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隋帝国的残暴统治,唐高祖李渊女皇

南怀瑾老师:隋帝国的残暴统治,唐高祖李渊女皇

第十二章 隋唐时期佛教哲学思想的发展

公元 581 年,结束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建立起统一的隋帝国。由于隋王朝的残暴统治,隋末爆发了以李密、窦建德为首的农民起义。这是秦汉以来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严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以李渊为首的封建贵族集团,又在镇压农民起义的基础上,建立了唐王朝。唐朝的统治者,在隋末农民起义打击后,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采取了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以防止农民战争的再起。同时在思想领域里,采取三教并用的政策,以调和三教的矛盾。以发挥它们各自的社会作用。唐太宗李世民自己并不相信佛教,可他却认为佛教对「治国」有利,并加以扶植。他说:佛教教义「慈善为主」,可以「膏润群生」;佛教讲因果报应,可以教人「积善」。因此他主张在「丧乱」之后,应令天下寺院,「度人为僧尼」(《广弘明集·度僧于天下诏》)。除太宗之外,唐高祖李渊早在反隋起兵时,他就立愿表示,他一旦做了皇帝,定要大弘佛教。则天女皇也利用佛教,来为她当皇帝制造舆论。她被佛教僧侣说成是「弥勒佛转生」。唐玄宗更是接受佛教的灌顶仪式,唐代宗则把李唐王朝的延续,当作佛教因果报应的验证,如此等等。这样在李唐王朝的倡导下,佛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一大批僧侣贵族,有的被奉为国师,有的领地受封,形成了僧侣贵族的特权阶层。这样在朝廷的支持下,佛教在社会上就更加广泛地流行了起来。

唐代佛教的兴盛,还表现在唐代寺院经济的空前发展上。当时的佛教寺院垄断了大量土地和劳动力,拥有庄园、水硙、当铺和奴婢,享有免税和免役的特权。《旧唐书·王缙传》说:「凡京畿之丰田美利,多归寺观,吏不能制。」据说,唐武宗废佛时,曾「收膏腴上田数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旧唐书·武宗本纪》)。在山东有一个寺院,就有「庄园十五所」(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有不少寺院,「置田亩,岁收万斛」,而且「置无尽财」,大放高利贷(《宋高僧传》卷十五)。总之南怀瑾老师:隋帝国的残暴统治,唐高祖李渊女皇,许多寺院具有自己庞大的独立经济。寺院经济并得到贵族们的支持,史称:「中宗以来,贵戚争营佛寺」,「富户强丁多削发以避徭役,所在充满。」(《资治通鉴·唐记》二十七)辛替否曾说:「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旧唐书·辛替否传》)唐代寺院经济的空前发达南怀瑾老师:隋帝国的残暴统治,唐高祖李渊女皇,又为佛教的流行提供了物质基础。

唐代佛教的昌盛,更表现在佛学研究的空前繁荣上。唐代佛教在南北朝众多的佛教学派(或称「师说」)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佛教宗派。各宗派之间具有强烈的排它性,它们互相纷争又互相吸取,共同促进着佛学的昌盛繁荣。在隋唐主要流行的宗派有: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密宗等。这些宗派,其中有的在唐朝以前便存在了,到了唐朝又得到了新的发展,有的则是唐朝才兴起的。这些宗派又与寺院经济相结合而得以巩固与发展。由于寺院有自己的独立经济,寺院的首领实际上还是大庄园主,首领死后,又需要有人来继承寺院的财产,以此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更促使了佛教宗派内部的剧烈竞争。

隋唐佛教诸宗派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和对立。每一宗派都有自己崇奉的经典,如三论宗尊奉《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天台宗尊奉《法华经》(故又称法华宗),华严宗尊奉《华严经》,净土宗尊奉《阿弥陀经》等等,各派还对佛教经典都做出综合的评价,认为各类佛教经典都是佛说的真理一部分,同时又都将自己这一派所尊奉的经论置于最高的地位,标榜自己这一派的教为最圆满完全之教。这就是所谓「判教」。各宗派又都自立门户,为自己安排了祖师,并编制了一个教理传授的系统,一代一代相传下来,这就是所谓「法嗣」。在竞争中,各宗派之间,互争佛教正统地位,每一宗派内部又争「法嗣」,争做本宗的继承人。因此他们之间纷争十分激烈。

