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就是,务实也是一种作派,戒不浮夸

戒,就是,务实也是一种作派,戒不浮夸

戒的境界

[作者: 佚名来自:中国佛教文化网已阅:6104时间:2008-7-30录入:

2008年7月30日 佛学研究网

戒,《辞海》解释为警(警醒)也,备(防备)也,有防非止恶之义。佛教讲究「一念心清净,佛居魔王殿;一念恶心生,魔王居佛殿」、「思量恶法,化为地狱;思量善法,化为天堂。」所以,特别看重「众善之所生」的戒。

戒恶扬善,自是传统古义。戒烟戒酒,戒骄戒躁,戒赌戒毒等,告诉人们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戒,就是要破除自己不好的思想和行为,有所破,就有所立。真正懂得戒的人,必然懂得树立良好的思想行为。戒酒,宜茶;戒浓茶,宜清茶;戒过饱,宜适量。戒贪,兴廉;戒浮夸,兴实干;戒保守,兴创造。戒懒,尚勤;戒骄傲,尚谦虚;戒名利,尚淡泊,等等。戒是人生的法宝,戒是人生的宝鉴,戒是一种境界,戒也是一种养生之道。戒能养生,如戒酒,宜茶;戒浓茶,宜清茶;戒过饱,宜适量。又如「豪华食」是时下的流行语。但美食与豪华本来是两回事。食之美到了某个境界,会生出豪华的感觉,但把豪华加到美食身上,充其量只是外在的东西。中国美食批评的经典之作《随园食单》,专门列出一大「戒单」,如「戒苟且」、「戒落套」、「戒暴殄」、「戒纵酒」,特别强调要「戒耳餐」(浮名)和「戒目食」(大堆头),反对「贪贵物之名,夸敬客之意」,反对「徒夸体面」的「贪」。矫情浮华是一种作派,质朴务实也是一种作派。把「耳餐目食」的奢华戒掉,这也是一种境界,换句话说就是一种质朴务实、修身养性之道的境界。

佛门弟子有五戒(不杀生戒、不偷盗戒、不邪淫戒、不妄语戒、不饮酒戒)、八戒、十戒的说法,规定了哪些行为不能去做、不能去想戒,就是,务实也是一种作派,戒不浮夸,一做一想就犯戒,大到杀生,小到说人闲话,都在戒律之内。佛教不但重视戒律,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也把知所戒惧,作为防禁身心之过的一种道德要求来惊醒约束自己。孔子曾教诫他的学生,人生要有「三戒」戒,就是,务实也是一种作派,戒不浮夸,他在《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中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说,年轻时,要警戒迷恋女色;壮年时,要惊惕争强好斗;年老时,切忌贪得无厌。这「三戒」最重要一点就是「戒得」。看看眼下有上升趋势的官场「现象」,想想那些因贪污受贿而身败名裂的迷途老马,大半辈子都干得不错,可是最後几步却误入歧途,陷进泥潭。一个贪字,葬送了多少花甲老翁的晚节英名,足见孔夫子老年「戒得」之先见之明。孟轲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三戒」。鲁迅先生幼年读书时常犯迟到,便在书桌一角刻一个「早」字,这也算是一种「自戒」。作家莫言也是另一种「自戒」的典范,他之所以用「莫言」之名,就是因为自己不要说话。他用这个名字告诫自己「少说话,多做事。」并且不要在作品中写那麽多阐释逼着读者去接受,因为好的作品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前段时间我有幸读到「填五戒词」的文章,里面有「戒多欲」、「戒浮躁」、「戒奢华」、「戒空言」、「戒媚俗」之说,更是把「戒」充分发挥到生活中的各个层面。

戒的过程也就是觉悟的必经过程。戒的价值不仅仅在规范你不做甚麽,而是要使你在约束自已不做不想的挣扎,斗争之中,渐渐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驾驭自己的心猿意马之心。

话说有四位修行者相约彻夜打坐,事先说好应专心致志,不能为外界的任何事情所分心,更不可以开口说话。

一盏微弱的油灯,伴着四位修行者的禅坐,整个禅室里,显得格外的清静、空灵。

夜半时分,油灯的油越燃越少了,眼看就要油尽灯枯,这时一阵风吹来,使得灯火更加闪烁不定,几乎就要熄灭了。

「糟糕!灯火快被吹灭了。」其中的一位修行者不禁大为着急的叫了起来。

「我们专心打坐,你怎麽可以开口说话呢?」另一位责备第一位说话者。

「你还不是讲话了」!不料,他的责备却引来另一位和第三位的不满。

这时只见第四位修行者脸上略带微哂,自言自语地说:「幸好只有我没有破戒」。

……「量尽他人长与短,自家长短几曾量。」(石屋语)人总是很轻易地看到别人的缺点,面对自己的过失,却常常无法发觉。你是第四位修行者吗?只缘身在此山中。其实,戒是自控的一种表现,调控为了适应,进而控者生存。善於调控自己的人,才懂得戒的真谛。他们为自己定下戒律(戒己律己),或写条幅悬於墙壁,或写座右铭压於玻璃板下,或列若干条於日记本中,或列若干点牢记心里,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提醒自己、警策自己,也就是说自戒、自律,来提升自己人生境界。其实那四位修行者没有懂得戒的真谛,当然也没有达到戒我两忘、戒我一体的境界,这是戒的层次境界。你的持戒修为达到某种层次,那麽你的人生也便投靠了某种境界。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命是可贵的,生命不分大小,佛教五戒中就有不杀生之戒,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其实,这条不杀生戒也能验证出一个人持戒修行的境界。《杂譬喻经》中就有这麽一个故事:

