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国学讲坛第250讲:如何过的轻松?不妨哲学与现代人生

中原国学讲坛第250讲:如何过的轻松?不妨哲学与现代人生

中原国学讲坛第250讲:如何过的轻松?不妨哲学与现代人生

生活中,我们总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总不开心,总不满足,总觉得不幸福……那么,怎样使人摆脱痛苦,逃脱苦海,真正实现人生价值?怎样才能驱逐和遏制欲望?10月27日(周六)下午3:00,由河南省文化厅、河南博物院举办的中原国学讲坛总第250讲特邀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秦平做客河南博物院,以道家经典《老子》、《庄子》中丰富的智慧思想为基础,精彩解读老庄哲学与现代人生。(该场讲座由河南华澳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协办)

中原国学讲坛第250讲:如何过的轻松?不妨哲学与现代人生

▲中原国学讲坛第250讲嘉宾:秦平

中原国学讲坛第250讲:如何过的轻松?不妨哲学与现代人生

中原国学讲坛第250讲:如何过的轻松?不妨哲学与现代人生

▲中原国学讲坛第250讲现场,观众互动提问。

1

损之又损:减法的智慧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48章)

生活在现实中,我们总是觉得活得太累。

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大半源于欲望与攀比。

如何过的轻松?不妨学学道家——“减法的智慧”!

中原国学讲坛第250讲:如何过的轻松?不妨哲学与现代人生

道家的这种减法的智慧,在《庄子》里面有体现,有一个寓言叫做浑沌开窍。

讲的是浑沌他对别人很好,别人看他很可怜,没有七窍,就说你对我们那么好梅花易数,我们要帮你开窍,结果七窍都开了,浑沌就死了。

庄子的故事本意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最开始的混沌状态是最纯朴、最和谐、最美好的状态。

有些人,总觉的世界太单调,不够精彩、不够丰富、不够刺激,非要用自己的小聪明来改造世界,结果反而伤害了世界的本性,导致很多问题出现。

庄子有这样的寓言,那么在老子他怎么说?

他说你要塞住出口,关上门径;就是你眼睛不要到处乱看,不要看太多,耳朵也不要听太多;你看太多听太多,心就乱掉了,欲望就增加了。

做减法,不仅仅对我们的言论、行为做减法,更重要的是对我们的欲望做减法。

老子比较了两种生活方式:为学和为道。

为学,这种生活方式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围绕着成功、围绕着知识和名利展开的学习和竞争。

这样的生活方式能带给我们很多的便利和享受,也能推动社会进步。

但老子发现它伴随着一个危机:不好的情感,不好的欲望也每天增加,越来越多,甚至有可能失控。

另外一种生活方式“为道”则相反。

在这里,道家对人的欲望以自然为标准做了区分。

一种欲望是符合自然,也就是我们正常的欲望。像“饮食男妇”、“粗茶淡饭”,道家是尊重这类正常欲望。

人的正常欲望有个特点:要求不高,比较容易满足。

另外一种欲望,超出了自然边界的不正常的欲望,也就是我们过去讲的淫欲。

淫欲的“淫”字不是淫荡的意思。

在《岳阳楼记》里面有一句话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什么是淫雨?正常光景,下三五天,结果今年很反常,下了三十天还在下,超出了正常边界,叫做淫雨。

同样,过分过多的欲望就叫做淫欲。

淫欲也有个特点:如果我们放纵感官刺激去追逐淫欲的话,我们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满足,有一个成语叫做“欲壑难填”。

其实,关于欲望,古今中外很多伟大的思想家都有过很深刻的反思。

中原国学讲坛第250讲:如何过的轻松?不妨哲学与现代人生

佛教,释迦摩尼在创立佛教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生皆苦?

释迦摩尼很睿智,他发现了一个奥秘,我们人总处在欲求不满的状态,所以我们很痛苦。

一个人,他重要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因此痛苦。那,经过努力,欲望得到满足,还会痛苦么?

按说他应该不再痛苦了,但是被满足了的欲望对他而言很快就没那么重要了,就会有新的欲望冒出来,陷入到下一轮的欲求不满状态中去。

像一句老话说: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最好;反过来讲:最好的东西,我们永远都得不到!

所以,我们永远处在痛苦之中,这是释迦摩尼对人的欲望一个反思。

那么,道家对于欲望反思后是什么样?

老子特别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要通过节制我们的欲望,减掉私欲,来恢复我们天然淳朴的本性。

那么,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知足。我们很多的灾难,很多的麻烦,都是源于不知足。

知足,懂得适可而止。

纪晓岚的老师陈伯崖有一副对联: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这幅对联十分符合道家关于欲望的思考。

生活中,如果我们能战胜自己的欲望哲学和道家共同关于智慧的,做欲望的主人把隐欲减省掉,我们就能保证人格的独立。

损之又损,道家减法的智慧,特别是对欲望做减法,尤其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尤为重要。

学会怎样做自己欲望的主人,怎样对我们的欲望适当的清理,真正管理好它哲学和道家共同关于智慧的,我们就会变得更轻松。

2

上善若水:水的的智慧

知不知,上矣;不知知中原国学讲坛第250讲:如何过的轻松?不妨哲学与现代人生,病矣。

如何对自己,对他人?

