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花甲子的故事的传说!

六十花甲子的故事的传说!

在任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说在某个朝代,人活到60岁,就要送到坟墓中,从此就靠着别人送饭度日,直到死去。另一版本是,宋朝时,朝廷认为60岁以上的人已经无用,遂下令将他们送到坟墓过活。但因外邦使臣进贡动物六十岁花甲子墓,朝臣无人能够辨认,最终由一位坟丘里的老人认出,皇帝遂废除到了60岁就丘起来的旨意。从此,六十花甲子的故事就流传下来。

早年,我半信半疑,深感这是一个遥远的极其神秘的故事。多少年来,历史的繁复芜杂使我相信这不是空穴来风,人伦至理的推演又每每使我推翻了那点相信。于是,我沉下心来六十花甲子的故事的传说!,希望从蛛丝马迹里稀释这个犹如迷雾的疑团。

六十花甲子的故事的传说!

2017年冬,我到任丘东部梁召镇调查资料。很多老人说,那里有六十花甲子的墓。他们描述,坟墓一般在地下一二米,离村不远,青砖砌成,底部圆形,有砖矮床、碗、罐等。骨架倚在四壁上,多数不止一个。墓顶叠涩穹窿,有方形窗口。这样的坟墓,在北芦张、南芦张、娄子村、西段村、大姜村都有过发现。

六十花甲子的故事的传说!

从青砖的尺寸和叠涩穹窿顶的结构看,墓属唐代以后。从以孝道治国的理论上推演,我隐约感到,这极可能是元朝干的事。翻开关于民俗的书籍,一个令人好奇的风俗走到我眼前:13世纪初六十花甲子的故事的传说!,经常性的旱灾、雪灾以及由此引起的饥荒和疾病瘟疫,往往导致人口大量减少。当疾病无法医治时,草原上的人就在其毡帐前树立一只矛,并用黑毡缠绕,以示帐内有病人,除了看护人外,没有人敢进入。与死者接触过的人,在一段时间内也不准进入大汗和贵族的帐幕。

六十花甲子的故事的传说!

这对于殡葬习俗是否产生了影响?两次重要的发现令人惊奇:一次是在北芦张村北,发现者把墓葬里的陶罐拿到雄县去卖六十岁花甲子墓,收购者说,如果有蒙文的就值钱了。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这是元蒙时期的葬品,只不过没有蒙文。一次是在东段村,几座花甲子式的墓葬中发现了带有红色的豆青盘子、铜镜。铜镜上有半个铜钱式样的图案,上铭“大德通宝”,是元成宗铁穆耳的年号(1297年-1307年)。这是元代初期的墓葬,这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其他形制相似的所谓花甲子的墓葬也属于元代。

六十花甲子的故事的传说!

当地百姓管这些坟墓叫“活坟”,墓中骨架都贴四壁放着,有的是坐着死去,其中的砖床、碗罐,摆出了一个生活的环境。这似乎可说明,人是活着来到墓葬中的。

六十花甲子的故事的传说!

为什么把活人放到坟墓里?尽管元人以老弱为贱、以少壮为美,但也不能推断元统治者愚蠢到把60岁的人都推到墓坑里去。其中较为合理的解释是,当瘟疫难以控制的时候,这些感染的老人被与世隔绝。然而,为什么老百姓会把这样的现象叫作“六十花甲子”?按天干地支纪年法,古代民间有每个甲子轮回60年易发生灾难的传言,或许元朝人也这样认为。我推测,在元朝大德年间的1300年发生了瘟疫,后人就此编成一个沉郁的故事,形成了“六十花甲子”的传说。

这一推测经过历史研究有了结果:1232年元兵攻破金人统治下的汴京,汴京城发生了大规模的鼠疫。此后,随着元兵马蹄向前推进,鼠疫在中原地区流行开来。元人端效方有关鼠疫的记载称:“时鼠疫疙瘩肿毒病者……自天眷、皇统间,生于岭北六十岁花甲子墓,次于太原,后于燕蓟山野村坊,颇罹此患,至今不绝,多致死亡,有不保其家者。”值得注意的是,“至今不绝”,清楚地表明了在端效方生活的元代,华北鼠疫仍在流行。这是目前所见中文文献中唯一一条有关元代鼠疫流行的记载。天眷(1138年-1140年)是金熙宗的第二个年号,皇统是金熙宗的第三个年号(1141年-1148年),说明鼠疫在金代就已经流行。在元代的其他记载中,华北地区是传染病的重灾区。元代的京城已是一座疫城,如《元史·塔出传》中有至元17年(1280年)塔出殁于京师疫情的记载;《元史·五行志》中有1313年、1354年、1358年大都出现3次大疫情的记载。经过分析其发生的症状,这种传染病就是导致当时京城死者枕藉、吊问俱废的鼠疫。

至此,这个问题似乎有了结果,但作为非学术性质的探讨,我不认为这是最有说服力的答案。推理和假说不是不可撼动的结论,但没有这些探索,最终结论永远不会出现。我还是特别希冀能有大方之家关注于此,探赜钩深,去伪存真,使我能够得到真知灼见,以帮助我完成对于任丘这片乡土文化梳理所肩负的使命。

标签: 甲子鼠疫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