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易学研究及刊物在台湾有着较大的学术地位与学术知名度

海峡两岸易学研究及刊物在台湾有着较大的学术地位与学术知名度

一、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的起源与历史

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源泉,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近100年来,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易经》越来越受到西方人的关注。今天,《易经》的辩证思想,《易经》的和谐思想,《易经》的阴阳平衡与互补思想,人生观、价值观、宇宙观《易经》中的管理思想,《易经》中的管理思想等,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或借鉴意义。因此,自1980年代初,我校率先在全国高校开设《易学》选修课,开始恢复中断近30年的传统易学研究。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自己筹集了资金。 1987年冬周易大学,我们举办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届国际周易学术研讨会”。会议规模宏大,影响深远。 1988年,利用这次会议周易大学,我们创办了中国唯一的易学研究专刊《周易研究》。该刊物在传播易学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以自身为中心凝聚了全国一大批中青年学者,逐渐形成了兼顾数学与理性的一学研究之道,在科学领域独树一帜。易学研究。与此同时,我校一批青年学者开始成长壮大,形成了一支精干的易学研究团队。该研究团队的学术成果引起了海外特别是台湾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关注。因此,易学研究成为我校文科研究的一大特色,极大地提升了山东大学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声誉。

既然“中心”义学研究和出版在台湾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们自然会高度重视与台湾学者的交流。而且,两岸同根同祖,文化传统相通,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两岸民众对两岸前景深表关切,都希望两岸加强交流,加深了解,早日实现统一。作为学者,我们希望通过共同探讨我们的传统文化,加强两岸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共同提高易学研究的水平。为此,我校山东大学义学研究中心凭借自身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克服重重困难,自筹资金。而且,经过两岸同仁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把这项活动不断地进行下去。毫不夸张地说,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第一次会议于1993年8月在山东大学逸夫科学馆召开。两岸学者以极大的热情召开会议,进行了深入而热情的学术交流和情感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两岸学者一致认为,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应该在两岸继续举办。台湾华人易经社会长邵崇龄先生更具体地表达了两岸学者的共同愿望。他建议,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今后每两年在两岸举办一次周易学术研讨会。易学同事之间双向沟通的机制。他的倡议长期以来赢得了与会学者的热烈掌声。由此,正式形成了海峡两岸学术界举办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的双向交流模式。

于是,两年后的1995年5月,经当时的国家教委批准,由我率领的大陆义学集团一行10人,与台湾义学界的朋友们相聚一堂,台湾,台北台大四良堂。在国际会议厅举行了由台大哲学系、台湾中华易经社主办,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 我代表大陆学者在大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上发言。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两岸学术界双向交流模式正式启动。

1995年的台北活动历时两年。1997年,我们如期在北京媒体新闻中心举办了“第三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并在北京与台湾朋友团聚。 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与中华周易学会联合主办,台大哲学系与台湾中华易经学会协办。本次会议标志着两岸学术交流逐步深入。

1999年7月,北京会议两年后,由台湾中文易经学会、台湾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在台北召开再次。经教育部批准,我再次率领中国大陆易学一行19人出席本次活动,并在开幕式上致开幕词,在闭幕式上致闭幕词。

“第五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明年将再次在大陆举办,由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再次承办。我们已经为安排九朝会议做了充分的准备。古都洛阳举行。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相信本次会议也将取得圆满成功。

二、会议高水平,成果显着,意义重大

1。从历届海峡会议的代表来看,海峡两岸学术界和中国哲学史领域的许多著名学者和资深研究人员都参加了这些会议。

103名学者参加了第一届海峡会议,其中台湾代表38名,主要来自台大哲学系,香港代表2名,韩国代表1名,中国大陆代表62名。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大学和研究机构(包括中国大陆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台湾的中央研究院)的义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职称方面,高级职称占55人。会议收到论文68篇,专着10部。会后齐鲁出版社出版了约53万字的大型散文集《大易记要》,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共有100多名学者参加了在台湾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会议。由于名额有限,我率领了一个由10位著名学者组成的精干易学代表团,能够充分体现大陆易学水平。会议。本次代表团成员均为正教授,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

第三届海峡会议在北京媒体新闻中心举行。正式代表106人,其中高级职称76人。许多知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67篇,专着30部。会后,四川巴蜀出版社出版了45万字的大型散文集《大变局》。

第四届海峡会议再次在台北召开。我率领一个19人的中国大陆义学代表团出席了会议。唐以杰、陈来、孟培源、吕绍刚、肖汉明等多位著名学者出席会议。会议。可以说是一支阵容非常强大的大陆逸雪代表团。本次会议部分论文发表于《周易研究》1999年第4期至2000年第2期。

2。历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成果颇丰。可以说,这些会议几乎涉及到了易学领域的所有重大议题,并且在这些议题上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最重要的有三点:第一,易学的传统研究方法,和数学的研究方法一样,得到了恢复和牢固确立。近半个世纪以来,香舒和亦学一直被误解为技能数量相等。事实上,《易经》就是香书和伊犁(伊犁)结合的典范。 《易经》的伊犁(伊犁)离不开象书,而伊犁(伊犁)必须通过象书来表达,而象书是象书的结果。蕴含深意(义理)思想,是《易经》中独特的思维方式。象书一学的传统研究方法是不能放弃的。自从来到山东大学任教以来周易大学,我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利用各种可能的场合大力提倡它,包括发表学术论文、创办“周易研究”、举办义学会议。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历届海峡会议上讨论了一批高质量的论文,加深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从而重新确立了象书、易学研究的地位。其次,历届海峡会议也对易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探讨。除了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传统的易学研究方法外,在当今社会新的条件下,如何建立一种新的、多样化的易学研究方法以适应现代多元化的社会生活也被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结果。三是开展易学与管理、易学与环保科学、易学与现代社会问题、易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使易学与当代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紧密结合。会有新的探索。这方面的一些成果对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总的来说,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试验阶段,仍然需要广大易学研究人员与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共同努力,将这项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相信我们的研究最终会取得重大进展。

