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集解纂疏学习指南

周易集解纂疏学习指南

序:《周易集解纂疏》学习计划

最近受共时性因素影响,逐渐地又回归到周易的学习,这次的学习没有了初学时对玄学基础知识的诸多迷茫以及那种急迫想掌握的心情,在对玄学多年的学习后,现在我发现周易真是必须慢慢学习慢慢体会才能有所感悟,并学以致用,所以我决定创建一个新的专栏来慢慢学习。本次重点学习的书籍是《周易集解纂疏》,该书是清朝易经学者李道平对唐朝易经学者李鼎祚所撰写的《周易集解》的注疏。全书共十卷,757页,约37万余字。书中主要收集了汉、魏晋时期诸多儒家学者对易经的注解,大部分注解与当下广为流传的王弼版《周易注》要更加回归易经本源,因为相比王弼版,此版中的儒家礼教内容较少,多为重学者对于《易经》这个变化的思想的深入阐述与解读,读起来个人感觉更加有趣,更加吸引我。

其中

卷一 至 卷七为周易六十四卦的注解

卷八 至 卷十为孔子为周易写的传,即《十翼》相关的内容

还有附卷 易筮遗占 记录了周朝(春秋、战国)时筮者的占卜内容

对于卷一 至 卷七的学习我会对八个本宫卦即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进行深入学习,后会对十二消息卦进行学习,然后会依据上述的基础卦象,对由此产生的变卦(衍生出的卦象)进行展开,直至六十四卦学习完毕,中间可能会插入占星、推背图等知识进行联动分析。

对于《十翼》相关的内容,基本为儒家哲学的底层逻辑,这部分我会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发布。

易筮遗占部分我想先进行学习,因为这部分内容是最最原始的周易内容,对了解周易的本源会有很大帮助。今天要讲的内容就出自《易筮遗占》,内容有点戏说,随笔而记。

《易筮遗占》

周官 春官宗伯·大卜

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九筮之名,一曰巫更,二曰巫咸,三曰巫式,四曰巫目,五曰巫易,六曰巫比,七曰巫祠,八曰巫參,九曰巫瓚,以辨吉凶

鄭註:九【巫】字當為【筮】字之誤。或古多省文,【筮】字亦作【巫】也。更,變更,謂事之因革。

咸,感也,謂衆之離合。

式,法也,謂法度得失。

目,條件,謂事之要凡。

易,變易,謂物之通塞。

比,暱也,謂中外親近。

祠,猶祭祀之祀,謂牲與日之用舍。

參,如驗乘之驂,謂御與右之可否。

環,圍也,謂攻與圍之善敗也。

愚案周官義疏引一説曰:九筮之名,乃前世精于筮者。辨,謂辨其名,卽其法以斷吉凶也。自注:「下九巫,皆指人也,觀巫咸可證。前人改巫爲筮,作所筮之事,非。」

凡國之大事,先筮而後卜。春,相筮。凡國事共筮。

先筮後卜者,筮短龜長,以卜決其筮。相,視也,視蓍草可筮者擇之也。愚案義疏云:「先筮而後卜者,在筮人則言先筮,猶在占人則言先卜也。」

拓评:

以上周官的內容(上文加粗文字)出自《春官宗伯·大卜》传闻由周公旦所著,其中筮人即使用蓍草占卜之人,文中注解:古有九筮,一说为九种占卜类象,一说为九巫即九大巫师,群巫的领袖阶层,也可能是九个巫师门派或家族,家族中的族长可以一代一代的继承相应的名号,进而传承下去。可以说这九大家族在商周时期掌握着国家核心权利,对于祀与戎这些国之大事有着话语权,而且是共商国是,有点类似当下企业的董事局等。之所以我认为是九大家族,是因为在《山海经》中类似九巫的身影就已经多次出现了。

如《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鉴于《山海经》的传播年代可能更加古远,那么这些巫师的名字就很有可能作为一种象征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类似于后面历朝对于孔子嫡系的加封为衍圣公一样。

说道巫又让我想起了冯时先生在著作《中国天文考古学》中的记载,在书中有一章名为:“上古巫觋历史的背景与实证”,内容比较长但很有意思。

原文如下:

