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人性的自觉和人格的完善

(李向东)人性的自觉和人格的完善

1、人性的自觉和人格的完善

下面我们来讲,先秦哲学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就是人性问题。人性问题往往是先秦哲学的核心要点,因为中国哲学是以重德为核心,是以人道为枢纽,导致中国人最早去考察人本身是什么东西?

一般说来,告子主性无善恶论,孟子主性善论,荀子主性恶论。三派的核心焦点在于,道德理性和感性情欲之间的对立。

首先,我们来看看,先秦时期对于”性“本身是怎么界定的?

孔子留下来一句格言,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也就是人的本性是相近的,而由于后天教化不同,产生了不同的道德品质。

一方面,他把人性单独拿出来考察,有了基本的二阶思维,另一方面他又重视到了人的共性和个体的差异性。

但是,孔子重视道德自觉,可见他是倾向于性善论。

而第一个对性作出界定的,就是告子。告子说:

生之谓性

食色性也

简单说来,告子认为,人的生理本能和感性情欲就是人的本性。也就是人的自然属性视为人的本性。

孟子对此进行驳斥,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

(李向东)人性的自觉和人格的完善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

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欤?”

这是运用类比论证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是先秦时期典籍,最终推导出,狗的特性=牛的特性=人的特性。孟子想要表达的是,告子之看到了生物的共性,而没有看到人的特性。

孟子不否认人的感性情欲,但是他认为人类的最本质的特性是道德理性。并且他认为感性情欲不是”性“,而是”命“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 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也就是,感性情欲是依赖于一定的客观条件,不能是性。所谓性,就是本有、先验的。道德理性是主观自生的,因此才能是性。

而荀子认为,所谓性,就是本来如此,自然而然的东西。那么感性情欲才是自然而然,因此荀子认为感性情欲是性。

但是荀子说的”性“,不是人的本质。

人之所以为人,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

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关系对于感性的节制。所以说,荀子所言之性,不是人的本质,而人的本质仍然是道德理性和社会人伦,只不过他不认为道德理性是先验的,而是后天教化的结果。

接着我们来说,孟子的性善论。孟子的性善论是他的核心观点,是贯穿天人关系的。

孟子是对告子的反驳来建立他的哲学观点。

告子认为,先天之性无善无恶,后天之性可善可恶。他以水作喻,水之所以向东流,向西流,不是因为水先天要向哪一个固定的方向。后天的习性才使得善恶得以出现。

孟子也以水作喻,他说水一定向下流,所以说人性本善。

人无不善,水无不下

(李向东)人性的自觉和人格的完善

主要论点有:

1、人皆有不忍之心,这是他的逻辑起点。不忍人之性即仁心,是人的本质,由此推出四心、四端和四德(仁义礼智)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恻隐之心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是先秦时期典籍,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而这个仁心是哪来的?是由于天赋予的,所以天就被看成是道德之天。

2、人性为善,不善是因为个体把善性放逸导致的。

富岁子弟多刺,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

3、尽性知性知天的天人关系。

在这里,本心、善性、天命是合一的概念,尽心,即扩充善心,即在生活中践行善。天命是赋予善性的。

4、善是人格完善的标志

人皆有善性,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要成为圣人,就需要人格完善,就需要保持善性不失,而就需要一系列的内省功夫,存心养性。

其中关键在于立大体,他把道德理性称之为大体,把感性情欲称之为小体,只要能够立大体,也就是充分扩充理性,感性情欲就不会把善性夺走了。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当我们立大体以后,就可以求放心,也就是把放逸的心找回来。

与孟子相对的就是荀子的性恶论。但是两者共同之点,都承认道德理性是人的本质,区别在于先天还是后天。

荀子首先反驳孟子的性善论,

(李向东)人性的自觉和人格的完善

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他提出性伪之分,也就是性是本来具有的,而伪是后天造就的。而孟子不知道。

第二个错误在于,

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 人之所生也

他认为,人性的善是后天教化的结果,这叫做化性起伪。

第三个错误在于,他认为

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

也就是说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是先秦时期典籍,善、礼制在于圣人给予的社会规范,然后由此教化而来。人需要经过圣人指定的礼仪法度才能为善。

