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异同文章 人为什么有“二”,有一个“我”?

儒家道家思想的异同文章 人为什么有“二”,有一个“我”?

♬ 点击上方绿标可收听主播川儿朗读音频

导语

一般人就是“二”,以为自己与天是对立的。所以人为什么有烦恼?因为有“二”,有一个“我”。自打你一生出来,慢慢有知了,人的知一旦出来,就知道“我”了;一旦有“我”,就有一个对立面同时产生,那就是“天”,一切万物就都归为天,人和天就开始对立,就有“二”了。既然有了对立面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异同文章,相处就一定变成了斗争,连走个路都要用力,和地球斗争,所以你就开始斗了。

在这个斗争的过程中,我们就拿起了刀,至少你心里面在斗争,这把屠刀就出来了,人家来弄你,你就开始防卫了,碰到一个陌生人,心里都觉得“啊,会不会是来害我的”,心里那把刀就出来砍一砍,然后在人家旁边吓唬吓唬。人就是这样,防卫意识就出来。在斗争中,有失败有成功,那么烦恼就来了,快乐也来了,喜怒哀乐就全来了,这就是人。

真人,是“与天为徒”,也就是说天人是合一的,天、人是不分的;不是真人,就肯定“与人为徒”,就觉得“我们是人,那个是天”,然后“人定胜天”,这就是斗争哲学,是人为。所以普通人是斗争哲学,而真人是无为,是返还到本来,不用机巧,是“天与人不相胜也”,也就是说天与人是没有斗争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异同文章,互相之间不产生斗争,完全是合一的状态。

“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就是说一切都是顺其自然。那么这样无为,简单到什么程度呢?“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就是你只要有脚,你走路就行了,爬个小土丘,你随便顺着就走上去了,很简单,根本不用想。然而真人虽然是无为而行、不动人心的,但是一般人看他的样子,会用自己的人心去格度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异同文章 人为什么有“二”,有一个“我”?,还以为他很努力——“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心里想“哎哟,这个人功夫这么高,肯定磨炼了很久”,其实你都不知道那个人根本都不用功,连心都不用,不动心的,无为得要命,是“任任无为”的,而只要努力才成功的,都是有为的。

所以真正的高人,别人以为是很勤劳得来的,其实根本没有,真人都是无为而治,是放松,自然,空掉,从知到不知,哪有拿起刀来努力奋斗的?那你都练成屠夫了。所以要放下屠刀,才能立地成佛,特别是心里面的那把屠刀,否则你怎么能进入境界呢?大脑皮层总是兴奋的。还有一般经常说“十年磨一剑”,可见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斗争教育,总认为一定是磨炼出来的,其实根本不是。这是道家思想的奇妙。

道家思想和儒家不一样,儒家就是要“头悬梁,锥刺股”,一定要奋斗。道家不是,老庄不玩这一套,他玩无为,玩的是一种清静,一种定,然后让你返还到本来,进入一种深深的定境,把你本有的东西开发出来,所以叫作“生而知之”,不是“学而知之”,完全两回事。

一般人真的没办法搞懂,很难搞懂,为什么呢?因为历代以来,我们天天都被教育要努力奋斗,然后突然间你教我说什么都不干啊、随缘啊、放空啊、入定啊,好像虚云老和尚一入定,三个月不吃不喝不动,突然叫你干这种事,理解不了。

所以历来很少人能够解读老庄,原因就在于大家都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太深,总是用儒家的方式去理解,然而儒家的路数和道家根本是两回事,一个是入世间,一个是出世间,这个出世间的路子就是要进入定境,定境之后才能开完先天的智慧,这个先天智慧出来的时候是洞见,与揣测、推算毫无关系。

庄子就是在讲这个道理。好像前面篇章讲的,一件事情你还没去做就生病了,阴阳病,为什么?因为你的脑子在不停地揣测怎么做,去见皇帝要怎么讲,万一说不好被杀头怎么办?还没去见就开始病。这就是人,都是这样,没有定境。那么这种情况庄子说怎么办呢?他教你“心斋”,教你入定,然后“吉祥止止,虚室生白”,到这个时候你可以去见皇帝了。

之前你想的很多谋略,什么以天、地的名义,或者借用古人的话来和皇帝讲,都一样被杀头,不管你怎么做都是出问题的,因为你是人为,只有“天网恢恢”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异同文章,才能“疏而不漏”,人为的网肯定有漏洞。庄子讲的是天机,他是不讲人机的,人机的东西都不是道家玩的,道家是要入道、合道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异同文章 人为什么有“二”,有一个“我”?,怎么能玩人机呢?不可能的。

这一段讲这么多就是在讲这么个意思,就是说真人一切是自然。但是人们做的样子有时候真人也做,原文叫作“以礼为翼”,人世间不是要讲礼吗?真人他有时候也有个礼的样子。去参加葬礼,看到你们在哭他也哭,不然人死了,别人哭你不哭,别人不是要说你没有礼貌?那么就“以礼为翼”,就是像翅膀一样,人家怎么做,你也跟着做。这是说在这个世间要懂得和光同尘,“所以行于世也”,因为有人的形貌,那么要有人的样子,但是因为内心没有分别,所以无人之情。

本文选自谢国仲《庄子玄解》

作者对《庄子》内7篇进行解读,观点新颖

结合当下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现状

给予读者人生启迪

内容简介:《庄子》又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由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全书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共33篇。庄子在书中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法自然”的观点,提倡“自然无为”的人生观,主张保持个人身心自由,追求一种无拘无束,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本书作者对《庄子》内7篇进行解读,观点新颖,结合当下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现状,给予读者人生启迪。

END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