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儒学的几点认知我们这里需要把儒学扩大化,即荀子做县令讲学

对儒学的几点认知我们这里需要把儒学扩大化,即荀子做县令讲学

1、对儒学的几点认知

我们这里需要把儒学扩大化,不以孔子注儒而兴教,而是把具有儒的普遍性的知识统称为儒学,孔儒只是儒形成儒学理论体系以后的事情。中国人的观念里,一项学说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要经历实践的积累,需求的产生,经验的总结,才能形成理论。然后,理论再作用于实践,作用于更大范围的生产生活实际。这一点与西方的创世说,思辨理论具有根本性的不同。

对儒学的几点认知我们这里需要把儒学扩大化,即荀子做县令讲学

笔者对儒学的认知也是逐步发生变化的。虽生于儒学重地兰陵,即荀子做县令讲学的地方,又兼身处孟子第四代孙孟喜南出沂蒙山定居之地,有一定的生活残留,但毕竟限于生活琐碎,不得要领。后就学于金陵凡十载有余,浸淫于商业勃兴,物欲横流,心身家皆无定所,无所琢磨也。现居虞城又十年矣,事多无成,不惑甫至,感人事不可违,天命有长短。不愿求诸人,唯反求于己,慢慢的寻找自我,学会舍弃。不惑之年,生活在拼命的做加法,我却忙里偷闲,试着去做做减法,期待会有新的发现吧。这其实就是人生的阶段,人的生老病死的周期,这个过程所反映的不过都是人之所需罢了。这或许就是儒学之蒙吧。

2、儒,人之需也!

对儒学的几点认知我们这里需要把儒学扩大化,即荀子做县令讲学

儒,按照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人之需,指人的需求。人的需求,是一切文明生发死灭的前提。研究儒学,自然而且紧要的就是知晓人之所需。我们先摒弃马斯洛的需求说,西方学说系统性并不完备,仅能参考,不足为凭。但是既然为最流行的学说,我们暂且引用一下,即五层次说:1)生理需求、 2)安全需求、3)社交需求,、4)尊重需求、 5)自我实现。

对儒学的几点认知我们这里需要把儒学扩大化,即荀子做县令讲学

笔者认为,人的需求可以从以下几个路径展开研究,一是确定层次,即分出个人需求与群体需求;二是确定范围,即最低需求与无限需求;三是划分界限,即理想需求和现实需求;四是明确时空,即已然性需求与创造性需求;五是明确主次,即自发性需求与分配性需求。总之,人的需求是篇很大的文章对儒学的几点认知我们这里需要把儒学扩大化,即荀子做县令讲学,文史哲或者政治社会学家你有哪些对儒家哲学的新认识,谁能在其所处的时代准确的写出这篇大文章,谁就能在时代的滚滚洪流里刻下自己的名字,是谓功勋!

3、两个关于需的例子

前文有讲到,秦之统一,非秦之功,乃天下人欲统一之功。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融合,天下人(除各诸侯武勋贵族地主外)出现了对统一的需求,这就是当时最大的政治和大势。当然,大秦的功绩是将这一大势变成了现实,所以称始皇。但是,笔者研究战略,特别重视对势的研究,蓄势、用势是根本,破势是当为,然而破势即意味着形成,是最不稳定的阶段。这也是秦二世而亡的原由之一吧。

对儒学的几点认知我们这里需要把儒学扩大化,即荀子做县令讲学

对儒学的几点认知我们这里需要把儒学扩大化,即荀子做县令讲学

中共从诞生之日起,就特别注重对时代特征和需求的研究和把握,甚至形成群体的规律性认知,进而组织力量去实现这个目标。基本上每个历史阶段都走对了,这既是中国的幸运,也是他们的功勋。19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是对时代的准确把握,对历史大势的政治解读。

笔者认为,这是中国首次创造性的提出了,改变原来以高积累为特征的工业化及工业化升级阶段的发展方式,构建以高消费为特征的以人民需求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而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以高福利为标志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模式。高积累在发展初期是必由之路,代价就是降低福利,政治要求就是积累为发展需要。发展中期依然重要,代价就是降低正当性,政治要求就是发展要为分配做基础。这几乎就是“中等收入陷阱”的真相了,也是现在中国面临的一切问题的由来周易学院,及解决之道。这是中期改良的大课题。这个观点能否成为首创呢?我们拭目以待。

