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当朝的汉武帝一生功绩:十六字阐述

司马迁当朝的汉武帝一生功绩:十六字阐述

导读:

"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修法度",这是太史公司马迁在史家绝唱《史记》中最后一篇太史公自序中的一句话,十六字阐述了司马迁当朝的汉武帝一生功绩。建元是汉武帝的第一个年号,意思汉朝兴盛,顶点是汉武帝时期,对外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对内建立了完善的法令制度。

司马迁当朝的汉武帝一生功绩:十六字阐述

汉武帝作为千古一帝,在历史上得到高度认可,尤其在武力方面扬中华之国威,死后谥号"武",体现汉朝后世对于汉武帝刘彻本人武力方面成就的认可,同样谥号的有周武王姬发、魏武帝曹操、清太祖武皇帝努尔哈赤等人,每位皇帝在武力方面成就堪称独一无二。

除了武功,汉武帝的文治,同样影响深远,甚至丝毫不亚于他武力方面开疆拓土、远征匈奴、统一诸侯国的历史成就,那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举奠定儒家在中国两千年的文化正统地位,构造了中国社会的文化底色,建立了分封制崩塌以后新的文化政治体系。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

《史记.平淮书》:“自天子不能具其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这是《史记》中关于汉初经济状况的记载,意思是汉初天子也找不到同样毛色的马匹,大将丞相只能乘坐牛拉车,普通百姓更是没有家产,"人相食,死者过半",可见汉初的民生凋敝,产生了成语"车不同驷"。

司马迁当朝的汉武帝一生功绩:十六字阐述

面对多年战乱后的中国,秦末全国人口约有两千万,经过秦末起义、楚汉相争,全国人口只有不到七百万,不到原来的十分之四,国力大幅衰减。国家新立,民生凋敝,汉初的汉高祖以及文景二帝,只能选择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对内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对外和匈奴实行屈辱的和亲政策。

道家的无为而治在汉初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符合汉初的社会需要。文景之治是历史上有名的盛世,《汉书·食货志》记载"文帝即位,躬修位节,以安百姓",无论是文帝还是景帝,都坚决实行黄老学说,勤俭节约,避免苛政带给百姓的折腾。最终结果喜人,汉帝国迅速在废墟上恢复生机,"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帝都的钱数不胜数,连接钱贯的线都放得腐朽不能用了。此时的汉帝国是如何富有充实,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已经越来越不符合汉武帝时期的帝国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有了现实的强大基础。

1、秦末汉初的黄老学说

黄指的是皇帝,老指的是老子,皇帝和老子传说是黄老学说的创始人。黄老学说是道家的一大分支,最早产生于东周战国时期,和儒家的公羊学派一样,只是道家的一个重要流派,融合儒家、法家、阴阳家,有着丰富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司马迁当朝的汉武帝一生功绩:十六字阐述

《黄帝四经》之一的《道原经》记载:"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也而无不治也",详细阐述了道家黄老学说的无为而治理念,充分展现了道家对于道的追求,无所为而无所不为。无为不代表不作为,无治不代表完全不治理,只是不瞎折腾,不盲目治理。

司马迁当朝的汉武帝一生功绩:十六字阐述

《淮南子·齐俗》中讲述:"上无苛令,官无烦治",更是对汉初实行黄老之治的八字解释。上代表的是帝国中枢,帝国中枢的皇帝丞相等不发布严苛的政令。官代表的汉帝国各级官吏,既有实行郡县制的中央直管地区,也包括各诸侯王封地,都不会因为中枢的各项严苛政令而烦恼,做一些劳而无用的事,体现了道家唯物主义的实用性。无为只是不做瞎折腾的事,无为而无不为,抓住核心关键要素,从而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

司马迁当朝的汉武帝一生功绩:十六字阐述

汉朝初期的主要大臣中,包括陈平、萧何、曹参等人,都是黄老学说的重要支持者,加上汉高祖刘邦对于儒家的反感,黄老学说占据统治地位。汉武帝本人是亲近儒家,包括他的舅舅田蚡、等人,他的祖母窦太后却是黄老学说的坚定支持者,反对儒学,窦太后去世后,儒家才开始在汉武帝的支持下开始逐步崛起,成为正统学说。

2、越来越严重的土地兼并,竭泽而渔的趋势需要制止

汉武帝虽然在坚定支持黄老学说的窦太后去世之后开始弘扬儒学,除了他本人的儒学爱好,更是出于汉武帝时期的社会统治需要。虽然文景之治创造了文景盛世,汉帝国人口财富大幅增加司马迁当朝的汉武帝一生功绩:十六字阐述,百姓尤其是普通农民的生活并不是很富足。