尽管佛教内部纷争,各立门户,互争高低,但这仅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它们又都是佛教,是佛教内部的斗争,因此彼此之间在教义上又互相影响,互相吸取,共同促进着佛教思想的发展。不仅佛教各宗派之间互相吸取互相补充,而且还大量地从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道教思想中吸取养料,以发展自己的教义,使佛教进一步地中国化,使儒、佛、道三教进一步圆融合流,从而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同于印度的隋唐佛教诸宗派的佛学思想体系,大大地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在隋唐佛教诸宗派中中国的禅宗最为突出,它可称之为佛教中国化的典范,是我国佛教中国化(或称本土化)圆满成熟的标志。它在我国历史上影响亦最大。此外,华严宗对宋代的程朱理学、唯识宗对近现代中国哲学,也都产生了深远的思想影响。因此我们在下面将对这三个宗派作专节的研究,至于三论宗、天台宗、净土宗等,在历史上亦有较大的影响,现作简略的介绍如下:

三论宗 以主要研究印度的佛教论著《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论而得名。创宗人为隋代的安息国侨民吉藏。他主要活动于陈隋时期。三论宗的基本思想是「二谛八不中道」说。认为宇宙万有皆是因缘和合而生,虚妄不实,但在世俗人看来它们是真实的存在,此为「俗谛」,而从佛教的「真谛」看来,皆虚幻不实,诸法为空。然而真俗二谛又是「二而不二」的,二者不可分离。空不离有,有不离空,应是假有性空,非有非无。这就是所谓「中道」。万法既为「非有非无」,那么生非真生,灭非真灭,而应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的。这就叫做「八不中道」。

天台宗 创宗人为陈隋之际的智

加载中...,因他常住浙江天台山,故名天台宗。又因该宗以印度的《法华经》为主要的教义根据,故又称「法华宗」。该宗倡导「止观双修」,止即禅定,观即智慧。南北朝佛学有所谓南义(南朝重义理讲智慧)北禅(北朝重禅定)之分,天台宗则主张止观双修,不可偏废。在佛教的基本教义上,天台宗提出了性具说和一心三观、一念三千等著名的佛学思想。所谓「性具说」,性即是法性、真如,即认为一切诸法皆为真如法性之体所本具,因此他们提出众生本性即具一切善法和恶法,佛与众生本无根本差别,「即能修成,全是本具」。所谓「一心三观」,即是说一心能观空、假、中三谛。这是智

加载中...根据印度龙树的《中论》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名中道义」的所谓「三是偈」思想发挥而来的。智

加载中...说:「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缘所生法,是谓假名假观也;若一切法即一法,我说即是空,空观也;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观。」(《摩衍止观》卷五上)这即是说,「一法一切法」,即指真如随缘形成一切现象,皆不实在,故为假,观此即为假观;「一切法即一法」,指一切现象皆真如显现,无有自体,故为空,观此即为空观;「非一非一切」,指同时包含有以上两个方面即假即空,故为中道,观此则为中道观。同时此三者圆融不分,举一即三,虽三而常一,观假即观空、中,观空即观假、中,观中即观空、假,是谓「一心三观」。所谓「一念三千」,一念即一念心,三千即指三千世界,总括一切法之谓。智

南怀瑾老师:隋帝国的残暴统治,唐高祖李渊女皇

加载中...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摩衍止观》卷五上)这是说,三千世界即一切现象皆存在于一念心中,这是因为「三千同一性故」,皆为同一真如本心之显现,所以说「一念三千」。

净土宗 创宗者为唐代僧人道绰与善导。此宗以信仰「西方净土」而得名,追求往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其修行方法主要是「观想」(作各种净土极乐世界的假想)和「念佛」(口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他们认为只要一生至诚念佛,临终时即可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西方净土。由于此宗修行方法简单易行,因此该宗在我国民间社会中得到了广泛流行。

