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易经》中的“不易、简易和变易”三易原则作为翻译河西走廊旅游资源文本的规范原则

以《易经》中的“不易、简易和变易”三易原则作为翻译河西走廊旅游资源文本的规范原则

摘 要: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中西思维方式、价值观取向、审美习惯的差异, 给文化内涵丰富的河西走廊旅游资源文本的英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以《易经》中的“不易、简易和变易”三易原则作为翻译河西走廊旅游资源文本的规范原则, 在忠实再现原文内容的交际过程中, 为实现交际意图和目的, 对原文做适当的创造性的改写, 在中西文化逐渐“糅合”的过程中, 遵循“简易和变易”的原则, 尊重中西两种本质不同的文化, 采纳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促进河西走廊旅游文化的对外传播。

关键词:文化差异; “三易”原则; 糅合; 改写; 归化和异化;

:The and have in and modes of , , and , which have to the of the of the Hexi . The “three Yis” is used as the for the texts of the of the Hexi . In the of the , in order to the and of , the text be made . In the of “” and , the of“ and Buyi” be and the two of and be , a of and to the of the Hexi to .

: ; “Three Yis”; ; ; and ;

人类的任何与社会相关的活动都离不开文化, 人们在异国他乡欣赏传统文化, 寻访名人故居和历史遗迹, 观摩和参加某地传统的文化活动, 这种以了解、体察异国文化为目的的旅游就构成了文化旅游。由于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等特征, 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态自然而然会存在差异, 而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文化的载体———语言上, 而且体现在文化的受众者层面, 具体表现在表达方式、文化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审美习惯等方面。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活动, 而在这个活动过程中, 最大的难题就是文化差异, 而中西文化差异对河西走廊旅游文本的对外传播必然会有一定的影响, 如何消解这种影响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分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体系, 在本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华文化起源于华夏文明, 汉朝之后, 异族入侵, 历经多民族文化融合。汉唐时期,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大量西域文化传入中国, 中华文化是多种文化交流、融合和升华后形成的多元一体的文化形式。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文化与西方的多元文化之间既有冲突对抗, 又有文化之间互相包容的特性。而在跨文化交际中, 这些非语言的文化差异, 不依附语言代码而进行的交际, 在人类交际中起着语言代码无法替代的作用[1]。菲然认为文化对人们的潜在假设产生无意识的影响, 而“它决定人们的知觉、思维过程、情感以及行为方式”[2]。而受中西方不同文化体系影响而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习惯等因素必然会影响翻译质量, 降低了交际效果, 影响实现跨文化交际和文化传播的目的。

1. 思维方式差异

中国文化千百年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这种核心思想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略的。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思想英语作文50词, 探讨的是“人”与“天理”的合一,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 认为人与天不是一种主体与对象的关系, 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的关系之中。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家、佛教、道家三家思想都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观点体现了“天”, 即宇宙作为整体和作为整体中的“人”具有统一的结构的整体观。而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观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生活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所以中国文化偏重综合性, 致使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具有综合性、模糊性和发散性等特征。

西方文化源于希腊文化, 受罗马精神的影响, 形成了罗马文化, 再后来, 受犹太教、基督教等宗教文化的影响, 而有了中古文化, 近代意大利文艺复兴与日耳曼精神也给西方文明带来了精神上的冲击, 最终形成了西方近代文化。西方文化属于商业海洋文化, 因为生活环境的恶劣, 为求生存, 他们与自然作斗争, 试图征服自然, 从而形成了西方民族特有的功利主义和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 同时, 受原子观哲学观念和形式逻辑思维法则的影响, 自然就孕育出了西方民族的抽象思维和理性逻辑思维模式。

2. 价值取向差异

中西方在价值观取向上最大的差异就是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异。中国人受哲学整体观和和谐至上的观念的影响, 秉持着“天人合一”, 讲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顺从, 必然导致中国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认为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互相依赖, 互相影响。个人依赖集体, 又从集体中得到关照。在西方, 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提倡人文主义思想, 宣扬个人主义。而且西方人重视的“人物分立”的文化价值观, 崇尚自由和平等。西进运动为西方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孕育了西方人的实用主义价值观。

