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道理 “荀卿”改成“孙卿”,为何不能给前人改名?

儒家思想的道理 “荀卿”改成“孙卿”,为何不能给前人改名?

荀子名况,是战国晚期赵国人。因为他才学极高,时人都尊称他为“荀卿”。可惜,正是这一尊称给他惹来了麻烦:后世汉宣帝名为刘询,为了避讳,汉人把“荀卿”改成了“孙卿”。

后人为了避讳给前人改名,这确实令人哭笑不得。可荀子不但是在后世比较倒霉,他的祖辈运气也不怎么好。

春秋时代,荀氏原本是晋国望族。春秋中期时,荀氏一族孕育出中行氏、知氏两大豪门,盛极一时。无奈,在晋国卿族的血腥权力斗争中,中行氏、知氏先后落败,荀氏也因此走向了没落。荀子,据说就是遗留在赵国的中行氏后裔。

十五岁时,因为稷下学宫的盛名,荀子前往齐国游学。到了齐襄王执政时,荀子已是最为资深的学者,曾三次担任齐国祭酒。后来,因为遭遇猜忌,荀子被迫离开儒家思想的道理 “荀卿”改成“孙卿”,为何不能给前人改名?,辗转来到了楚国。当时掌权的春申君黄歇较为看重荀子,便任命他为兰陵(今山东临沂兰陵县)县令。可好景不长,黄歇死于内乱后,荀子受到牵连,被免去了县令一职。因为兰陵距荀子长年生活的齐国不远,荀子也不再流浪,就在此定居下来,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刻。

纵观荀子一生,出生在赵国,学成在齐国;曾四处游历,却始终无所作为,最后老死在楚国。学术上,荀子极为推崇孔子,却对“亚圣”孟子以及孔子诸多门徒颇为不屑;极力鼓吹法治,却又否定法家代表人物慎到、田骈;他吸收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道家观点,却又非议道家人物他嚣、魏牟的为人;一方面赞同“壹民”、“泛利兼爱德施均”等等墨家思想,另一方面又公开贬低墨翟、宋钘(xíng)等等墨派人物……。

由此可见,在学术上荀子确实显得有些“异类”。更令人瞩目的是,虽然荀子自称是孔子门徒,可他教出的学生中,却有两位否定儒术的法家人物——韩非与李斯。韩非公开贬低儒家,称“儒以文乱法儒家思想的道理,侠以武犯禁”;李斯担任秦国丞相后,更是力主禁私学而废《诗》、《书》。以此而言,荀子到底该归入儒家还是法家?

荀子对孔子极为推崇,不但频繁引用孔丘言语,还高度肯定孔子执政鲁国的政绩。然而,荀子不但蔑称子张、子夏、子游等等孔子门徒为“贱儒”,对子思、“亚圣”孟子两位儒家代表人物也颇为不屑,认为他们“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乱解孔子学说而搅乱了后人思想。

可有些讽刺意味的是,荀子表面上推崇孔子,其学术主张却多与孔子相左。

孔子崇尚周公之道,以仁义为思想核心。整体来说,孔子学术思想偏于保守,不太喜欢变革。

曾有一次,鲁国想改建长府(即储藏财货的国库)。孔子学生闵子骞听说后,下意识地表示了反对:“仍然沿袭旧制如何?何必要改建?”

对弟子此举,孔子是啧啧称叹:“此人要么不说,一说就抓住了要害!”

孔子的另一位学生有若,被众多弟子公认为“状似孔子”。孔子去世后,有若曾被众弟子公推为师,以代替孔子。他的学术思想中,就有“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老年的孔子,曾经哀叹:“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有若口中的“先王之道”儒家思想的道理,在孔子心目中就是周公之道。鲁国季氏曾想增加田赋,孔子却厌恶地以与“周公之典”不符为理由而表示反对(《左传·哀公十一年》)。崇尚先王之道,不乐意变革,是长期贴在儒家学者身上的标签。

然而,荀子对“先王之道”却颇有微词。他宣称“王者之制,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意思是“王者治理国家的制度,治理方法使用不能超过三个朝代,治国之法不能违背当代帝王。”荀子认为,治国方法如果使用超过三个朝代,就会因为弊端丛生而变得宽泛荒唐,不能再适应国家的最新发展了。因此,荀子并不像多数儒者一样,盲目地推崇先王之法。

“不法先王”的思想,究竟是荀子学习于秦人还是影响了秦人?后世吕不韦主持编写《吕氏春秋》,在“察今”篇中就详细讨论了“上胡不法先王之法?”这一论题。文中指出,并非先王之法不好,而是旧法不能再适应当下,还用“刻舟求剑”等多个例子来生动地阐明了这一道理。

不但反对盲目遵从先王之法,对于“法”的态度,荀子也与多数儒者存在显著差异。

楚国令尹叶公曾对孔子说起一件事:“我们这有位坦白直率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就直接向官府告发了。”孔子对此大不以为然,回道:“我们那坦白直率之人与你们不同,父亲要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直率就在其中了!”