中国早期天文学在描述一般天体形成的同时,还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这种倾向事实上体现 了一种最原始的宇宙观。天地开辟之后如何建立天与地的联系,这是古人首先考虑的问题,而巫觋则是建立这种联系的有效人物。在中国天文学史与中国上古史中,巫觋以其独特的身份不仅操纵着天地时间,而且操纵着人间的权力。在读完下面的内容之后,我们将会看到,早期的宇宙世界经历了怎样一个由乱到治的变革,而中国天文学究竟具有哪些根本特点。

周易集解纂疏学习指南

一、巫觋通天

自远古以来,尽管盖天家将天地的开辟视作是天盖与地舆的分离,但是,由于中国传统哲学 中固有的阴阳学说的影响以及天文学自身的进步,气作为宇宙间基本要素的概念开始为人们相习接受,而从战国中期到西汉初期,这种思想显然已经相当成熟。《淮南子天文训》对此有着系统的描述:在天地尚未形成的时代,一片浑沌无形的景象,古人将此称之为“太昭”后来宇宙中出现了元气,元气中的清气飞扬上升为天,浊气凝滞下降为地,于是形成了天地。这种进步的天文观虽然为科学的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对于探讨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思想却没有多大帮助。

古人认为,天与地在相继形成之后,天上的神与地上的人是无缘往来的。神居于天,民居于地,永相隔绝。当时,颛顼令其后代中一位名重者司理上天,另一位名黎者司理大地,各尽其 职,不相混淆,世界显得有序而宁静。但是到少皞氏时代,九黎族开始作乱,他们破坏了旧有的礼法德行,让天上的神衹与地上的民众混居在一起,人人都有权力参加祭祀,家家户户都可以为巫接神,民与神没有尊卑之别,从而使祭祀再无法度可依,言行汗摱不拘。神祇也因此而失去了严威。于是土地荒芜而寸草不生,以致祭祀时都难觅供品,天灾人祸接踵而至。面对这种神人自由陟降于天地的混乱局面,颛顼重新接受了天帝之命,令重为南正,司理天上的神灵,又令黎为火正,司理地上的民众,绝地天通,切断了天地间的往来交通,恢复了旧有的秩序,使天上的神衹与地上的民众再不能随意往还。从此,世上便只有巫觋可以通天达地,成为沟通天人意旨的惟一通人。

《尚书吕刑》云:

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姦宄,夺攘矫虔。……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成,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乃命重、黎绝地天通六爻预测子嗣官爻化子孙,罔有降格。

将败坏世风的责任推给了蚩尤。《国语•楚语下》对这段神话的记载则更为系统:

昭王问于观射父,曰:“{周书》所谓重、黎宠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 天乎?”对曰:“非此之谓也。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粛衷正,其智能 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r 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处位次主,而为之牲器时服,而后使先圣之后之有光烈t而能知山川 之号、高祖之主、宗宙之事、昭矽之世、齐敬之勤、礼节之宜、咸仪之則、容貌之崇、忠信 之质、梗絮之服,而敬恭明神者,以为之祝。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玉帛 之类、采服之仪、弈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摄之位、坛场之所、上下之神、氏姓之出,而心 率旧典者为之宗。于是乎有夭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 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 用不匮。

“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 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桑羋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鐲其 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 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絶地天通。”

这部天地交通的历史说得已经足够清楚。韦眧对于“绝地天通”有着这样的解释:“绝地民与天神相通之道。”可见当时天地交通的道路已经被祖隔。《山海经大荒西经》:“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郭璞《注》:“古者人神杂扰无别,颛顼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重宴上天,黎宴下地。”《周语•楚语下》:“重宴上天,黎宴下地。”韦昭《注》:“言重能举上 天,黎能抑下地,令相远,故不复通也,从此以后,交通天地的事情再不是一般民众所能企望的了,巫觋通天则成为传达神人意旨的惟一途径。

天与地的再次分离为巫觋通天賦予了特殊的职能,他们逐渐成为垄断天地交通的神秘人物。 据《楚语》所载可知,古之巫觋必为有智聪明者充之,这从客观上为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远古时代名巫云集,

《山海经海内西经》云: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時、巫履、巫凡、巫相,夹窭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

