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见《中国茶史》节选:第二章“茶道”和“禅茶”

任见《中国茶史》节选:第二章“茶道”和“禅茶”

任见《中国茶史》节选:第二章“茶道”和“禅茶”

任见《中国茶史》节选

《中国茶史》

节选:

第二章 “茶道”和“禅茶”

07 “禅茶一味”和茶饮乐舞

讨论茶事和茶文化,离不开道教,也离不开佛教。

佛教与道教一样,跟茶事、茶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南方寺庙植茶,极为常见,新茶采摘时,举行雅聚,写诗作画,“禅茶一味”,其乐融融。

“佛”之东来,颇有“奇”色。说是汉明帝刘庄寝殿春睡,昼梦金人,头戴白光,在大殿内来回飘游,待要发语相问,却又飞升空中,径直往西去了。惊醒过来,不明所以,召集大臣研讨,命他们解梦。

群臣甚感奇异,但都不敢盲目判断吉兆凶示。

博学多闻的博士傅毅挺身奏答曰:“臣听说西方天竺有位得道的神,号称佛,全身放射着光芒,能够飞身于虚幻中。先帝元狩年问,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击匈奴,曾缴获休屠王供奉的金人十二座,安置在甘泉宫中,焚香致礼。久经战乱,那十二座金人早已不知去向。陛下所梦金人,大概似乎也许好像可能就是佛的幻影吧!”

刘庄甚感兴趣,自己竟能梦到金佛,这是多么不凡的机缘啊!于是大喜不已,拨出专款,派遣郎中蔡愔和博士秦景,带着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三人,西往天竺,访求佛道。

汉朝访佛代表团,浩浩荡荡,越过旷无人烟、寸草不生的八百里流沙,攀上寒风驱雁、飞雪千里的茫茫葱岭,继续前行,到了大月氏国。

大月氏国在今天的阿富汗地面至中亚一带,恰遇正在那里宣教的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汉朝访佛代表团看到了不少佛经。蔡愔和秦景喜出望外,用白马驮来了求到的经卷,还邀来了摄摩腾和竺法兰。

三年后的公元67年,即永平十年,汉使梵僧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

这就是梦中金人的化身啊!刘庄对来自西域的摄摩腾、竺法兰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予接待,并将他们安置在当时的外交部官署——鸿胪寺暂住。

随后,刘庄诏命在洛阳城西雍门外三里处,御道北侧,立塔建寺,次年建成,以安置德高望重的印度名僧,储藏他们带来的宝贵经像等物品。佛教崇尚白色,驮运佛经、佛像,在印度多用白象,在中国多用白马。故而位于东汉洛阳城西的中国佛教第一古刹以“白马寺塔”名之,或曰“白马寺”。

白马寺是印度样式的,按照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的意见,中心是座四方楼阁式佛塔,塔顶上具九重相轮,周围建有周廊百间,信徒们绕塔起居或进行礼佛活动。

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就在白马寺里做住持,学汉语,译佛经。他们在白马寺翻译了一些佛经,《四十二章经》——佛的四十二段语录,即系其中之一。别看《四十二章经》简短,在东汉时候,两个初学汉语的外国人,能译成一段一段的中国话,那时已经相当地不简单啦。

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客僧,此后一直在洛阳从事佛教传播,圆寂后,就葬在白马寺。

白马寺是佛教传人华夏后建造的第一座官办寺院,因而有中国佛教“祖庭”、“释源”之谓,位于今天洛阳市城东十公里处,代有毁建。

佛教进入东土,文化嫁接成功,生长得不错,先是在集权统治阶级流行,宣扬因果报应和“人死精神不灭”、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言,不饮酒,慈悲为本等等教义,传播很快。

佛教的传播者知道,要使佛教在华夏大地扎根生长,必须与民情民意相揉合。他们竭力吸收地方文化,与教义互相渗透互为影响,宣扬尊敬君主孝顺父母合乎因果报应的教义,因而佛教的华夏特色愈加明显。

历经汉魏时期,到了晋朝,“禅法”和“佛茶”相伴出现。比及唐宋,饮茶在丛林已很常见,甚至制度化了。禅院有茶寮、茶堂或办斋会时临时搭起的大茶棚,“僧家有戒原无酒,客到寒山只饮茶”成为禅门惯例。

禅院备有茶鼓,击鼓召众饮茶已成禅院之规。僧职中有“茶头”,分管“施茶僧”及茶堂或茶寮之事。供奉的茶叶叫“奠茶”,按照年序命名,众僧饮茶叫“普饮”或“普吟”。

据传苏东坡到禅院,客堂职事不认识大学士,喊一声“茶”,接待而知不俗,改口“敬茶”,知是苏东坡学士,连忙高呼:“敬香茶!”这个公案故事,从侧面映射出在禅门佛事及接引待客中以茶饮为主的常例。

