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我们要将一切的痛苦和烦恼,化作一股坚强的51

50、我们要将一切的痛苦和烦恼,化作一股坚强的51

50、 我们要将一切的痛苦和烦恼,化作一股坚强的

51、 所谓的良心,就是将信仰和因果变成了一种现实的自觉和观照力。

52、 荀子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滴水都可以穿石,何况我们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只要人人都能点一盏照亮他人的灯火,这个世界必定是处处光明。

53、 那时了凡先生还不知道《了凡四训》,更不知道袁了凡,但后来当他读了《了凡四训》这本书,发现他们的命运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后,便从此自号了凡先生,并创立了凡心斋坊广布善缘。也正是这份特殊的缘遇,在后来的了凡公益读书会上他大力推广学习《了凡四训》,引来无数爱好国学的同仁汇聚心斋坊。

54、 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若从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则是纵;若心一时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横,纵亦不可,横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隋)智颧《摩诃止观》卷九

55、 枯有枯的道理,荣有荣的理由,本无好坏之分,好与不好只是个人根据主观感受作出的评判而已。事无好坏,唯人拣择,就像身在红尘中的我们,每一天的起卧作息皆顺其自然,饥来张口困来眠,看似平常50、我们要将一切的痛苦和烦恼,化作一股坚强的51,却正是无限风光!

56、 望断冥鸿没处秋,苍苍一色水连天。《宏智禅师广录》

57、 佛教是我国古代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传入中国已久,随着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交融,佛陀已成为一种崇尚宽容超脱、心中无物、乐观大度的智慧;一种平静、平和、自在、自然,让心灵得到自由的智慧;一种奉行修炼自身、拒绝欲念、摈弃罪恶的智慧。佛家智慧是对人生的大彻大悟,是对人类所有智慧的集大成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切智慧的源泉。

58、 欢喜心是一种涵养,能令周围的人都有如沐春风的喜悦感。

59、 若能于一切众生中深行慈心,如人见子遭急苦恼,尔时慈心转名为悲。见一切众生得增益事生欢喜心,如己无异,是名为喜。于亲舍亲,于怨舍怨,然后于一切众生慈心平等,悲、喜亦尔。故经中说:为断憎爱,修习舍心。(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十五

60、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财富无常,终会用尽,应当舍弃吝悭,广结善缘;地位无常,终会衰败,应当舍弃自私,无私奉献;名气无常,终会失去,应当舍弃我慢,传递爱心;亲人无常,终会离散,应当舍弃报怨,和睦相处;身体无常,终会衰老,应当舍弃贪执,勇猛精进。无常的观念里诞生永恒的真理,生活的点滴中发现觉醒之道。

61、 【佛心禅语】 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不是刀枪等武器,而是慈悲。因为,武器只能 制伏人的行为,无法改变人内心的邪恶;而慈悲却能震撼人的心灵,净化 人的身心。

62、 我们要养成以爱语摄化众生的习惯,使众生因我们的爱语与我们结下 人缘。所谓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就是这个意思。学佛,就是学佛的 身、口、意,学习佛菩萨的广大心量,以种种爱语,赞叹、包容大众。言 语,同时是心念的反射,当心中充满赞叹及爱语,心则光明;若心中怀有 忌妒排斥,则堕入黑暗。

佛语禅心,心灵禅语【二】

63、 口说好话,心存好念,身行好事,脚走好路。改善自己是自度,也是度人;影响他人是度人,更是度渡。不能小看自己,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这无限就是空性,而有限就是障碍。君子了达空性,能够悲心切愿,任重道远,身安道隆;小人迷于无明,致使罔顾公德,钻营取巧,身败名裂。

64、 在佛家眼里,有和无既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无中生有,有中有无。

50、我们要将一切的痛苦和烦恼,化作一股坚强的51

65、 不忍辱,焉能负重 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

66、 不做低劣事,不受人驱使,不依附权贵,不以法为商。《即兴自说螺发外道经》

67、 助人,多利,善人最快乐,若能转物即如来,春至山花处处开;自有一双慈悲手,摸得人心一样平。宋白云守端

68、 识情障道,然而悟道亦不可离去识情。根尘和合方缘生出识情,若能于 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之识情中,了知缘生当体之空性,识情与本来面目 即无别。何须再刻意转识成智,若灭却识情得个智,本地风光依然黯淡。 以真空妙智投身于烦恼浊流,刹那间碧波澄澈。以真空妙智行走于红尘 险途,放眼处海阔天空。参禅破关,真空妙智全然显现。

18、 问:佛性与烦恼既俱,何故独断烦恼非本?答:譬如金之与矿,俱时而生。得遇金师炉冶烹炼,金之与矿,当自各别,金即百炼百精,矿若再炼,变成灰土。《荷泽神会禅师语录》

