萨主要扶住释迦牟尼宣传佛法,文殊菩萨主要是智慧和能量的象征,主要赋予人们智慧的力量,保佑人们平安幸福,观世音菩萨帮助大家度过困难。

往生。弥勒菩萨生于净土,所以有见弥勒如见一切佛的传说,我们每个人修行持戒,虽然可能最终还是可能会犯戒,但是如果坚持下去,将来我们自身或者我们的子孙或者亲友在自己的身体力行之的影响之下,就有可能在见闻之初就不具备犯戒的先天和后天条件,具有天性不需要去学习就自身具足持戒的本领,不需要戒而实际上自然戒,这就是净土的好处。

宗教与哲学

现代心理学中,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人类需要的5种基本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受到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目前这个理论基本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由此来分析我们的哲学显得更清晰具体。目前的分类方式主要依据人社会属性分为个体、群体、人类;按照国别和时期分为中国与印度的古代哲学和西方现代哲学;按照实力分为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按照管理和被管理分为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按照实际运用的状况分为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实用主义、教条主义和拿来主义等几个大类。基本实质都是在反观人类的基本需要的情况下,进行某个角度的逻辑推理。

生存优先的中国古代哲学

中国先秦时期的荀子经过对人性的深刻思考,认为人与动植物的区别是人能够感知,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能群。由此推理出人类哲学首先需要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其中生存的需要优先于发展的需要。于是我们有了“好死不如赖活”的老话,活得下来才能有发展的可能性。

需求的合理性哲学

佛教以和为尚,认为人人的需求都是合理的,都是应该得到尊重的,都应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得到满足;儒家则总括为在危害最小化的原则下,取中间路线,最好得到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最不产生矛盾激化的“庸”——即平和化状态下,努力使大家的需求都得到部分满足。而黑格尔则直接描述为“存在即合理”的存在哲学,只要有一个群体能够独立形成某种满意状态,即可视为合理,类似中国现代的“特区模式”。

群体危害最小化哲学

按照“人能群”才最终战胜了杀伤力巨大的猛兽的思路,不断的竞争形成优胜劣汰却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群体存在威胁,被淘汰的包括老弱病残在内的弱势群体始终需要得到保护,而这一类人的数量始终占据大多数,于是产生了各种平民主义、民族主义甚至民粹主义。矛盾激化最厉害的是民粹主义,在这种哲学看来,只要大多数人的利益受到伤害那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的,甚至会为了反对而反对,进入无政府主义状态,要求得到超过强势群体的保护,追求绝对平等。最有意思的是,发源于俄罗斯这种民粹主义,其领头者常常是没落的贵族、知识分子或者神父,他们常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忧患意识,认为必须唤醒老百姓,同时自居为老百姓利益的代言人,而一旦他们得到老百姓的认同,他们就会自居为民族英雄,在实际生活中蜕化为强势群体的一员,享受其强势带来的声名和好处。从而落入墨家理论人人平等需要强权执行的逻辑怪圈,大家都平等自由,那么危害到群体利益的行为应该受到惩罚和限制的时候,由谁来确认和执行呢?最终结果还是群体自由导致集体强权,美国现在的公民投票选举,也同样是一种少数人代表大多数人的方式而已,他们的群体内的自由以对外强权的可靠程度为基础,道理上类似于强盗群体的“盗亦有道“模式,以本群体利益最大化为标准,其他群体的感受与我无关,也可以称为“单边主义”或“极端民族主义”。

以出资额为准的早期资本主义

在工业化的初期,出资者决定着资金的流入方向,承担方向选择错误带来的亏损风险,没有启动资金和再生产资金,再好的技术再多的人力也无法形成利润,这部分利润被马克思首次定义为剩余价值。早期资本主义将所有的剩余价值全部归于出资方,因此被称为赤裸裸的“剥削”,这种独享剩余价值的模式,已经逐渐被现代资本主义完善替代。

以风险分担额为准的现代资本主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认识的进步,构成生产力的四大要素:资源、人力、技术、资金均被视为资本,由此形成了现代资本主义,目前按照技术突破的为研、产、供、销的四个阶段,也逐渐形成了相对应的分享制度。其中,从事简单再生产的人力,由于基本不参与风险分担,相应也就基本不参与剩余价值的分享。而决策者、高级执行者则被视为小部分风险承担者被允许享有一定股份,与资源拥有者、技术提供者、资金投入者一起共同剩余价值。由于能够分享到剩余价值的要素从资金独享,转变为多元素共享,因此现代资本主义已经逐步摆脱了被马克思指责为“剥削”的尴尬处境,这种创新模式的对人力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逐步得到了认可。优胜劣汰的竞争结果,在多次博弈和反复博弈后,必然选择强强联手而导致垄断的形成,极少数人分享剩余价值也必然会引发不满,甚至造成社会动荡,由此也导致以公共财政形式分享的适度政府主义思潮的出现。

按劳取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马克思将“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描述为社会主义的理想境界,中国人则参考人性的趋利避害原则将“各尽所能,按劳取酬”作为其过渡阶段,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其实质是从大多数人利益需要得到保护的基础上,鼓励创新,并按照贡献的多少进行分配,在这一点上它与现代资本主义基本一致。但是与现代资本主义以不创新者不分享为起点,从起意上有所不同。但是这两种模式都必将逐步走向适度政府主义。

以公共利益为主的适度政府主义

只要是人都有受到保护的需要,只要是政体也都有公共开支的需要,因此公共财政也就必然伴随政体同时产生。无政府主义在能够支撑高福利的时期特别盛行,但是一旦遇到系统性风险,需要天量公共开支的时候,无政府主义明显感到无能为力了。那么我们究竟需要多大的政府呢?目前尚处于探索之中,但是基本可以从宏观经济学范畴得到一点启示,目前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应该通过税收,以GDP为标准按照阶段和需要程度的不同,以不同的百分比支付公共开支。由此催生了适度政府主义。

博弈论为主体的方法论

从经济学的博弈论研究中,展示出人类通过对人性“趋利避害”本能的理论研究已经初具规模,标志着人类对哲学的研究已经进入方法论研究的阶段。个人或局部利益最大化必然对其他人产生影响,当这种影响变成实际行动,特别是在其他人的利益受到伤害时,他们的对策必然反过来对率先采取行动的人产生反作用力,相互影响的结果最终导致将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的单次博弈演变为以危害最小化为原则的可以持续的多次博弈,否则人类也只能付出共同沉没的巨大成本。普贤菩萨通过对个人品格修养的约束,展示出个人能力提升的可能性;博弈论为主体的方法论,展示出在现有角色分工团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博弈下共同前进的可能性;儒家重点强调的角色分类,则展示出人类从出生后的能力和个性培养对成为成年人后的角色分工,以及团体定位的演变结果,但是其中的演变规律还有待进一步细化。

压差论

目前宗教哲学的方法论主要集中于研究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如何从中找到智慧是研究的主要课题。道德经和易经对此有一个原则性的描述,即太极阴阳鱼模式,主要是利用压差的原理,哪里有压差,哪里就会有改变,最为推崇的就是阴阳鱼的曲中取直,寻找到其中的薄弱处和临界点,大家能够忍受的极限作为临界点,临界点之间称为中庸,平凡而且不会出现大变故,如水银泻地般不知不觉。当然总有一批先头部队,或者追求极端的天才会先知先觉,不过他们通常都会成为历史洪流的垫底者儒家思想大白话的意思,后面的大部队的通过才会顺畅快捷,这个现象很象水流过带螺纹的路段。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