有一比丘道家空灵智慧,到一家化缘,女主人便以丰盛的饭菜款待他。这家主人便是有名的富商,男主人喜欢收藏,经常以高价收购来自世界各地的珠宝。

这天男主人拿着一颗刚买来的珠宝回家,进屋後见有比丘独自吃饭,但随手将珠宝放在桌上,就到内室更衣去了。他刚转身离开,家里养着的一只鹦鹉飞过来,张口就把珍珠吞到肚里去了。

不一会儿,男主人和女主人一起出来,发现桌上的那颗珍珠不见了,便问吃饭的比丘:「那颗珠宝哪儿去了」?

「甚麽珠宝,我没有看见啊!」比丘略微一愣说。

「那麽有人进来过吗?」

戒,就是,务实也是一种作派,戒不浮夸

「没有看见有人来过。」

「明明放在桌上,这里除了你之外没有别人,珠宝不见了,这不是明摆着的事,那你说会是谁偷的呢?你还是老老实实地交出来,我就饶你一命,不然的话,我就把你活活打死!」

「我没有拿,绝对没拿!」比丘并不慌张,只是坚定地说着。

男主人听了大怒,抄起一根木棒朝比丘打去,比丘被打得头破血流,倒在地上。

这时鹦鹉飞过来饮血,正好撞在挥舞着的木棒上,当场气绝身亡。这时,比丘才开口说出事实真相。

男主人不信,令人将鹦鹉的肚子剖开,果然见到那颗珠宝。

男主人不解地问比丘:「你明知事实真相,为何不早说出来,否则就会免遭皮肉之苦!何苦呢?」

比丘答道:「我遵守佛门戒律,不得杀生。本来想告诉你真相,可又担心鹦鹉会遭到剖腹之祸,所以我才这样做。现在它死了,说出真相也无所谓了。」

男主听了深感惭愧,连忙向比丘赔礼道谦。而比丘却像甚麽事没有发生过似的,脸上既无怨色也无怒色。

另一个故事是关於圣徒的。有一天他在祈祷的时候,正好一只画眉鸟飞过来,在他的手臂上产下了一窝鸟蛋。圣徒为了保护鸟蛋,克服着常人无法想像的痛苦,一直保持着祈祷的姿势,直到小鸟慢慢地孵化、成长,他也因此成为全世界所敬仰的圣徒。一九九五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爱尔兰诗人希尼在他的受奖辞中讲过这个圣徒的故事。作为一个出家修行者更要像故事中的那个比丘和圣徒一样,凭着坚定的宗教信仰,承受令人难以想像的屈污甚至危及自己的生命道家空灵智慧,和克服各种常人无法想像的困难和痛苦。持戒比丘和那位圣徒境界之高,这是他的宗教信仰的使然;且不说他们这样做值得不值得,但他持戒(不杀生,其实是间接杀而已)的境界之高是使人折服、叹赏的。事虽小,却能见微知戒的境界。

有朋友说,效仿佛家那种刻板的戒律,苦行僧的生活方式,毫无自由可言,我喜欢随心所欲。随心所欲,在一定条件下可行,一定条件下又陷入误区,关键是你的「心」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些人只注意到了前半句,没有注意到後半句「不逾矩」,那即是戒「超越规矩」。可以说,你对戒律了解越多越深刻,生存的自由才会越大。

戒使我们远离陷入人的泥潭,或出污泥而不染,给予我们冷静的理智澄定的心灵。因为你心中有戒,不做不想那些为非作歹的事情,你就由局中之迷跳出局外,成了一个清醒的旁观者,对世间的一切悲剧、闹剧、丑剧,从上场到结局都看得通透。当我们看到一些人由於放荡不羁,为所欲为道家空灵智慧,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回过头再想想自己因知所警戒,清清白白做人,乾乾净净办事,活得虽平凡却无大起大落的悲哀,虽平淡却无骤喜骤悲的困扰,而更重要的是任何时候都无愧於人,无愧於心,活出了做人的尊严,没有谁指着你骂娘,或戳你的脊梁。从而更加觉得自己戒得对,戒得好,无怨无悔,并更为自觉地遵循做人的种种道德规范,使自己从低层次的不越轨,到高层次的遇事不惑。

戒是长鸣的警钟,戒是醒心的药石,也是反躬自省的正舟之舵,不欺暗室的定心之魂。戒字常存心间,就能约束并激励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踏踏实实跨出人生的每一步,在放纵与节制中处理好消长,平衡的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信息来源:中国佛教文化网)

标签: 文化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