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北京大学历史系孙铁主编)连载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北京大学历史系孙铁主编)连载

亲爱的粉丝朋友,从2020年4月23日起,《医药导报》推出《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北京大学历史系孙铁主编)连载,敬请持续关注!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北京大学历史系孙铁主编)连载

理学的形成

两宋时期,学术思想界出现了一种以“理学”著称的学派。理学是佛教、道教思想渗透到儒家哲学以后出现的一个新儒家学派。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孔孟之道独霸学坛,由汉至唐经学都颇发达。但汉儒治经偏于考据,流于破碎;唐儒则重于注疏,过于支离。随着儒、佛、道之互相渗透,宋儒不屑拘泥于旧经,便以阐释义理为主,使之发展为新儒学,故称理学,亦名道学或宋学。

“存天理,灭人欲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北京大学历史系孙铁主编)连载

理学的初创者为北宋的周敦颐,而发扬光大者是程颢、程颐两兄弟以及南宋的朱熹。程颢字伯淳,程颐字正叔,洛阳人。二人同师于周敦颐。周敦颐提出“无极”是宇宙之根源,而二程则更进一步提出“理”是天下万物之本。但程颢注重内心修养,后为南宋陆九渊所承。程颐主张格物致知,并提出“去人欲,存天理”,宣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其主张由南宋的朱熹所祖循,并称为“程朱之学”。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北京大学历史系孙铁主编)连载

周敦颐素来被看作是理学的开山祖师。所谓宋明理学的主题即“心性义理”的提出,主要还是周敦颐的贡献。

所谓“心性义理”主要是指性命道德问题,它既是宋明儒学的主题,也是整个儒学史上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最早提出这一问题的是孟子和乃师子思,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他们并没有就这些问题展开充分的论证。此后的一些儒者如荀子、董仲舒、扬雄、韩愈等,虽不同程度地提出各种说法,但由于主要停留在儒学淑世淑人的教化目的上,因而只能触及人性的善恶层面,而不可能具有本体的意义只是到了佛教传入中土后,-些佛教徒为了解决佛性问题,才开始借用儒学的心性术语,从而使心性义理问题具有本体的意义。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周敦颐重提心性义理之学且得到宋儒的赞赏与支持,其思想资源主要是来源于佛教的启示,是数百年来儒佛冲突的真正化解。

说起宋明理学,最著名的道学家当推朱熹,而最具代表性的道学观念是他的“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北京大学历史系孙铁主编)连载

朱熹,字符晦,别称紫阳,是继孔子和董仲舒之后,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古代思想家。他祖籍徽州宋明理学是如何发展儒家思想的,但因长居于福建建阳,故其学又称“闽学”。朱熹认为世间万事万物有力理,这个“理”就是“太极”、 “天理”。它在政治、伦理上的表现,就是“君臣、父子、夫妻”及“仁、义、礼、智、信”等“三纲五常"。其思想、理论最为后世统治者所提倡。不过,南宋的陆九渊另创“心学”,提出“心即是理”。“宇宙即是吾心” 的主张,不同意朱熹的观点。他的思想体系,后来经明代王守仁的发挥,成为“陆王学派”。

假道学

一贯道貌岸然的朱熹,有次指斥他的政敌、太守唐仲友与严蕊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为搞臭唐仲友,便逮捕严蕊,施以酷刑,迫她承认。然而严蕊虽为风尘女子,却不肯妄扳他人,宁死不认,尔后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这件公案在历史上闹得沸沸扬扬,大凡读过几本史书的人都晓得,但后面发生的事,却不为人所清楚了。原来,朱熹的这套桃色攻击法,又被他人借去“以彼之道,还施其身”了。1196年,监察御史沈继祖上疏,指责朱熹言行不一。皇帝要降旨贬他的官,吓得他上表谢罪,认罪,还骂自己“草茅贱士,章句腐儒,唯知伪学之传,岂适明时之用”。