《汉书·食货志》记载了当时一些农民的生活,"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普遍的农民经常穿着和牛马一样的衣服,吃着和猪狗差不多的食物。牛马猪狗都是牲口,普通农民吃的穿的都和牲口一样,可见普通农民的辛苦。在封建社会,强大还是弱小,被剥削的都是百姓,正如元朝词曲家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一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司马迁当朝的汉武帝一生功绩:十六字阐述

文景之治的繁盛并没有明显改变大多数普通百姓的生活,和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一样,王朝建立初期百姓拥有充足的土地,税赋较低,没有战乱,社会生产能极快的恢复。但经历两三任皇帝以后,王朝进入了土地兼并的循环司马迁当朝的汉武帝一生功绩:十六字阐述,大地主官僚阶级大幅兼并农民土地,一定规模的农民开始逐渐破产,流民增多,位于统治阶级的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开始显露。

很多人归咎于汉初黄老学说的无为而治,导致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大肆兼并土地,笔者认为没有任何关联,只是封建社会的发展规律。

司马迁当朝的汉武帝一生功绩:十六字阐述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土地兼并,汉武帝一方面需要有文化道德遏制大小地主官僚对农民的土地兼并,避免杀鸡取卵的现象发生,一方面需要安抚农民阶层,避免矛盾激化,危害汉武帝本身的统治。这两点的需求相当迫切,这在汉帝国中枢已经基本形成共识,杀鸡取卵的事谁都不想做,道家的黄老学说显然不能满足,儒家学说开始进入汉武帝的视野,似乎能完美解决遏制和安抚的作用。

3、对内的集权需要

汉初奉行的黄老学说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道德的作用,认为"道生法",尊崇道德无为而治自然会社会和睦,从而淡化了中枢的繁杂法令。一方面确实减少了对百姓的干扰,恢复了社会生产,另一方面显然不利于集权统治。

司马迁当朝的汉武帝一生功绩:十六字阐述

汉帝国经过文景之治,富甲天下,国力雄厚,对内的休养生息越来越不符合强盛的汉武帝的需要,作为一个强人,他需要的是集权,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位强势皇帝来说,集天下之权于一手是最基本的需求。秦始皇说一不二,朱元璋废除丞相,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汉武帝刘彻一生废除丞相无数,他的集权需要显然更强。

既然道家学说不支持集权,法家又过于严苛,秦朝的教训就在眼前,经过董仲舒创新的儒家公羊学派,显然是完美契合汉武帝的对内集权需要。先是有这样的社会基础,以及汉武帝个人集权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有了出现的基本背景,也不存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逻辑疑惑。

4、对外匈奴作战,需要集中思想和资源

楚汉相争英雄辈出,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主力的楚霸王项羽,终究四面楚歌,败给泗水亭长刘邦,天下一统,是为汉帝国。初生的汉帝国初生牛犊不怕虎,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亲率三十二万大军和匈奴冒顿单于对战,被冒顿围困于白登,史称"白登之围",之后汉朝开始了屈辱的和亲政策。

司马迁当朝的汉武帝一生功绩:十六字阐述

和亲政策不仅仅包括字面的和亲,就是把皇家的美丽公主出嫁于匈奴王,而是有着巨大物质陪嫁的金钱换和平。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就是汉帝国和匈奴的和亲,陪嫁品包括絮、酒、食物等大量财物,是屈辱的和平,背景是汉帝国初期相比匈奴的虚弱,以和亲来换和平,以和亲来韬光养晦。

既然和亲是力量对比劣势下的被动选择,继承文景之治的汉武帝,国力强大,韬光养晦在他看来已经结束,需要对匈奴的大反击,一举雪高祖刘邦白登之围的屈辱,这对于刘彻有着特殊的意义。

反击匈奴,是一项蠢蠢欲动的壮举,汉帝国已经不是那个初生牛犊,相反年轻力壮。在反击匈奴的过程中,无疑需要倾全国之力。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军事行动是一场极其消耗财物的行为,不然富裕的大宋朝不会被拖垮,需要王安石来变法增加财政收入。

汉武帝作出反击匈奴的战略决定,需要集中全国资源,发动汉帝国的战争机器,那么就需要集权。只有集权才能有效调集全国资源,那么就需要寻找支持集权的理论学说,三年不窥园的董仲舒,学富五车,集百家之所长,新的儒家生逢其时。

二、董仲舒天人三问的主张,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开始实施

"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汉书·董仲舒传》

董仲舒又称董夫子,出生于西汉的大地主家庭,衣食无忧,属于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可有着那么一类人,虽然出身优渥,并没有安于享乐,反而嗜学如命,董仲舒就是这样一个人。

司马迁当朝的汉武帝一生功绩:十六字阐述

董仲舒的光辉时刻,莫过于和汉武帝朝堂上的天人三问。自窦太后去世后,汉武帝开始提倡儒学,号召天下贤良上书,董仲舒就是其中之一,之后在朝堂上和汉武帝的三问三答,让汉武帝决心发扬儒学,开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开端,奠定儒家的两千年文化正统地位。