《大荒西经》又云: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 升降,百药爰在。

群巫之名或有异写,郝懿行认为巫凡即巫朌,巫履即巫礼,巫相即巫谢气仍不出十巫的范围 《山海经海内南经》:“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鱼身,无足,《大荒两经》:“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互人即氐人,其能陟降天地,盖即巫抵。《大荒南经》:“有截民之国。帝舜生无淫,降戟处,是谓巫戟民。巫载民朌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处。百谷所聚。”巫戟民既独得天恩,盖亦神之裔,似为巫盼之属。《世本作篇》:“巫彭作医。”《楚辞• 招魂》;“帝告巫陽。”也在此列。至于巫咸,文献记载则更为丰富。唯巫咸之子巫贤,不见于 《山海经》。

巫觋必为聪颍饱学之士,是当时社会中特殊的知识阶层,这一史实于现存的民族学材料依然 反映得相当清楚巫与医的关系十分密切,《山海经》载十巫均掌不死之药,《玉海》卷六三引 《世本》:“巫咸初作医,《吕氏春秋勿躬》:“巫彭作医,郭璞也以《山海经》之十巫俱为古之神医,但巫的这种本领与他们上下天地,宣达神旨人情的本质相比,不过馀技而已。

群巫缘灵山陟降天地,灵山当然就是架设在天地间的天梯。

《山海经•海外西经》云: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

此登葆山,《大荒南经》又作登备之山。郭璞《注》:“即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者也。”《淮南子. 墜形训》 “巫咸在其北方,立登保之山。”登谋山立于巫咸之地,且群巫从此上下天地,实即天梯灵山。除灵山之外,巫觋通天所依凭者又有建木。

《山海经•海内南经》云: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缪、黄蛇。其叶如罗,其实如栾,其木若菡,其名曰建木。在窫窳西弱水上。

《海内经》又云: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欏,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太皞爰过,黄帝所为。

袁珂《校注》谓“大皡爰过”非经过此木,乃止下于此至于天,甚是。建木又见《吕氐春秋•有 始》及《淮南子•墜形训》,《蜜形训》云:“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屮无影f呼而无响. 盖天地之中也。”高诱《注》:“众帝之从都广山上天还下,故曰上下。”知建木也为巫觋通天之 梯。巫觋既以灵山为通天之梯,又司医术,故《楚辞•九歌•云中君》云:“灵连蜷兮既留。”王逸 《章句》:“灵,巫也。楚人名巫为灵子六爻预测子嗣官爻化子孙,而汉字灵(靈)与医(醫)俱从“巫”字为意符,可见巫觋下宣神旨,上达民意,并以灵山与医术为其拥有的特殊道具与鸿术。

巫是通天达地的使者,因而也就自然充当了掌管天文的人物,这一点通过“巫”字的造字本义反映得格外清楚。甲骨文和金文的巫字写作

而矩尺的矩字则写作

显然,巫字是由两把矩尺交合而成的,这其实是一种极有意义的组合。

周易集解纂疏学习指南

漢代伏羲女娲圖

古人认为,方圆图形最初都是用矩这一 种工具画成的,因为当时无疑还没有规。我们注意到,最早的伏羲女娲是共执矩尺的。而《周髀算经》告诉我们,“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显然,圆形的画法是采用一种以矩尺短端定准圆心,然后旋转矩尺的所谓“环矩”的方法完成的, 而方形则只需简单地将矩尺对合。耐人寻味的是,矩虽仅仅是方圆画具,然而用它画出的这两 种圆方图形竟恰恰就是天地的象征,况且巫字本身的造型也很有一点环矩、合矩的味道。显然,由于矩是测影之表的象征仪具,而立表测影则是掌握天象的基本手段。因此,矩作为掌握天地的象征工具,使用这种工具的人自然便是通天晓地的人。巫既是知天知地又是能通天通地的专家,所以用矩的专家就是巫师。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巫在中国社会中逐渐确立了他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这使中国早期天 文学从一开始便具有鲜明的星占学特点和强烈的政治色彩《周易•贲卦•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系辞上》:“天垂象,见吉凶。”这里的“天文”就是天象。中国古代的星占家相信,天体与人间社会可相互感应,天象的变化乃是上天对人间祸福的示警。这种独特的文化心理不仅促使统治者垄断一切天文占验,而且使他们不得不辛勤地观测天象,以便寻找天象与人事的某种联系。因此在古代中国,帝王通常都是最大的巫祝,他向人民传达天神的意旨,预卜吉凶,颁告天象和历法,拥有神秘的通天法术。换句话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古人始终奉行这样一种信条:只有拥有通达祖神意旨手段的人才真正具有统治的资格。天文学是古代政教合一的帝王所掌 握的神秘知识,对于农业经济来说,作为历法准则的天文学知识具有首要的意义,谁能把历法授于人民,他便有可能成为人民的领袖。伏羲、女娲分执规矩尽指天画地之职,而他们止是以万物之祖的面目出现的。