汉朝时期的饮茶品茗,是生活的艺术,更是艺术中的生活。

四川、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发现和出土的汉代画像中宴饮、乐舞六博等活动中先民所饮用的当应为“荼”和“茶”。

成都市郊出土的“汉代宴饮画像”任见《中国茶史》节选:第二章“茶道”和“禅茶”,画的是一间房屋之内的三人宴饮,中间一人为主人,面前一桌,桌上有两双筷子和若干食物,右边一人头梳圆髻,似为女子,手执插着一双筷子的高盘敬献主人,左边一人也梳圆髻,似为女子,手执高脚茶盏,预备敬递主人。房后有两座高阁,一棵大树,屋顶有两只瑞鸟。

成郊市郊出土的另一幅“宴饮汉画像”砖,画面内容为六人席地而饮,上端左边一人捧盘向中间的主人敬食,右边一人举杯向中间的主人敬茶。席前置放一案,左右四人对坐佛家茶文化,手举耳杯欲饮。席前还有大碗,内置勺子。

四川广汉出土的“宴舞”汉画像砖,正中一人正在起舞,周围有人顶罐和抚琴,有三人吹奏,图中有两个案子,案子上有饮茶的耳杯,他们在边表演边饮茶。

四川新都出土的“宴饮”汉画像砖,内容为三人,右者吹笙,左者鼓瑟,中间一人抚耳静听,面前案上有耳杯三只,他们在赏乐品茶。

四川什邡文物管理所藏汉代画像砖“宴饮”:帷幔之下,六人分为三组,正在叙谈和畅饮佛家茶文化,他们面前方案上有耳杯的大盂相隔摆放,显然是幅饮茶图。

成都市博物馆所藏的“六博”汉画像砖,所画内容是在帷慢之下,四人两组相对博弈。中间有一矮脚方案,案上有大号茶盂一只,似在对博和饮茶。

河南南阳汉画馆陈列的汉画像石,其中的赏乐画像与舞乐百戏画像与东汉时期南阳的饮茶习俗相关。

汉画像“赏乐品茶”,共有五人佛家茶文化,一人抚琴奏乐,四人赏乐、交谈,各具形态,其中右二长在鼓掌,形象栩栩如生,维纱维俏。画面中错落着五个盘子,三个盘中置有杯子,杯中饮料应该是茶。

“舞乐百戏饮茶”画像,左边三人,一男一女二人并肩而坐,面前各置二杯,饮茶观舞,旁边一人跪伏于地,应是奴仆。在观舞饮茶者面前,五位艺伎正在表演,一个人在跳三丸舞,一个女伎舒展长袖在跳七盘舞,一个人在做滑稽表演,另外两个人似在休息,其中一人形象不清。

河南许昌出土汉画像砖中的“乐舞饮茶”画像,展示主宾多人在饮茶观看舞蹈百戏表演的情景,后面站着侍从。一位细腰女子随着音乐扬起长袖,陶醉地跳着迷人的舞蹈。另一女子也在舒袖伴舞,一个男性表演者张着大嘴,拿着枝条,在滑稽地表演转轮游戏。另外两人在演奏乐器。

江苏徐州出土大型汉画像石中的“悬鼓宴饮”画像,画面上,厅内主仆二人正在烹茶,招待两位骑马来访的宾客。厅堂之中,瑞兽祥鸟,云集呈祥,厅堂之前,众人踊跃,击鼓欢腾。杂技表演,惊险刺激,硕大的悬鼓上彩带飘扬,好一派热闹非凡的庆贺场面。

另一幅“迎宾宴饮”图,图中厅内,主宾正在饮茶议事,厅外主宾各有随从在门外等候。主人身旁有一细腰侍女,随从中还有一位官员执金吾。宾客随从中还有肩背包裹的,准备给主人送礼,可见主家是显赫人物。主人在大厅前安排悬鼓舞、杂技表演欢迎贵宾到来,后厨大鱼大肉任见《中国茶史》节选:第二章“茶道”和“禅茶”,正在加工,画面中祥鸟瑞兽围绕飞舞,奢华之极。

山东枣庄出土的“宴饮”汉画像石,画面呈现的是驿站饮茶情形。驿站饮茶,类似今天的茶楼经营。驿亭之内,两人正在对面饮茶,打着手势,谈天论地,酣畅之极。两旁有耳杯,中间的容器内有长柄勺。画像中,驿站左边仿佛车马刚刚歇停,右边行人驾车又至。亭上祥鸟瑞兽环绕翻飞,寓意吉祥如意。