3. 审美习惯差异

审美习惯是一个民族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所经历的生活在民族心里的积淀, 反映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人文思想和艺术审美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儒家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 对中国美学有深远影响。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评价《关雎》“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就是采纳了适度、折中的“中和”审美思想, 认为审美要调和两个极端。这一“中和”思想渗透在汉民族的思想意识中, 积淀文化心理中, 影响汉民族的审美习惯、审美情趣和审美标准等方面。西方哲学审美起源于“逻各斯 (Logos) ”, 蕴涵着人和自然的二元对立。“物我分离”二元哲学观, 以逻辑审视、剖析对象, 客观、真实地表现对象的形式细节, 模仿和再现对象自身特有的气质和精神。西方人偏好思辨理性的审美方式, 主张审美主体要注重自身逻辑性、严密性和完整性。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河西走廊旅游英译的影响

中西文化不同起源造就了英汉旅游文体独特的语言风格、文体风格和美学标准。一般而言, 汉语旅游文本善用华丽辞藻, 讲究工整对仗, 多用四字词语, 起渲染烘托意境的作用[3]。相较而言, 英语旅游文本行文简明实用, 结构严谨而不复杂, 语言直观通达, 注重信息的准确和语言的实用, 彰显朴实自然之美, 力求再现自然。[4]旅游文本英译的目的是吸引旅客和旅游市场促销, 所以要让国外旅游者读懂看懂, 产生共鸣, 因而翻译时必须注重译文的实用性和特殊性, 重视读者的“期待视野”, 在翻译时要重视译文读者语言、文化及审美心理的观照。

1. 读者和原文之间寻求平衡, 译文适当地“创造性叛逆”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也反映在语言表达方面。反映到景物描写的语言上, 就出现了英语思维缜密, 用词强调简洁自然、描写突出直观可感的风格;汉语则多仰仗辞藻的渲染“文采浓郁”的描写风格, 创造诗情画意的意境。毛荣贵、范武邱指出:从作品来看, 它总是要激发读者开放某种特定的接受趋向, 唤醒读者以往阅读的记忆, 也即唤起一种期待[5]。读者带着这种期待进入阅读过程, 并在阅读中修正、改变或实现这些期待。旅游文本往往带有本族语多重文化色彩和表达习惯, 所以外宣翻译要做译前处理[6], 对外宣传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及需求性很强的社会活动, 但在译成外文时若照原文措辞和句式翻译则很难为国外读者接受, 影响接受效度。黄友义认为, 翻译外宣素材时, 译者则需注意中外文化差异, 时刻不忘用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去把握翻译。此外, 他还认为, 好的翻译并不是将源语逐字逐句、一字不落的转换为目的语, 而是要站在外国人的文化、思维角度对文本进行加工, 从而更好地适合外国人的“口味”。[7]因此, 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度, 必须适当地“创造”译文, 既要满足读者期待视野, 还要适当地“叛逆”, 打破读者定性的思维范式。

受中国人螺旋式思维的影响, 汉语旅游文本及汉译文本迂回曲折, 通常以位置介绍开始, 文本顺序形式上皆是话语顺序形式, 而英译旅游文本在行文上要符合西方人的直线型思维模式, 英语文本从读者的视角以情景开头, 以近义顺序形式, 文本结构以线形结构为主。正如美国汉学家John 所言:“每一种语言都从文化中获取生命的营养, 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如何将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 还必须力求表达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与表达情感方面的习惯。”[8]观照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要遵循以中国文化为基准, 以译文读者为导向的原则, 灵活采纳翻译策略, 尽可能在提高原文文化信息“保真度”的基础上, 最大程度地满足译文读者的文化信息和审美预期, 从而达到翻译宣传的目的。

2.“游目”与“透视焦点”的差异, 需对原文做适当的“改写”

中西游客价值取向的不同以及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的差异都会影响游客的“游目”与“透视焦点”的形成。旅游文本是一种信息呼吁型复合文本, 目的是为游客提供全面的景点信息, 呼吁游客采取行动。旅游文本的体裁和文体规约因文化不同而相异。汉语旅游文本主要以介绍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地位和历史发展为主, 鲜少有旅游景点和服务信息的实质性介绍;而英语旅游文本重点介绍景点、地理环境、服务设施等纯信息的传递, 而不过多着墨于风景的描述。

