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儒家管理组织和管理目标的智慧及其现代价值

儒家思想:儒家管理组织和管理目标的智慧及其现代价值

儒家管理组织和管理目标的智慧及其现代价值摘要:儒家思想中蕴藏着丰厚的管理思想。儒家关于管理组织的智慧是明分使群,关于管理目标的智慧是修己安人。基于现代管理理论,发掘我国传统儒学中丰富的管理思想,并将其恰当地运用于企业管理中,对提高我国现代企业文化管理水平将大有裨益。关键词:孔子;儒家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目标;明分使群;修己安人F279.23文献标志码:A1674-9324(2014)49-0063-02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组织和管理目标是企业两个非常重要的管理职能,儒家关于管理组织的智慧是明分使群,管理目标的智慧是修己安人。挖掘传统儒学中的管理思想并使其转活于现代,期望能够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做出积极的贡献。一、明分使群:关于管理组织的智慧根据斯蒂芬P罗宾斯的说法,管理中的组织是指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它是管理的五大职能之一。管理中的组织有三大特征:第一,每一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第二,每一个组织都是由人组成的;第三,每一个组织都培育出一种系统性结构,用以规范和限制成员的行为。从组织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出,组织是由一定的人群构成的,具有明确的目的,为达成这个目的而建立的一个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在这个实体内部,要有一定的分工,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都有一定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儒家的管理组织理论则集中体现在荀子的“群分论”之中。荀子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又说:“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荀子王制》)。在荀子看来,人类之所以优于其他生物,就在于人的社会性(合群性)。“群”是人类特有的功能,人是在一定的群体组织中生活的,人不能离开群体组织而独立存在。而要使“群”成为现实的社会组织,就必须有“分”,要保证社会组织的合理性,就必须有“义”。所谓“分”就是对群体组织内部成员的名分、职位、等级地位做相应的规定,使其各有其角色定位,要各得其宜。“分则和”是指有分工才能有合作,“和则一”是指只有相互协作才能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一则多力”是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产生强大的力量。可见,“分”作为组织手段,是人类生存的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前提儒家思想:儒家管理组织和管理目标的智慧及其现代价值,组织有序化的标志,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组织可以使人类的整体力量得到汇集与放大。荀子从正、反两个方面阐释的“群分论”与现代管理学中所说的组织的建立、群体的分工和角色的确认是一致的。

其实,在荀子之前,孔子就十分重视角色的确认,孔子曾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宪问》)。“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礼记中庸》)。孔子的学生曾子也说:“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荀子之后的《吕氏春秋》对“正名”和“定分”也多有论述,比如“名正则治,名丧则乱”。另外,《吕氏春秋》还就管理者及下属的职责关系做了形象的说明:“人与骥俱走,则人不胜骥矣。居于车上而任骥,则骥不胜人矣。人主好治人官之事,则是与骥俱走也,必多所不及矣。夫人主亦有居车,无去车,则众善皆尽力竭能矣。”显然,这些思想与孔荀的“正名”思想是如出一辙的。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应该从孔荀的“正名”、“群”、“分”思想当中获得某些启迪。作为企业领导,要想高效率的运作好一个企业,首先必须建立一个严密的组织结构,在结构内部,还应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并落实到个人头上,给每个人进行角色定位,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这样才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一旦建立了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的规定,就要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转机制,不能随意更改业已形成的机制。正如汤姆汉克森所说:“一个好的管理模式一旦将责、权、义划分清楚,并且让各位置上的人,明白你的意图和他应做的工作后,你就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发挥”。

一个企业管理者,这一步走好了,就相当于抓住了企业的管理者阶层,企业员工管理就不会有多大问题,员工就会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管理者的任务就是统筹协调和做最后的决策。在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个企业的高层领导,必须要有极强的角色意识,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他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带领整个团队的工作意愿,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最忌讳的是事必躬亲,事无巨细都要插一手。《反经大体》中记载:“荀卿曰:‘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管理者一定要“明分”。美国大陆银行总裁大卫祥伦爵士在管理工作岗位干了几十年,他的经验只有两句话:一是要有明确的分工,能者居其位;二是授权他人然后忘掉这件事,决不干涉。简称“授权并遗忘法则”。看来,成功的领导者都是非常懂得“分”的道理的。当今社会,商战愈演愈烈,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尤其需要有大智慧、大气魄,深悟“群”、“分”的道理,使员工在分工的基础上,团结协作,饱含热情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不懈努力,这样,企业就自然会走向兴旺发达。二、修己安人:关于管理目标的智慧目标是一切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所追求的终点。企业中的目标有总目标和子目标之分,而总目标总是由子目标来支持的,这样,组织及其各层次的目标,就形成了一个目标网络。

