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讲的是出世,是“道”

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讲的是出世,是“道”,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讲的是出世,是“道”

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讲的是出世,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

界的演变。《易经》中最根本是讲阴阳之哲理,易字是由上日下月构成,既代表了日月合壁,也寓含阴阳相交。《易经》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是一种思想的两种表述。所以,道家思想是从易经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道家经典《太平经》云:“道乃是万物之师也,得之者明,失之者迷。”老子曾经在《清静经》中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道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日道。”阴阳是万物之源,“道”字最上面两点即是代表阴阳。道家思想静心自身,同宇宙秩序保持一致,要求人们遵循自然之法,随“道”去观察自身和周围的阴阳平衡,指明行动路线。

道家具有独任清虚、超迈脱俗、绝礼去仁、追求返璞归真的独特气质。《道德经》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又言,“凡道无根无基,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由此可见,道家思想认为,在生成原理上,天和万物是一样的,此即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由来。

第二篇:道家思想的核心

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3、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不至于过早满盈的程度,因而能够从容创新,使事物在破旧死亡之前能够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而处于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新状态,因而能够继续发展。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讲的是出世,是“道”,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毛泽东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也将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曾之用兵,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正是这些磨难和经验教

训使他逐渐明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哲理,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能够自胜而拥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5、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老子总结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管理者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恣意妄为,要实事求是地寻求现实可行的道路,才能“无不治”。 老子还强调:“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把握了规律就用以指导实践,而不是用于空谈。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道家的《道德经》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可以说这与基督教的三位一体的一神论及创世论不谋而合。神这一观念往往被人们人格化。基督教认为:神既有人格的一面,也更有超人格的一面,神并非有限的人格所能限定,他是无限的。所以道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圣经·约翰福音》指出“道就是神”,可以理解为,它肯定了道家的道就是基督教的上帝,是同一位造物者。上帝(道)是唯一的,不可能在中国有一位,在西方有另一位。基督教认为天使和人的灵魂都不是神,因为神是造物者,而他们是被造者。道家是一种哲学而不是一种宗教,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摘要]道家思想,一直以来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经典的核心理论,值得我们研讨,哪么这个核心是什么?请看道家思想的核心。

道教把许多古代圣人当作神崇敬,并且向往人能够长生不老。这种在人当中寻找神的思想和追求永生的思想是有价值的,但只有耶稣才是神借着童女怀孕降生成为人,他既是神,又是人。他通过受难,流血,复活,拯救人类,也证明了他的神性。人相信他,就可以得救,得永生,与神和好,成为神的儿女。其他任何人都只是人而不是神,是被造者,而不是造物者。耶稣基督是唯一的救世主。《道德经》第78章指出:“是以圣人云 :受国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第四篇:道家思想的核心

道家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道家第一原则:“道法自然”。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刻意,“去甚,去奢,去泰”。人要以自然的态度(三个层面)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所以会有“自然——释然——当然——怡然”。

2、道家第二原则:“为而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四种情况:方而不割-有棱角而不伤人;直而不肆-率直而没有放肆;光而不耀-有光芒而不炫耀;廉而不剐。体现处世的态度:平和、宽容、自然。

3、道家第三原则:“清静为天下正”。清静之道,自然之道。“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道“高明的管理者要懂得:“不言之教”,有时无声胜有声。“治大国若烹小鲜,不可烦,不可挠;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人劳,挠则鱼烂”。严子陵:“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4、道家第四原则:虚其心。道就是虚,去除心中的念想、重重心事就是快乐;即让心虚着,没有心事,才能体验生命的乐趣。虚心:可以学习新知识(更新知识);可以更加包容一切(无成见)。只有虚其心,才能有容人之量。虚心的意义:可以超越自己,否定自己,不断提升自己;虚心是一种美德,——心量特别大,能包容各色各样的人,特别是一些有个性的人才(容人之量,是靠把原有对人的成见、意见、不愉快、抱怨、不满意等等忘却才能达到)。经营智慧:忘却屡屡经验(使自己成功的方法、经验,学习更新的、更好的东西)才能有更适合发展的东西。

5、道家第五原则:“正言若反”。自然是阴阳对立统一的。“反动”-事物的发展一定是朝相反的方向运动。“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智者一定有所不智的地方,该智则智,不该智则不智——有所智有所不智)。“相辅相成“——太极管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对立面的统一)。美国的张绪道(新道家)主张:从相反的角度考虑同一个问题;考虑正反的转化。学会:放弃掉(防止盛极而衰);继续挖潜。

