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看佛教教育的实质与意义

从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看佛教教育的实质与意义

从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

看佛教教育的实质与意义

文|寂相法师

从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看佛教教育的实质与意义

内容摘要:佛法无主,要假人弘;得人则兴,失人即废。这样的教育思想贯穿了佛教教育的理念,并且可以从各方面加以论证。佛法要兴盛,社会要和谐,人心要净化,必须有“能续大法洪规,为担当佛祖家业的好种草”,才是昌盛门庭、丕振佛教教育的良好选择。

中国佛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深受传统以儒家、道家文化为主的思想影响,彼此在矛盾中相互吸收,吸收中相互融通,从而融合了这些思想的诸多因素,最终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教育和思想体。因此,探讨佛教教育应该从多方位、多视角融入现代教育方法上,才具有通俗化、形象化、科学化的教育特点,展现理论与实践、信仰和现实、终极与目的的巧妙结合。佛教丰富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与反省的,她具有矫治现代教育之流弊和精神危机、信仰价值、观念偏差的宝贵财富。

一、前言

佛教教育的思想与理念诸多,在此,单就“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方面加以论证与说明她的特点,而且这样的教育理念为目前大多数佛教教育者的共识,并在佛教学院全日制的教育生活里得以落实。因此,我们应该明白:“教建丛林,立规矩,意在养育贤才,陶铸后学,继往开来。如日月,大明乎天下也。”这样的教育理念与宗旨,才是佛教教育需要达到的目标与根本。而要实现这样的教育理念,她的前提条件,便是得人才,然后教而导之,导而用之,才能实现佛教教育的目的。所以才说“佛法无主,要假人弘;得人则兴,失人即废”。

这样的思想理念贯穿了佛学院的教育,因为佛学院教育最终归结点,还是要回归丛林,为各地个体寺院所用,有了为落脚点的教育,才谈得上为寺院服务,为丛林所用,才能体现佛教教育的价值与目的。

就目前而言:国内佛学院办教育基本上是依托于丛林寺院为主,因此,学院教育可以说就是丛林教育,学院教育为丛林服务,又不同于丛林的日常运作,两者互为表里,才能达到佛法兴盛,社会和谐,人心净化的效果,欲达这样的效果,必须拥有“能续大法洪规,为担当佛祖家业的好种草”,即有优秀的人才可做选择,才能更好地落实学院教育的方针,从而为丛林寺院服务,丛林寺院又能彰显整体佛教的局势与面貌,否则,不能得其人,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

从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看佛教教育的实质与意义

二、培养僧才者应有的认识与方法

培育僧才是一件苦差事,不仅费财力,更费人力物力,因此,丛林寺院的领导者不仅要具有传承佛教久住世间高瞻远瞩的眼光,入世的担当,出世格局的情怀,亦须具备科学、合理、善巧的教育方法与手段,方可达到办学者的企望与效果。

(一)得人用则佛法兴

从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看佛教教育的实质与意义

丛林教育的目的在于法在人弘,而要得到良好的落实则要有人,因此丛林教育者应该认识到“佛法无主,要假人弘;得人则兴,失人即废”。如破山海明禅师的教育理念,就在他的一生与行持的《语录》中有清晰的教授,可以从中发现他从各方面加以论证“得人”的重要性。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就是他一再强调“得人才、育人才”的重要。因此他才强调“能续大法洪规,为担当佛祖家业的好种草”,才是昌盛门庭、丕振僧教、传承佛法的良好选择。而在选择僧才时,则须具备以下条件:“罗致收拾东西南北英灵俊秀衲子,随顺其器具量度,或浅或深,并才力性情,有能无能,开发而选用之。”由此可见,破山禅师在选择教育对象时,是不会因为贫富贵贱,男女老少、贤智痴愚的,而是根据选来的不同根器,分门类、分层次的加以教之、导之,他广揽四方英俊讷子,目的则是为了开发他们的性情以行其道。因此,教化的对象,“凡一切人之性情,本无一定可守,随人教化而改移。”所谓“衲子无贤愚,在宗师诱致”。由此可见,教育者本身理念与方法的重要性,唯有教者善识根器,方能量才而教,受其所学佛家的出世思想,而达其所宗,才是丛林教育得人用的最终目的。

(二)教育方法与受众

丛林教育的实质更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运用,并在生活中“对境炼心”以此磨练心性,才能在未来的人生生涯里走得更远更稳,为丛林寺院服务,以至于明圣道,获解脱,才是佛弟子的最终选择,亦是佛教教育的实质与最终目的。