汉代社会商品经济并不发达,和茶最早结缘的,能够享用茶饮的,都不是普通百姓,而是文人、雅士、贵族、隐士。汉代画像饮茶图中的品茶者,都有侍婢服务,都有乐伎鼓琴奏乐舞蹈,说明他们的社会层级高高在上。

需要说明的是,汉画像石中的耳杯中所盛的饮料很可能是茶,但也可能为酒或其他浆液。

南方生嘉木,荈荼赋灵气。茶事源于巴蜀,秦朝时期传至关中和中原地区,西汉时期,沿长江流域东下传播,其实巴蜀之外的广大地域的土壤气候都适宜种茶。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和湖北江陵马山汉墓的考古发掘中,均有茶叶出土。湖南的“荼陵”——“茶陵”就是这个时期因茶而名的。

《中国茶史》

任见 著

本书简介

茶叶这种神奇的植物很早就被中国人所用,作为食品、饮品、礼品和祭品等,茶叶经历了漫长而动人的发展史,本书全面、系统和深入地撰述、描写了茶叶、茶事的历史,茶风、茶俗的历史,茶情、茶韵的历史,颇值阅览、收藏。

目 录

上卷

第一章 先茶时代的苦荼

01 东方农耕民族的发现

02 秦朝时期的“出蜀茶”

03 值得圈点称道的《荈赋》

第二章 “茶道”和“禅茶”

04 《僮约》中的茶仪和日常

05 西汉时期的顶级茶叶

06 道、道教和两汉“茶道”

07 “禅茶一味”和茶饮乐舞

第三章 “真茗”与“非茗”

08 三国两晋的茶俗和茶文化

09 “真茗”“非茗”各有滋味

第四章 女性敢为茶先锋

10 美姿容知茗饮的女冠

11 女皇武照与唐宫茶羹

第五章 茶界名士仙、僧、圣

12 道心禅意与茶饮文化

13 “茶仙”“茶僧”和“茶圣”

第六章 陆羽茶事百科全书

14 陆羽的茶事百科全书(a)

15 陆羽的茶事百科全书(b)

16 陆羽的茶事百科全书(c)

第七章 诗韵茶香两相宜

17 茶艺、茶道和茶表演

18 诗韵茶香,相得益彰

19 上达天子,下被幽人

第八章 贡茶、商茶和榷茶

20 八大茶区香溢天下

21 贡茶质高,商茶量大

22 飞钱加热,榷税降温

第九章 茶马互市余声远

23 唐茶外贸和茶马互市

24 茶马古道及其价值

下卷

第十章 茶政、茶税和茶器

25 唐代茶政和茶税的弊病

26 匠心巧工的唐代茶器

27 唐代茶叶产区概览

第十一章 政局纷乱茶仍香

28 五代十国的南北茶事

29 汤社、点茶与辨水

30 僧诗、汤戏和茶崇拜

31 五代十国的茶叶生产

第十二章 登峰造极看北苑

32 顾渚建瓯,重心变迁

33 北苑贡茶,神乎其品

34 内在质量,“东溪八目”

第十三章 茶论、茶风和茶法

35 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36 专家品茶和皇帝论茶

37 由诗文到市俗的茶风

38 宋代的榷茶和茶马互市

第十四章 北地茶俗与贵族特权

39 澶渊罢兵之后的茶事

40 女真贵族的饮茶特权

41 散茶冲泡时代的开端

第十五章 散茶雅饮韵味足

42 用鲜花窨制的散茶

43 茶马互市的官家垄断

44 美人相伴,焚香品饮

第十六章 欧洲偏爱红茶色

45 贡奉清朝皇宫的名茶

46 红茶行销欧洲的原因

第十七章 闭市成瘾的清帝

47 恰克图的茶叶贸易

48 陆、海茶路的发展

49 闭市成瘾的大清皇帝

50 日暮途穷犹自豪

第十八章 群喝独品俱风雅

51 北洋与民国的机制茶

52 茶饮中的浮世风雅

书后的话

著者任见简介

任见《中国茶史》节选:第二章“茶道”和“禅茶”

任见:道、道教和两汉“茶道”-《中国茶史》节选

任见:世界上最早的的金融魔法『原创』

任见:西汉时期的顶级茶叶-《中国茶史》节选

任见:《僮约》中的茶仪和日常-《中国茶史》节选

任见:值得圈点称道的《荈赋》(b)-《中国茶史》节选

巴黎雷欧:文艺复兴源,托斯卡纳山『原创』

奇迹般的“旅程”-《巴黎雷欧艺术评论》新版052

娟娟:识花独凭栏

娟娟:牡丹的秘密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