归根结底: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

1、清静无为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神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2、贵柔、返朴归真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返朴归真”。

3、形神兼养庄子养生倡导去物欲致虚静以养神,但也不否认有一定的养形作用。《庄子·刻意》说:“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道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彭祖寿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从其产生开始就是用于健身、治病、防病的。

道家的辩证思想

老子的学说中有着非常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天才地揭示了两种对立事物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的关系。老子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倾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2章)

这就是事物的相反相成的规则。事物所包含的两个对立面,都是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所以说:“反者,道之动。”(40章)对此最生动的解释,就是“塞翁失马”的故事以及老子的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8章)当然,这种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道家的缺欠是没有强调这种必要的条件。老子还说: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42章)

对于一件东西,你损伤了它,反而让它受益;你让它获得收益,反而伤害了它。对于一块玉石,你雕凿、打磨它,使它有了耗损,可是它被雕琢成了一件精美的工艺品,价值大大提高。又如“画蛇添足”,虽然给蛇多画了几只脚,却破坏了蛇的形象。有人说,现在的家长为了照顾孩子,拼命地给孩子吃高营养食品,结果造成孩子营养过剩和肥胖症;若是让孩子每天拿出一些时间做些家务劳动,则孩子不但能提高生活自理的能力,而且还能懂得事理。老子还说:

[摘要]道家思想,一直以来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经典的核心理论,值得我们研讨,哪么这个核心是什么?请看道家思想的核心。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视故章,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所谓“曲全”者,几语哉!诚全归之。”(22章)

委曲才能保全,枉屈才能矫正。低凹才有盈满,陈旧才能出新,少取则有所获,贪多就会迷惑无所得。因此,圣人把握着万物的本原“一”,将它作为天下的规范。不自我标榜,所以才声名显扬;不自我表现,才体现自己的高尚;不自我夸耀,别人才承认自己的成就;不自以为贤能,才能提高自己的地位。正因为与人无争,就没有谁能和自己相争。古人所说“委曲保全”,大约就是这个意思!其实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归结到这个道理。

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对辩证法的运用带有普遍性,许多思想家和学术流派在阐述自己的理论学说时体现出辩证思维方式,不断推动中国哲学的辩证法的发展。《周易》和道家的《老子》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

第五篇:道家思想的核心

“人”是老子之道的最基本切入点

自老子传道,至黄老、老庄之学兴起,不论是以论述治国之学为要,还是以树立理想人格为旨,总体不离清静自守的思想。在老子所讲说的道中,主要在阐发三个方面的要义:关于道体与万物的关系、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关系,但最核心的要素却是在人。人是道的概念的阐发者,也是道在世间行化的典型代表;人是黄老治国的基本要素,也是老庄哲学的最终归宿。

所以在老子之道的三个方面中,其实都是以人本的角度为最基本切入点的。庄子曾提出“道通为一”的概念,“万物”与“一”之间的相通性就体现在人的作用上。

老子把道看作是神秘世界的本源,提出了美恶、祸福、有无、难易、高下等相辅相成却又相互转化的概念,试图用以说明道在人世间的两面性和客观性。但道体终归需要从人的主观意识上去认知,因此道的阴阳显化自然就会变成有智慧的人类,主动去认识自然万物的基本观点和过程。老子提出,只有通过“致虚极、守静笃……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的方法,才能去体验到道的妙处,并以道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老子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得道的,是希望在礼乐崩坏的年代中人人都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归宿和物质归属的。因此他在阐述如何才能充分发挥道的作用时,提出了在人间配以“德”来做呼应的归属。

道,是论述宇宙万物的生成规则;德,则是专属于人世间的道的体现。德,是道的功用和品格。道与德二者是相通为一的。老子的政治理想是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使人民可以自得其乐,使社会与世无争。之所以会造成礼乐崩坏的社会现象,正是因为人们丧失了德,人人为欲争夺,失却了清静自守、少私寡欲和忍辱不争的德的本真,因此也只能落得大道废弛的社会现状。

所以在老子的思想言说中,尽管有相当大一部分内容是在论述道与德的关系,但根本上却不离“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被称为“轴心时代”的哲学突破的年代中,人类精神正是从原始的宗教神学体系中开始逐渐解脱出来的大跃进时期,是将以更合理的意识和态度去认识自然的新开始。老子学说中的人本思想,并不是完全脱离原始宗教中“天”的概念,而是通过道化的方式,把超越了人类意志的“天”转化成通过人的能动性可以去认识并可以使之为己服务的“天”,并最终实现天命神学中的“天人合一”的概念,此也正是与道合真的道家的最高追求。

