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俊峰:儒家“守经”与“权变”的理论问题

凌俊峰:儒家“守经”与“权变”的理论问题

凌俊峰的这篇文章,看到题目后让我眼前一亮,这个问题其实反映的是儒家“守经”与“权变”的理论问题。

五代时期的冯道凌俊峰:儒家“守经”与“权变”的理论问题,一生历事五朝,侍奉了十位皇帝,始终居于高位,处于权力的核心位置。当时有人称赞他是士人领袖,称赞他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在乱世中保护百姓,死后却又被许多正统史学家斥为不知廉耻、毫无原则的奸佞,是不顾名节贪恋权贵的小人,两种说法可谓天水违行,冰火难容。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冯道的为人处世呢?他当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如果仅仅从气节、人格来立论,显然是过于简单、过于片面的,也是不够公允、客观和包容的。在五代那样一个战乱频仍、灾荒连连、政治昏暗的年代,冯道能够放下自身名节的顾虑来为苍生、为百姓、为时代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其中应该有其值得肯定的地方,也合乎中国传统文化守经权变的传统。

汉字中,“经”原意为织布机上纵向的纱线,与“纬”相对凌俊峰:儒家“守经”与“权变”的理论问题,引申为时间的自上而下推移或永久不变的真理;汉字的“权”原义为秤砣儒家思想的危害,引申为“权衡”“权宜”“权变”等。“经”与“权”是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反映了中国人对人生原理原则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春秋》有经有权。经者,常也;权者,变也。经与权不可偏废,唐代柳宗元对此曾有过精辟的诠释。他说:“经也者,常也。权也者,达经者也;皆仁智之事也。离之,兹惑矣。经非权则泥,权非经则悖。”“知经而不知权,不知经者也。知权而不知经,不知权者也。”就是说,“经”是永恒不变的原理原则,“权”是帮助执行原则的变通手段,两者在维护道德规范时不可或缺。背离这一点,必定有失偏颇。没有权的经是拘泥的,而没有经的权则是悖谬的。如果只知经而不知权,就是不知经。假若只知权而不知经,就是不知权。那么怎样运用经与权呢?战国时孟子就给出了一个形象的案例:“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于手者,权也。”男女授受不亲是古人应该遵循的礼义儒家思想的危害,这就是经。但是,兄嫂落水,只能伸手相救,这不能说是违反了这个准则,而是灵活运用了这个准则,这就是权。权变的实现没有危害到道义,反而维护了大的道义,它不意味着为了利益放弃道德信条,而是在大局下做出符合大义的一定牺牲,也是一种担当。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是经与权的统一,我们应该坚持辩证原则儒家思想的危害,守经权变,与时偕行,因时而动,因时制宜,而这又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和发展理念。可以说,在乱世之中,冯道能够救民于水火,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说,这与坚守名节、高尚其事、遁世无闷无疑有着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处。而这也是凌俊峰该文推出的意义之所在。(作者系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院长。)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