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玄昌: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有着先进文明的中国

方玄昌: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有着先进文明的中国

记者:方宣昌、郑伟霆(整理)

《周易》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使中国传统思维只能归纳,不能演绎,进一步阻碍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诞生?

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我们必须摆脱“天人合一”的观念吗?

易经》阻碍了中国科学的诞生?

中国新周刊2004年11月15日

易经不易。作为“六经之首”,它诞生后3000多年一直被学者们“指责”为现代科学不能在中国诞生的罪魁祸首之一。 ()

当然,更多的人会驳斥这种“指责”,试图为《易经》平反。

2004年9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中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发表了题为“The of the易经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而这种影响是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用烹饪技术-实用烹饪技术_六爻断阳宅风水讲义_中华易经六爻实用预测技术讲义这本书从哪里找呢

杨振宁的说法立即在网上引起热议。最后,争论的中心点引出了一个老话题——李约瑟问题,即: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在文明发达的中国萌芽。

正如杨振宁本人所说,大部分参与讨论的人都反对他的观点,但他的观点并没有被压倒,少数支持他观点的人也表现出了实力。杨振宁认为,学者们一直持有他的观点,但很多人都迫于学术界的压力,不敢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

辩论的高潮发生在2004年10月23日。这一天,由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和“理科”联合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论坛”科技中国”在清华大学举行。方正(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前所长)等知名人士出席论坛并分别发表看法。

尽管论坛上众多专家学者就这个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但显然辩论没有结束。

杨振宁:“天人合一”与演绎方法的缺失阻碍了科学的诞生

杨振宁在他的报告中没有明确提出“李约瑟问题”的概念,但他把现代科学在中国没有出现的原因放在了论文的首位。

杨振宁将原因归结为五点:

首先,中国的传统是入世,而不是出世。也就是说,它更注重实际,不注重抽象的理论结构。

第二,科举制度。

第三,概念是技术不重要,它是“魔术”。

第四,中国传统没有演绎思维方式。

五是天人合一的概念。

杨振宁认为第四点和第五点与《易经》息息相关。

毫无疑问,归纳和演绎是现代科学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思维方法。杨振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是归纳法,但没有演绎法:“换象”、“圣人立象”、“取象比班”、 “观察物体并拍摄图像”。这是贯穿易经的精神,都是感应。

关于中国文化还没有发展出演绎法的问题,杨振宁引用了明末大臣、学者徐光启的故事来说明这一点:徐光启首先与利玛窦合作翻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元素”(在第 6 章之前翻译)。欧几里得几何最先规范了演绎方法,其影响一直到牛顿科学思想的形成。

“徐光启翻译后得知,演绎法的一个特点是不能得到前后,即不能颠倒推论的顺序,这与中国传统不同。中国传统不讲究逻辑推理方玄昌: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有着先进文明的中国,不讲究先后,让读者自己去悟。”杨振宁在报道中说。

实用烹饪技术-实用烹饪技术_六爻断阳宅风水讲义_中华易经六爻实用预测技术讲义这本书从哪里找呢

徐光启翻译《几何要素》时,牛顿还没有诞生,但徐光启的翻译已经存在了近300年,但在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杨振宁认为,这显然与中国传统思维不易接受演绎逻辑有关。

另一个是“天人合一”的概念。杨振宁认为,这种思想“源于《易经》中的每一个卦都包含天道和人道,天道与世道相同”。而“现代科学的一个特点就是摆脱‘天’,‘人合一’的概念承认人间有规律,人间有复杂的现象,自然有自然规律,和自然界中的复杂现象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不能结合在一起。”

此外,杨振宁认为,中医理论中对疾病和药物的阴阳、寒温、表里等分类,也受到《易经》理论的影响。 .

杨振宁在报告中还指出,《易经》还从另外两个方面影响了中国传统思想:“《易经》是汉语成为单音语言的原因之一”; “周易影响了中国文化。审美观念。”

杨振宁一再强调,他提出这些观点并没有攻击传统哲学的意思。他高度评价“天人合一”的内涵中更为重要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董光璧: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没有直接关系

这似乎是对杨振宁“易经影响中国传统思想的三个方面”的说法,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学者董广弼的回应。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领域享有盛誉,在“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论坛”上发言,还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第一是一是从文化结构和演进的角度看传统,二是从文化结构和演进的角度看,当代人类面临的挑战应该看中国传统文化,三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看易学研究。关于如何改变当代中国科学落后的观点。”()

不过,董广弼先生的发言过于学术,显得有些深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还认为,当时参加论坛的大部分观众并不能真正理解他的一些话的意思。