从语言层面而言, 汉语深受儒家哲学和美学传统影响, 遣词造句多空灵叵测、虚幻神异, 利于营造意境, 因为意境创造的极致就是创造含蓄美、朦胧美, 也就是模糊美。[9]汉语旅游文本为了结构的工整, 渲染诗情画意的气氛, 往往使用大量的四字短语和平行对仗结构, 但是词语大体都表达相同的意思和意境, 语义重复罗嗦。而英语旅游文本, 因受西方传统哲学主观与客观的物象关系论的影响, 景物描写以“主客分离”的表达方式为主, 应用客观实在的语言对景物做清晰直观的描述, 所以英语旅游文本“句子结构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 统摄各种短语和从句, 由主到次, 递相叠加, 结构复杂, 但形散而意合, 形成了‘树杈形’的句式结构”[10]。诺德提到, 通过平行文本 ( text) 的比较分析能揭露出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中两种文本的某些文本语法功能的表述差异。[11]通过平行文本比较与分析则能进一步分析出语法功能的频率和分布情况。她认为, 译者通过体裁规约来分析原作和目标文本中的语言特征, 在翻译过程中做出一些改写, 是很必要的。

中西文化差异造成中西游客价值取向不同, 游客在景点中关注和舍弃的视野元素会有不同。因此, 在汉语旅游文本的英译实践中, 为突出文本的功能, 实现翻译目的, 译者应该转换思维方式, 对语篇的结构进行适当的改写, 提供国外读者所熟悉的信息, 满足他们的阅读视野期待和审美期待, 注重译文生态, 凸显译文的文本风格和功能, 达到传播河西走廊旅游文化的目的。

3. 中西文化接触的“二语糅合”,“归化”与“异化”的抉择

语言的接触和文化的融合是历史的必然以《易经》中的“不易、简易和变易”三易原则作为翻译河西走廊旅游资源文本的规范原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推动以《易经》中的“不易、简易和变易”三易原则作为翻译河西走廊旅游资源文本的规范原则, 中西语言接触和融合现象越来越普遍, 语言的接触和文化融合是一个必然趋势。语言接触的过程就是文化融合的过程, 文化接触的过程伴有语言的融合。近年来随着中西文化的进一步接触融合, 汉英两种语言逐渐接受了各自语言中的语言表达, 如语词、语调等。旅游文本往往带有本族语多重文化色彩和表达习惯,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要注重传达原文信息, 但是, 基于英汉两种语言在不断的接触中互相“糅合”, 对原文的用词和行文习惯加以微调, 适当应用“异化”策略, 不要盲目地“归化”, 消极地迁就读者, 通过旅游资源的外宣向国外读者推介中国的特色语言, 宣传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 积极主动地实现文化层面的读者观照。

旅游文本包含的信息量大, 但是在翻译实践中, 译者不能一味地考虑译文读者的文化需求, 外宣翻译重在寻求译文信息传递的精准度。施拉姆认为为了一种文化在另一种文化中能更好地传播和融合, 翻译需要调节新旧信息, 尽量减少冲突和矛盾[12]。而谢天振也指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因此每种语言都无可避免地带有某一民族文化的积淀印证”。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 要考虑社会、文化、历史、思想、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的结合。在传播河西走廊的地域文化的过程中, 最容易失掉的就是源语的文化特征, 因此, 译者要尽可能倾向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 以期实现文化的传播和语言的融合。

河西走廊的旅游文本具有信息化、本土化的特征, 如若让游客在阅读英译的旅游文本的同时, 不但满足游客的期待视野和审美心理, 还可以让游客感受河西走廊的地域文化的神奇之处, 就需要译者关注两种语言文化内涵的差异, 真正实现对读者更高层次的关注, 促进译文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良性互动。因此, 译者作为文化交流的媒介, 不仅要以译入语读者接受为导向, 解读源语语言符号, 而且还需有深厚的文化素养, 解读语言符号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这就要求在翻译中以河西走廊地域文化为取向, 应力求最大限度的异化, 保留和传递源语文化特色, 把河西走廊的本土文化呈现给国外游客, 让游客在文化融合的浪潮中接受中国地域文化。在语言层面上, 要以归化为主导原则, 尽量使用明白易懂的文字忠实地传递原文的内容和信息。

三、河西走廊旅游文化英译遵循“三易”原则

旅游文本是一种大众化的通俗文本, 涉及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在英译时, 不仅要考虑文本的功能和目的, 更要充分考虑译本读者的需求和心理, 遵循合理的翻译原则, 最大化地将旅游目的地本土信息传递给读者, 促进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