3。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之所以能够连续举办,而且每次都举办得相当成功,说明它确实体现了海峡两岸学术界的共同心声,也表明两岸学术界需要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我们的义学研究水平,更好地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正是通过这样的会见、交流、讨论,加深了对易学的了解,加深了我们两岸学术界的感情和友谊,两岸学者的相互了解也得到了加深。加强,形成了一批两岸优秀青年学者。加入义学的学习,将使义学的学习有后继者,使传统的义学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这确实是一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事情。

三、会议反响强烈

对于历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各大新闻媒体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并从多个角度对研讨会进行了大量报道,高度评价了海峡会议的意义和成果。其中包括央视一、二、四台、日本NHK电视台、台湾电视台、香港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济南电视台、中国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大众日报、济南日报、香港大公报、天天日报、文汇报、镜报、明报等相关学术期刊《哲学研究》、《 《哲学动态》、《周易研究》、《国际儒学研究》、《中国哲学史》也对会议进行了报道。此外,美国之音和美国侨报也关注和报道了首届海峡会议,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可见,周易学术研讨会在海峡两岸的社会反响相当强烈。这方面说明,两千多年来对光辉中华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易经》文化在人们心目中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表明,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

四、两岸各级领导和学界同仁对海峡学会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两岸各级领导和学界同仁对“海峡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海峡社成功的重要保证。

1993年第一次海峡会议期间,国家教委有关领导多次致电关心和指导会议筹备工作;我校领导山东省政府副省长张瑞峰、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曲永珍亲临大会并作重要讲话。演讲;济南市市长谢玉堂亲临会议并设宴款待与会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大学教授雷洁琼女士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先生历史学会金景芳先生吉林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史军先生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冯琦先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史教授、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副会长肖和夫先生、武汉大学校长、教授唐一杰先生、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中华全国体育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东方文化研究所副理事长方克力先生ch协会蔡先生,台湾老一辈政治家孔德成先生、姜卫国先生等著名学者海峡两岸易学研究及刊物在台湾有着较大的学术地位与学术知名度,辅仁大学名誉教授严凌峰先生,大学教授陈启云先生美国加州圣巴巴拉分校教授倪策先生,康奈尔大学教授倪策先生,新华社香港分社等众多学者、知名人士、学术机构和新闻单位发来贺电、贺信或题词。

1997年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也得到了各方的关心、指导和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女士为大会写贺信并亲临大会。她亲切会见了所有代表,并与他们合影留念。中国社科院院长李铁英同志委托书记出席会议,表示支持。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任继宇先生、罗国杰先生、方克礼先生、孟登金先生、李存山先生等出席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褚壮,广电部副部长、中央电视台台长、常委杨伟光全国政协委员孔德茂、海协会秘书长张金成、国家体委原副主任徐才出席会议开幕式。台湾著名学者陈立夫先生在98岁时为会议题词两篇。台湾和一些著名的海外华人学者如颜凌峰先生、胡子峰先生、张廷荣先生、程先生中英、程世全、陈启云、高怀民等也为大会发来贺电、贺信或题词。日本学术界也组团参加了大会开幕式。

各级领导和著名学者在致辞、贺电和贺信中充分肯定了传统易学文化的价值和举办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的意义。例如海峡两岸易学研究及刊物在台湾有着较大的学术地位与学术知名度,雷洁琼副主席在“第一次海峡会议”上题词:“周易,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杰出贡献”。张岱年先生的贺信中指出:“《易经》是中国古代丰富的文化瑰宝,两千多年来启发了许多学者和思想家的智慧,成为历代学术发展的源泉。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举办两岸交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冯启先生在贺词中说:“周易是民族文化的总源,影响深远,弘扬易学精神,自强不息,是燕子后裔的共同心愿。黄。”环境科学专家曲格平先生祝贺:“天人合一的理论是人类认识自然保护和环境的精髓。”张岱年先生为第三届海峡大会题词:“解易学精髓,透三才之道。”任继玉先生题词:“两岸学术交流前景广阔。”现代性、后现代性等重要课题,可以说为易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他们对海峡会议的指导、关心和支持,无疑极大地促进了会议的成功组织和深入探讨。会议。效果。

台湾华人易经社、台大哲学系、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强强合作,也是双方周易学术研讨会不断发展的组织保障。台湾海峡。他们为海峡两岸继续举办周易学术研讨会做出了巨大努力。借此机会,对台湾合作者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所做的努力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龙门凿后金雅被判刑,

雪浪银浪取二加;

从东到海,

..采购仅供乘客和乘客使用。

这是我在“第三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朗诵的拙诗《黄河》。我用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作为这篇评论文的标题,因为通过这七年的四次会议,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不可替代的多方面意义。我们一定要本着“共同学习、共同辩论、宽仁慈悲”的精神,与台湾朋友一起继续开展这项有意义的活动。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