身处世俗中,每个人可能都考虑过这个问题。

道家智慧的第二个表现,上善若水,水的智慧也许会给你带来启示。

中原国学讲坛第250讲:如何过的轻松?不妨哲学与现代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习惯一种价值观:要站的更高,要看得更远,要变得更强大。

这已然变成我们今天的一个主流的价值观。

道家则注意到了与坚强、强大相对立的另一种东西的价值:柔弱的价值。

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76章)

从我们人的一生的各个阶段来看,婴儿时期肢体最柔软,但生命力也是最旺盛。

从大自然界来看亦是如此。

由此,老子得出一个结论:现实中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坚强更强大;其实坚强是和死亡连在一起的属性。很多人都不希望自己柔弱;其实柔弱才是长久的生命之道。

生活中,如果我们希望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就要学会保持柔弱的状态,柔弱胜坚强。

最柔弱的东西就是水。

水很无私哲学和道家共同关于智慧的,它滋养了万物,但它不去争夺功劳。

水很低调,它愿意待在低洼的阴暗的地方。它低调、谦让,接近于道,它有道很多的优秀品质。

道家看来人就应该向道学习,但是道是看不见摸不着。因此最直观的我们可以像水学习,学习水的这种柔弱、谦让、低调和包容性。

中原国学讲坛第250讲:如何过的轻松?不妨哲学与现代人生

老子讲: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

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我明白自己有缺点,那么这样就能够为自己改正错误来提供空间。

相反一个人明明不知道非要说自己懂,什么都懂,这就是有病。

既然你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了,你就不会再提高,不会再有进步。所以,老子讲: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至矜者不长。

如果一个人老是自我表现,老是自我肯定,自我吹嘘,老是自我感觉特别良好,这样的人就不会再进步和提高了。

因此,我们要懂得谦让,懂得谦虚。

老子提出了他的人生的三大法则: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所谓的慈,就是一视同仁的对待一切,不要有差别。

所谓的俭,就是节俭。我们要节制欲望,要节制我们的行为,减少我们对于自然的干扰和破坏。

老子讲“不敢为天下先”,并非避世。它是针对当时人的那种争先恐后的冒进价值观提出的批评,它同时也包括我不要躲在最后面,而应该跟道保持同步,跟自然保持同步。

它背后蕴含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要尊重自然,要遵循道。放到我们今天,我们要尊重规律。

学会尊重自然,就不要太狂妄,不要太骄傲,另外,我们要有敬畏。

4

福祸相倚:辩证的智慧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我们身处逆境该如何自处?

老子提出了我们大家都熟悉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中原国学讲坛第250讲:如何过的轻松?不妨哲学与现代人生

这大概是老子最知名的一句话之一。

简短的语言,却深刻地道出了福和祸的本质关系,任何繁荣背后都蕴含着危机,而危机本身也意味着解脱困境的希望。

祸患来时要经受得起,把持得住,顺其自然;幸福降至时,要冷静对待,淡然处之。

就像老子讲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我们说美,为什么叫它美?因为有丑和它对应才有美。

所以必须有丑的陪衬才有美的出现,美和丑是相对,善和恶也是一样。

如果大家都是好人中原国学讲坛第250讲:如何过的轻松?不妨哲学与现代人生,就没有所谓的善恶,或者大家都是坏人,也没有善恶的差别。

所以,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我们今天的各种各样的价值其实都是相对的,都没有绝对性。

由此,老子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物极必反,祸福相依。

而所谓“物极必反”的真谛,就是拿捏住尺度,不要过犹不及。

事物发展到极致就会走向反面,好的事情会走向反面,变成坏事;但坏的事情,坏到极致,它就会有转机,变成好事。

老子的哲学讲究辨证的看待事物,他认为福可为祸,正可为奇,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

不要过于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给生命中留一点白;当一件事物完美到极致时,必然会走向反面。

凡事都要留有余地,话不可说尽,事不能做绝;退一步想,必有余乐,好花看在半开,浮生看破半世。

正是因为道家讲的“福兮祸之所伏”,好事情中蕴含着危机,道家主张我们要观察、要发现这个危机的苗头,及时回头。

什么叫回头呢?

我们在得意的时候赶紧回头?有人把它理解得很简单:见好就收。比如,发了财把钱捐出去。

这个理解是错误的。

道家讲得意的时候怎么样来回头呢?

不是说我们要把我们的成果都扔掉,而是说我们要有一种变化的心态来看待我们眼前的得意和成功。

中原国学讲坛第250讲:如何过的轻松?不妨哲学与现代人生

一方面,我们不要认为我们眼前的得意、成功是一成不变。眼前很顺利很好,但要有一个意识——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好的事情不可能一直这么一帆风顺下去。

所以我们在顺利的时候要意识到它不会一成不变,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要死守成功的方法,要善于了解这个形势,把握环境的变化。

这就是道家智慧的启示,祸福相依,一种辩证的智慧。

本文节选自:中国学讲坛第250讲《老庄哲学与现代人生》,部分有删改.

演讲嘉宾:秦平(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往期精彩】

- The End -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