制定清晰的目标,使公司的管理者及员工有明确的任务指向儒家的管理智慧,从而内心自觉地产生一种激励机制,不断的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工作。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1954出了目标管理理论,我国企业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目标管理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儒家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安人”。孔子曾说:“修己以敬”(《论语宪问》),“修己以安人”(《论语宪问》),“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安人”就是使社会组织的人都能各有所安,并使百姓都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找到自己最合适的社会位置。而“修己”则是安人的途径。在“安人”的前提下,儒家代表人物设计了不少国家管理的具体目标模式,主要有:(1)孟子的“仁政”理论。“仁政”是孟子所设想的实现王道的政治纲领,孟子“仁政”是指让管理者用“仁爱”之心对人民进行统治,这样,使民心归服,治理天下就比较容易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有“制民之产”、“省刑薄敛”、“与民同乐”等,核心意思就是“重民”、“爱民”,使人民安居乐业,民安则天下治。(2)荀子的“王制”。荀子说:“故修礼者王,为政者强,取民者安,聚敛者亡。故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王国富筐箧,实府库”(《荀子王制》)。

“王夺之人,霸夺之与,强夺之地。夺之人者臣诸候,夺之与者友诸候,夺之地者敌诸候”(《荀子王制》)。可见,荀子的“王制”论也是认为能收服民心,使人民富足的君主才是真正的“王者”。(3)《礼记礼运》中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理想蓝图。《礼记礼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儒家思想:儒家管理组织和管理目标的智慧及其现代价值,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 同”。这是一幅人民安乐、社会井然有序的理想画卷。综 上,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哪种目标模式,孔子提出的“安 人”思想,就像一根红线贯穿于其中,随着时代的变迁, “安人”理想对于不同社会、不同类型的管理活动也都具有 启发的意义。 现代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性活动,它的效果不能单 纯以获得的利润来衡量,否则就不符合人性要求的观点。管 理所追求的目标,除了赚钱以外,更希望组织成员得以安居 乐业。特别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一切以“安人”为主,人 得其安,然后才能谈其他。那么儒家的管理智慧,对于管理者来说,尽力安 抚被管理者,使其尽力卖力工作,这才是最高明的“安人” 手法。

同样,“安人”其得失也不同,有多数人得到安宁的 “众安”,也有少数人蒙受好处的“寡安”;有长期的“久 安”,也有短暂的“暂安”;有实际的“实安”,也有虚假 的“虚安”;有实质整体的“大安”,也有表面部分的“小 安”。而一个深谋远虑的卓越的公司谋求的,当然是内外兼 修、标本兼治的长治久安。 那么,对于管理者而言,要做到有效“安人”,其途 径应当就是“修己”,只有“修己”,方可“安人”,二者 是递进关系。“修己”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素养和威望,是达 到“安人”的前提条件。首先,“修己”可以客观分析自己 的优势与劣势,从而在道德上和见识上取得进步;其次,做 好自我反省工作,可以使企业在决策上更加理智和正确,避 免产品和项目的盲目规划儒家的管理智慧,从而防止企业的组织和管理陷入 被动甚至失败;再者,“修己”还可以融洽企业内部的人际 关系。如果这个管理者本身以身作则,富有创新精神与人格 魅力,人心自然归服。孔子曾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 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领导者的素质和 品行往往是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 总之,管理者只有不断地学习,注重“修己”,才能 实现管理效用的最大化,真正达到人安己安。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1998:15-45. [2]成中英.C 理论:中国管理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 社,2011:120-134. [3]涩泽荣一.论语家算盘[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12:49-98. 文档资料:儒家管理组织和管理目标的智慧及其现代价值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文下载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史上“最难就业季”女大学生择业观研究 英语听说测试中不同考 试介质对考试成绩的影响调查研究 地方性高校名人效应探析 加强实验室安全桌 面演练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 刍议中日思想政治教育异同 工科类教学研究型大学 研究生培养探讨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对轨道交通专业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影响 高等学校开设《海洋科学导论》公选课的必要性和教学初探 以创业为目标的“工 作室”教学模式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辅导 员角色定位的研究 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评析及编写建议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 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探究 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学风建设的策略初探 一体化课程 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 *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我将 尽快删除。*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