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时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训练题组(A)

一、选择题

1.春秋末期,教育垄断被打破。私学兴起,大批下层人士得到学习机会,形成了一个不拥有政治权力却拥有文化权力的知识人士阶层。这( )

A.反映了私学逐渐取代了官学

B.为社会转型奠定了人才基础

C.促使血缘纽带关系大大淡化

D.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结果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私学兴起使大批下层人士得到学习机会,从而为社会转型奠定了人才基础,故B项正确。春秋时期私学没有取代官学,排除A项;血缘纽带关系大大淡化,与当时的史实不符,排除C项;私学兴起促进了百家争鸣,D项因果倒置,排除。

2.先秦某思想家认为:“姑尝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下列言论与该思想学派一致的是( )

A.“兼相爱,交相利”

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D.“克己复礼为仁”

【答案】A 【解析】材料观点认为向百姓征敛大量钱财以举办乐舞活动,既不利国也不利民,这体现了墨子的“非乐”思想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也属于墨家的主张,故A项正确。B项属于道家思想,排除;C项属于法家思想,排除;D项属于儒家思想,排除。

3.战国末期,荀子曾将当时的各种学说一一驳斥。他认为,战国混乱的原因之一是“百家异说”,要社会安定就要做到“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这一主张( )

A.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B.奠定了政治变革理论基础

C.顺应了政治发展潮流D.消弭了各家学派思想隔阂

【答案】C 【解析】荀子反对“百家异说”,主张文化统一,追求社会安定,顺应了战国末期政治统一的趋势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故C项正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故A项错误;法家为各国政治变革奠定理论基础,故B项错误;各家学派相互影响,但其“思想隔阂”终难“消弭”,故D项错误。

4.西汉画像砖《养老图》(如图)反映了统治者救助下层民众的现象,其救助原因包括天现异象、针对特殊群体救济等。这反映了( )

A.无为而治的政策B.民本思想的影响

C.保障制度的成熟D.等级秩序的弱化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治者救助下层民众”“针对特殊群体救济”体现了儒家的仁政思想和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无为而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C项错在“成熟”,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5.董仲舒高扬“崇儒更化”旗帜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寻找到与地主制经济最相契合的文化形态——涵盖阴阳家及法家的新儒学。之后,汉代帝王在实际运用中,大都儒法兼采,汉宣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由此可知汉代儒学( )

A.具有包容性和政治张力B.尚未确立天下独尊的地位

C.适应了农业经济的发展D.无法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涵盖阴阳家及法家的新儒学”“汉代帝王在实际运用中,大都儒法兼采”“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儒学具有包容性和政治张力,故A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已经确立儒学的官方正统地位,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儒学内容的变化,并未体现与农业经济的联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汉代儒学无法解决社会问题,排除D项。

6.“春秋决狱”是西汉中期董仲舒提出来的,主要是用孔子的思想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在当时的实践中,法无明文规定者,以礼为准绳;法与礼抵触者,依礼断处。这表明( )

A.西汉审案受到法家思想影响B.儒家思想直接构成汉律基础

C.礼法并施成为汉代治国理念D.儒家思想在西汉具法律效用

【答案】D 【解析】材料“法无明文规定者孔孟的儒家思想老庄的道家思想是中国智慧的组成部分,以礼为准绳;法与礼抵触者,依礼断处”反映了儒家“礼”的准则在西汉具法律效用,故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礼”的准则,而不是法家思想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反映儒家思想直接构成汉律基础,故B项错误;礼法并施不符合材料“法与礼抵触者孔孟的儒家思想老庄的道家思想是中国智慧的组成部分,依礼断处”,故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儒学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

材料二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美]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学在战国后期成为“显学”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术”在汉代拓展延伸后所产生的作用。

【答案】(1)原因:门徒的游说;学者的坚持;孟子、荀子的发展。

(2)作用: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思想的主流。

能力提升题组(B)

一、选择题

1.某学者指出,孔子对政治的基本定义是“政者,正也”,其道德要求主要是针对执政者或准备从政者提出的孔孟的儒家思想老庄的道家思想是中国智慧的组成部分,要求统治者以身作则、示教垂范,反对“不教而杀”的虐民暴政。这揭示出孔子( )