真正令人意外,看来,道学家中“道行“最深的朱熹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北京大学历史系孙铁主编)连载,原来也是那种专灭别人的“人欲”而不灭自己的“人欲”的假道学呵,更遑论一般道学先生们了。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北京大学历史系孙铁主编)连载

由此想到宋明道学家们“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特色,其一,便是上文所述的“律人不律已”。而其二,便是下文要讲的“律下不律上”。

按说,封建社会中,皇帝哪一个不是三官六院七十二妃。宋朝,宋徽宗与青楼女子李师师有染,宋理宗与青楼女子唐安安有染。如此巨大的“人欲”,怎不见道学家们置一词,批一字呢?

看来,“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学家们既不会律己,也不敢律上,那么,就只有律一律小民百姓了。

清代著名哲学家戴震,对宋明理学剖析得极透彻。参考他的见解,笔者分析:理学把人的饮食男女、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等本性欲望,都归入要“革尽”的“人欲”之中,以“旷世之高节”——也即超越现实、抹煞人性的禁欲主义来苛求于人民,于是乎,规律性地出现了如下后果:

一是,由于事实上无法达到“灭人欲”标准而在理论上又已成立(宋明理学已成为当时社会思想意识主流),便造成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格局,许多人以说一套做一套来适应此种社会环境,社会便弥漫开了普遍性虚伪(这才是最大的道德沦丧)。

二是,由于许多人主观认定应该并可以“灭人欲”,于是习惯了以此标准去苛求他人,评价他人。而事实上他人又做不到“灭人欲”,于是便倾向于不满意他人,这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人际环境的残酷。

三是,由于上述二点导出的最根本的归宿:由于封建社会是等级压迫社会,权势阶层便在以上两点(“虚伪遮已”,“严苛待人")上占尽上风,盖因权势愈大,便愈有条件在隐蔽地满足自己“人欲”的同时,去指责和剥夺他人的“人欲”,去迫使他人(主要是治下的小民)去做那作不到的“灭人欲”的事,于是乎,“存天理灭人欲” 的理论便成为强者剥夺弱者,上层剥夺下层的武器,从而极大加剧了社会不公。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北京大学历史系孙铁主编)连载

例如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北京大学历史系孙铁主编)连载,清康熙五十三年上谕:“朕惟治天下以人心风俗为本,欲正人心、厚风俗,必崇尚经学而严绝非圣之书,此不易之理也。近见坊间多卖小说淫词,荒唐俚鄙,殊非正理,不但诱惑愚民,即缙绅士子,未免游目而蛊心焉,所关于风俗者非细。应即通行严禁。”这么着急正人心的统治者大有人在。

皇帝也好,大帅也好宋明理学是如何发展儒家思想的,直接占有几十乃至几千美女,如在社会上发现了其它美女,要弄到身边来也非难事。真乃千年一怪事:皇帝本以圣人自居却热衷于干凡人‘食色性也’ 之事,而百姓身为凡人却被要求干圣人清心寡欲’之事。

问题的实质便是,富有的权势者借“存天理,灭人欲"来剥夺无权势小民的本来就少得可怜的一点精神与物质财富。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北京大学历史系孙铁主编)连载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北京大学历史系孙铁主编)连载

难怪呵,难怪,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愤怒谴责礼教在满纸的“仁义道德”后面写着“吃人”。先生的确看透了,封建礼教就是这么吃人的。

影响

理学在宋代得到统治阶级扶持,极度发达,成为思想界的统治思想。它所提倡的“存天理,灭人欲”和“三纲五常”等思想,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宋明理学是如何发展儒家思想的,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特别是对妇女的压迫更为深重。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的新阶段,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未完待续)

编排:晓玲 常祥

晓玲医生“温心”提醒您:关注5·12国际护士节

百年大疫后,向奋不顾身的白衣战士首个节日致敬

太极山泉水,天然弱碱性水(PH值:7.8-8.3),中和尿酸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