1.居家俗众者的教育

居家佛弟子是护持三宝的拥护者,亦是居家践行圣道的佛弟子,无论从哪一方面论,都应该接受佛法的教育,而住持一方丛林弘化的组织者亦有责任与义务悉心教导他们,唯有僧俗二众佛子相互配合与支持,才能使佛法在世间得以普及,并起到和谐社会,净化人心的教育本质。以本学院(福建佛学院)依止所在的寺院说明,配合常住寺院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工作:

(1)常住固定义工教育

固定常住在寺院的义工本身,就是本道场里的一份子,只是身份上有些不同罢了,因此,对他们应该有一些较为完善的、系统的教育课程与实修指导,才符合他们的身份,对得起他们对常住寺院的护持与付出。所以,针对固定常住的义工教育,应该采取符合本道场宗风相关的经论与规制进行系统的学习与认知,使他们在长养法身慧命时,亦能认可本道场的宗风理念;同时亦应安排相应的实修与指导,如念佛、禅修等相关课程与现场指导,目的则在引导他们在护持本道场的同时,亦能在佛法闻思与实践中得到佛法的实际受用,不至于盲修瞎炼,自误误人,不知生命的意义何去何从。有了这样的认知与体悟,才能使他们更好的护持本道场,发心护持亦能持久长远,他们自身对人生生涯的规划与认知,亦能在这样的教育学修中得到升华。

(2)周末双休日制教育

针对一些有兴趣深入了解佛教,但又没有过多时间的居家佛弟子,本学院根据他们的兴趣与爱好,配合常住寺院,安排相应的法师,分门别类开设不同的兴趣班,如喜欢净土学的,就安排相应的系列课程,使其能在长期的熏修中对本宗法门有一个全面而又较为深入的认知与体悟。对戒律学好跃者,则可针对他们严以律己的爱好和兴趣设置相应一系列的课程,使其能在两至三年的学修生活里,对此有较为深入的掌握与认知。对某一部经、一部论有爱好兴趣者,则针对这一类的居家弟子开设相关的小班,安排相关的经论课程,使其能在深入学习过程中有较为全面而系统的对某部经或某部论有较深入的了知与掌握运用。

(3)法会型普及教育

本学院所在地的常住道场,每年都有几次大型法会的举办,而对来参与者的教育工作,基本上落在本学院法师们的肩上,因此,相关的教育与课程设置在与常住道场协商之后,安排相应的课程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从两个方面说明:

一是针对参与此次法会的义工教育。这样的教育目的,则是使其在护持法会过程中了解学佛的意义,个人的生命价值取向,做义工的目的与意义等,亦能在护持过程中,通过学修得到很好的提升;在护持过程中与人沟通产生不同的认知与意见,从而引发矛盾,亦能在现场得到法师的指导,并能从中更好地运用佛法,对境炼心,对治自身的烦恼习气,认识自身的不足,使自己在这样的法会里过得更充实自在。

二是针对法会的参与者。法师们可利用法会间隔的休息空隙,加以引导这些参与者,使其了知法会的功德意义,了知生而为人的意义何在,生命价值的取向;在法会里遇到不同意见的人与事时,引导他们从佛法角度去认知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运用佛法加以化解,亦让他们了知来此参与法会的目的,并教育他们遇人遇事首先应从自身认识,如何与大家和合相处,多去发现别人身上的长处与闪光点,取长补短,彼此包容,共同成长,才是来此参与法会的目的与意义;亦能在参与法会过程中,在彼此了解熟悉之后,帮助他们发现自身存在的诸多毛病习气,烦恼的由来,由此打开烦恼心结,活得欢喜自在,亦能从此法会的现场离之后,以更好的精神面貌面对繁杂生活,适应现实社会;亦能从中逐步了知佛法,从中找到人生生涯的终极答案,给自身生命的价值取向带来实际的受用等等。这些普及性的日常教育,对于参与法会者未来的生命成长,可能起着不可预估的实质作用。

(4)小结

从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看佛教教育的实质与意义

丛林不仅是出家僧众践行圣道的场所,也是引领四众弟子趣入圣道的摇蓝,安住于此的出家法师是有责任与义务指导与教授护持道场的居家佛弟子的。因此,丛林就是学院,学院就是丛林,彼此互为表里,才是良性的丛林教育。