《易经》中的“三易”主要指变易、不易、简易。“不易”即“不变”, 指阴阳变化的规律 (阴阳易理) 到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在翻译中, 也有必然要遵守的“不易”原则。在语言层面上, 译者要不拘泥于原文形式, 力求忠实再现原文所表达的思想及源语语言所承载的功能,实现翻译目的。旅游资源的英译就是为了实现信息传递和呼唤读者行动的功能。因此儒家思想英语作文50词, 在翻译中变的是语言系统和语言符号, “不易”的是保持译文的“信度”, 而要实现原文的“保真度”, 还需从读者角度考虑, 对译文做适当的调整, 符合他们的阅读以及理解, 这样就需要译者认真准确地理解原文, 还要理解译文受众的思维差异和审美差异。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变化的最高法则。“简易”是指抓住主要矛盾将问题由繁化简, 河西走廊旅游文本的翻译, 如果抓住主要要点, 就会容易很多。施拉姆认为, 受传者接触新的讯息时, 需要新旧讯息的调和, 减少冲突和矛盾, 以求内心和谐一致。一种文化在另一种文化中能更好地传播和融合, 译者需要调和新旧讯息, 尽量减少冲突和矛盾。汉语旅游文本多用华丽词藻、四字成语, 只为渲染和烘托气氛, 大多并无实际意义, 而且多用名人、名言、名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但是翻译成英语文本时, 要使译文达意贴切, 就要调整措辞,调整结构儒家思想英语作文50词, 将虚华无实意之词用通晓明了的表达方式表述, 使译文变得直观简洁、形象生动, 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增强译文的接受性和可读性。

“大道变化不已, 万物流动不居”[13]阐述了“变易”的道理, 变易体现了宇宙万物都在运动变化着, 没有哪个是不变的。“变易”用于规范翻译, 即指要转换语言, 但是在语言转换过程中也有“不易”, 即“不变”的翻译内容或交际意图和目的等。在河西走廊旅游文本的英译实践中, 译者可以根据原文信息以及自己对译文的理解,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做一些适当的“创造性叛逆”, 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和表达方式。但是, 表达方式、翻译策略、结构的调整、改写等都应遵循翻译规律。“变易”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不形而上学, 孤立片面静止地看问题。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 存在本质性差异的中西文化应该尊重彼此文化, 求同存异。因此, 对处理含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文本时, 要把异化和归化相结合, 在遵循“变易”原则的前提下, 力求把河西走廊的地域文化传播出去。

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 文化差异造成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的差异具有差异性和相似性的特点, 而旅游资源文本的翻译是对外宣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翻译在考虑文化差异的前提下, 还要考虑交际意图和读者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 注重语言文化上的差异。随着中西文化的“糅合”的过程逐渐深入, 这些差异性将逐步减少, 相似性将日益扩大, 在这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遵循“忠实”不变的原则, 依据读者的审美认知对原文的行文习惯和遣词造句做些恰当的“改写”, 真正做到对等的文化翻译,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的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熊金才、孙丽霞.非语言代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5) :56-58.

[2] Dahl. and [J]. of the of , l998 (3) :38.

[3]贾文波.旅游翻译不可忽视民族审美差异[J].上海科技翻译, 2003 (1) :20-22.

[4] 李明.商务英语翻译[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09.

[5]毛荣贵, 范武邱.语言模糊性与翻译[J].上海翻译, 2005 (1) :11-15.

[6] Jauss, H. . an of [M]. by Bahti. : of Press, 1982 (59) .

[7]黄友义.中国站到了国际舞台中央, 我们如何翻译[J].中国翻译, 2015 (5) :5-7.

[8]李建军.文化翻译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9 (3) .

[9]孙迎春.意境译法探索[J].中国翻译, 2002 (5) :86-88.

[10]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1) .

[11] Nord, C. As a : [M]. : Press, 2001 (32-128) .

[12]威尔伯·施拉姆, 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何道宽,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20) .

[13]易正天.易经的智慧阅读[M].北京:西苑出版社, 2009:93.

[14]舒也.中西文化与审美价值诠释[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8.

[15] 王一凡.形合与意合的哲学思维反思研究[J].中国翻译, 2001 (4) :13-18.

[16]李翔, 郭立锦.论旅游翻译中读者的关照[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10, 24 (5) :121-124.

[17]岳中生, 于增环.公示语生态翻译论纲[M].科学出版社, 2014.

[18]张宁.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J].中国翻译, 2000 (5) :54-56.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