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NE的学习笔记)“南传”在佛教义理上的定义

(STONE的学习笔记)“南传”在佛教义理上的定义

【感谢】

《佛教哲学》课程,是根据喜马拉雅 闲者知无涯 老师的“新佛学金刚经”系列课音频所整理的文字资料。文字基础稿和课程思维图由群主【安端】整理提供。手写笔记导图由群友 深海玫瑰-果琋 提供——【STONE的学习笔记】

本节课音频首次上线:2018-1-13

(STONE的学习笔记)“南传”在佛教义理上的定义

上一课,我们后半部讲了“南传”关于“苦”的分类,这是我们第一次讲到“南传”在佛教义理上的定义。在佛教四乘里,就是——大乘、小乘、金刚乘、易行乘。“南传”,它是属于小乘佛教。其实历来,佛学的学术大家不太投入研究它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这个原因呢,其实很复杂,就……可以讲好大一课,我们这里就不讲了。

但是,在学理方面,“南传”它秉承的是——“佛陀原说”!他们比较坚持这个,确实非常地缜密和精细。其他教派,就是——大乘、金刚乘、易行乘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其实都是发展出来的佛陀理论。“南传”,因为它当年是从“上座部”出来的,所以它还是这种“声闻弟子”的范儿,就是说……它的学理比较有这种老贵族气,坚持的是这个……原始佛教教义。在这一点儿上,就是……“南传”的教义方面,我们是要给他们正名的。

因为“南传”它很多理论,相比大乘佛教来说,确实显得很精致……就,明显地逻辑的细节精致!因为在大乘佛教理论方面啊,像龙树这样的大师,或这样的天才,并不多见……历史上并不多见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嗯……龙树、提婆、世亲、无著,这个……人数比……人数比较少,造经呢……造经,大乘造经的速度又过于猛!所以,它的很多理论是疏于甄别的,所以在发展的这个……大乘佛教的理论发展的路上啊,难免有些理论显得粗糙。但方向是对的。

从“苦”的定义上,我们其实可以看出来……我们讲了——“三苦”、“八苦”、“十一苦”……我们看出来啊……就是说——高手看细节!定义一看就看出——“南传”在这个……基础概念定义上是技高一筹的,尤其是“缘说”部分!尤其要重点提到的是——“南传”在后续配合“苦”的理论……就,光有“苦”不行啊,你得“息苦”啊!你得“灭苦”啊!你光说了“苦”有什么用?“南传”在配合“苦”的理论而展开的一系列相关的宗教实践,就是——如何灭苦、如何息苦……它是有宗教实践的!“南传”要领先于佛教其它教派很远……有个几百年吧!

所以,谈到“苦”,或者是“灭苦”、“息苦”的具体宗教实践,就……具体如何息苦、灭苦,一般教派都不是“南传”佛教的对手!而且,暂时你也不要想,不太可能!你从定义上就看出来——“南传”对“苦”这个事儿研究地比其他教派要透!

关于四乘佛教的优缺点……就是我们说的——这四大支比较……就是……哪个有优势?哪个有劣势?它是一个特别巨大的佛教义学课题,嗯……仁者见仁。但是,我们哲学课秉承的……我们佛教哲学课秉承的,就是——不论哪一个教派的论点,或者哪一乘佛教的论点,我们都介绍到!谁有道理听谁的!

我们说“新佛学”的一个要点,就是——不管是哪个教派,只要你觉得有助于解脱,有助于你生活,那你就拿来用!不适合你的,你就摒弃!佛教谈什么?谈“对治”!就……对着“治”——八万四千法门,一人一个门,你自己找你的门,你自己找你的路(STONE的学习笔记)“南传”在佛教义理上的定义,不要迷信!

三种“苦”的分类,我们这样就介绍完了!就是这个……“三苦”、“八苦”、“十一苦”。

定义完了“苦”……嗯,“苦、集、灭、道”嘛……在进入下一环之前——进入“集谛”之前,我们还要定义佛教里另一个特大号儿的字!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前面说啦——“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推出人生的本质,是两个答案——“苦”和“空”。虽然“空”也是“苦”,但是,是有两个答案的——“苦”和“空”。所以,我们要在进入“集谛”之前,再定义……就是说——再来定义一下佛教里这个特大号的字……巨型字——“空”!因为这个字是……没有比它的频率更高的了。

稍有佛教基础的都知道——“苦”、“空”……“苦”、“空”……“苦”、“空”……这是连着说的。“空”的概念,它不是一个“一级概念”,就是这个……原始概念!它是个“三级概念”,什么意思?它是被推导出来的!而且,不是一步推导出来,它是两步——“十二因缘”推“无常”;“无常”推“空”……它是“三级概念”!