A.追求理想的政治模式B.首先提出了民本思想

C.致力于维护贵族政治D.专注于培养贵族子弟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孔子政治上的道德要求主要是针对执政者或准备从政者提出的,强调统治者要以德修身、以德治民,揭示出他追求理想的政治模式,故A项正确。材料能够体现出孔子强调民本思想,但不能说明是他首先提出民本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孔子对统治者的道德要求,无法判断是否维护贵族政治,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孔子以培养贵族子弟为主,且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2.《庄子·养生主》中记载了庖丁解牛的典故。庖丁在劳动过程中探求“道”,练习三年后“未尝见全牛也”,由此达到依乎天理、出神入化的劳动境界。这表明道家( )

A.赋予了劳动的精神超越性B.奠定了劳动观的基本框架

C.开启了劳动道德化的进程 D.凸显了劳动行为的重要性

【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庖丁通过在劳动过程中探求“道”,由此达到依乎天理、出神入化的劳动境界,这说明的是道家赋予了劳动的精神超越性,故A项正确。

3.墨子指出:对事物的认识,有的是前提肯定,结论也肯定;有的是前提肯定,而结论否定;有的是前提否定,结论也否定;有的是前提否定,而结论肯定。这表明墨家( )

A.文化侧重于认知事物B.思想蕴含朴素辩证法思想

C.认知事物具有偏执性D.汲取了道家的辩证法思想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墨子对事物的认知没有绝对化,他辩证地看待了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这表明墨家思想蕴含朴素辩证法思想,故B项正确,C项错误。墨家指出对事物的认知的观点并不代表它侧重于认知事物,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信息表明墨家的辩证法来自道家,排除D项。

4.汉代郡国学的首创者是景帝时蜀郡守文翁。汉武帝即位后,令天下郡国仿效文翁兴学,以“五经”为主要教科书。郡国学教授经学的目的在于( )

A.为实行考试选官奠定人才基础

B.继承西汉传统的治国策略

C.培养通晓儒家经典的郡县属吏

D.禁绝儒学外其他各家学说

【答案】C 【解析】汉代郡国学的教育活动主要是传授经学和实施教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授经的目的在于培养通晓儒家经典的郡县属吏,贯彻以儒家思想加强国家管理的统治策略,故C项正确。汉代尚未形成考试选官制度,排除A项;汉武帝继承并发展了景帝时期的这一政策,其目的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非简单的继承,排除B项;D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5.《魏律》规定,“殴兄姊加至五岁刑,以明教化也”。《晋律》规定,“父在,子不得分家析财;父老,子应弃官归家供养;父亡,官吏必须终三年之丧,若居丧期间违礼要受律法制裁。”这些规定反映出( )

A.以儒入法的历程完成B.司法体现出强烈的等级色彩

C.统治者崇尚严刑峻法 D.法律中渗透了儒家伦理纲常

【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儒家伦理纲常对法律的渗透,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以儒入法的历程完成八字百科,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儒家伦理对法律的影响,并未体现出等级色彩和严刑峻法的特征,故B、C两项错误。

6.西汉后期,执教私学的经学大师已遍及各地,如韦贤“笃志于学,兼通《礼》《尚书》,以《诗》教授”。到了东汉,私学教育更是声势浩大,学生少则数人,多则万人以上,马融“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由此可见,两汉时期( )

A.官学地位受到冲击 B.社会主流思想发生了变异

C.儒学影响日益扩大 D.儒家伦理道德走向世俗化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执教私学的经学大师已遍及各地”“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汉时期儒学教化作用显著,影响日益扩大,故C项正确。材料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官学规模较小,而社会需求较大,不是因为官学地位受到冲击,故A项错误;汉代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社会主流思想并未发生变异,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关于儒家伦理世俗化的信息,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公羊传》中记载:“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董仲舒进一步将其阐发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任何现象,必然有其存在的缘由。为什么中国人创造了中华大一统的局面?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大一统现象”出现的原因。(要求: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角度多元)

【答案】中国中原地区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这里东有大海,西有青藏高原和荒漠,北有西伯利亚高寒区,南有南海和热带高温区,因此中原地区自然成为亚洲东部的地理中心。与此同时,居住在中原地区的人们,在数千年间始终能够创造出领先的文明与文化,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层出不穷,从而进一步形成文化中心、经济中心、科技中心和政治中心,并对周边地区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其次,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为主体的部族,很早就实施婚姻开放的举措,各部族相互通婚,从而有利于部族交往与融合,进而促进大一统的形成。再次,从伏羲画卦、仓颉造字,到秦始皇书同文,中国人始终使用象形文字符号,这种文字有着非常稳定的信息传输性能,而且能够超越语言进行信息交流,极大地促成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认同,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形成。

综上所述,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文化交流等因素共同造就了中华大一统现象。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