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他认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绵延数千年的儒家文化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代名词。毫无疑问什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儒家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儒家优秀价值理念进行了概括、继承、提升和发展。因此,我们要立足于儒家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形式都根植于儒家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它是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凝练了价值共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它包含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取向,体现的是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则借鉴了西方文明价值观念,是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它包含了良好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的目标取向,体现的是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总结了我国自古至今的优秀传统道德观念,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它是人们行为的价值准则,体现的是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儒家的价值观也是三个层次价值目标的统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是儒家追求的价值目标。它由近及远、推己及人,把家庭的管理、社会的改造和天下的治理,最后归结到个人的道德修养。修身是个人的基本道德的养成,是个人层面的价值,是整个儒家价值观的基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价值,是中德。这里的家不仅指家庭而且指家族。家庭不仅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家族还是封建分封制的基础。齐家就是在修身的基础上,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引导和感召自己的家人、族人,从而使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睦有序。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价值,是大德。就是通过治理国家使国富民强,百姓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诚如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什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为万世开太平。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儒家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由于对儒家文化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拓创新,才使得它既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仁之观念

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观念,也是儒家一切价值的最终归宿。在孔夫子那里,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基本内核,同时也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孔子说: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后来孟子将孔子的仁思想概括为仁者爱人。可见,仁的本质就是爱。这种仁的道德规范扩展到政治领域,就是仁政,也就是统治者应该以民为本,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及爱心。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就是儒家的民本思想。同样的,仁之观念也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个层面之中。国家层面,仁体现在治国纲领之中。我们党的执政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正是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和体现。在社会层面,仁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之一,仁者爱人,则家庭和睦,朋友相亲,众人相爱,社会协调有序发展。个人层面,仁表现为个人的道德追求,不成功便成仁充分体现了个人为正义事业而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爱国、敬业精神。

(二)和之思想

和文化可以说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的最基本的意思就是和谐、和平。《国语郑语》中说道,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根本原则,同一是不能连续不断、永远存在的。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达到相互平衡的状态,这叫做和谐,因此能够使物质丰盛而成长起来。因此儒家强调多元并存互相包容,即和而不同。和在中国文化里既包含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包含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了,我们的绿水青山的优良环境才能持续下去,从而带给我们更多的物质财富;人与人和谐了什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社会矛盾和冲突就减少了,社会关系就协调了,社会也就文明了。同样的,和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也均有所体现。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最终目标是追求一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从而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就是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来保证公民依法自由行使权利,追求的是协调的社会秩序和和谐的社会风气,即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个人层面,为人诚信、与人友善,人与人之间才能达到一个和谐的境界。

(三)礼之教化

儒家文化强调以德治国,重视道德教化。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教化,只知吃、穿、安乐,那就和禽兽没有什么区别。通过教化,可以使人明人伦,能够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儒家的道德教化是通过礼来实现的。礼就是指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制度规定。孔子强调以等级名分教化社会,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就是说,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礼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对社会各方面起着规范作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儒家通过三纲五常的礼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教化和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对维系封建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封建的礼制在规范社会道德的同时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得愚忠思想滋生蔓延。然而,如今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鉴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平等、民主、自由、法治等表达方式,并进行了理论创新,在继承以德治国的基础上同样重视以法治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只有既重视发挥法律的强制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感召作用,把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借鉴儒家文化精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在主观上知晓与认同,更要注重在客观上培育和践行。

(一)重视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引导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青少年是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建设国家的储备人才。价值观教育对于青少年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首先,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修为在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上为青少年学生做出表率,将修齐治平、积极人世的精神动脉传承下去。其次,要做好中国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学习必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朴素的观点、优美的诗篇,更易于为广大青少年接受。只有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育人资源,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只有青少年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认同,才能夯实价值观教育的文化根基。

(二)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

近些年来,韩风劲吹、韩流四起,韩国文化通过韩国的电视剧、动漫、游戏、歌曲风靡亚洲,影响世界。韩国的文化产品与其价值观密切相关。韩国文化产品是对韩国甚至东亚文化的时尚表达,促进了韩国文化走向世界。王岐山认为韩剧的内核和灵魂,恰恰在于传统文化的升华。近几年,我国在传统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上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不仅介绍了中华的传统饮食文化,而且带动了旅游和消费,增强了人们对于故乡的自豪感,这恐怕是多少说教都难以企及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隐藏着丰富的宝藏,因此我们要加强文化产品的开发,在文化产业上打造经典、树立品牌,从而形成自己的主体文化。

(三)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化活动

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以其生动形象、直观活泼的形式感染群众、教育群众,陶冶人们的情操,激发人们的情感,从而使人们能够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化活动,首先要大力发现、挖掘、抢救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打造精品文化活动。可以对一些濒危的民间歌舞进行搜集和整理,在继承传统民风民俗的同时融入一些现代艺术元素,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其次,依托地理人文环境和地域民族特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如孝义文化活动等。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