隋唐时期思想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儒、佛、道三教的融合与纷争。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学派,但自魏晋以降直至隋唐时,由于老庄玄学的兴起和外来佛教的昌盛,儒家失去了往昔(汉代)的盛势。然而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是我国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集中反映,是我国封建社会治国安邦的基本指导思想,而佛教与道教都是宗教,宣扬的是出世主义思想,这就与儒家的伦理政治(忠孝之道)发生了矛盾。因此,隋唐的儒学家们,从巩固封建社会秩序的根本利益出发,掀起了儒学的复兴运动,力排佛老(道教)思想,以恢复儒学昔日的盛势。然而自魏晋以来,儒学处于「中衰时期」,哲学思想一直未能得到多大的发展,与佛、道两教的哲学比较而言,尤其与佛教的心性学说相比,儒家的哲学就显得十分贫乏。因此,为了提高儒家的地位,发展儒家学说,就必须吸取佛、道两教的哲学思想佛家哲学经典书籍,以充实儒家自己的心性论和宇宙论的哲学思想。这样儒家与佛道之间,除了有排斥纷争一面之外,又有着儒家吸取佛道思想,融合佛道的一面。同理,佛道两教,尤其是外来的佛教要在中国得到发展,就必须与我国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相适应,因此佛道两教除了坚持自己的出世主义的宗教世界观之外,还必须大力吸取儒家的伦理政治思想,容纳儒家的忠孝、仁爱等思想佛家哲学经典书籍,以调和与儒家的矛盾,以便与整个我国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相适应。因此佛道两教与儒家学说之间,既有着排斥纷争的一面,亦有着互相吸取、互相补充融合的一面。至于佛道两教之间,由于两者都是宗教,在宗教教义和理论方面,自然可以互相效仿、互相吸收、取长补短,以促进两教思想的发展,但他们两者在基本教义上又存在着差异和不同,从而在思想上发生了分歧,同时有时又为了争夺宗教地位而发生激烈的纷争。总之,隋唐时期是一个儒、佛、道三教既纷争又融合的时期,纷争中有融合,融合中又有纷争。但总的趋势是以融合为主,所以我们常说隋唐时期是一个三教合流的时期。

三教的纷争与融合也并不是到了隋唐时才产生的。早在佛教初传和道教刚产生的东汉时期即已出现。据东汉末年的《理惑论》记载,当时的儒家即对佛教提倡的「出家落发」,「弃妻子」,「绝后嗣」提出了批评,认为这些都是违背了儒家孝道的,并对佛教所宣传的生死轮回(「人死当复更生」)等思想提出了质疑。之后,东晋时还爆发了一场「沙门」(佛教徒)应不应致敬王者的辩论,为此庐山名僧慧远还专门写了《沙门不敬王者论》一文,提出了在家与出家的区别:在家「则是顺化之民,……有天属之爱,奉主之礼」;出家「则是方外之宾,……不顺化以求宗」,故不应致敬王者,但「一夫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虽不处王侯之位,亦已协契皇极,在宥生民矣」(《沙门不敬王者论》)。以此企图调和佛儒之间的矛盾。稍早于慧远的佛教信徒,文学家孙绰则著有《喻道论》,提出了「周、孔即佛,佛则周、孔,盖外内名耳。……其致不殊」的思想,亦是为了调和儒佛的思想。至于对于佛教宣扬的三世因果报应和神不灭论的思想,从儒家立场进行批评的,则有著名的天文学家何承天和战斗的无神论者范缜等人,他们思想在前面已谈了,这里就不再赘述。隋唐时期反佛教的著名儒家学者,应首推韩愈。他针对着当时的唐王朝提倡佛道两教说:「释老之害过于扬墨」,因此他效法孟轲排斥扬墨的精神来与佛道两教进行坚决的斗争。唐宪宗李纯于公元 819 年想迎「佛骨」入宫中供奉,韩愈立即上《谏迎佛骨表》表示坚决反对,结果被贬了官职。韩愈一生为了复兴儒学,力排佛老,写下了《原道》、《原性》、《原人》等著作,驳斥了佛老的出世主义思想,高扬了儒家的道统说和伦理政治学说,在当时的反佛老斗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另一方面儒家为了发展自己的哲学思想,还大量地吸取了佛道二教的思想,以充实自己的思想。在这方面当推柳宗元、刘禹锡等人。柳宗元不同于韩愈,他并没有公开地批评佛教,他对其「无夫妇父子,不为耕农蚕桑而活于人」,也不赞成,但认为佛教思想「与《易》、《论语》合,虽圣人复兴,不可得而斥也」(《送僧浩初序》),认为佛教讲性善、讲孝道讲仁爱都是与儒家思想相一致的。刘禹锡则称赞佛教有助于教化,说它能起到「革盗心于冥昧之间,泯爱缘于死生之际」,有「阴助教化」(《袁州萍乡县杨歧山故广禅师碑》)的作用等等。可见,柳刘两人都是主张「统合儒释」的。