高光时刻,离不开董仲舒的几十年磨一剑。出身富足的大地主家庭,从小受到受人尊敬的先生传道受业解惑,加上自身勤奋好学。董仲舒有个人生典故,就是三年不窥园,父亲看他学习太辛苦,准备在后院修建一个花园来让他放松。在修建花园三年的时间里,他始终没有窥探花园,披星戴月的刻苦钻研最终换来董仲舒一代大儒的成就,主要涵盖三个方面。

司马迁当朝的汉武帝一生功绩:十六字阐述

1、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帝王皇权合法性的最佳解释

"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汉书·董仲舒传》

这段话的意思是,天下所有有突出贡献的帝王,一定有着不能倚靠人力而达到的事,这就是上天赐命的征兆。普天之下百姓一心归附,好比归顺自己的父母一样,所以上天会把祥瑞带到。董仲舒吸收道家的学说,改造儒家公羊学派思想,创立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这一重要儒家思想。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这是董仲舒的公羊学派最创新的主张,也是董仲舒三策中的首策,没有这一点,后面的三纲五常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不会存在。天人感应学说将儒家个别思想神学化,意思天和人是一样的,都有着喜怒阴晴,所以人世间的事物不是偶然的,皇帝的存在是上天的选择。

司马迁当朝的汉武帝一生功绩:十六字阐述

汉武帝之前,帝王的传承更多依靠宗族血脉传承,本质上属于分封制遗留下来的宗族。但是宗族传承缺乏充分的理论依据,没有做合理性的解释。汉高祖刘邦布衣出身,夺得皇帝宝座,一直缺少合理性的解释,毕竟之前都是王公贵族参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让汉武帝看到君权的合法依据,那就是以天人感应为基础产生的君权神授。

君权神授,意味着皇帝的权力不是依靠自身夺取的,而是上天注定的。无论是汉高祖刘邦,还是汉武帝,刘氏的皇位都是上天赐予的,充分解释了皇权的合法性。有了君权神授,汉武帝作为皇帝就能够进一步集中权力。后世的皇帝同样依次作为皇权合法性的最佳解释,儒家学说凭此一点成为帝王将相的最爱,两千年不倒。

2、三纲五常:教化百姓,建立封建社会各阶级秩序

董仲舒的公羊学派虽然是一个学派,但仍然属于儒家学说,三纲五常就是儒家的核心思想,虽然三纲、五常最早由董仲舒在公羊学派代表作《春秋繁露》中提出。但儒家始祖孔子最早提出三纲五常中的核心内容,包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仁义礼智",信是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司马迁当朝的汉武帝一生功绩:十六字阐述

孔孟是儒家的集大成者,儒家也是在不断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才保持了它的活力。董仲舒在孔子和孟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梳理,形成了三纲五常的观点。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短短十二字涵盖了统治者的君臣关系、家族中长辈和晚辈的父子关系、家庭中的丈夫和妻子的关系,更涵盖了中华社会几千年伦理道德的核心。

臣子要对君主唯命是从,儿子要对长辈父亲唯命是从,妻子要对丈夫唯命是从,封建王朝社会从上到下不就是这样运转的吗?所以有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三从四德的妇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司马迁当朝的汉武帝一生功绩:十六字阐述

三纲主要规定了君臣父子夫妻的秩序,五常则主要规定人们的道德标准。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分别是仁爱、义气、礼仪、智慧和信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人士大夫的道德标杆。

三纲五常并不是一成不变,在后世中不断完善发展。宋朝儒家集大成者朱子朱熹发展了三纲五常理论,把三纲五常和天理结合在一起,三纲五常就是天理在人世间的体现,违背三纲五常就是违背天理,这就是朱熹的"理一分殊"论。

司马迁当朝的汉武帝一生功绩:十六字阐述

"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说周易辞典,并不是完全为帝王做嫁衣,留下了儒家影响帝王的后手。那就是上文提到的,君王的权力是上天赐予的,因为他施行仁政,得天下百姓的民心。相反,如果迫害百姓,则上天会惩罚,甚至会夺取他的王位,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仁爱,当然后世有所偏颇。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有了君权神授完美解释帝王权力的合法性,又有三纲五常这一无懈可击的规则教化百姓,安抚社会。汉武帝最重视的是他三策中的前两策,和汉武帝相反,董仲舒最看重的是第三策,两者天造地设一拍即合。董仲舒说出了他三策中的最后一策,也是他三策的最终目的—独尊儒术。