4、儒,人,与仁。

其实,仔细分析这些繁复的需求,不外乎就是先贤说的,心,身,家,国,天下罢了。身要吃饱穿暖,家要幸福美满,国要安定祥和,天下嘛就太遥远了随他去吧。然后心呢,要丰盈安泰,心满意足。要实现这些,人生就得奋斗,不停的奋斗,直到下一个循环的开始。

对儒学的几点认知我们这里需要把儒学扩大化,即荀子做县令讲学

要实现这些需求,就要个人奋斗,家庭努力,并且在此之外建立组织,巩固力量,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繁衍生息。除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外,最重要的就是人本身,人的自我认知,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后者尤其重要,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准确的定义自我。《黄帝阴符经》提到“天之机,人也;人之机,心也。”也强调了人的重要性。

按照事物的普遍联系性,这里人与人,既包括人与现实中的人,身,家,国,天下;又包括与前人和后人,人与非人,即鬼神与蛮夷。这就是儒所主要调整的范围。这就是仁的观念学说,仁是儒最核心的概念,贯穿了儒的全过程。但是,实际上,我们对仁的很多定义和理解是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儒家所讲的仁,并非人伦领域的仁,即人与人相互友爱、帮助、同情等,这只不过是本体的仁,得以实行之后的现实观感罢了,或者说是人的情感寄托。

仁,从词源上来看,就是人和二,人的复数,意指人与人之间。二人,上面一人,下面一人,然又合为一体,可引申为天地一体,因此,仁的本意,即是借鉴天地运行规律,构建类似于天地一样的人际关系及社会秩序。这就是儒学的天地人三元一体的本体论。

5、批判情怀论

人们按照天道在一起,自然的就会产生友好,依赖,仁爱等情感来。这就是大多人对仁做人伦解读的由来。仁对儒学的几点认知我们这里需要把儒学扩大化,即荀子做县令讲学,当然的包含着情怀。所以会有杀身成仁这个词,为了仁,儒家应该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这个例子就太多了。文天祥,方孝孺,杨继盛,戊戌六君子是你有哪些对儒家哲学的新认识,革命年代的那些先烈都是。这里的仁,肯定不是一己之仁,而是理想社会,理想目标。目前网络上泛滥的情怀论,圣母论,什么都要免费论,其实质根本就是不怀好意的鼓吹,是只看结果不讲趋势,以个体性替代普遍性,最终制造矛盾,撕裂族群,给政策调整制造对立面。笔者认真观察,他们的情怀里,满满的都是自私自利,神化自我,却很少看到普遍的人的存在。而政治更多的关注的是趋势,是势能,是全面协调,共同发展。不小心中了情怀论的毒,是很难有解药的。

对儒学的几点认知我们这里需要把儒学扩大化,即荀子做县令讲学

概括的是你有哪些对儒家哲学的新认识,儒是对天道在人际社会领域的具象和再现。这个天道,从其本源上,就在伏羲所创的天文历法上,在于先民智慧和实践经验的成果上,形成的理论就是易。易,词源就是日,月,日月轮转,天地反覆,阴阳变化,动静相宜。

对儒学的几点认知我们这里需要把儒学扩大化,即荀子做县令讲学

曹荣国,鲁国兰陵人也,现山东兰陵县人。

77年出生,蛇属,双子座。南京大学法律硕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本科。现为律师。

久涉文史,庞杂各类,专研法律,儒法立道。擅长论政,精修战略,时事相通,大国争锋。管理时政圈、曹律师公众号,主导木鱼初心、察言观社微信群,有一帮大才相助。

强调历史自觉,文化复兴,首创大国标配战略。目前热衷写作《中国人的思维课》,有出版计划。

《中国人的思维课》

写作宗旨:文明探源,以利思维归正。掀起一场伟大的华夏文明寻根及思维归正运动!

写作方式:以讲故事的形式,嵌含文明本源,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及历史成就等内容,喜闻乐见而后耳熟能详,有教无类学以致用。

写作大纲:

1、华夏本源:三皇,黄帝,尧舜禹等。重点写伏羲天道,黄帝人伦。

2、农耕探秘:生产生活,耕作劳动,修养集散,家国天下。论述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3、文化传统:关系,面子,里子,儒释道等。

4、思维大成:最终归结到思维的养成上,辨析中西思维及文明差异。

标签: 荀子国学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