至于佛教与道教之间的关系,由于两者都是宗教,在宗教教义和理论方面佛家哲学经典书籍,有着互相仿效、互相吸收的一面,但在根本教义上又存在着差异和矛盾的一面,有时为了争夺各自的宗教地位而互相攻击,造成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佛道两教的斗争。佛道两教互相吸取和融合的情况,由来已久,佛教初传中土时即已开始,在汉代人们心目中的佛教如同我国秦汉以来的神仙方术差不多,视为当时流行的各种道术之一种,故人们称佛教为「佛道」。所以,最初人们对佛教与道教分得并不很清楚,好用中国的神仙思想理解佛教。因此东汉明帝时,楚王刘英就既「诵黄老之微言」,又「尚浮屠(佛)之仁祠」(《后汉书》本传)。桓帝则在「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后汉书·襄楷传》),并祀两氏。但佛教与道教在教义教理上存在着许多根本不同的思想。如在生死问题上,佛教以人生为空幻,生死无常,所以主张「无生」追求超脱生死轮回,进入涅槃寂静的境界。道教则主张「无死」,追求养生延年,长生不死成神仙。在宗教修炼方面,佛教偏重精神解脱(炼神),道教则重炼形。当然这种区分是相对的,道教中也有注重养神的。如《西升经》中说:「伪道养形,真道养神。」后来的道教更主张形神双修。同样,佛教中也有注重养生的等等。

由此,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开始摆脱汉代依附道教的情况,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两大宗教各自为了争夺自己的宗教地位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西晋发生了道士王浮与佛教徒帛远的争辩,王浮为了抬高道教的地位而作《老子化胡经》,谓老子西游化胡成佛,以佛为道教弟子,贬抑佛教,以此开启了历史上的佛道两教之争。于是,佛教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编造了所谓「佛遣三弟子震旦教化,儒童菩萨,彼称孔丘。光净菩萨,彼称颜回。摩诃迦叶,彼称老子」(《清净行法经》)的无稽之谈,把儒家的孔子、道教教主老子,都说成是佛的弟子等等。在我国历史上,还爆发了著名的所谓「三武一宗」(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周世宗)的灭佛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除了有当时的经济政治原因之外,亦常与佛道两教的纷争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北魏太武帝的灭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司徒崔浩信仰寇谦之的道教,极力劝说魏武帝拓跋焘放弃佛教而改信道教。又如北周武帝宇文邕之所以信道反佛,亦与「(道士)张宾谲诈罔上,私达其党,以黑释(当时僧人着黑衣)为国忌,以黄老为国祥。帝纳其言,信道轻佛」(《广弘明集》卷八《辩惑篇》)有直接关系。至于有名的唐武宗灭佛,史称「会昌法难」,除了有「僧徒日广,佛寺日崇,劳人力于土木之功,夺人利于金宝之饰」(《旧唐书》卷一八上《武宗本纪》)的经济上的原因之外,也还由于武宗自己相信「长生之术」与道士赵归真大力加以劝谏,遂实行灭佛的。此次灭佛,凡毁寺四千六百余,归俗僧尼二十六万余人,给予了佛教以沉重的打击。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