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学经典到底该怎么读?读古代经典的几类

古学经典到底该怎么读?读古代经典的几类

古学经典到底该怎么读?读古代经典的几类

何为经典?经,原指织物上的纵线。典,则是春秋战国之前的公文体制。故而经典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过历史长河的筛选而流传下来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典是中国古代哲学义理的承载,是中国古人智慧的浓缩,是中华文化的沉淀。

为什么要提倡重读经典?因为中国人的问题,用中国人自己的思想和文化来处理是最有效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代社会中充斥着浮躁之风,这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碎片文化、快节奏文化的兴起。在大数据的支持下,系统学会了“看人下菜碟”,空洞、浮夸的垃圾文化经过包装变成了能给人带来强烈感官刺激的“精神鸦片”,让人欲罢不能。

于是大众的思想在渐渐变得匮乏和肤浅,而大众的信仰也在渐渐丢失。这是时代之风带来的文化缺失,而重新把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搬出来,恰恰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弥补之法。

古学经典到底该怎么读?读古代经典的几类

那么古学经典到底该怎么读?其实说起读古代经典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论文,人们普遍存在以下几类感受:

第一类,古文功底较差,感觉古文枯燥、晦涩,想读却读不懂。这一点很好解决,下功夫学就好了。其实我本人一直是十分推崇古文的,因为古文是解开我们中华千年文化的最关键的一把钥匙。纵观全世界,我们中国历史是唯一一个延续五千年而未中断的国家,中华文化是真正沉淀了五千年,与我们的文化相比,欧美国家甚至还是个孩子。所以,古文不仅要学,而且要好好学,甚至重视程度应该超过外语。

古学经典到底该怎么读?读古代经典的几类

古学经典到底该怎么读?读古代经典的几类

第二类,不屑于读古学经典,有些人一提起古学,第一反应就是封建礼教,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封建礼教是古代帝王家为了方便统治而改造来的,在其封建外套的背后其实有着很深刻的哲学内涵,这些是古人智慧的精华,是优秀的传统文化,非常值得我们去挖掘。

第三类,想读却不知道该从何读起。确实我们老祖宗的思想流派太多了,比如先秦诸子就有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老庄一派的道家,商鞅、韩非一派的法家,墨翟创立的墨家,杨朱学派,以战国中期大搞合纵连横的苏秦和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驺衍为代表的阴阳家,公孙龙为代表的名家,孙武一派的兵家等等。

到了后世,汉代末期佛家传入,宋明时期儒、佛、道三家思想碰撞诞生了理学,理学又分支出陆九渊与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又提出了致用之学。所以,很多刚刚接触国学的朋友就会感到迷茫,太多了,该怎么学?

首先中华文化同宗同源,别看学派分得多,其最为本源性的目的都是在解决一个哲学问题:人是什么?由这个本源性的问题进一步发挥,也就分出了思路差别。比如道家思想古学经典到底该怎么读?读古代经典的几类,道家倡导无为,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顺应自然规律而做,顺势而为。那自然规律到底是什么?又是什么创造出自然规律?这个问题谁也说不清楚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论文,所以先哲们便设立了一个宇宙最为根源的功能本体:道。认为“道”这个东西是宇宙一切万物的本源,是“道”这个东西在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展。这样人们也就有了研究的基点与方向,那就是如何“得道”。

再比如儒家,儒家一度在后世被捧为官方哲学。什么是儒?人之需也古学经典到底该怎么读?读古代经典的几类,故而儒家所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道理,别人需要我做什么,由此也就有了儒家的人伦文化。当代社会中的道德品德、精神文明等等其根源其实都来自最初的这个“人之需”。但这个中间又出现了一种思考,那就是什么样的“人之需”才是真正对的?

基于这个问题向上去思考,当思考和探究到无法再去探究的时候,就只能又回到人们预设的那个“道”了。这就与道家思想产生了交点,同理纵横家、阴阳家等等,甚至包括外传佛家其实其学术思想讨论到最为究竟的根源处,便都是这个东西,只不过有的叫“道”,有的叫“天”,有的叫“圣”,也有叫“如来”的等等,对于这个东西孔子统一总结为“形而上”。这也就是诸子百家同宗同源的宗源了。

古学经典到底该怎么读?读古代经典的几类

古学经典到底该怎么读?读古代经典的几类

所以对于该从何开读这一点,其实无所谓,真正去读了,就不再会产生这个问题了,因为读的越多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论文,越会发现他们大抵都是一回事,不过是论述的角度不同、承载的社会需求不同罢了。不过若非要谈个从何开始,我个人还是建议从儒家四书开始。按照《大学》、《孟子》、《中庸》、《论语》的顺序来读,读通了这四本书,各家各派的书便可以畅读无阻了,这是我本人的亲身经验,供参考。

最后,再谈一谈对于古学经典品读的一些心得。首先诸多学派中可以说没有一家的思想不包含着极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学智慧。但任何一家的思想又都存在着一定的封建社会的时代性。所以我们无论选择从哪一家的经典开始阅读,都要懂得经史合参,思想离不开历史,读一本经典就要同时去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如果不了解历史硬读文章,那么便很容易带入带有批判立场的主观思路,你会发现文章中处处都是问题,根本读不进去。而当我们带着当时的时代背景尝试站在著述经典的这些圣人的立场去感受作者的思想,品味作者的一字一句,那么书中的味道自然也就出来了,这是读古书的小窍门。

古学经典到底该怎么读?读古代经典的几类

其次,经典要读,却又不能去“读”。要读是要用心去读,不能去“读”是不能执着于文字。宋代理学大师程颐先生说过:“传录言语,得其言,未得其心,必有害。”在经典的文字中死扣,却不去自身实践中体悟,用心感受加以融会贯通,那么对自己恐怕非但没有益处,反而会有所害。文字的价值在于它可以为我们架起一座不受时空限制的桥梁,指引我们亲身去汲取古代圣人的光辉,而思想产生的根源则是为了指导生活,所以切不可犯了本末倒置的问题,读成了书呆子。

古学经典到底该怎么读?读古代经典的几类

第三,如果对于古代哲学和历史学有更深的兴趣,那么在阅读原文的同时不妨再参考一些名家观点以及学术论文,有句俗话讲“众盲摸象,各执一端”,一个人的思路只是一个角度,多参考别人的视角可以让我们对于事物了解的更清楚、更全面,避免陷入自身的主观牢笼,成了井底之蛙。

总之,这个时代是一个文化自信的时代,也是一个迫切需要文化滋润的时代。而重读经典,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重见天日恰恰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法之一。经典是历史的选择,是文化的传承。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的文字虽是死的,但其所承载的内涵不论何时都不会过时。

所以作为一个古学经典的爱好者,我提倡重新拿出祖先留给我们的经典,去跟我们的祖先、我们的文化来一次亲密接触。这对于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更是可以助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挺直脊梁。这个时代需要文化,更需要我们一同来举起承载我们民族文化的经典。

标签: 文化读书国学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