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天人观思想天人合一演变1“天”与“人”的含义

儒家天人思想天人合一演变1“天”与“人”的含义

摘要:“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被中国古代哲学家视为人生的理想境界,要求人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实质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自然界不仅是人类生命和一切生命之源,而且是人类价值之源。本文简单论述了儒家天人观思想的演变。

关键词:儒家 天人观思想 天人合一 演变

1 “天”与“人”的含义

究竟何为“天”?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认为天有五义:曰物质之天,曰主宰之天,曰运命之天,曰自然之天,曰义理之天。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看,“天”的含义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唯物主义的儒家天人观思想天人合一演变1“天”与“人”的含义,即物质之天和自然之天,“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另一类是唯心主义的,即把天赋予以人类道德精神的品格,认为天和人一样具有人的情感、意志,是世界的最高主宰。有的思想家关于“天”的含义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又不是截然分开的,有时指物质之天,有时指精神之天。无论人们赋予天以何种含义,在关于“天”的思想中都深刻的包含着人与自然界,个人与社会的矛盾运动。

人首先是动物。西方哲人喜欢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会制造工具的动物,人是政治的动物,人是社会的动物等等。中国古德则爱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儒家天人观思想天人合一演变1“天”与“人”的含义,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但是,人却又并非等同于普通的动物。人有自然性或物质性,更有社会性或精神性。孟子认为如果作为一个人只表现出自然属性却“无教”,即没有社会道德教化,那就会“近于禽兽”,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的德性。

2 “天人合一”思想的起源

“天人合一”观念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报”,即祭祀上天的意识。其中的“人”指人事、社会,主要指相对于自然界的人类;“天”则泛指自然界和自然规律,是与人、人类相对应的概念。这一哲学思维则源于中国远古时期追求“天人相通”的宗教仪式。最早在商代的占卜就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主题。“天地之性人为贵”,是万物之灵,故人类遇事都要占卜神以测祸福凶吉否。实际上,这就是是神与人之间的关系,又由于当时人类完全听从于神的指令暗示,故当阶段的神人关系为不经考虑、盲目膜拜。西周仍然延续了商代神人关系的,但也有了很大发展。此阶段“天人合一”的思想有了明显的萌芽,主要体现有西周的天命观。此时宗教祭祀、风俗习惯、典章制度,等重大文化仪式时会祷告天神以求指示。人服从于天是天经地义的,是一种道德表现,顺从天意可得到神的赏赐,反之神则会降祸于人,正如“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所形容。由此最初的“天人合一思想”与道德问题捆绑在一起,所谓“循天之道,以养其身;中者,天地之所始终;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就是这个道理。较明确地提出“天人合一”思想的是孟子,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此思想的是老子和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就是一种最高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3 儒家天人观思想的演变历史

3.1 春秋时期儒家天人观思想

人的道德品质源于天,这一思想仍然贯穿于春秋时期。孔子有相关记载,曰“夫生德于予是其证”,继而孟子说:“夫仁,天之尊爵也”。但是此时的天也不再是之前的天道、天理,而是具体道现实生活的世界:儒家说,帝君为天意的代表,故有“尽天道者,王命也”之说。君天一体,君道一体等思想均在现实生活中可见。

3.2 汉代儒家天人观思想成为正统

汉代儒家天人观成为正统思想,西汉儒家思想家董仲舒的“天人观”思想包括了“天人相合”、“天人感应”和“人参天地”三个相递进的命题,其中“天人相合”是其思想的基础和出发点,“天人感牢”是其思想的主体和核心,“人参天地”是其思想的必然结论。汉代诸侯王国威胁中央政权、匈奴的威胁使统治者认识到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汉武帝时期,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政治上进一步开拓大一统国家的需要,于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的天人观思想因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而成为正统思想,其影响力日益扩大。

3.3 宋明儒家的天人观思想的新发展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到宋明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宋代道学的“天人合一”说都是接着孟子之学讲起的,但对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了重大发展:一是把孔孟的“上下与天地同流”、“万物皆备于我”的简单朴素的论断,发展为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学说。二是把孔孟的差等之爱的观点,向着博爱思想的方向推进。

宋代出现了新儒学体系,即理学。理学足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之中吸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的儒学。宋代理学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北宋有程颢、程颐,他们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仁是万物俱生的;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提出“理气论”和“心性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陆九渊提出“心学”;到明中期,王守仁进一步发展为“阳明心学”,其思想核心是“致良知”。明清两代,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理学从哲学方面发展了儒学,为专制等级制度制造理论根据,因此成为官方哲学。

3.4 明清时代儒家的天人观思想的变化

明清之际,政治上,中央集权化与专制制度的加强,严重地阻碍了历史发展和进步;经济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儒家哲学的基本观念及发展演变,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和发展;思想上,理学走向“极端”,引发人们的思考与批判: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黄宗羲强烈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才能“天下治矣”。“天人合一”的思想式微,王夫之虽多有“天人合一”之说,但他的“能所”的观点已包含了浓厚的类似西方主客二分的思想。王夫之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观点。他还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的辩证法思想。由于这些思想对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造成了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源头与基础,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但在君主专制强化、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政策、传统儒学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下,在当时没有形成主流,影响有限。直到鸦片战争后才被统治阶层重视。

4 儒家天人观对人性及社会的指导意义

孟子首先阐明了一种“天人相通”的观点。他主张将“天”义理道德化儒家哲学的基本观念及发展演变,或曰将人伦道德天化。他说:“尽其心,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孟子强调的是“人”与“天”相通而为一体,“天”是人伦道德的根源,人心善性是禀天之赋。认识了自己的本心善性,便能认识“天”。“天”的义理原则便存在于人心之中,通过“尽心”、“养性”,即可以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孟子,把天与人的心性联系起来,以为尽心即能知性,知性就知天了。

儒家将社会规则和义理归之于天,创造了义理的天。从孔子开始,天已经从宗教神学的上帝转变成具有生命意义和伦理价值的自然界。孔子提出“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体现出了天人合德思想,这里的“天”具有人文价值,把天之德性作为人之德性的价值根源。这里的“德”指的是一种生生之德,将生机注入万物,充塞众生,保持天地万物充满生机。孔子所说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既有美学上的情感体验,又有伦理学上的自然关怀。儒家认为,万物是相依相存的,是同属宇宙生命的整体,人与万物是平等的,是一个生命整体,而自然界又是人类生命和价值之源。儒家提倡“成己成物”,所有的物不仅包括有生命之物,而且包括无生命之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以诚待人,推己及人,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就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达到天人合一。这在当今社会就是可持续发展观,自然界是有生命和伦理价值的存在,并且是生命与伦理价值的总根源。

参考文献:

[1]郑树梅.试述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完善过程[J].江西社会科学,2001,(03).

[2]张世英.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J].求是,2007,(07).

[3]李英华,李淑贤.“天人合一”思想析[J].云南社会科学儒家哲学的基本观念及发展演变,1999,(02).

[4]王兴宏,邵洪兴.论天人合一观的内涵及其价值[J].天府新论,2001,(03).

[5]赵世超.天人合一述论[J].史学月刊,2002,(11).

[6]侯宏堂.“天人合一”观早期发生历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5).

[7]贾毅平.儒家天人观的演变历程初探[J].湖北社会科学,2006,(07)

作者简介:

杨磊:(1973― ),女,汉,安康市第二中学,中教一级,高中历史教学。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