如大德所言:“僧人是教师,寺院是学校、是加油站而不是收费站。”在这样的环境下,佛教才能得充分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从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看佛教教育的实质与意义

2.出家者的丛林教育

出家者来自五湖四海,人多必杂是自然规律,因此,丛林教育对来自不同环境的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古德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就是借用大众的约束力来改善自身的不足,所以才有“大众薰修希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之说。以下分别针对不同层次之人的教育方法。

(1)童蒙者教育

对于童蒙者的教育,应该是多鼓励、多警策的,以破山海明禅师教育刚出家、年龄小的弟子说:“莫贪睡,坐卧经行修福慧。烧香换水结良缘,扫地煎茶熟礼义。威仪细行出人前,不枉空门作佛子。”

他在《示真恬沙弥》一文中亦苦口婆心地说:“自小出家,先要早晚信心,莫贪眠,莫闲嘻,莫错过好光阴,好时节。逐一事,遇一境,莫生轻慢。见老宿,事之师承;见等辈,依之模范。学须务要合理,非一则不可相与;务要近智,非智则无益。若如此日亲日近,自到圣贤田地,岂老僧虚语耶?若老僧有一句虚语,落地狱如箭射。”

在此可以看出:破山禅师教育弟子时,要求他们当以建立信心为基石,珍惜寸阴,精进修学;以谦虚谨慎之心,向有智者及长辈学习。而修行悟道明心,贵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加以用心,不离当下的事务而践行佛道,方能达到动中修慧,静中修观的磨砺效果。

时常说:“佛法从恭敬中求。”只要懂得谦虚谨慎地处处留心学习,如此这般的精进修行,一生必然不会空过,而且必能从中获得真实利益。这就是丛林教育“不扶自直”带来的效果,并且慢慢由丛林教育转向学院模式的开端。

(2)老成者教育

对于老成之人的教育,应该是多方位的,有些人需要鼓励,而有此人则需要加以鞭策才能改掉他们在俗世时染上的各种习气。如破山禅师说:“为学日增,为道日损。即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谓。此是圣训,老僧则不然也。此道非物也,就物比拟,是人本分事。然而日用中,遇境生疑,逢源理会,忽然猛省,骂老僧有日在。”

可见教书育人,每日唠叨,有时候还是挺招人烦的,不然也不会被人骂、被人嫌弃。因此,教育老成人还是根据他的个人接受程度,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多样性,针对不同层次的人,个人的爱好兴趣长处,用不同的方法教育,本身就是丛林教育方法具有多样性的功能。所以,如果天下丛林或寺院在兴旺发达起来之后,能实行普及教育,或深化教育,则“贤者进而愚者化,佛教则焕然一新,王道亦不教而善”。

在此可以看出:社会的稳定,贤者的进步,愚者的净化,佛教的兴盛,皆缘于丛林教育兴盛发达普及之后,带来一系列良性循环的效果,而且从中有着彼此互补的作用。因此,在强调丛林教育理念时,“此二教兼化并行而不悖也”。如俗谚说:“山中无老僧,朝中无宰相。”即是从世俗的因果视角解释了山中如果能有安然修行的老僧,可以说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国家亦出现了好的治理者。

从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看佛教教育的实质与意义

若从社会综合效益解读这句话,则是佛教的兴盛与教育的落实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人心的净化,生命品格的升华,社会群体素养的提升,而社会的和谐稳定,更能造就社会明达之士,这些人更能辅助社会的发展,带来社会和谐与稳定。所以,“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的教育推动,可以起到“细雨润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与作用。

(3)学院全日制系统教育

佛学院教育的兴起源自太虚大师创办武昌佛学院为肇始,这种新兴的教育模式亦不过百十年时间,但对整体佛教起到的作用却是不何估量的。下面就以本学院不同班级全日制设定的课程,简要说明几个层次学者开设课程的针对性。

①专宗教育

这个层次主要是针对学院所在道场的宗风而设定的课程,如“持戒念佛”是本道场的宗风,就选择戒律学、净土学等一系列经论为主线,为这样的班级设定相应的课程,既符合本道场的宗风,亦为相应这样法门的学者,提供契理契机的教育,目的则在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同时还兼设少部分的辅助课程,如佛学基础、语文等,目的则是强化学者的基础教育,起到辅助完成主修课程为目标。

②本科教育

本科教育是较为全面普及的高等教育,可从三个方面说明:

一是从社会学科课程设置,主要是为了补足学者自身对各种层面知识结构的不足。这是佛教院校或宗教院校普遍存在的不足与短板,因此完善这方面的课程设置是必然的,如现代文学、古典文学、中西方哲学、历史、地理、思想政治、语文言学等课程,要求这个层次学者的必修课,完善他们知识结构的不足。

二是从佛教专业课程而说,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的基本经论都要涉及了解,从历史源流、基本思想、修习方法、最终目的、乃至将来回到自己的寺院,做普及社会教育,引导后学等各方面都要求基本掌握与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同时,对佛教发展历史观亦要有清晰的了知与掌握,如印度佛教发展史,中国佛教发展史,世界佛教发展史等等,理清其中的关系,以应对佛教未来的发展趋向等;再者就是团体管理能力的培养,以佛教来说就是寺院管理,名称虽有些不同,但一个团体的结构还是有诸多相似之处的,因此,管理学科相关的课程设置也是必然的。这些学科的内容都是本科教育阶段需要完成的目标。

三是本学院的特色课程设置,贯穿了四年本科阶段的时间,如净土学系列、俱舍学系列、唯识学系列、戒律学系列、以及中观、天台等都设定了四年课时的份量。并为本学院后续研究生专业课程的选择做好了铺垫。

③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是更为高级的专宗专业教育,是针对某一宗、某一派、某一论深入研究型的专业学者,因此,在教育方法更注重引导式、自主式、探讨式、启发式的学习,目的则是引导他们自主性的深入研究自己选择的专业。除了本专业的课程需要按时按量完成之外,还有相应的公共课程需要完成,每学期都会聘请三四位专业性强的外教做集中式的授学,一位外聘教授或法师一般设定五至六天课时量,一学期就有三至四周的公共课时量。

就本学院而言,目前开设研究生的专业课有:中观学、唯识学、俱舍学、戒律学、净土学、文献学等相关专业,接下来计划开设天台学、华严学、佛教史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科,以备不时之需。

总之,宗教院校全日制的教学模式,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还将继续延用的主要办学模式,既然无法避开这个话题,就要不断去优化这样的教育模式,才能为佛教培养出理想性的人才,适应时代的人才,为全国寺院输送各种不同类型的管理人才,弘法人才,才是佛学院的首要任务与教育理念。

从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看佛教教育的实质与意义

(4)小结

综上所述,“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的教育理念,不仅仅是针对出家众而设的教育,更是为了广大居家佛弟子普及教育的深层说明。如果没有做好居家俗众的教育,僧才的选择只会越来越少,甚至可能出现慢慢断层的现象,这是不得不忧虑的事。如果居家佛弟子不知道出家所为何事,不知道出家的殊胜,更不清楚出家的责任与使命,不知道佛法久住世间带来利益,佛教真的将危矣!

从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看佛教教育的实质与意义

三、丛林教育理念的实施,领导者是关键

若欲普遍实施“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的教育理念,管理丛林寺院的领导者、组织者必须拥用清晰可行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才能达到“令诸佛法,久住世间”的效果。因此,丛林的领导者必须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从佛教整体宏观格局上着眼,而不仅仅是为了完善自家寺院就可以实现的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天下丛林教育都普及了,才是佛教之福,大众之福。

(一)明了丛林功能与作用

佛法要兴隆,必要先达人,而达人不是“生而知之者,”而是育而导之教之,才能开发显化他们的智慧。因此,必须办好丛林教育,强化制度功能,才能达到“陶铸后学,继往开来”养育达人贤才的效果。因为,丛林本身的意义,就是悟道修德之所。大德说:“同建法化,互相酬唱,令法久住”,“共同建立法幢,兴隆教化。或抑或扬,互相酬唱。令诸佛法,久住世间。”因此,丛林教育存在的意义,即是薰化圣凡之场。“所谓丛林者,是何说也?乃是陶铸凡愚,以成圣哲。抚养鞠育人才美器之地。教令法化,咸由兹出。”而培育僧才的使命,即是为了“克绍洪规,如当家种草”。可见,作为一方丛林的领导者,必须具有发现好种草的眼光与引而导之育之的能力,才是名符其实的领导者。

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矛盾体,佛教在长期发展中亦受到社会习俗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针对时弊,评判僧伽教育出现的问题,唯有敢于“犯天下所忌”,指斥丛林存在的诸多问题,丛林教育才有出路。因此,对于个人耿耿于怀的现象,有时候一吐为快,方肯罢休,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如有大德评判曾经出现居住丛林的领导者“自愚愚人,辗转蒙昧;致使初学有志者,无处栖泊,蹉跎白首,不知佛义”为何意。