中国古代天数不分,天文学与数学总是相伴而进。

《周髀算经》:“请问数安从出?商高曰: 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故知天地之本皆源于数。

周易集解纂疏学习指南

《山海经 海外东经》:“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竖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以此与楚帛书对读,彼云禹、契晷天步数,此言禹令竖亥步算,所言一事。禹、契上下天地而宣达腾传,显为大巫,竖亥亦然。巫觋作筮,筮法源于布数。凡此均可明古代巫觋实乃掌握天数之重要人物。

周易集解纂疏学习指南

君王及官吏皆出自巫,这是中国上古史的显著特点,因而古代的政治领袖一定是作为群巫之 长。史载五帝圣王皆睿明通智.这是为巫的首要条件。

《尚书尧典》记帝尧取代重、黎之后,一统天下,他立羲和之官,明时正度,后来并将这种授时立法的权力传给舜。

《论语尧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史记历书》:“其后三苗服九黎之德,故二官咸废所职,而闰馀乖次,孟陬殄灭,摄提无纪,历数失序。 尧复逐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而立義和之官。明时正度,则阴阳调,风雨节,茂气至,民无夭疫,年耆禅舜,申戒文祖,云:天之历数在尔躬,舜亦以命禹。由是观之,王者所重也,这种古代帝王垄断天文占验,并将掌握历数变化的权力代代相授的传说或许过于理想, 但它毕竟反映了上古时代政治领袖与巫觋的一种特殊联系。

《周髀算经》:“是故知地者智,知天者圣。”显然他们深深懂得,只掌握大地,充其量仅算得上智者,而掌握天宇的人不仅无愧于圣者的称号,也才能真正掌握人类,这种天文与权力的联系,古人理解得相当深刻。有趣的是,中国文化所表现出的这种巫觋执矩并最终享有统治特权的特点,在西方文明中也并非无迹可寻,事实上,他们同样把掌握矩尺的人与统治者相提并论。

周易集解纂疏学习指南

矩尺在天文学上具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不过它最初显然是与一种测度日影的工具联系在一 起的,并且后来成为原始的盖天理论的重要内容。上面的种种讨论都显示出,这种理论伴随着规矩与方圆的各种祌话逐渐酝酿而形成。古人通过立表测影发明了勾股,又通过勾股重差的方法测量天周和大地,于是象征勾股的矩尺便渐渐成为方圆画具,而以此绘出的方圆图形又恰恰就是天地的形象,这其实使我们找到了矩尺这种天文工具之所以作为权力的象征的真正原因。

拓评:

上文中冯时先生讲了一个故事“绝地通天”,一个观点:“古代巫王一体,上传天命,下管黎民”,并用古时规和矩的作用对其观点进行了证明。我想不论是绝地通天还是规与矩,都会让大家联想到另一个文明的传说,没错就是古巴比伦文明的通天塔,以及与其同源的共济会。两者之间更深入的渊源,冯时先生没有再深入描述,而是选择了点到为止,留给读者无限遐想。《山海经》是何人所作?人类的上古文明传说到底是否来自一处?更甚者是这些通天的巫师是否可以跨越地域通过思想相互交流,进而世界各地流传着相似的传说,使用着相似的工具。这些种种疑惑只能靠读者们自行寻找答案了。

接下来回到《易筮遗占》继续看故事,首篇占卜故事出自《左传》书云:

莊公二十二年,陳厲公生敬仲。其少也周易集解纂疏学习指南,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陳侯使筮之,遇觀。杜预注:坤下巽上,观。之否,坤下乾上,观六四變而爲否。曰:是謂【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此周易觀卦六四爻辭。易之書,六爻皆有變象,又有互體。聖人随其義而論之。愚案:變卦,互體釋易之準繩六爻预测子嗣官爻化子孙,卽筮卦之要領,後儒矯而廢之,殊乖古義。此其代陈有國乎?不在此,其在異國,非此其身,在其子孫。光,遠而自他有耀者也。坤,土也;巽,風也;乾,天也。風爲天于土上,山也。巽变爲乾,故曰風为天,自二至四有艮象,艮爲山,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於是乎居土上,山則材之所生,上有乾,下有坤, 故言【居土上,照之以天光】。故曰【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四爲諸侯,變而之成,有國朝王之象。庭實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賓于王』。艮爲門庭,乾爲金玉,坤爲布帛,諸侯朝王陳贊幣 之象。

虞翻易注曰:【坤爲國臨周易集解纂疏学习指南,陽至二,天下文明,反上成觀,進顯天位,故觀國之光】。王謂五陽,陽尊賓坤,坤爲用,爲臣,四在王庭,賓事于五,故『利用賓于王』矣。猶有觀焉,故曰『其在後乎』,因觀文以博占,故言猶有觀,非在己之言,故知在子孫。風行而著於土,故曰『其在異國乎』!若在異國,必姜姓也。姜,大嶽之後也。山嶽則配天。物莫能兩大,陳衰,此其昌乎!變而象艮,故知當興于大嶽之後。得大嶽之權,則有配天之大功,故知陳必衰。愚案:張守節謂:「觀之六四納得辛未,辛爲巽,爲長女,未爲羊,羊加女爲姜」。此以納甲附會辰象,後人穿鑿,決非古義。然諸術之中,納甲最爲近理。漢、魏儒者當用以釋易,卽朱子亦稱其與先天圖合,則亦不可盡廢矣。

拓评:

上文讲了一个出自左传的故事中间插入了诸多注解,左传的原文如下:

陈厉公,蔡出也,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生敬仲。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故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庭实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宾于王。’犹有观焉,故曰‘其在后乎。’风行而著于土,故曰‘其在异国乎。’若在异国,必姜姓也。姜,大岳之后也。山岳则配天。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

及陈之初亡也,陈桓子始大于齐。其后亡也,成子得政。

周易集解纂疏学习指南

大意为,陈完(敬仲)初生的时候,周太史正好路过陈国,陈厉公请他给陈完卜卦,卜得的卦是《观卦》变为《否卦》,太史说:“卦辞的意思是:观看国家的风俗民情,利于做君王的上宾。这是说他将取得陈国君位拥有国家吧?也许是不在陈国而在他国吧?或者是不应验在他人身上,而应验在他的子孙身上。如果是在他国,必定是姜姓国。姜姓是帝尧时四岳的后代。事物不可能是两个同时强大,陈国衰落后,他这一支将要昌盛起来!”

周太史的解卦过程如下:

一、卜出了观卦,观卦的四爻为动爻,则变卦为否卦,

二、解释观卦四爻爻辞,有做天子上宾的含义,陈历公便问太史,这是说这孩子要成陈国的封君成为天子的上宾是吗?

三、周太史说不在陈国,可能是他国,也可能不是此子而是其后代,因为光有来自远方的含义,其二观卦的卦型与艮卦相似,所以有山之材,可以得天光所照,其次观卦的互卦上卦也是艮卦。

周易集解纂疏学习指南

四、观卦上卦为巽、为风,下卦为坤、为土,风行终著于土,固曰:在异国,那么和山有联系的异国,可能是姜姓的国家,因为姜姓原自大岳一脉。而且互卦为剥,那么如果兴于异国,则陈国将会衰落。

故事的后续也真的像周太史卜算的一样,陈完的后代最终掌控了姜姓齐国成为了齐国国君。

公元前671年,陈国公族内乱,陈公子完为避祸奔逃至齐国,至齐国后为齐国田氏之祖,(“陈”“田”本为一字)。公元前545年,田完四世孙田无宇与鲍氏、栾氏、高氏合力消灭当国的庆氏,取得公族与国人的支持。

公元前489年,田乞自立为相,田氏掌握齐国国政。

公元前481年,田恒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进一步把持政权,又以“修公行赏”争取民心。

公元前391年,田和废齐康公。

公元前386年,田和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

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史称:"田代吕齐"。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