19、 一个欲望小的人,不一定要过怎样的日子,只是按目前的状况,尽量把日子过得更好、更快乐,住不起高楼别墅,将自己的一间陋室收拾得温馨整洁,并不太难;吃不起山珍海味,把一碟小菜炒出色香味形,并不太难;没钱出国旅游、逛遍名山胜景,在小河边散散步,在小树林里吹吹风,也是一种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方式;活不到一百岁,带着爱心快快乐乐地活到五六十岁,也是完美人生。那么,在生活上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20、 人的生命不仅短暂,还要经历坎坷和波澜,经历幸与不幸的考验,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体验喜怒哀乐的各种情感。但是,佛家对生命并不悲观,认识到死,才能好好地活;认识到痛苦,才能好好体验幸福。佛家把生和死看成一体,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死亡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每一个时代的人们总会离开这个世界,智者了悟了生命的结果,不再为这个结果所悲伤,反倒能够获得解脱,自由地、游刃有余地支配自己的身体,经营自在的日子;对于死亡,不悲不喜,像面对清风明月一样,不贪不厌,心体自然。

21、 无论世界如何改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我们对三宝的坚定信心决不动摇;无论我们身处顺境,还是正在遭遇逆境,我们对因果的深信也决不会受到影响。因为对上师三宝的虔诚和对因果轮回的深信,是起初由心的深处生起,中间与佛教真理相伴,最终与究竟实相合一的。

22、 道德示范缺失,就难免出现极个别的无道之人,或许这个人 的本质极差,魔鬼一牵就走;或许这个人的本质还有药可治,但看不 见天使,最终还要恶化。多数人或受教于家庭,或自律于自我,再颓 废,道德的底线也不会破,但是,若社会风气过于浮躁,你便不能期 望所有的人都和你一样有底线。

50、我们要将一切的痛苦和烦恼,化作一股坚强的51

23、 佛说:知足的心,就是富乐安稳的地方。知足的人,虽然睡在地上,也觉得安乐。不知足的人,虽然身处天堂,也不满意。不知足的人,虽然富有,内心却很贫穷。知足的人,虽然贫穷,内心却很富有。

24、 弃教参禅,不可得道。(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二

25、 百年垢衣,一日而浣,可得鲜净。如是于百千劫中所集诸不善业,以佛法力,故顺善思维,于一日一时,尽能消灭。《大集经》

26、 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人的素质和修养正在不断提高。大家都知道 在大事上讲原则、小事上讲风格,但要做到唾面自干,有如此境界和修养 的人恐怕不多。

27、 不交流又如何同流?不同流又如何能达到合屋?

28、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29、 时间有时候是一个变量佛家的空性智慧,你想快时它就慢,你想慢时它偏 快。在时间面前,你的一切想法都显得苍白无力,既不能让时间的脚 步加快佛家的空性智慧,也不能让时间的脚步减缓。智者则顺时而动,决不让时间左 右自己的心境。实际上时间是一个定数,生命也是,能超越这个定数 的不是随心所欲,而是灵魂的淡定。

30、 自古以来,男人为阳,女人为阴,才会保持自然的和谐,阴阳的平衡50、我们要将一切的痛苦和烦恼,化作一股坚强的51,万物才能自然更迭。

50、我们要将一切的痛苦和烦恼,化作一股坚强的51

31、 出世间静虑者,谓先以如是行、如是状、如是相,作意入初静虑;今不以如是行、如是状、如是相作意,然或以色受想行识所摄诸法,思惟如病、如痈、如箭,障碍无常、苦、空、无我;或复思惟苦是苦、集是集、灭是灭、道是道;或复思惟真如、法性、实际。如是于诸法中思惟如病乃至实际,已于如是法心生厌怖,生厌怖已,于不死界摄心而住;或于真如、法性、实际摄心而住,此处无分别智及彼相应心及心法,及彼所依止转依,由深入所知义故,则能永害随眠,非一切烦恼之依处,不退转法。(古印度)无著《显扬圣教论》卷二

32、 我们所拥有的珍贵的人生平台,并不是用来做毫无意义的事情,也不是为我们过度享受奢侈而提供资源,而是我们挑战烦恼、降伏自心、发挥爱心、启迪智慧等修行解脱之道的大好时机。让我们共同珍惜宝贵的人生,千万不要错过良好的机会,也不要浪费有限的时间和福报。