六爻断阳宅风水讲义_中华易经六爻实用预测技术讲义这本书从哪里找呢_实用烹饪技术-实用烹饪技术

“所谓的李约瑟问题,其实就是为一个从未发生过的事件寻找原因。严格来说,这不是历史研究的问题。”采访中,董广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他认为,如果一定要找到现代科学在中国没有产生的原因,那么制度问题应该排在第一位,因为工业文明时代是制度主导文化的时代。他说:“我们现在理解的科学是17世纪在欧洲形成的,其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没有直接关系。他强调,“不要归咎于没有自己的祖先的原因,这将使本应负责的统治者和政党逃避责任。”

在逻辑问题上,董广弼表示,中国没有系统逻辑,必须澄清,这显然对中国影响很大。但另一方面,中国逻辑的某些特点比西方更有优势。 “西方有归纳和演绎两种逻辑体系,习惯于把特-特归为归纳,将一般-一般归为演绎。中国逻辑的特点是‘特-特’和‘通-通’推理,单从对称性的考虑也应该有一定的地位。”

比如董广弼说中国有互补或对称的道理,即有阴必有阳。这种思想在现代科学中已显示出其独特的意义。 “我们来看看发现正电子的过程。既然发现了负电子,根据对称性原理,肯定有正电子。”

陈方正:中医是中国成功的科学

论坛的另一位嘉宾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前所长陈方正教授。陈方正原本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物理系,后来迷上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这场辩论中,他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在实用主义的推动下,中国产生了自己的科学,这就是中医。

“中国的主流文化是完全实用的,入世会推动一门实用的科学。我在这里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应该看到,中国不是没有科学,中国的科学不是不成功,但成功了,但我们看不到。在中医里。”

陈方正也认为,中医有自己系统的科学理论。 “汉代出现了《黄帝内经》、《男经》、《张仲景伤寒论》,这些书都有很高的理论性和实用性。”

陈方正认为,正是因为这种实践思想,才没有推动力学、天文学、理论数学的发展,因为在古代,这些都没有现在可以理解的实用价值。

陈方正也对中医“现象学”(基于观察和经验的模型理论)的未来前景表示乐观。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现在科学的一个趋势是遗传学,基因不能完全用一种理论来解释。当然,整个基因科学都需要数学科学的支持,但它的基本精神是现象学。 . 这与我们的中医有精神上的联系。”

但陈方正也坦言,中医的未来可能还是有西方推理和逻辑数学的支撑。

一场永无止境的辩论

针对陈方正“中医有自己的理论体系”的观点,一向温和的杨振宁怒道:“如果中医未来继续走自己的‘理论体系’ ,那就不会有发展,更没有未来!”

另一位参与者,自然科学研究所所长刘盾和董广弼在接受本刊采访时都同意,按照现代科学的定义,中医无论如何都不是一门科学。 “中医不采用培根之后建立的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现代科学方法。因此,中医不是一门现代科学,而应该归于传统科学,一种学术传统。”刘敦说。

针对杨振宁认为《易经》没有推演方法的观点,论坛中的一些观众也强烈反对。 “太极生二法,二法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进而演化为六十四卦,按理说,这本身就是一种演绎法。”更何况,也有人认为中华易经六爻实用预测技术讲义这本书从哪里找呢,从“八卦”来判断“好坏”也是一种推演。

刘盾在接受采访时说,用《易经》算命,显然是一种文化渣滓。 《易经》中的预测方法显然与科学的逻辑概念相去甚远。

刘盾认为,杨振宁的三个论点中有两个是牢不可破的真理,没有什么好讨论的。 “第一个是《易经》影响中国文化的想法,杨先生用它来解释中国现代科学缺失的原因之一。确实如此。第三个是《易经》易变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我也觉得没有错,应该有第二个争论,《易经》是否是汉语成为单音语言的原因之一,还是需要有史实验证。”

争论终于回到了李约瑟问题。刘盾说,李约瑟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这个问题已经讨论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在李约瑟之前,早在17世纪,就有传教士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中国有先进的组织和文化?中华易经六爻实用预测技术讲义这本书从哪里找呢,但自然科学如此落后?但仍然没有明确的答案。 ()

“历史问题不同于数学问题。历史问题只是提供了一个讨论的平台。他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最常见的解决办法是,中国是一个没有资本主义种子的封建社会。 然后是中国的官僚体制、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华易经六爻实用预测技术讲义这本书从哪里找呢,甚至是汉语。这些之前已经讨论过了。杨振宁从《易经》的角度来讨论,认为《易经》至少是阻碍中国科学发展的原因之一方玄昌: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有着先进文明的中国,也可以说是对李约瑟的回应。问题。”刘盾总结道。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