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性表达如何更好地服务于非遗文化原真性保护

影视艺术性表达如何更好地服务于非遗文化原真性保护

摘要:非遗纪录片真实记录了非遗文化的精华,折射出中华文化的智慧与光辉。影视艺术性表达如何更好地服务于非遗文化原真性保护,是当前非遗纪录片创作者亟须思考的问题。深刻理解非遗文化保护是艺术创作的宗旨,艺术创作是增加文化感染力的表达手段,有效保护和传播非遗文化,让人们看到原汁原味的非遗文化,并唤起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自觉珍视是精品非遗纪录片的要义所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承载民族文化的基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实现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输出的重要条件。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潮州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刻不容缓,纪录片以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成为拓展非遗生命力的有效形式。应积极探寻非遗文化和影视艺术完美契合的策略,以发挥非遗纪录片在提升非遗可见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等方面不可或缺的作用。

非遗文化符码失语

纪录片以其独有的视听记录功能,在还原、保存非遗文化生态中具有比文字、图片、音频等资料更为直接形象、科学全面的优势。虽然近年来非遗纪录片作品数量增多、包装精致,但在文化深度、美学锐度、思想内涵的维度上来看,非遗纪录片仍缺乏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如何通过艺术表达承担起非遗文化保护的使命,是当代纪录片创作者亟待专精覃思的命题。

文化属性薄弱阻碍文化保护

影视艺术性表达如何更好地服务于非遗文化原真性保护

提升非遗纪录片的文化属性是实现保护非遗文化这一使命的关键所在。通过影像原汁原味地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来面貌,全方位地忠实记录传承人技艺传承、人生经历、思想情感等,可以有效地保护非遗文化。但目前非遗纪录片中存在史实信息缺失、文化呈现偏差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其文化价值影视艺术性表达如何更好地服务于非遗文化原真性保护,偏离非遗文化保护的根本性目标。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就文化挖掘而言,纪录片忽视对非遗文化起源的历史追溯,剥离非遗文化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空间,缺乏对非遗文化未来发展趋势的前瞻;就艺术创作而言,主题先行、主观化、英雄化等,使非遗纪录片创作陷入艺术性表达过度、非遗文化保护缺失的窘境。

艺术手法僵化牵制文化构建

艺术性是纪录片不可忽视的本体属性,纪录片是一个由创作者、文本、接受者构成的艺术世界。当受众鉴赏纪录片时满族民俗文化,通过对审美对象的直觉领悟和审美感知,触发自身情感经验,在联想和想象中不断推进与作品的情感交融,洞察纪录片所表达的深层文化内涵。对非遗纪录片而言,艺术创作将观众的情感顺利带入其中,更深切地认识与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脉络和内在精神,正如德国纪录电影工作者克里斯蒂娜·里夏特所说:“除了真实性以外,还有真理和真诚。不是简单地如实纪录,而是同时也要考虑其他各种与之相关的因素。”①如果将艺术加工与真实记录视为相互对立的两面,从根本上排斥纪录片创造性表现的可能,非遗纪录片将变为具象非遗技艺的单纯再现,难以深耕出非遗文化的本体特征。

非遗纪录片艺术性与文化性的关系叩问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文化性和纪录片视听融合的艺术性是非遗纪录片的两个本体,前者提供内容和方向,后者作为手段和载体,二者缺一不可。

非遗文化内涵深厚艺术作品文化底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其中蕴含的生活智慧、精湛技艺、历史文化等,都是非遗纪录片重要构成部分。非遗纪录片的意义在于遗产背后的文化内涵追寻,一旦将非遗作为物质性产物,丧失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情感内涵和精神创造影视艺术性表达如何更好地服务于非遗文化原真性保护,便脱离了非遗保护的范畴。纪录片对非遗文化的挖掘体现在原真性和活态性上。从原真性来讲,纪录片必须努力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演变、所处文化空间以及当代特征。从活态性来讲,非遗是一种以人为载体的动态过程性文化,通过人来实践、传承和表现出来满族民俗文化,并需要人来享用才能实现其特定价值,因此,聚焦承载非遗技艺、技术或知识的传承人是非遗纪录片创作的一项重要原则。