所以,首先要弄明白正确兴办丛林教育或学院教育模式的目的,是聚集众人“朝夕激扬,使悟本心”,“各为一方眼目,辗转传化,续佛慧灯”。只有目标清晰明了的教育理念,才会出现耀烁古今的“颖脱者”,才有“不计其数”的法门龙象、栋梁之才脱颖而出。这使我联想到一些古德有“传法以卫法”的实践精神,正是在这样的局势下体现了他们教育思想理念的可贵,而不仅仅是为聚众比人数多。

(二)丛林领导者、组织者的教育理念

住持丛林的领导者与组织者,在应对丛林教育时,应具有清晰明了的眼光与格局,如果不具备这样的眼光与格局佛家的出世思想,就可能出现诸多问题,丛林里出现宗派倾轧,出家“驱贤养愚,忘本务末”的现象,只会败坏丛林,坏了方规。因此,我们应该明白:丛林的意义是“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而不是“此非木之丛,实草之丛也!”所以,办好丛林教育的关键在于组织者、领导者认知与理念,所谓“达人必出丛林,兴废关乎主者”,“反复推导,主人为最”。如果做主的人权柄在手,即尸位素餐,不行正道,“佛祖宁不皱眉耶?”因此,我们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看待问题,诚恳地希望组织者、领导者“一一皆能体佛心而行佛事”,将丛林教育的整顿放在第一位,指出“佛法兴莫先于得人,得人莫先整丛林,以教后学,舍此而欲佛法兴者,吾莫知也”!

所以,组织者、领导者首先要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即“道德乃丛林之本,衲子乃道德之本”,“空无作无相之道,布施爱语利同之德,乃丛林之根本。英人哲士,又乃道德之根本”,“丛林保护衲子,衲子保护道德,两相保也。主法人讵可无三脱、四摄之道德耶?无则丛林必废无疑矣”。丛林的领导者有了悟道修德的根本,才有谆谆劝导后学的资格,这对丛林培育僧德、僧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现代丛林或学院的教育体系里,应当成为现代僧人涵养德性、磨砺人格的龟鉴,可以成为现代僧人日弦夜诵、精进励行的范本,亦是“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的更好落实。

从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看佛教教育的实质与意义

四、培养丛林教育组织者应具的素养与品格

若欲落实丛林教育为学院式教育,即须对丛林存在的不足加以整顿,去繁就简,操之可行,才能体现丛林领导者、组织者的重要。因此,身为“丛林主”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自身素养,亦要具有“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的思想品格与视野。下面从几个方面突显丛林领导者应具的条件与眼光,才能培养出品德兼优、出格弘化一方的下一代领导者与组织者。

(一)须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与担当使命感

要让将来成为丛林主的领导者,认识到,“此位任大,毋自抑小。”即应保持不自卑、不自轻的心态,更要懂得自尊、自重、自爱情怀的同时,对佛教传承不断、久住人间要有高瞻远瞩的视野。因此,应该让他们明白:“学道如登万仞山,一步是一步工夫,及至登极顶而小天下,始信不离脚跟,若向此理会得,一念不生全体现,十方无处不毗卢。”而要做到不自卑、不自轻的前提条件,即需具有“卷起画帘云不隔”和“野鹤无粮天地宽”打破隔膜的智慧胸襟与超越俗知俗见的深广视野和勇气,才是身为丛林主应有的格局与担当使命。

(二)须具有谦虚谨慎向上的态度

即平常所谓的“去高去慢,虚心待物”。因此,一位行走在圣道路上的行者应该深切的明白:“年轻学道志当坚,学尽前贤古圣传。身要行坚心要密,学来不费个盘缠。”唯有志存高远、心怀慈悲、虚心处事、谦卑待人的行道者,才具备丛林领导者、组织者的德行、处事的能力和引领后学深入法海,体察明悟己心的素养与品格。因此,身为教育者本身应该具有这样独到的眼光,明了“佛道长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须立远大志向”,才能不断完善自己,及至功夫得力时,方具有担当使命的能力。

(三)须具有平等包容的慈悲心

身为丛林主或教育者,应该具有“视此身为天下学人之父母,视天下学人皆我一家之子弟”的情怀与品格。以破山禅师为例说明,即是因为他深切的明白源于佛教慈悲平等的理念,即是“人寿同天寿,民安即国安”的爱国与护教情怀,而且这样的情怀与理念深深地影响着当时的社会,亦影响着现世丛林当中的佛子们。