“空”是“无常”的“果”——“无常”是“因”;“空”是“果”。“无常”与“空”是“因果”关系。换句话说——我们不用定义“空”!我们就定义“无常”就行了!定义了“无常”,就定义了“空”。当然啦!这种“三级逻辑定义”概念,是我们佛教哲学的概念。就……我们佛教哲学里,“空”是这么定义和这么推导出来的。

但是啊!但是啊,在佛教史上,就是……佛陀最开始没这么严谨啊……在佛教史上,“空”是推导出来的吗?就像我们一样……一步一步推导出来的吗?“十二因缘”推“无常”,“无常”推“空”?“空”不是推导出来的!就是说——我们可以这么推导出来,但是,“空”并不是这么推导出来的……在历史上。这就是我们佛教基础课要先讲历史,再讲哲学的原因——要建立“大佛学史观”!

佛教的任何一个命题、一个词、一个概念,我们就不光要看它的理论,说——这个词、这个理论……我们必须看这个理论和这个概念建立时的历史背景、历史任务!就好像我们后来,有无数个教派,有无数种方法去解释“空”——“金刚经”也解释“空”,那个……“心经”也解释“空”……那都是“空”出现七百年以后的事儿了,你解释什么解释?

我们必须用佛学史观来看佛学命题——当时,它定义出来要干什么?要做什么?我们自己提出了佛学史观看佛学命题,所以,我们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什么意思呢?我们虽然通过我们的佛教哲学义理推导出来“空”的定义和范畴,但是,我们不能这么看待“空”!我们要看“空”在佛教史上是怎么出现的。

“空”这个概念,在佛教哲学史上,或者说——在佛教义学史上,它最早不是被推导出来的!它是被直接定义出来的……就直接下了定义,没有推导过程。怎么定义的呢?“无常”、“无我”和“苦”,这三者的内容和范围就是“空”!懂了吧?推完“十二因缘”之后,谈到“苦”的四个“行相”,“苦”的四个“行相”叫:“无常”、“无我”、“苦”、“空”。而“苦”的“四行相”中,前三个行相的总和——“无常”、“无我”和“苦”,它加起来,覆盖的内容和范围就是“空”。

所以我说——“空”这个字是一个特大号儿的字!感觉到了没有?这个范围太大了吧!所以说——“空”在佛教义学里是,有明确定义的。它一开始不光是我们推导……推导是变化……它也有定义!这个定义不是指——什么都没有!现在佛教义学(STONE的学习笔记)“南传”在佛教义理上的定义,这个……大家学习的时候,就是……最常见的错误理解就是——“空”是什么都没有。呐,什么都没有,那是个中文的意思。

我们在前面的一课里提到过“三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同时,我们也曾提了——还有“四法印”这个概念……就是在“三法印”上,加一个“诸漏皆苦”。那,“四法印”的前三个就是——“诸漏皆苦”、“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呐!这个“四法印”前三个的和……你看——“诸漏皆苦”,“苦”;加“诸行无常”,“无常”;加“诸法无我”,加“无我”……“四法印”的前三个的总和,包含的内容与覆盖范围就是“空”。这就是“空”这个字——佛教哲学定义式的这个概念。就是……最早这么直接就这么定义了!

所以,“空”是一个范围极大的词,它不是个单纯的概念,我们管它叫——佛教特大词儿。这个“空”,有点儿像我们平时经常说的TOTAL ,就是……整体解决方案!它是一个TOTAL 。所以,以后大家再说“空”的时候啊,最好明确出来——是“空”的哪一部分的含义?不要以偏概全地去用这个“空”这个字啊!这……用……用的,你把自己用糊涂了。

这就是我们通过“大佛学史观”来看“空”的定义,然后,再与我们从佛教哲学里推导出“空”的定义去相契合。通行的“空”的定义在原始佛教阶段,就是……佛陀最初的这五百年阶段,是有两条路去定义的。一条路,就是我们前面课里一系列的“推理式定义”;还有一种,就是——佛陀原说式的“概念式定义”。就是……直接下概念——“苦”的四行相的前三个加起来是“空”;还有是——我们通过“十二因缘”推理出来的,是“空”。

这个特大词儿,概念之所以混乱,一是因为它覆盖大,本身覆盖的范围就很大;第二个原因是——几百年以后,大概是六百多年以后吧……到大乘阶段,从般若开始,“空”又被龙树赋予了新定义。

我们阐述完了这个特大词儿——“空”,就……我们说啊——嗯……这进入“集”……“苦”进入“集”之前,我们再定义一下“空”……但是,我们还是要再返回来阐述一下“苦”!为什么呢?因为“空”的这种定义方法,它将反过来去影响“四行相”里“苦”的定义!“四行相”是——“无常”、“无我”、“苦”、“空”。你如果把“空”定义成前三个的和,那这个“苦”定义上就出现重复性定义了。

下一课,我们来讲“苦”的一个重新定义的问题。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