33、 在生活中,没有功利色彩的善言、善行,总是最让人感动;而且,真诚的善良,如同名贵珍宝一样,将被受者珍藏于心,永久流传下去。

34、 时光若水,无言既大美。日子如莲,平凡既至雅。品茶亦是修禅,无论在喧嚣的红尘,还是处寂静山林,都可以成为修行道场。克制欲望,摒除纷扰,不是悲观,不是逃避,只是为了一种简单的活法。按住当下,哪怕是一颗狭小的心,亦可以承载万物起灭。

35、 我们不要长着眼睛光看别人,不看自己。不要活在放纵、任性、自我宽恕当中,这样会形成恶性循环,使生命一天比一天萎缩。一一耕云先生

36、 遂断笔毁砚,出门云游,不知所终。

37、 行住坐卧都要做到心不散乱、意不颠倒。

38、 应修不净观以除贪爱,应修慈悲观以除瞋恨,应修数息观以除疑惑,应修无常观以除傲慢。弥凯耶,得无常想者,则绝无我执;得无我想者,必可灭除我慢;如此当世可证涅槃。《即兴自说弥凯耶经》是人淫欲多,为增淫欲而得解脱;是人瞋恚多,为增瞋恚而得解脱,如难陀、优楼频螺龙是。(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二十一

39、 没有人可以让过去的时日重来,回忆之所以美好珍贵,正是因为过往的一切不可复制。拥有再大的权势,也不能留住时间,也无法超越生死。因此,对于世间每一个人来说,时间是最公正的审判者,同时也是最无情的判决人。

40、 无碍智甘露,所谓大乘典,如是大乘典,亦名杂毒药。如酥醍醐等,及以诸石蜜,服消则为药,不消则为毒。方等亦如是,智者为甘露,愚不知佛性,服之则成毒。《大般涅槃经》卷八,如来性品

41、 当我们去除了财产、权力等观念的束缚时,就不会为这些身外之物的 变化而感到失落、痛苦、烦恼。当我们的心里本没有这些东西的时候,又 哪里会惹来烦恼的尘埃呢?

42、 命如花果熟,常恐会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从初乐爱欲,可淫入胞胎,受形命如电,昼夜流难止。是身为死物,精神无形法,作令死复生,罪福不败亡。终始非一世,从痴爱久长,自作受苦乐,身死神不丧。《法句譬喻经》卷五

43、 若诸菩萨,于余菩萨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故。《华严经》卷四十九,普贤行愿品

44、 人生如跑马拉松。浮躁的心态、盲目地加速,只是一时的痛快,对长远 的发展并不是好事。很多时候,挺得住就是有成果的开始,人生到底可跑多 远,并不在于速度快慢,而是要不停地跑。无论做什么事,有明确的目标、 根据动机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才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45、 人生有烦恼,皆源于人心有三毒。毒者,破坏也!世间之所以战乱相连,国家动荡不安、社会奢靡不振、事业败落、感情破裂,都是因贪、嗔、痴三毒所引起。

46、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要有人往高处走的心态,又要有水往低处流的 胸怀。或许把头低下,我们的心,才会低成一口深井,泛出幸福的泉水: 清冽、甘甜、沁人心脾。

47、 在自然中放松自己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首先,在空虚或焦躁时,不妨走近自然,欣赏大自然的壮观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宽广胸襟,心情就会愉快起来,一切苦闷和阴影也都会散去。其次,让眼睛看向远方的地平线,凝视自然地形、色彩的变化,感受自然的离开熙宣的尘嚣世界,接近大自然。凝视天际,释敢所有的压力。香味和声音,可以获得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由此也可以缓解生活中的压力。再次,凝视天际时,不妨想象眼睛的肌肉已释放所有的紧张。在古代,面对大自然时产生的渺小感几乎令人害怕,今天我们对于一泻千里的瀑布或高耸的悬崖峭壁依然感到敬畏。站在它们脚下,我们能用更宽广的角度看自己,并调整我们看事情的角度。我们花越多时间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就有越多的焦虑远离我们。修一颗不为身体境遇所动的心能做到成败骤然降临而不惊,宠辱无故加诸己身而不动,便是拥有了一种笑看花开花落的淡定和智慧。

48、 希望是生命不竭的原因,无论在什么境况中,我们都要有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勇气,生命的动力在于我们满怀希望,不懈追求。有希望才有对未来的展望,每日满怀希望、脚踏实地的人,生活给予他的绝不可能是绝望。

49、 生:要悟,能不能结婚?心:若是良缘,男大可婚,女大可嫁,随缘了缘,安家立业,不舍不执,与悟自性并不矛盾。对男女情爱,你应不著其相,既不压抑躲避佛家的空性智慧,更不贪求放纵,无私地爱护、帮助对方,又不沉溺于恋情,这也是修行。心光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