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著名的“上善若水”,你是否思考过水的特别之处?

道德经》中著名的“上善若水”,你是否思考过水的特别之处?

《道德经》中著名的“上善若水”,你是否思考过水的特别之处?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进入《道德经》中著名的“上善若水”这个章节。在这章中,老子以水为中心,探讨了它对我们人类智慧的启迪。

水的品性:善利不争

说到水,它是生命之源,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里最熟悉、最离不开的东西。但是,你是否思考过水的特别之处呢?

在前面几讲我们提到过,老子是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思想家,水就是他的观察对象。经过仔细的观察和思考,老子在《道德经》中总结了水的品性,那就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

《道德经》中著名的“上善若水”,你是否思考过水的特别之处?

这里,就出现了我们非常熟悉的四个字:“上善若水”。这四个字的意思是:最高的智慧和品德就像水一样。

那么,水是什么样呢?水的特点是:善于让万事万物得到好处,而不争不抢,这就是“善利不争”。同时品读道家智慧感悟,水处在众人最不愿意去的地方,这是它最接近“道”的品性。它处于的地方,也就是行善之地。

我们想想看,自然中的水的确是这样的。

首先是“善利万物”,水一刻不停地发挥它的价值,滋养万物、孕育生命,离开了水,所有的生灵都将不复存在,这是它对世界的无可取代的价值,这并不难理解。

接下来是“不争”,虽然水的贡献很大,但它不争不抢。无论是大江大河还是清涧小溪,水从来不选择它所处的位置,而是随遇而安,在哪里都可以生存,静水流深。

韩鹏杰老师把水的“不争”的特点,总结成三条具体的内容。

第一是,有边界不争。湖有湖畔,河有河堤,海有海岸,不与其他事物争抢地盘。

第二是,有秩序不争。水流动的速度虽然很快,但是前后相随,循序渐进,非常有秩序,从容不迫,有条不紊。

第三是,有牺牲不争。水流经过的河道,底下都是坑坑洼洼的,水怎么才能往前流呢?前面的水把坑坑洼洼填平,后边的水才可以滚滚前流,这就是前仆后继。

通过这三点,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善利不争”的特点了。而老子也通过水的这个特点,来提示我们作为人应该如何做,去学习水的智慧。

水的启示

在《道德经》这一章的原文中,紧跟在水的品性之后的,就是老子对于“水的启示”的提示。水很有智慧,上善若水,那么,我们可以从水身上学到什么呢?

老子说:“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段话很有智慧,但是并不高深,而是在从方方面面讲述,我们在日常生活里应该如何去做。首先是“心善渊”,这是说,人心要像深水一样,静水流深。要宁静致远,要善于沉淀。我们经常用到一个词“渊博”,“渊”这个字就代表着有深度、有积累。

其次是“与善仁”,这是说,与人相处时、给人东西时、对人有恩德时,要像水一样平等仁爱。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道家的老子也在用“仁”这个字,“仁”并不是儒家独有的。

第三点是“言善信”,这是说,说话也要像水一样,讲信用。为什么说水“讲信用”呢?我们知道,潮水是有固定规律的,到了时间,潮水就来了,到了另一个时间,潮水又退了。所以有个词叫“潮信”。因此品读道家智慧感悟,水有守信的特点。

第四点是“正善治”,这是说,政治要清明,要像水一样,公平公正清廉。这里的“正”写成“正确”的正,和“政治”的“政”相通。有个词叫“政清如水”,就是在形容良好的政治治理会带来怎样的效果。

第五点“事善能”,这是说,为人做事,要像水一样,有多种多样的本事,但是却又做事专一。小溪汇成大海,从四面八方而来《道德经》中著名的“上善若水”,你是否思考过水的特别之处?,穿山越岭,最后却总是“奔流到海不复回”。

第六点是“动善时”,这是说,处事的智慧,也像水一样,要懂得寻找时机,该动则动,该静则静《道德经》中著名的“上善若水”,你是否思考过水的特别之处?,该隐则隐,该绕行则绕行。这一点,和儒家所说的“用舍行藏”的道理异曲同工。

最后风水大数据,老子对这几点做了一个总结,叫“夫唯不争,故无尤”,也就是说,正是因为像水一样,有了善利不争的品性,所以也就没有了忧愁和烦恼。

《道德经》中著名的“上善若水”,你是否思考过水的特别之处?

上善若水与民族精神

好,说完“上善若水”对我们个人智慧的启示,我们再把视野扩展到全民族的角度。

韩鹏杰老师认为,“上善若水”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三个民族精神之一。如果要概括我们的民族精神,四个字一组的话,排在前三位的一定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上善若水”这三个。

同时,“上善若水”的智慧,也是我们民族在20世纪取得抗战胜利的一大秘诀。在书中,韩老师指出,毛主席在抗战时期总结的“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就体现了《道德经》中“上善若水”的思想。

当时,毛主席用六个字概括他的战略方针:“退却,相持,反攻”,这恰好与水的特性相吻合。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在抗战中的英勇、无畏、牺牲、奉献,也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我们像水一样的坚韧不拔,同时又充满智慧。

除此之外,“上善若水”的民族精神,还体现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偏好上。

说起中华文明品读道家智慧感悟,不能跳过的两个符号性人物就是陶渊明和苏东坡,他们都是“上善若水”的代表,尤其是“种豆南山下”的陶渊明。

我们仔细想想看,陶渊明看似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既不是帝王将相,也不是英雄豪杰,但正是他身上的从容、淡定与潇洒,像“上善若水”的品性一样,吸引着无数国人,把他当成了精神追求的典范。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