许扬导演的纪录片《宜昌薅草锣鼓》,通过对袁国本、李光平、李光虎、肖世芹这四位薅草锣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口述采访还原薅草锣鼓由盛转衰直至消亡的历史,并在充分尊重历史与传统的基础上,将宜昌薅草锣鼓的历史现场和演唱流程最大限度地真实再现出来。导演基于田野调查和传承人走访,严格遵循传承人所说的“规矩”,采用适当地“搬演”手法再现宜昌薅草锣鼓的演唱流程,且毫不避讳告诉观众这种“搬演”的手法,其目的是真诚且真实地再现非遗文化。

影视艺术性表达如何更好地服务于非遗文化原真性保护

艺术手法丰富非遗文化内涵多彩呈现

非遗纪录片体现非遗文化不仅需要在拍摄内容中深挖文化内涵,还需在创作中运用灵活丰富的艺术手法,增加纪录片的艺术感染力,为非遗文化保护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了增加纪录片的感染力,适当运用“搬演”和数字技术手段来表现细节、制造悬念可以使纪录片更易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但在非遗纪录片的实践创作中,需把握好作品艺术表达与非遗文化内涵展现的平衡,纪录片创作中的用光、构图、色彩、影调、景别、运动、角度、蒙太奇剪辑等都应充分服务于非遗文化的呈现。在表现方式上,过于注重“故事化”“个人化”以及过度“扮演”“搬演”,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信息记录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会使非遗纪录片与其文化保护的初衷渐行渐远。

《传承》(第三季)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和匠人精神,在客观记录传承人日常生活的基础上,还使用灵活的镜头语言、多样的叙事方式等艺术创作手法,透过琐碎的细节让观众看到客观事物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让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镜头前绽放生命的活力。纪录片中挖掘出传承人日常生活中的戏剧性故事,借助时空交错的多线叙事,使该片的情节更加跌宕更具观赏性。如在第一集《归处》中,分别讲述了发生在新疆和海南两处时空的传承故事,将两对父子、母子间因传承非遗而产生的冲突作为推动纪录片叙事发展的动力,并在生动的故事讲述中唤醒观众对非遗文化保护的意识。该片的另一大亮点是抒情性镜头的使用。这种镜头虽然不是具体的、写实的,但其实质是对非遗传承人精神世界的外化,是一种趋向写意的表达。如罗艺军所说,“从现实环境中吸取造型因素构成人物心绪与环境交融的蒙太奇段落作为情节链条上的华彩乐章。”②该片中风光旖旎的山海图景映衬着传承人的精神世界,空镜头成为叙事的元素表达出人物的情绪变化,航拍镜头全景式地展现壮阔的自然景观,留白式的构图营造出更具意境的画面。如在《归处》中,蔡冬燕在传统疍歌“旧曲新唱”的创新过程中遇到了难题,此时海浪翻滚的画面象征着人物内心复杂的情绪。在影片结尾处,将传承人置于广袤的天地之中,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融入血脉的赤诚与坚守使他们的形象既渺小又伟大,使观众产生余韵悠长的审美体验,真正体会非遗文化越过历史变迁后历久而弥新的人文之美。

非遗纪录片的文化保护策略

影视艺术性表达如何更好地服务于非遗文化原真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生活的再现

从总体上准确揭示和把握非遗传承规律,是做好保护工作的基础和前提。③当下,非遗纪录片最严重的问题是呈现给观众的非遗文化与非遗文化本真面貌出现偏差。创作者缺乏深入生活的耐心,会导致非遗纪录片丧失非遗的原生态性,其真实性自然令人怀疑。在非遗纪录片的整个创作过程中,以真实性为第一准则满族民俗文化,体验传承人真实的生活场景,从点滴中激发创作灵感,捕捉出最能展现非遗文化精髓的镜头,还原非遗文化本相。科研团队受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委托,已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五项,常年从事东北地域非遗文化保护的记录影像工作。其中,在《满族说部代表性传承人——赵东升》创作前期中,工作团队从导演、文化专员到具体的摄像、采编、撰稿人员都带着对非遗文化的敬畏情怀,跟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东升进行了五次满族遗址田野调查,对满族说部非遗文化和非遗传承人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大量的工作,为真实地还原满族说部非遗文化内涵奠定了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魅力复原

