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利避害与自卫求存是人类的本能

:趋利避害与自卫求存是人类的本能

【摘要】:趋利避害与自卫求存是人类的本能。为了慰藉心灵,人类创立了许多以万能的主神为中心的宗教,就如婴儿依赖父母,在宗教里寻求精神寄托。多数宗教的主神都是长存不灭的。唯独佛教是一个特例,佛教是唯一否定不死灵魂的宗教。根据佛教,“我见”是一种思想上的烦恼,是知见上的执着与实践相应产生了“我”和“我的”的概念。 “我”又演化产生出欲望、自私、愤怒、固执、恶毒、骄傲等等。佛教认为“我”是人类矛盾和斗争的源头,为了解决由“我”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佛教提出了“无我”的思想。无我()的本质是没有独立存在的“现有”,因此万物都不存在一个属于自己的实体。那么佛陀依据什么说“无我”?首先,众生只是把自己和自己看到的事物当作“我”,那么这个观察事物的立场是很站不住脚的,因为我们所谓的万物的存在与消失只是凭人类的感官判断的。当我们判断事物的状态和存在与否的时候,这个事物本身的状态也在发生改变,正因如此,用眼睛所看到的都是无我:趋利避害与自卫求存是人类的本能,包括其他的感官如耳、鼻、舌、身也一样。佛教认为人是由五个元素构成的,即色(物理)、受、思、行、识(心理),佛教称这五个元素为“五蕴”。如果说五蕴是“自我”,那么人类就理所应当地可以控制它们,控制自我不能生病、不能老、不能死……, 但是人类对于“自我”并没有这样的绝对控制权,生老病死并不由人类的意志而变化,所以佛教说五蕴是“无我”。

如果五个元素构成的并不是“自我”,那么五蕴是否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呢?在这里我们可以拿莲花的香味做一个比喻,花香不属于莲花的根、茎、叶,但这一切却又全都是属于莲花,缺一不可。简而言之“自我”不是单一存在于某一个部分,它只在五蕴融合时存在。通过阅读汉藏佛经和巴利语佛经,我们可以发现,“无我”的思想是原始佛教最重要的教义。简单地说“无我”就是看透事物的本质。佛劝诫我们要活在现实的世界里,在现实世界里保持正念的觉悟,放下心中的一切牵挂,看透万物的本质,了悟“无我”,谈笑风生,看破滚滚红尘中物质、财产、名誉等欲望的羁绊,这是佛教诲人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放下人世间的羁绊,以便追求更幸福的人生,解脱苦恼佛家无我思想,出家人对于生活的要求很简单,粗茶淡饭,坐禅修行,对于物质的需求止步于维持生命活动的所需。因为这样才可以放下人生所有的牵挂和羁绊,如众醉独醒,将一切都看破看空,专心修行,再无牵挂。心静就是解脱,用“无我”化解“我”产生的苦恼,认清世界的本质。五蕴证明万法皆空,所以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我”存在。倘若领悟这些道理,它便是我们脱凡离俗的天梯,让我们走向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这正是佛法无涯的奥妙玄秘之处。然而,无我的定义没有停留在原始的佛法里,部派时期,这些理论受到人们的关注佛家无我思想,直到大乘佛教的鼎盛期(初期空性和后期唯心即唯识和如来藏)。

佛学随着历史的发展已经在滚滚红尘中伴随众生走过了2500余个春秋,渡化了无数苦难众生,佛教的教义伴随着人类发展,无我的的理念也是。“无我”思想虽然随着历史发生了一些演化,但是始终保持着从原始佛教教义中继承来的精神。始终保持着以帮助众生脱离痛苦为最终目的的慈悲理念。因此,为了能阐明“无我”思想的流传以及在各阶段的变化,需要通过佛经来说明每个阶段的概念定义,并用佛经来佐证所提出的观点,而不是单纯地抄录佛经。在介绍佛教·一无我,,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明确“无我”思想出现的时间及原因的基础上:趋利避害与自卫求存是人类的本能,分析原始佛教·“无我”思想的本来面目,论证万法因由五蕴构成而“无我”佛家无我思想,“无我”思想的流变即是五蕴的流变。然后着重探讨从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时期佛教“无我”思想发展的历史,通过对佛经的分析,论证“无我”思想的流变,并说明佛教“无我”思想演变的原因和价值。“无我”的理论不接受断灭论和常见论(永恒)。“无我”不是永恒,也不是断灭,“无我”是中道的。研究“无我”思想有一个很重要的重点,就是“无我”并不能完全口述或用文字进行准确的表达,只能通过禅定才能真正地体验“无我”。当我们对“无我,,具有较明确的意识或是体悟,它会让我们脱离无明,脱离了无明,同时便是脱离了业孽(karma)和烦恼(贪、嗔、痴、慢、疑)。无明是业和烦恼,我们用“无我”的正见可以破除无明的见执,如果没有“无我”的正见,我们就会对这一切产生误解,误解会让人痛苦,这样的误解对“无我”也是一种的毁灭。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