老子的思想架构,终是在探讨天与人、道与德的关系。从老子学说引发出来的以人为本的“贵己”学说在杨朱一派中得到发扬光大。

孟子曾断章取义地批评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虽然语词偏颇,却也从反面说明了杨朱一派对自我本身的珍重意识。

任何一种学说的产生,都和当时的社会环境脱离不开关系。杨朱大约是活动在战国前期的学者,当时的社会环境比老子时期更为动荡,人们对如何求生保全的问题也就更加关心。尽管当时墨翟和杨朱两人分别提出了“兼爱”和“贵己”两个不同方向的学说,却又都是出于对人本的关爱这一根本出发点。

在杨朱和学生孟孙阳的问答中,杨朱着重阐述了自己“贵己”的思想,认为想要得到天下太平,人人都需要自爱,而不是去贪求更多的利益而做出有害于自己身体的事情。如果人人都可以自爱,世上也就不存在相互伤害的情况了。同时,杨朱还提出了人人都要顺乎天命的思想,生者要做生者应该做的事情,老者也不要害怕死亡的到来,这一切都是天理自然的生命现象。道法自然,法的便是万物本来应该有的样子。因此在杨朱看来,每个人都自爱,这是人类本该有的精神,是出于人的本能的作用,是人类生存于这个社会中的道的基本法则的具体体现。

杨朱的观点,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看来,都不属于某些学术观点认为的消极思想。杨朱虽然代表着隐士阶层的社会思潮,但他强调每个人都应该自我珍爱的思维,以及反对用社会制度去戕害自然人性的理想,都具有时代上的进步意义。杨朱的思想上承老子,并对稍晚的庄子的“逍遥”人生,有着更大的启发意义。

庄子的逍遥是对人本的极致追求

关于庄子的人生理想,有一个他本人的故事可以作为最好的佐证。当楚国使者以千金重利去邀请庄子为官时,已经穷得快吃不起饭的庄子却回答说,自己宁愿做一只自由自在的龟鱼,也不要因为贪恋荣华富贵而让身形受到限制。一旦被人世间的名誉所累,一旦被自我的欲望缠绕,表面上看只是失去了田野自由之乐,返归到杨朱的学说中就会得出因名利而损伤自我的结果,再返归到老子的学说中则会演化为背道而驰的悲惨结局。

[摘要]道家思想,一直以来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经典的核心理论,值得我们研讨,哪么这个核心是什么?请看道家思想的核心。

因此说,庄子对自我人生的逍遥向往,实则正是出于对自己、对人本的极致追求。在庄子的哲学思辨中,他不再满足于仅仅去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而是实现了人从精神到物质上的超越。庄子的齐物论、超生死和全性保真的哲学命题,被后世的道教修行者几乎全部保存了下来并历代崇奉,这恰恰说明庄子思想的跨越时代性。庄子对社会浮华而使人内心扰乱的悲愤,成为后代修行者历尽一生而致力于去改变的社会现状。庄子尤其反对仁义之说,在他看来,能保持更为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上的自由、快乐,才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生命本真。

因此,庄子所探讨的问题又回到了老子思想中的三个母题,即关于道体与万物的关系、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关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关系。当然,最核心的问题依然是人的自我观念,即人本思想。

庄子虽然讲述了很多“疯癫”之语,庄子自然也知道长生不可为,他却并没有因此放弃对个人理想的追求。想要实现人生逍遥,先要有“无限大”,大的胸怀和眼界;其次还要有“化”,鲲化为鹏,物化为心,人化为道。“化”字的意义在于,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能力抓住属于自己的人生机缘,彻底地把已经足够大的能力进化成属于自己的逍遥状态。这里说的机缘,便是庄子希望能化而为之的“道”。同样,庄子也并不消极,他只是比世人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罢了。

在老子、杨朱、庄子三者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的影响下,后世道教不但追求神仙的逍遥境界,也更加强调通过修身之术去珍重自己的有形之体。对人本的珍爱,无非是形体和精神两个方面,这是历经岁月而被道教视为珍宝的终极命题。而这两点,是都可以追溯于先秦道家这个最终的源头上的。人不离道,道不离人,当二者合一,才是真正回到了本初和本真的大境界。

道家思想的核心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