第四个错误在于,孟子所说不可验证,也无法实践。

荀子的性恶论的逻辑是这样的,

1、人生而有欲。人有欲望,如果顺着欲望,就会产生争夺,形成一切不道德的行为而灭亡礼仪法度,所以人性恶。

2、人欲为善。人人都愿意为善,既然愿意为善,说明人性是向善的。

凡人之所欲为善者,为性恶也

3、圣人看到了人性为恶,于是制定礼制法度来合于善

他的核心导出,就是最后一点,为他的隆礼重法给予理论基础。

但是荀子的问题就在于,圣人制定礼仪法度的合法性。因为荀子断定圣人与人一样,也是化性起伪的产物,另一方面又认为善是后天导致的。这就导致了无限后退的困境。

(李向东)人性的自觉和人格的完善

接着,我们把孟子和荀子进行一个比较(李向东)人性的自觉和人格的完善,

1、都接触到了感性和理性的问题,把两者对立起来。不同在于,善是先天还是后天的?前者重视主观修养,后者主观人为改造。

2、都看到了后天习性的作用。孟子认为恶是善的放逸,而荀子认为善是后天教化而来。

3、都认为人人皆可成圣。但是孟子认为要通过主观的修养功夫,而荀子认为需要经过后天加工改造。

2、先秦名实之辩

名实之辩,原本是社会伦理的争端,后来演化为认识论问题。

最终提出名实问题的是孔子,孔子要求正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孔子的探讨,还是政治伦理上的探讨,他要求用传统观念(周礼)来规范现实。一般说来,概念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是摹写现实,另一方面是规范现实。孔子主张后者。

而墨子主张前者,他从感觉论出发,他主张取实予名,

瞽不知白黑者,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瞎子不知道黑白,不是不知道这两个名,而在于看不见真实的颜色)

因此概念是由现实所决定的。墨子由此批评了孔子只强调概念来规范现实的理论。

天下之君子不知仁者,非以其名也,亦以其取也

后期墨家和稷下道家都主张,名是反映实,实决定名。

其次,稷下道家主张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强调正确的名要和事物符合,如果名实不符,就会产生不好的效果。

名正则治,名丧则乱

荀子在会通上面思想,提出名是会通概括实在的,是揭示出事物本质的,并且有了名,才能把握事物本质。

制名以指实

而名实问题,探讨最深入的就是名家。其中就是公孙龙。

公孙龙提出,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指,原本是动词,后来转化为抽象名词,与之类似的是旨,意思是旨意。换言之,”指“,就成为形而上学的代名词,这就类似于维特根斯坦所说的,

命题能够表述全部实在,但是不能表述它们为了能够表述实在而必须和实在共有的东西——即逻辑形式。

也就是说,”物“是因为”指“,才称之为物。

与名实之辩相同的是名实观上的绝对相对之争。

一般说来,概念既要具有相对稳定性(譬如说(李向东)人性的自觉和人格的完善,苹果会变,但是他仍然是苹果),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先秦时期,公孙龙是绝对主义的代表,他把名看成与对象绝对同一的关系,

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

这样一来,概念就无法变化了。另外在他看来,实也是如此,物与自身绝对同一才能是实在。因此事物没有内在层次,也没有转化,永远与自己同一,把形式逻辑推到了极端。所以说,白马非马,因为白马是一个概念,马是一个概念,两者的对象完全不同。

稷下道家,坚持实在决定名,但是过分看重概念被动接受。而韩非子主张,概念是可变的,事物变化了,观念也应该变化,而不能守株待兔。

与绝对主义相反的是相对主义,这就是老子和庄子。

老子认为,道是概念无法表达的,也不能用感性去表达。而庄子进一步夸大,认为一切概念都是相对的,无法表达事物本质。

最后是关于正名的原则和概念分类,对此进行研究最深入的是战国后期的思想。

首先是稷下道家,他们主张,概念无论是外延和内涵都与实在符合,才能是正名,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