非遗是历史沉淀和人民群众实践的动态文化,其背后的历史渊源、所处的文化空间以及代代延续的活态传承,都蕴含着独特的地域精神内核和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非遗纪录片要想揭开非遗的文化内核,需要在原真再现传承技艺的基础上,充分尊重传承人在文化传承中的主体地位,努力关注非遗的发展轨迹,深入挖掘地域特色与文化符号,将人文关怀贯穿始终。

一是聚焦非遗传承人。非遗纪录片既要展现传承人所继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湛技艺,也需要对传承人成长经历、日常生活、社会关系、心绪情感等进行“深描”,挖掘出生动的传承故事,展现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将口述史的方法运用到非遗纪录片的创作实践中,借助非遗传承人口述,从个人角度亲述经验和对非遗的记忆和认识,从而获得官方文献中难寻得的珍贵材料,使非遗纪录片更生动地呈现出具体的非遗文化的精髓和特征,更具非遗文化的活态魅力。

二是挖掘非遗来龙去脉。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三维直线的时间序列(昔、今、后)融成了多维的一刻”的理论,也就是说,要了解非遗文化就离不开了解其源头和历史发展脉络。近期,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播出的纪录片《非遗鄂尔多斯》第三集《天籁之音》中,聚焦鄂尔多斯源远流长的歌舞文化,展现了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民歌民乐古如歌,这一蒙古族最古老、最传统的原生态歌唱艺术的源头。通过讲述古如歌从蒙古汗国时期作为皇室贵族在宫廷举行隆重仪式时演唱的大型声乐组曲开始到濒临没落失传的发展历史,不仅揭示了古如歌中的哲学内涵和宗教文化,更体现了鄂尔多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独具特色的蒙古族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民族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生命力演绎

非遗文化不是僵化、静止的,非遗纪录片应充分体现非遗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特点,努力发现和表达非遗文化的创新点。在非遗纪录片创作中既不能拘泥于陈旧的创作模式,又不能违背非遗基本传承规律而进行文化变异性的创新。在以非遗保护为核心目的的纪录片创作中,一定要承认非遗中所蕴含的传承与创造的成分,一定要意识到非遗保护是时代的产物。社会瞬息万变,许多新科技、新观念层出不穷,非遗纪录片创作需要结合时代发展,将崭新的艺术形式、现代艺术气息融入纪录片中,赋予非遗技艺、非遗工艺新的活力,让更多年轻人接受和喜爱,使非遗保持旺盛长久的活跃生命力。

纪录片《讲究》以“新旧手艺、匠心情怀”内容定位,创新性地把焦点聚集在年轻一代传承人身上,从当代年轻人的文化责任感和文化意识出发,探讨在如今工业化生产的大环境中呈现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内涵。第三集中介绍了从小受茶道熏陶立志要做中国最好的瓷器的年轻人温智涛,找到了从清朝就开始制作瓷器的家族学习传统技法,并融入摄影构图经验与独特的艺术审美见解,创造出的新中式青花瓷备受青年人的喜爱。在《铜壶》《马鞍》《雕版》这几集中,新一代手工艺匠人在继承和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生活需求尝试设计更具实用性的手工艺品。在拍摄手法上,《讲究》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张力十足的镜头语言、轻快的影片节奏、紧凑的叙事手法使该片故事性与观赏性并举,实现艺术价值和文化表达的双赢。

在非遗保护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更多的影视工作者投身于非遗纪录片的创作实践中,展现非遗文化已成为非遗纪录片创作者共同的创作理念。但通过纪录片推动非遗文化有效保护,使纪录片作为中华文化传播的一种载体让世界看到中国的非遗文化,了解中国的非遗文化,仍然任重而道远。只有深入理解并体悟非遗文化,挖掘非遗背后的历史文脉与精神内核,让艺术表达成为书写非遗文化本色、重现非遗活态魅力的有力手段,才能创作出具有人文情怀和非遗文化保护功能的纪录片精品。

(作者郑军系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邱一然、张思茁系东北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研究生)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