叶公认为治国需要守法;而孔子却认为“法”不外乎人情,即便是依法治国,也不能违背父慈子孝的人情世故。

有位鲁人,多次在战场上临阵脱逃。执政的孔子将这位鲁人抓了起来,问他为何要当逃兵,此人回答:“我家里老父亲还在,一旦我死了就没人能奉养他了!”听了这话,孔子不但没惩罚他,还提拔他做了官!韩非就此批判孔子:正因他奖励了逃兵,鲁国士兵才更容易投降敌人、临阵脱逃了!

对“法”的态度,荀子明显与孔子不同。首先,他提出“法者,治之端也”。虽然荀子也说“君子,法之原也”,强调法治需要道德品行良好的人来执行儒家思想的道理 “荀卿”改成“孙卿”,为何不能给前人改名?,他却不像孔子一样,能容忍人情来肆意干扰执法。荀子指出,在家孝悌不过是人的小品行,“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才是人的大品行。由此,荀子在理论上否定了“法不外乎人情”。不但如此,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荀子还赞同“故治则刑重,乱则刑轻”的法家观点。

如此崇尚法治,荀子到底是法家还是儒家?

不仅如此,荀子对宗法制也持否定态度:“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孔子虽然也曾提出“有教无类”,但这仅仅是他招收弟子的原则。孔子崇尚周公之典儒家思想的道理,他对宗法制的态度不言自明。所以,即便是在担任鲁国执政卿时,面对明显威胁到公室的“三恒”势力,孔子也仅仅尝试过抑制,却从未想过要彻底变革宗法制。后来孔子难以在鲁国大施拳脚,被迫出走游历列国,这也是理所当然。

不仅是与“圣人”孔子理念多有不符,荀子与“亚圣”孟子之间的矛盾也极为突出。

“亚圣”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从人的天赋资质来看,是可以为善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人性本善’。至于有些人做坏事,那并不是天赋资质的错。恻隐之心,人人都有;羞耻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之心,人人都有。恻隐之心,就是仁;羞耻之心,就是义;恭敬之心,就是礼;是非之心,就是智。所以,仁、义、礼、智,不是外人教我的,而是我原本就有的。”

可荀子却与孟子完全对立:“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认为,人生下来就贪婪好利,顺从人的本性,争夺必然产生而谦让就会丧失;人天生就会嫉妒憎恨,顺从这种本性,就会伤害忠良而忠诚信实必将消失;人生下来就贪图美声美色,顺从这种欲望,淫乱就会产生而礼义必然消亡。因此,必须要有君师和法制的教化、礼义的引导,才能让人不走上邪路,社会的安定才能实现。所以,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认为需要外在的引导以及法律来促使人向善;在执法时,荀子又强调需要“重法”,所以荀子很少提到孔、孟二人言不离口的“仁”。仁,是儒家的核心理念之一;荀子连“仁”都鲜少提及,凭什么自认是孔子门徒?

事实上,荀子之所以自认为孔子门徒,就是他认同儒家的礼乐之教。

为何要有“礼”?

对此,荀子有着超越一般儒者的深刻理解。

人生下来就有着各种欲望;欲望没得到满足时,必然会去追求;追求欲望没有限度和止境,就必然产生争斗。争斗多了,混乱随之产生;混乱多了,整个社会就会陷入困境。先前的帝王们痛恨这种混乱,所以才制定礼义,用来区别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用来调和人的欲望,满足人们的需求。满足人们的欲望又不至于穷尽物资,使世间物资与人的欲望长远相持而稳定增长,这就是礼义的起源。

以此可见,荀子对于礼乐之教的认识与儒家高度一致。只不过,孔子、孟子对维持礼乐之教寄希望于统治者自身的“仁义”,而荀子则寄希望于统治者讲“法”。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本质上就是出身于不同阶层的杰出人士在为自身阶层代言。儒、道、法、名诸家,大多出身于士大夫阶层。士大夫阶层中的进取者,大多走入了儒、法、名三家;其中的失意者,大多走入了道家。而墨家多出身于中下层,其主张也大多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下层的切身利益。

荀子祖上是晋国望族,虽然在春秋晚期家族没落,可他对于家族出身的优越感却从未消失过。这或许是荀子赞同儒家礼乐之教的思想根源。

然而,荀子的时代,秦国历经商鞅变法后一家独大,山东六国却先后走向了衰微。残酷的现实,让荀子意识到了儒家思想中的诸多不足,所以他才不断吸收百家学说的精髓,并逐渐形成了杂糅各家思想、独树一帜的“新儒学”。道家中“道”的客观性,儒家的礼乐之教,法家的“法治”与反宗法制思想,墨家的“尚同”、“非命”理念,都被荀子纳入了自家思想体系。因此,荀子几乎成了百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不但广纳各家学说长处,还能毫不留情地贬斥各家学说短板。以此而言,即便荀子自认为孔子门徒,但能简单地将他归为儒家、法家、道家或是墨家吗?

正因荀子如此与众不同,才导致他被后人视为儒家的“异类”,有些被边缘化了。

然而,荀子教出的学生中,韩非是法家理论集大成者,李斯担任了秦国丞相,张苍则是汉文帝时的丞相。能教出一位学术大家、两朝帝国丞相,这能否证明荀子学说原本就不是“异类”,而是站在了时代前沿?

——完——

作者|欲云:喜欢历史的理工男,现居深圳

图片| 来自网络,

欲云谈史论今

解读不一样的历史

以古喻今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