司马迁当朝的汉武帝一生功绩:十六字阐述

董仲舒向汉武帝指出为什么汉武帝要用儒家思想,国家大一统是自古以来的天理,即"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秦始皇时期统一天下刻度、文字,商周时期也是天下一统,百家杂言,则百姓无所适从,不利于国家的团结统一,所以务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帝王,有利于天下苍生。

陈述之后,董仲舒提出了他的独尊儒术的具体做法,"诸不在六艺之科、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断绝其他学说进入官场的通道。只把儒家作为官方正统学说来讲学,相当于高考只考儒学,大学只讲儒学,虽然不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但比秦始皇焚书坑儒对百家的打击厉害一百倍。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逐步实施

董仲舒提出"天人三策"以后,深得汉武帝的认可,一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转向在逐步实现。汉武帝首先取消了部分缺乏仁爱的刑罚,之后任用儒家公孙弘为丞相,增设了儒家博士数量,允许博士招收弟子,把通晓儒家六艺之一的官员选拔到重要岗位,形成了儒生治国的态势。

司马迁当朝的汉武帝一生功绩:十六字阐述

儒家学说至此无论是学术上还是政治地位上,都得到了独一无二的地位,儒生担任重要官位又进一步促进儒学得到大量资源,全国的儒学学习者也空前增加。道家被一定各种程度的打压,独尊儒术至此形成,后世有过之无不及,董仲舒和儒家得到巨大成功的同时,汉武帝本人也成就他的最大文治成果。

三、汉武帝的最大文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影响

汉武帝的"武功"在历史上成就斐然,记载解释颇多,文治的详解并不多。笔者认为,汉武帝的文治-独尊儒术,对后世的影响,相比武功,文治的影响至少平分秋色。

1、统一春秋战国以来的思想领域

司马迁当朝的汉武帝一生功绩:十六字阐述

汉朝之前的中国,礼崩乐坏,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一方面丰富了学说和中华的思想宝库,另一方面也造就了思想领域的大分裂,缺乏正统的思想得到普遍认可,国家的向心力缺少文化粘性。

司马迁当朝的汉武帝一生功绩:十六字阐述

如果没有秦始皇统一七国,形成大一统局面,随着时间发展,没有统一文化的向心力,出现欧洲一样的情况也有可能。始皇帝统一了全国,但没有做出及时的调整,依然实行法家治国,最终分崩离析。

汉武帝独尊儒术为什么汉武帝要用儒家思想,第一次把董仲舒创新后的儒家放到显赫地位,很好的解释皇权的依据,构造了社会伦理道德的机制,三纲五常很好的保证了封建社会的运转,弥合了社会矛盾,让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才有了后世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2、构建了分封制到郡县制的新运行机制框架

分封制是建立在血缘宗法制度上的奴隶社会制度,有它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合理性。分封制在秦朝之前存在时间长为什么汉武帝要用儒家思想,历史久远,留下的影响也很深远,后世的宗族都是来源于分封制时期的影响。

司马迁当朝的汉武帝一生功绩:十六字阐述

分封制破灭之后,春秋战国无不以血缘作为统治合理性的基础,而郡县制的产生标志着封建社会的逐步成熟。以血缘为权力传承的基础,显然不够稳固,独尊儒术很好的补充了这一缺失。郡县制下的封建社会,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董仲舒的儒家在充分利用宗法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三纲五常的社会新机制,封建王朝的运行开始走向成熟。

3、加强中央集权,树立了皇权的权威

独尊儒术的最大赢家显然是皇帝本人,封建王朝皇帝皇权合法性得到最充分的解释,皇权的权威得到最充分的展示。天人合一,皇帝是上天选定的,也就是真龙天子,所以无论是大臣还是百姓都要顺从于皇帝,因为这是上天的旨意。

司马迁当朝的汉武帝一生功绩:十六字阐述

皇权毫无疑问得到根本性加强,最起码建立了完美的运行闭环,虽然后世有权臣、宦官的破坏,但皇权和中枢本身集权加强。在汉朝之后,唐、明、清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不断强化,正是这一机制的巨大威力,在清朝时,皇权达到巅峰。

4、独尊儒术的负面影响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独尊儒术也是一样。虽然独尊儒术统一了思想文化,巩固了皇权和大一统,但也彻底封死中国学术自由的大门。儒家在后世被统治阶级利用,逐步成为统治工具,最初倡导的仁爱也值得商榷。欧洲出现文艺复兴,进而引发工业革命,中国没有出现,独尊儒术是最主要的因素,思想封闭,八股文横行,近代也给中华大地造成了沉痛伤害。

结语:

汉武帝文韬武略,董仲舒博采众长,两者在特定时空下发生了化学反应,天人三问在平常的日子里上演,一场影响千年数亿人的巨变悄然成为定论,三纲五常至今仍是中国人抹不掉的文化印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文治的成功,居功至伟;也是董仲舒儒家的成功,影响万年。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