在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宗教实践与世间实践相互圆融,灵活变通地运用佛法教化众生、影响社会、造福人民,最真实地体现了大乘佛法‘普渡众生’的精神,最圆满地达到了菩萨德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理想境界,所以,破山海明禅师被后世称为‘第一流深通佛法的人。’”此皆源于破山禅师深通佛法,明了身为一个丛林主、教育者本身应当具有平等包容与大慈悲心的广大情怀,不仅是他如此,作为一方丛林的领导者、组织者亦当具有这样平等包容的慈悲精神,才是“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的真实展现。

(四)须具有管理丛林的能力

学院教育不仅是佛法知识的传授场所,亦是培养佛子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寺院管理者,因此从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看佛教教育的实质与意义,“内则为之聚粮、办衣、供油,以资岁月朝夕之需”的职责素养是一个管理者必备的条件从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看佛教教育的实质与意义,而一个合格的丛林组织者或引领者,在为大众服务的同时,更须智慧、合理、清晰、科学的安排大众日常的工作,道粮的所需,合理调用一年或多年衣用物质,不错乱、不循私、不违背因果,平等分配,才是管理丛林者应该具有的涵养与能力,而在多元化的信息时代,对一座丛林,一个单位领导者的要求,显然更为突出明显。若不具有与时俱进的眼光与担当,很快就会被时代所淘汰,所以,身为丛林主或教育者,在培养下一代接班人时,不仅需要坚定信仰的道心培养,同时还需要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与管理能力,才是“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多方位的体现。

(五)须具有外交待人处世的能力

丛林主或教育者本身是有责任,或为了培养下一代人更需要具有出格的眼光,他有为培养下一代人的责任与使命,就是“外则为之请出世名宿,以作模范,薰之陶之,日益日损”。因此在培养方面,为了成就大众的法身慧命,时常恭请一些名宿大德来宣讲佛法,知名有德教授教育后学,引导后学,在日积月累中不断熏染出世僧格,惊天学问,才能使大众弟子们成为住持佛法的法门龙象,正法久住的中流砥柱。而在待人接物方面,亦在日薰月染的日常生活中,言行身教中感染学者。所以,身居丛林的丛林主或教育者、领导者更须以身作则,同时还要具备简择是非的能力,哪些事情对大众有益,哪些事情对大众有损,都要清晰明了,才是“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培养年轻一代应具的责任与使命。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简要结论:身为教育者,要造就一批组织者、领导者的能力,应从多角度、多视野的格局出发去培养学者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单一理论传授与道心培养,从中我们亦可清晰的发现:“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的教育模式是为佛教培养多方位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单一研究型的人才。若培养的人才不能为佛教道场所用,即失去他本身的价值与意义,亦造成学者本身所学理论知识无法发挥作用带来的资源浪费。因此,若要落实“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的教育理念,则必须比较全面中肯的、务实的、落地的明了办学的初衷与目的,才不失教育办学的良策,而这些事情的前提条件,即是组织者、领导者应当具备的眼光、格局与使命,亦是应当具有的素养与品德。

从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看佛教教育的实质与意义

五、结语

身在世道既平的和平年代,社会和谐,人民安乐,社会整体从政界到知识界,或世间达官、有识之士都应该注重教育本身,亦即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佛教教育亦当如此,佛教教育的普及不仅能提升僧人的素养与品格,亦能由此发展为引导居家佛弟子积极为复兴伟大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因为,这些居家修行的佛弟子们本身,就是来自社会各个群体当中的一份子,提升普及佛教教育,既有助兴整体佛教的推动,又能为社会带来和谐,净化人心,这件事情的本身,就是一本万利的共赢局面,有利于社会各方面的大好盛事。因此,佛法乃说:“盖三宝乃世间福田,下得一种,收得一斛。”

所以,在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身在佛门的人,讲出来的话,句句皆是语重心长,虽然谈不上忧国爱民、护法弘教,但也讲的都是大实话!佛教教育在丛林寺院里古来有之,而且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化,紧跟社会步伐,与时俱进佛家的出世思想,既然是谈教育,之前就有明达之士为我们提供过很好的教育方法,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借鉴一二?并从中吸取丰富的经验之谈,为当世的社会和谐,人心的净化,佛教的发展服务,都是一件好事,何乐而不为!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